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特林编著的《华特·迪士尼》共分十章,概要地介绍了华特·迪士尼的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创造无数经典动画形象和创建迪士尼世界的奋斗过程,他是获得奥斯卡奖次数最多的人,书中还赞颂了迪士尼通过哪些没好的充满想象力的动画形象为世界人民带来的欢乐以及为20世纪动画电影所做的独一无二的伟大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华特·迪士尼/时代偶像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美)吉特林 |
出版社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吉特林编著的《华特·迪士尼》共分十章,概要地介绍了华特·迪士尼的传奇的一生以及他创造无数经典动画形象和创建迪士尼世界的奋斗过程,他是获得奥斯卡奖次数最多的人,书中还赞颂了迪士尼通过哪些没好的充满想象力的动画形象为世界人民带来的欢乐以及为20世纪动画电影所做的独一无二的伟大贡献。 内容推荐 《华特·迪士尼》由吉特林编著。 《华特·迪士尼》是迪士尼的人物传记。 华特·迪士尼(Walter Elias Disney 1901.12.5.—1966.12.15)美国著名动画大师、企业家、导演、制片人、编剧、配音演员、卡通设计者,举世闻名的迪士尼公司创始人。他获得了56个奥斯卡奖提名和7个艾美奖。华特·迪士尼是世界上获得奥斯卡奖最多的人,是一位备受美国人民热爱和怀念的长者。他和他的职员一起创造了许许多多著名、受世人欢迎的卡通角色,包括那个被无数人喜爱的经典卡通形象、华特·迪士尼的好友——米老鼠。 目录 第1章 老鼠的创作 第2章 华特的野性想象 第3章 错过战争,新的事业 第4章 去西部,年轻人 第5章 大萧条中的郁闷 第6章 七个小矮人和一场罢工 第7章 电视与幻想乐园 第8章 “米—老—鼠!” 第9章 成功与悲剧 第10章 纪念一位传奇人物 时间轴 重大事件 以偶像之名 试读章节 老鼠的创作 华特·迪士尼失去了他的兔子。“幸运的兔子奥斯瓦德”不是一只真兔子,而是迪士尼的创作物。 1927年,做真人电影和动画短片的环球影业,想做一部以一只兔子为主角的新动画片。公司创始人卡尔·拉姆勒求助于和迪士尼有过接触的经销商查尔斯·明茨,当时动画产业还处于初期,而迪士尼也才25岁,但明茨一见到他就知道他有天赋,明茨相信迪士尼和他的动画师们是能把一只卡通兔子变活的理想候选人。 明茨是对的。迪士尼和他的员工们不仅画出了奥斯瓦德,还把这种首创精神带入了这只兔子的第一部动画片中,片名叫《可怜的爸爸》,环球影业相当满意。《幸运的兔子奥斯瓦德》的上映也受到了热烈欢迎。 可想而知,迪士尼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1928年2月初,迪士尼自信马上会和明茨签署三年继续创作奥斯瓦德系列动画片的合同,便和妻子莉莲一起度假去了。一切发展顺利——但好景不长…… 暗箭难防 等到迪士尼回来的时候,他得知明茨已经背地里让他的妹夫乔治·温克勒和迪士尼的员工们谈判了。动画师们已经对原来的低薪和过劳感到不满了,于是他们接受了其他出价。 迪士尼本来打算要求明茨将每集奥斯瓦德动画从原来的2250美元加价至2500美元。明茨却告诉他,这项预算必须降低。他还声明,其他动画师们将会向迪士尼请辞并以明茨公司雇员的身份来接手他的工作。明茨向那些离开迪士尼公司的员工承诺更高的薪水,并同意他们直接为自己工作。 迪士尼很震惊。环球影业拥有奥斯瓦德这个角色的版权,所以他没有办法阻止这种变迁。他从没想过相识多年的动画师们会离开他,迪士尼把他的员工们当作家人一般,却没想到他们会背叛自己。 迪士尼忠诚的搭档乌布·伊沃克斯仍和他在一起。最后的合同迫使迪士尼还得做三集奥斯瓦德动画,在那之后他的员工们将被调往纽约,然后只剩下他自己和伊沃克斯了。 迪士尼感觉到一种强烈的背叛,不仅是他的动画师们,还有明茨和环球影业。莉莲回想起那段可怕的日子,她的丈夫发誓再也不会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困境。“他就像一只发怒的狮子。”莉莲说,“他所能说的就是,只要他还活着,就不会再为任何人工作了,他要成为自己的老板。他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这些话。” 迪士尼立即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动画中,他决心要创作一个新的角色。和伊沃克斯共同研讨了想法之后,两人开始构思一部新动画——一只老鼠为了得到另一只母老鼠的青睐,造了一架飞机。迪士尼打算给这部动画短片取名为《飞机狂》。有人说,一开始这只老鼠被叫作“莫蒂默”,但这个名字没有被保留,这个角色被重新命名为“米老鼠”。 明星诞生 迪士尼不是为明茨而创作“米老鼠”,那份合同只要求继续《幸运的兔子奥斯瓦德》的生产。而且迪士尼拒绝与这个已背叛他的人分享他的思维成果,他也绝不允许那些即将离开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的动画师们从米老鼠的创作中获取任何利益。 迪士尼要求伊沃克斯把米老鼠画得生动些,伊沃克斯暗中画好了这个动画角色。他尽量把作品隐藏好,不论何时何人进入房间,都迅速地把奥斯瓦德的画稿盖在米老鼠的上面。为了对这项工作严格保密,动画的加工是在迪士尼在车库搭建的车间里完成的。 迪士尼迫切想在观众面前试演《飞机狂》这部动画,他不仅说服了一位好莱坞剧场主人在长片前播放它,甚至还说服了一位风琴演奏者来给动画片伴奏。观众们的反响鼓舞了他开始第二部米老鼠动画片的制作,名叫《飞奔的高卓人》。 重大决定 然而,那个时候,迪士尼被一种个人愿望所激励,他决定让米奇成为最早的有声动画明星之一。迪士尼相信,如果他成功,那么他的老鼠和制片厂将会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这个想法并没有马上被认可,动画师们担心观众是否想要听到来自动画角色的声音。毕竟,他们对听别人讲话习以为常,但相当不习惯听动画角色说话,尤其是这样一只既小又不起眼的老鼠。 迪士尼勇敢地继续前行。在决定给米奇一个声音之前,他四处搜寻愿意上映《飞机狂》和《飞奔的高卓人》的电影工作室。拒绝都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没人听说过“米老鼠”。然而,迪士尼确信,如果他的动画片配上了声音,一定会大受欢迎。于是他创作了第三部米老鼠电影《威利号汽船》。 任务十分艰巨,生产有声电影的技术很原始,更别提有声动画片了。怎样使声音和屏幕情节同步?如何产生声效?哪里有可以给动画片录音的声音系统?能找到愿意购买“米老鼠”产品的工作室吗? 1928年的夏天,26岁的迪士尼开始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迪士尼、伊沃克斯和同事动画师威尔弗雷德·杰克逊、约翰尼·加农在一块用床单做的屏幕后为《威利号汽船》提供了音效、声音和配乐。虽然质量并不高,但迪士尼认为其效果已经足够继续前行。 迪士尼去纽约见到了帕特·鲍尔斯,他正在经营一种叫作“Cinephone”的独立电影声音系统,能理想地满足迪士尼的需求。下一步就是安排一场录音,为动画片伴奏提供音乐。鲍尔斯还为迪士尼与经销商们做了展示《威利号汽船》的约见,他们将会把这部动画片带到最顶尖的电影工作室去。 除了经销商哈里·瑞申巴赫,其他人都拒绝将他们的钱投资到这样一个激进的主意当中。瑞申巴赫在纽约经营克罗尼剧场,他给了迪士尼1000美元用于上映《威利号汽船》两周,他相信人们会成群结队地来观看这部最早期的有声动画之一的动画片。 瑞申巴赫是对的。《威利号汽船》于1928年11月18日上映,剧场爆满。会说话的米老鼠立即取得了成功,尽管它在这部6分钟的动画片中只是偶尔说话,但米老鼠立即成为全世界动画界最著名的角色之一。 迪士尼的天赋被人们认可了,但是这种天赋最初是怎样产生的呢?如此生动的想象力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呢? P4-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