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编著的《宽容(精)》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的经典之作,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探寻了两千年来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原因。他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其间有种族屠杀,有十字军远征,有教会对异端的迫害,有宗教裁判所对科学家的折磨。当然,还有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本主义,启蒙运动鼓吹的思想自由。善与恶,黑暗与光明,进步与反动的不断搏杀,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解放史。
房龙编著的《宽容(精)》是《国民阅读经典》系列丛书之一,是以理性和宽容代替无知与偏执,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的启蒙经典。其主要内容包括无知的暴政、囚禁、宗教改革等。典藏《宽容(精)》就是典藏一段历史、一份记忆。
在公元527年,弗雷维厄斯·阿尼西厄斯·查士丁尼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
这个塞尔维亚农夫(他来自尤斯库伯,那儿是晚近那场战争中引起激烈争夺的铁路枢纽)不具任何书本知识。正是在他的命令下,古雅典的哲学学派最终被压制了下去。也正是他关闭了唯一一座埃及庙宇的大门——这座庙宇在新基督教信仰的僧侣侵入尼罗河谷后已延续了几百年的香火了。
这座庙宇坐落在一个叫菲莱的小岛上,离尼罗河的第一个大瀑布不远,自从人类有记载以来,这地方就专门用来朝拜爱西斯,出于某些奇怪的原因,在她的非洲、希腊和罗马的对手们销声匿迹后,这位女神却幸存下来最后,到公元6世纪,这个小岛成了得以理解古老神圣的象形文字的唯一场所,少数教士仍在继续从事着在埃及其他地方早已被遗忘的工作。
而现在,在一个被称为“皇帝陛下”的大字不识的农夫的命令下,这座庙宇和邻近的学校被宣布为国家财产,各种雕塑和神像被送到君士坦丁堡的博物馆里,教士和写字大家则被投入了监牢。到他们中的最后一个人由于饥饿并且无人照顾而死去后,那古老的象形文字工艺就成了一门失传的艺术。
P1-2
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国民的阅读生活中最迫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阅读经典!
在承担着国民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的中国基础教育被功利和应试扭曲了的今天,我们要阅读经典;当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信息爆炸”占领人们的头脑、占用人们的时间时,我们要阅读经典;当中华民族迈向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时,我们更要阅读经典。
经典是我们知识体系的根基,是精神世界的家园,是走向未来的起点。这就是我们编选这套《国民阅读经典》丛书的缘起,也因此决定了这套丛书的几个特点:
首先,入选的经典是指古今中外人文社科领域的名著。世界的眼光、历史的观点和中国的根基,是我们编选这套丛书的三个基本的立足点。
第二,入选的经典,不是指某时某地某一专业领域之内的重要著作,而是指历经岁月的淘洗、汇聚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创造和知识积累的基础名著,都是人人应读、必读和常读的名著。我们从中精选出一百部,分辑出版。
第三,入选的经典,我们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尽量选择最好的版本,选择最好的注本或译本。
我们真诚地希望,这套经典丛书能够进入你的生活,相伴你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