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态度(茶人与技艺文明)(精)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鲍丽丽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鲍丽丽编著的《态度(茶人与技艺文明)(精)》宛如一本关于茶业手艺人的纪录,记录了大师们做茶的态度。西湖龙井、六安瓜片、福鼎白茶、蒙顶黄芽、安溪铁观音、凤凰单丛、武夷大红袍、正山小种、祁门红茶、茉莉花茶,每一种茶不单单是茶,更有背后每一位茶人的态度与隐身期间的茶文明。手艺的态度,茶人的态度,其实都是时间的态度。

内容推荐

鲍丽丽编著的《态度(茶人与技艺文明)(精)》为作者选取十大名茶的各自有代表性的茶人——茶叶技师,作为关注与走访对象,在与各位茶人的深入细致交流与互动中,感受传统茶叶文明是如何通过茶人得以传承和发扬,而这种传承中贯彻始终的则正是一种对茶叶的爱惜、对传统的虔敬态度。

目录

心灵与掌纹

态度

1 西湖龙井以太极手法,炒出江南春色

 情之所钟,唯有龙井

 喝西湖龙井,悟茶之三境

 做个十三点又何妨

 吃下一盏江南绿

 手掌间的太极功夫

 一芽一叶如旗枪,君会采否

 值得等待的群体种

 春来,沸腾的茶乡

 一杯茶的缘分

 老焦山下的少年郎

 西子湖畔扁形茶

2 六安瓜片玩火的艺术

 误入江南四月天

 瓜片,晚来迟

 一叶,总关情

 技艺,需守护

 壮哉,拉老火

 杀青,用扫帚

 鲜叶,单片采

 故乡,在曾冲

 投茶,成瓜片

 初遇,六安茶

 团茶,跌而散

 瓜片,晚来迟

3 福鼎白茶用太阳的能量制茶

 海上,问茶

 长净师父,且把时间炖了

 山上一棵绿雪芽

 阳光隧道

 寻羊粪冒险记 

 上山去,种茶去

 万物有灵且美 

 一个人的白茶小镇

 白茶,素简之茶

4 蒙顶黄芽一叶微黄,费几番思量

 长嘴壶:耍着喝杯茶

 霸气师奶奶

 炒有时,包有时

 春来可采茶

 黄叶黄汤,温润如玉

 黄茶,不经意之茶

 刀耕火种的青春

 蒙山,贡茶起源的地方

 黄芽的分寸与温柔

5 安溪铁观音守护绿叶红镶边的正味

 初心,古早味  

 枯藤老树下,寻味观音韵

 采之,摇之,焙之

 一杯茶的好天气

 源头,回到土地和树种

 三百年的正味 

 台湾刮来的,轻风

 从那处书房说起 

 铁观音的由来

 神树与红黄壤的相逢

 人生若只如初见

6 凤凰单丛边城小镇,奇香浮动

 认可是最高的嘉奖

 十大香型:一香一世界

 优雅的宋种,迷人的通天香

 茶王,族谱不可考 

 小镇的敖一夜基因 

 夜来香,鸭屎香  

 美味的态度

 茶到单丛香未了

7 武夷大红袍以赤子之心,焙岩骨花香

 山水之侧,流动的盛宴

 云中燕,赤子心

 开门做茶,关门焙火

 开山之后无日夜

 大红袍,岩茶之冠.

 三坑两涧,岩骨花香

 吴家的茶 

 家在马头岩下住

 故事,从天心寺开始 

 茶中日月长

8 正山小种小种在野,松烟熏之

 金骏眉引发的红茶热 

 正山小种的有机之机

 做茶的青楼

 祖父的红茶复兴之路

 兴也贸易,衰也贸易

 一片叶子引发的战争

 墙内茶,墙外香

 喝茶的回响

 从赣南到闽北

 茶山之茶,正者为上

 他乡似故乡

9 祁门红茶工夫的秘密

 茶的两次生命

 茶缘

 如歌的行板

 春天的偷师

 此间的少年

 这么近,那么远

 最好的时代

 家在高田山

 工夫的来路

 1875,一场不曾谋面的交会

 2010,中国红,世界醉

10 茉莉花茶守候一场花事

 一杯香片中的文气

 一花一叶,无声爱恋

 盛夏之夜,守候一场花事

 北纬如,好一朵茉莉花

 闽东寻茶记

 茶里泡七年  

 十五岁那年的花季

 皇城根儿下第一茶 

 福州的冰糖甜

 秋来,等一杯香片

试读章节

这样的态度,与做茶何其像也!茶不同,方法也就有天壤之别。

准备好工具,接下来是处理紫砂泥。在顾景舟看来,原本沉睡的紫砂泥,需要经过千万次的捶打,才能慢慢苏醒,恢复生命的张力。平日里斯文儒雅的他,拿起那把重重的木槌,举重若轻,由慢转快,捶点如雨,以疾徐有秩的节奏唤醒一块泥土的生命。

人的态度,决定着壶的精神状态!真正制壶时,顾景舟讲究的是“气势”二字,也可理解为精神、态度。

在顾景舟看来,制壶时,艺人的心性、气质、手感、精神状态,会全部投射到壶中。哪怕是同一个制壶人,制作同一款式的壶,也会因当时的心境状态不同,而使作品有细微区别。

所以,当顾景舟坐下来,开始制作一把壶的时候,他是浑然忘我的。于规范、严谨、精湛的工艺流程中,从从容容安放自己的人生态度,最终,成就一把独一无二极具艺术价值的紫砂壶。

紫砂壶为茶而来,凝望着那把不同凡响的紫砂壶,我不由审视壶中的那片叶子,思考它的由来,寻觅一片叶子背后人的态度。

西方是果实文明,东方是叶子文明。一片叶子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茶,由此诞生。也从这一刻起,中国人开始以手掌为媒介,不断触摸这一片叶子的灵魂。

一片叶子,承载着历史的演变,也见证着中华文明的生成。中国茶中,有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也有中国人的存在态度,更蕴含着东方的技艺文明。

比如,单讲如何保存这一片叶子。最初是借助太阳的能量,晒青处理,自然萎凋干燥而成白茶。后经过蒸青,压制成饼,蒸青饼茶从汉朝一直持续到元朝,明太祖朱元璋一道圣旨“废团茶,兴散茶”,与此同时,杀青方式演变为炒青。

一千多年的时光中,有多少片叶子被采下,有多少代的茶人审视这一片叶子,以蒸汽将绿色固定在最柔嫩那一刻,然后,制成精美的茶饼。

再之后是炒青与晒青并行的时代,一个炒字,同样有花样可把玩,不同的手法让叶子呈现出不同的形状,不同的火力,让叶子具有不同的滋味。

至于茶的发酵、揉捻、筛选等等技艺演变,是很多篇章也解释不完的复杂故事。

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一片叶子凝聚着历朝历代的注意力。而且,国盛茶香,一片叶子时刻伴随着国运的起伏,在盛世芳香,在衰落期无味。

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社会经历了太多的动荡,一片茶叶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寻找着安身之所,几代茶人带着几许悲壮,延续着中国茶的技艺文明。

今天的中国已走向强大,有力量来重新思考过去或丢失或破坏的东西,比如茶,一片叶子的文明正在复兴。  2006年,国家设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旨在从制度上守护各种非物质形式的文化艺术、手工技艺。2008年,中国茶的制作技艺被收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黑茶、普洱茶制作技艺。

凭手而作,意由心生,中国对待一片叶子的态度,蕴含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是优雅而玄妙的。制茶的技艺,因为手掌的参与,并倾注了茶人的细密心思和庄重态度,而成为值得传承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以为,逐一走访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茶技艺传承人及民间制茶大师是不可能完成的设想。中国茶按发酵程度可分为绿、白、黄、青、红、黑茶六大类,以及再加工茶类,从技艺和人的角度,深层次了解茶这片叶子的技艺文明,以及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中国茶的产区太大了,几乎包括近半个中国,而且产茶的地方多山水,想要把这些地方走遍,寻找到当地最顶级的制茶大师,与他们做深入的沟通,其难度可想而知。

等在我前面的,是一次次漫长的旅程,在跋山涉水中,我看到了一幅幅关于茶与人互相交融的迷人图景。

于是,我看到了祖国最绚丽的山河,山水与万物孕育出一株株形态各异的茶树;我采下了一片片翠绿鲜嫩的叶子,它们有着原本相近的样貌,纹理间却封锁着略微不同的芬芳。

P5-6

序言

寻茶即寻人。

茶仙子鲍丽丽在茶的世界里行走,一步尘埃,一步流云,她穿越时间的长廊,与这些古老技艺的守望者相遇。

我曾经在同样的旅程中被这些可敬之人接引,得以窥见茶叶之门后的风景,并将这风景的碎片留在了纪录片中。

如今读到茶仙子的寻茶笔记,这文字的细雨,洗去周遭的喧嚣,再次将我带回山林间寂静的古道,古道的尽头,那些相熟的茶人,正在自家的火塘边,劈柴,烧水,让茶的香气肆意飘扬,让我这晚归的游子生出无尽的暖意。

寻茶的风景我永生难忘:远山浸润于暮霭,仿佛天空的梦影。夕照沉沉的茶园,落日余晖潮涌潮落,采茶人的背影在其间浮浮沉沉、坦坦荡荡。

星空降临,倒挂于溪流,制茶师傅在水中展开手掌,尘埃散去,墨绿色的掌纹浮出水面,那是记忆的矿床,那是时光的甲骨文。

我相信,茶仙子就是在这些掌纹间,读解出茶叶的密码。

美是时间的种子。

真正美的缔造者,无不被时间磨砺出水一样沉静的品性。

而这品性在当下却是稀有之物,时代的芯片正被各种欲望的电流点燃,幻影涌动,倏来忽往,闪亮、熄灭、闪亮、熄灭……周而复始,让人兴奋、恐惧,厌倦不已。

于是,我们希望远离自己。

脚步从内心走出,寻找一个水泊般透明的世界,这就是茶的世界。

真正伟大的制茶师傅,是令急速旋转的万物忽而停顿的那个人。在他岩石般的手掌上,生长着一棵茶树,这棵茶树在火焰中醒来,在手指间舞姿翩跹,从绿到黄,从黄到红,从红到黑。他的掌纹融化了时间,平复了滚滚红尘,生发出不尽的轮回与慈悲。

一个手艺人,是时光的捕手。他从年复一年的混沌中,发现生命的奇迹。他超越凡人的,是留住这奇迹的能力,而赋予他这能力的并非灵巧的双手,而是赤子般的心灵。千百年来,茶叶历久弥香的秘密,在于无数手艺人以心传心,心心相印。

我相信这心法,可以在茶仙子鲍丽丽归来的茶席中,品读得到。

多年来,鲍丽丽一路寻茶,一路书写。这些脚步与语言的回音,最终都在茗约的一碗茶汤中泛起涟漪。

她以一碗茶汤与世界对话,一阵清风,一个演绎美的精灵,无论有几人听见,无论是否有人听瞳,她都在那里,宁静、淡然。

命运缔造了茶仙子之名,暗含了一种天赋、一种幻境、一种艰辛、一种执念……  她与寻茶路上这些技艺精绝的手艺人一道,穿越喧嚣,在一种神秘的寂静中,为茶的原乡,引来美的清泉。

手艺的态度,茶人的态度,其实都是时间的态度。

书评(媒体评论)

她与寻茶路上这些技艺精绝的手艺人一道,穿越喧嚣,在一种神秘的寂静中,为茶的原乡,引来美的清泉。

王冲霄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总导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23: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