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套“名著新读丛书”并非要让大家读出个怎样的结果。重要的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大家读完这些书,感到古书还能这样阅读和欣赏,并且从中悟出些什么,我们就非常知足了。
这本《说红楼话性情》(作者虎子)是该系列中的一册,是关于研究红楼梦人物的专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说红楼话性情/名著新读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虎子 |
出版社 | 长虹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此套“名著新读丛书”并非要让大家读出个怎样的结果。重要的是为大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如果大家读完这些书,感到古书还能这样阅读和欣赏,并且从中悟出些什么,我们就非常知足了。 这本《说红楼话性情》(作者虎子)是该系列中的一册,是关于研究红楼梦人物的专著。 内容推荐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部妇孺皆知的《红楼梦》可谓凝聚了曹雪芹一生的心血。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驾构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美的爱情,是一部读不完、说不尽的千古奇书。 这本《说红楼话性情》(作者虎子)是“名著新读丛书”系列中的一册。 《说红楼话性情》是关于研究红楼梦人物的专著。 目录 第一篇 四大小姐 第一话 宫深天伦远何处是归途 ——贵妃娘娘贾元春 第二话 虎狼屯于街陛尚谈因果 ——木讷懦弱的贾迎春 第三话 又香又艳又扎手无人不爱三姑娘 ——要强争胜的贾探春 第四话 “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孤僻耿介的贾惜春 第二篇 三代主子 第五话 人生百年好老来不顺心 ——爱听好话 的贾母 第六话 刻板的父亲刻板的教育 ——恨铁不成钢的贾政 第七话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一心为己的王夫人 第八话 痴心宝玉 ——原罪者的痛苦 第九话 通灵宝玉 ——艺术家的烦恼 第三篇 姨妈姨娘 第十话 儿女此生事天下父母心 一一口是心非的薛姨妈 第十一话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专生嫌隙的赵姨娘 第四篇 四大媳妇 第十二话 聪明本无罪势败人难回 ——枉费心机的王熙凤 第十三话 撒泼打滚尤不足鼻涕眼泪淹死人 ——香名远播的辣手凤 第十四话 家败不由己枉做贤良人 ——贤良通情的尤氏 第十五话 老农不问稻乐做诗社盟 ——好好先生李宫裁 第十六话 末世待消耗忧虑伤己身 ——杞人忧天的秦可卿 第五篇 四大美女 第十七话 此身幽怨同谁诉莫怨东风当自嗟 ——容易受伤的女子林黛玉 第十八话 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 ——葬花葬己的林黛玉 第十九话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闺阁典范薛宝钗 第二十话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胸有成竹的薛宝钗 第二十一话 “时常叫人接我去呀,宝哥哥” ——疯丫头史湘云 第二十二话 人世本浑浊孤芳难自赏 ——矫揉造作的妙玉 第六篇 红楼二尤 第二十三话 善无善报今方信如何当初不思量 ——善良的“第三者”尤二姐: 第二十四话 生死相许太轻率只恨恋爱不自由 ——风流浪荡尤三姐 第七篇 三个男人 第二十五话 冷心冷面冷郎君 ——重虚名的柳湘莲 第二十六话 癞蛤蟆没吃天鹅肉 ——粗莽性急的薛蟠 第二十七话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穷酸秀才贾雨村 第八篇 四个丫环 第二十八话 枉自温柔和顺叹与公子无缘 ——有心栽花的花袭人 第二十九话 风摧秀木水湍岸芷 ——心高气傲的晴雯 第三十话 看老板脸色做自己文章 ——委曲求全的平儿 第三十一话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刚烈不屈的鸳鸯 第九篇 两位孤老 第三十二话 从喝马尿到吃马屎 ——赤胆忠心的奴才焦大 第三十三话 一脸憨相心中了亮 ——机智豁达的刘姥姥 试读章节 1.为家庭争光,做妇女模范 在红楼时代,皇帝两三年要选一次秀女。就是把天下美丽漂亮的适龄女子选进皇宫,专门服侍皇帝。这是历朝历代皇帝的特权。这种选秀当然比今天名目繁多的选美要规矩严格得多了。那些满怀憧憬被选进皇宫的女孩子,只有少数几个最终能得到皇帝的恩宠,被封为才人、贵人、妃子,甚至皇后,多数的却只能坐冷板凳,老死宫中。元春是这些苦命女子中少数中了头彩的幸运者之一。元春进宫后先做了女史,不久便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让自己的兄弟们一夜之间当上了国舅爷。这自然是元春努力的结果。皇帝后宫中佳丽如云,元春不知要费多少心机,打败多少竞争对手,才能走到这一步。元春成功了。她达到了当时女子所能达到的富贵荣耀的顶点。也正是因为她的受宠,贾家在四大家族中才稳稳排名第一,一时兴隆鼎盛,炙手可热。 元春为达到这一目标,付出了后人难以估量的心血,也为此而改变了自我。 元春原本也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但她既然被封建礼教分毫不差地规范化了,自己便也竭力要拿出“母仪天下”的架子,虽然雍容华贵、高尚典雅,但举手投足间已完全失了自己的本性。她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把自己投入刻板的社会规范当中,努力去做一个讨皇上喜欢的人。于是她不再是贾元春了。她成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典范,闺阁的楷模,少女崇拜的偶像。她成了一个空壳,一个没有五官、没有思想的空壳。 虽然元春的富贵荣耀达到了顶点,但她回家一游时却真情泄露,哭哭啼啼,悲悲戚戚,不成样子。一句“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道尽多少悲苦怨恨。这是《红楼梦》中专写人间天伦的一回,细细思之,竟是最没有人情人性的一幕。人性哪里去了?早换了官职换了富贵去了。没有元春在深宫里苦熬,哪来贾家如今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这种以人性人伦做买卖、做典当以换取别的东西的勾当,比起直接贩卖人口、贩卖奴隶来是要干净漂亮得多了。这也正是贵族文明“高于”平民文明的地方。 现今的世相中似乎元春的影子亦在。有这样一类人,你弄不清他们的长相,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没有表情的面孔;更摸不着他们的内心,因为他们说着相同的不知其所以然的语言。这些人忠实地扮演着自己的社会角色。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他们逐渐失去了自我,成了没有个性的庸庸碌碌的人,成了贾元春那样没有五官、没有思想的人。这些人,一旦失去了身外附加着的那些东西,便很难找得回原来那个真实的自我了。 2.肩上的担子重,妇女的冤仇深 作为贾家的长姊,元春身上担负着太多的责任和义务。首先是对家庭承担的责任。元春必须要保得贾家大富大贵,万世不衰。为此,她应该入宫侍候皇上,她应该获得皇上的青睐和宠幸,她应该受封赏成为贵人或妃子,最好她还要为皇家也为贾家生下几个小男女,并由此坐到皇后的宝座上去。 这个担子实在是太重了。虽然元春当初也许不愿入宫,但做个皇上喜欢的女人却是那个时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所要求的。选秀女入宫是皇家制度。皇家制度也就是国家制度。而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成为制度,而且冠以皇家、国家、民族等名义,就会神圣起来,令人不能不敬畏、不服从。所以侍候皇上、牺牲青春和天伦便成了元春神圣的义务。正因为如此,元春倒令人有一点尊敬和钦佩,还有一点同情——封建制度下的中国人曾经承担着多少这样的义务,一个弱小的女人,又怎能幸免? 元春的忠孝贤德为皇上所看重。她终于“中了大奖”,做了贵妃。元春受到此番鼓励后,更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她心爱的弟弟贾宝玉。希望宝玉学有所成,将来为皇上看重,成为国家重臣。元春还为弟弟选定了同样符合当时伦理规范标准的淑女薛宝钗做妻子。如果说元春被家人送入宫中时算是个受害者的话,那么,现在她已经自觉不自觉地也成为一个害人者了。因为贾宝玉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元春决定的。贾宝玉最后因不满婚姻而离家出走,当然也该归功于这位贵妃娘娘。此身已是皇家人,更为皇家顾天下。“只以国事为重”云云,便是元妃执迷之处,也是古今多少英雄豪杰致命的病根。英国王妃黛安娜出身平民,做了皇室成员后却仍然保持着一份自我,不高兴不愿意了就提出离婚,多么潇洒。而两三百年前的元妃却完全进入了角色,因为这是制度,而且背后还有一大家子亲人的目光正在热切地凝望着。 元妃做人太过忠厚,终于成了宫闱争斗的牺牲品(续书说她病死,非也),就像慈安没有斗过慈禧一样。元春的死法似乎和杨贵妃的死法差不多,与她的肚子不争气,没有为皇上生下一男半女没有关系。元春死后不久贾府即被查抄,查抄的借口都是过去的老事儿。这种事王公大臣谁家都有,因为要办你,所以抓出你的辫子来。这是官场政治的常用伎俩。对此,元妃其实早有预感,她曾自制了一个灯谜命太监送回家来,上书:“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其实是元春冒险从深宫里发出的一个报警信号。贾政虽然猜着谜底是“爆竹”,而且心里思忖“此乃一响而散之物……今乃上元佳节,如何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见第二十二回)可是却没有省悟,失去了保护和挽救的机会,最终致令元妃孤苦无依,屈死宫中。P4-6 序言 以“说×× 话××”的形式组织的这套“名著新读”丛书最初始于1996年。当时,我社出版了于学彬先生的大作《说三国 话人生》一书。用当代人的视角和人生态度来品读和诠释《三国演义》,很常见,但以当代人的视角和人生态度来剖析《三国演义》中的“教训”、“经验”,并将这些“教训”、“经验”融入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人生感悟,却很新颖。《说三国 话人生》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随后不久,于先生又寄来了他的新作《说东周话成败》。这部书的文风、体裁都与《说三国 话人生》的相似,新意十足,很受读者欢迎。于是,我便萌生了组织一套“名著新读”丛书的念头。我与张照华先生和于学彬先生共同谋划,并请于先生担纲,最后选定了《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聊斋》等浸透了当时世俗人情的几本古典名著。 “名著新读”,重点体现在一个“新”字上。它表明这不仅仅是对古代文明的重温,更是古今思想文化精神的冲撞与磨合,融会与升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先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是重要的。以史为鉴,不仅可以知兴替,还可以明得失。历史的教训就像公路边“事故多发地段”的警示牌,可以提醒人们安全地通过事业和人生中许多充满叵测和危险的“路段”。 此套丛书原有8部,此次再版只选取了其中的7部,分别是《说三国 话人生》、《说智囊 话创新》、《说红楼话性情》、《说聊斋 话世相》、《说水浒话侠义》、《说西游话磨难》、《说东周话成败》。作者从当代的精神文明大背景出发,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笔端,以当代人的口吻评述古典名著中的人生世相,阐述自己对历史的、对当今的人生感悟。 读者不一定都同意我们书中的某些观点,但大概不会忽视里面提出的诸多问题。编著这套书,我们并非要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重要的是和大家探讨一些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新角度。如果大家翻开这些书,感到古典名著还能有这样的读法,并且从中悟出些什么,我们也就知足了。 郑晖 2012年4月,北京平安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