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命的长河/青少年核心素养经典阅读课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刘文山//高培臣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命自从诞生的那一刻,便被牢牢地束缚在时光的飞轮中;而不甘的生命,从未停止过挣扎。是的,生命短暂而叉脆弱,但这绝不是生命仅有的意义。生命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死亡也从来不是微茫的尘土。生命有悲壮,生命有大美。刘文山、高培臣主编的《生命的长河/青少年核心素养经典阅读课》将带领你在经典的文字中去思索生命的意义,追寻生命的真谛。
目录
第一编 生命之源
文学之花
中国上古神话三则
圣经·创世记
大自然的礼赞
九年的家乡教育(节选)
泷冈阡表(节选)
母亲的诗(节选)
我为什么而活着
理性之光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节选)
细胞生命的礼赞
论生活
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
第二编 沉重的肉身
文学之花
兰亭集序
祭十二郎文
墓畔哀歌
寒风吹彻
人生寓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安妮日记(节选)

理性之光
鱼,我所欲也
智慧的痛苦
人生的真义
人:一种无常的存在
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节选)
基于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命观探微
——以挪亚方舟和大禹治水故事为例
第三编 温暖与欢愉
文学之花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天才梦
秋天的况味
不需注释的生命
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外国随笔三篇
热爱生命(节选)
幸 福
青春赋
人生旅途
引言
无知的乐趣
花未眠
理性之光
幸福
论快乐
人是什么?
第四编 坚守与仰望
文学之花
涉江
希望
石缝间的生命
巩乃斯的马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我与地坛(节选)
我的信念
我有一个梦想
理性之光
人生三种态度:逐求、厌离、郑重
救世和自救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我的人生信念
自由的精神
沉思录(节选)
我的世界观
第五编 向死而生
文学之花
五人墓碑记
与妻书
文天祥千秋祭
安于途中
一片树叶(节选)
遗嘱
理性之光
临终辩词
谈怕死
论老之将至
人生之秋
论年龄
第六编 超越永恒
文学之花
报任安书(节选)
昙花的启示
“无限之生”的界线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悼念乔治·桑
理性之光
逍遥游(节选)
人生的境界
人和宇宙
序言
生命无疑是宇宙间最神秘而伟大的现象,这一
点,只要我们环视宇宙就都会毫无疑义地承认。千
百年来,人类在茫茫宇宙中上下求索,却至今还没
有发现其他任何生命迹象。而更令人惊叹的是,千
百年来地球生命的演化和进步是如此神奇,地球在
各种生命的共同经营下是如此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难怪中外上古创世神话不约而同地都将生命的创
造权交给了神灵——盘古开天,盖亚创地;亚当夏
娃繁衍,伏羲女娲造人……
生命多样,而人类贵为灵长。中西先民们很早
就认识到人类在众多生命中的尊贵地位。西方宗教
把人类称作“上帝之子”,赋予人以神性;东方文
化将人归入“三才”,与天地同尊。它们标志着人
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开始以主人翁的心态审视
自身及其所处的世界。在这绿色的星球上,人类是
唯一具有自知之明的生物。人类高度的自觉性使之
能傲视众生,在进化的道路上独领风骚。
但是,这种自觉会转化为自尊,也会转化成自
大,进而影响甚至左右着人类自己以及地球的命运
。生命本质脆弱,但它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它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它能在有限的生命
里,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因而中外先民们都极为重视生死。“死生亦大
矣”“慎终追远”“事死如生”“未知生,焉知死
?”……这些话语的背后,是先民们对生命的无比
敬畏。在各国民俗中,生命的生死两端的掌管者都
是神灵,而庆生障死也始终是他们共同的重要内容
。“生”是生命之所从来,“死”是生命之所由去
。鉴古方会知今,继往才能开来。弄清生命来自何
处、去往哪里,这对人类从来都具有极强的现实意
义:它不仅催生了哲学,引导人类反思反省,探索
求知,去明晓生命的价值,洞察生命的意义,而且
提升了人类生命的层次,促使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和
进步。
而在当下中国,随着社会急剧发展变化和传统
禁忌被打破,近些年轻视生命、虐待生命,甚至残
害生命的现象频出,牵扯着社会敏感的神经。尤其
是出现在校园中的这些现象,更加震撼着日益脆弱
的社会心理。现象背后暴露出我们人文教育(其中尤
其是生命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生命教育的问题逐
渐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并越来越形成共识。
所谓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
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
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
积极地生存、健康地生活与独立地发展,并通过彼
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
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
我生命的最大价值”。(《生命教育导师》)这一思
想,最先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20世纪
60年代提出,但在我国直到2010年,教育部才正式
将它写进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中。
语文学科应该是中学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但生
命教育却一直是语文教育中被忽略的问题(虽然教材
的一些篇目可以引申到这一问题),中学语文教育从
未将它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更没有规划单元教学
来落实它和强化它。因此,我们编选本读本,其中
一个想法就是试图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希望精选出
关于生命的人类思想的精华和精美的文字,为青年
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平台,进而让他们更深刻地理
解生命。当然,更高一层的愿望是能为他们打开一
扇思想之窗,以便于形成关于生命的相关的思维图
式和精神图式。用钱理群教授的话来说,就是能为
他们打下“精神的底子”。
全书共分六个专题,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为青年
学生提供关于生命的研究参考。生命来之不易,它
是宇宙间最奇特的现象。专题一就是从生命起源的
角度揭示生命的难得与珍贵。生命之路由来坎坷,
内外两重原因都决定了人生的艰难,因而专题二直
面人生,揭示生命可能遭遇的种种痛苦和灾难。专
题三讨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固然艰难,但其
中的快乐和美好却也足以让人向往,多少人都曾希
望生命永驻,人生再来。专题四则讨论生命的坚韧
和高贵。生命本质脆弱,人类只是一棵“会思想的
芦苇”,但是它因为有思想、精神而伟大。最后两
个专题试图将视角引向深入:专题五“向死而生”
直面死亡,将触发读者思考死亡的本质,领略生命
的伟大;专题六“超越永恒”则展现生命的至高追
求,促使读者探究人生的终极价值。
围绕生命这一主题,我们努力编选古今中外最
为精华的文字,但限于本书的阅读对象和编者的视
野、水平,所选文章肯定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一
定难免有“遗珠之憾”。期待能得到读者的反馈,
以便以后不断完善它。
导语
刘文山、高培臣主编的《生命的长河/青少年核心素养经典阅读课》共分六个专题,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为青年学生提供关于生命的研究参考。我们精选出关于生命的人类思想的精华和精美的文字,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平台,进而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更高一层的愿望是能为他们打开一扇思想之窗,以便于形成关于生命的相关的思维图式和精神图式。
精彩页
九年的家乡教育(节选)
胡适
胡适(189l一1962),字适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我小时候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地。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糜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作糜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糜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个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我在这九年(1895一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下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里学习吹笙或吹笛,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于是我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的石印绘象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见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眼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了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_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作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