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季羡林读史(纪念珍藏本)/宁静致远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季羡林先生生前唯一签字授权!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宏辱不惊。

本书是为纪念追思季羡林先生特别策划编的宁静致远系列丛书之一,精选季羡林先生关于读史的著名文章,全面展现先生以史为鉴的最宽忍及最明亮的心怀。本书还原了这位老人最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他是一位一生勤俭、谨慎、讷言的老人——一位把研究学问当作毕生兴趣之所在的老人……

内容推荐

九十八岁高龄辞世的季羡林先生,一生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读书随笔、散文篇章,另有关于梵文佛教、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论、译著凡千余万字。

宁静致远系列,旨在用最相互的追思情感为读者呈现季羡林先生读书、读人、读景、读世、读史的精准思辨,感受先生一生追求学问的“彻底性”及“天人合一”的世界眼光、泛博大爱以及最宽忍最明亮的心怀。

如果说书籍的意义在于明辨真理,提醒世事,温暖心灵,那么这套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智者一生的思想轨迹,那些晨明的清朗,午后的安详还有雪日的孤独。

感谢在季老文字里获得悟动的读者们,因为你们,才有了选编这套书的初衷;因为你们,季老的生命将继续……

目录

佛教对于宋代理学影响之一例

印度简史

古代印度的文化

牛棚杂忆

历史研究断想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

中国制造磁器术传入印度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孔雀王朝的建立

公元前321年摩揭陀人旃陀罗笈多起义,他很快地就把亚历山大留在印度的希腊驻防军队打垮。公元前320年他在印度西北部确立了自己的政权,又向东进军夺取了摩揭陀王位,建立了历史上有名的孔雀王朝。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一个包括印度大部分领土的大帝国。

传到他的孙子阿育王(阿输迦,公元前275—前232年),孔雀王朝达到鼎盛时代。在这时候,摩揭陀统治者的势力不仅扩大到整个北印度,连南印度大部分地区都包括在它的版图之内。

阿育王在位时,发生了一件对以后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就是,他信奉了佛教。他到处在山崖上刻字,在平原上立碑,宣扬佛法。为了使老百姓都了解碑文的内容,他就用当地的方言。同一个碑文,但是却因地区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方言。根据佛教的传说,他还派遣僧侣出国去宣扬佛法,这大大帮助了佛教的传播。

原始公社解体时形成的带着一些部落分散性的婆罗门教,到了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奴隶制大帝国建立起来以后,显然已经不能成为它的思想基础了。阿育王之所以信奉佛教,大概就是为了这原因。

孔雀王朝崩溃以后

孔雀王朝建立的大帝国没有统一的经济基础,它只是一些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的部落和部族的暂时的军事行政的联合。所以,阿育王一死,这个大帝国就开始分崩离析了。公元前185年,摩揭陀军队的总司令普舍耶蜜多罗推翻了孔雀王朝最后的统治者,建立巽伽王朝。南方的案达罗人也独立了,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奴隶制国家。差不多同时,外族纷纷侵入北印度:安息人、大夏人一个接一个地侵入印度。后来,月氏人也入侵,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了贵霜王朝。这个王朝最著名的皇帝是迦腻色迦(公元78—123年?)。他也是崇奉佛教的。佛教传人中国,月氏人在中间起过一些媒介作用。

笈多王朝

贵霜王朝和案达罗国崩溃以后,北方的摩揭陀又开始复兴。公元后4世纪另一个旃陀罗笈多(在位期间是319—330年)在这里创立了笈多王朝。他统一了北印度,他的子孙逐渐征服了中印度和南印度的一部分,建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笈多王朝是北印度最后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在笈多王朝时代,印度境内,城市繁荣,贸易兴盛。在文学、艺术、科学各方面都有极辉煌的成就。印度古代最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大概就生在这时候,他的生存时代可能是4世纪末5世纪初。闻名世界的阿旃陀石窟开始雕凿也就是在这时候。印度古代医学有极光荣的传统。到了笈多王朝,医学又进一步有了发展。印度有所谓医学三大师。最老的阁罗迦传说是迦腻色迦王的御医,生存时代约为公元后2世纪。其次是妙闻,比阁罗迦时代稍晚,可能就生在笈多王朝时代。最晚的是瓦格跋吒,已在笈多王朝之后了。印度医学各方面都有一些成就,眼科特别擅长,能够割白内障。对中国医学有过一些影响。印度古代大天文家婆罗诃弥希罗据传说是超日王朝廷上九宝之一,与迦梨陀娑同时。这时候,数学也很发达,有许多有名的数学著作就是这时候写成的。在物理和化学方面也有极显著的成绩。

在这里还应该谈一谈中国同印度的文化关系。当然,中国同印度的文化交流并不始于笈多王朝,在公元前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自从汉代佛教输入中国以后,两国间的交通日益频繁。来往于两国间的人虽然差不多都是和尚,但是两国文化交流的内容却不限于宗教。在文学、艺术、科学各方面,中印两国人民都互相学习了一些东西。甚至在生产技术方面,我们也交流了我们的经验。

到了笈多王朝时代,游方僧人非常多。但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法显。法显,俗姓龚,3岁就出家做和尚。在长安的时候,他感到律藏残缺,立志到印度去寻求。于是就在晋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出发,经过现在的新疆到印度去。路上遭遇到无数的困难,很多同伴死掉了,但是他丝毫也不动摇,一直走到印度。

他在印度走了很多地方,有名的佛教古迹他几乎都看过。他到处寻求佛典,学习梵书、梵语。后来他又乘商船到师子国(今锡兰)。从这里坐船回国。路上几次遇着大风。他乘的船为风所吹,一直漂流到现在的山东海面上,从这里上岸。这时候是义熙八年(412年),他出国已经十几年了。

他留下了一部《佛国记》,对研究中亚细亚古代史和印度古代史有极大的价值。

奴隶制度的逐渐瓦解

在笈多王朝统治期间,在北印度的奴隶制的社会里,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已经渐渐形成。由于生产力的提高,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再适应生产力。在公社里,在国王的土地上,以及在奴隶占有者贵族的农庄内,不但奴隶受到剥削,连公社社员也受到剥削。奴隶以及被压迫被剥削的公社社员的斗争动摇了笈多王朝的统治基础。奴隶制度的瓦解过程就这样开始了。P8-11

序言

在家父季羡林先生去世一周年的日子里,这一套宁静致远系列丛书让我终于能够静下心来走进父亲的精神世界。如果我在自己的生命轨迹里对父亲的感受是有些冷漠的甚至无情的话,那么这套书让我真正懂得了父亲的精神世界。他是一个舍“小我”追求“大我”境界的非凡的父亲,我也许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他。慢慢读起这套书,我对他的为人有了新的感受,对父亲的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有了新的认识。围绕着父亲的名字,我们的家庭成为名人之家,我们也感受到了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无论是怎样的人间闹剧,我相信,时间自然会对一切评议给出答案,无论是人性的善还是人性的恶,都会给出答案。所以,我感觉这套书是父亲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也是父亲送给所有大众读者的好的礼物。感谢牟洁女士的努力,家父临终前题赠给她四字长寿之道——宁静致远,她在编辑这个书系的时候,觉得用这四个字作为书系的名称,非常恰当,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套别致的版本。感谢中国社会出版社的支持!

正如编者对我所讲的,编书的过程是走进老人丰厚内心的过程,也是接近他那令常人无法企及的思想高度的过程。这套书还原了这位老人最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他是一位一生勤俭、谨慎、讷言的老人——一位把研究学问当作毕生兴趣之所在的老人……

我从来都是仰望着父亲您而不可及,今天终于可以走近你,这是命运的安排。

是为序。

季承

后记

记忆中的季老淡定谨言,睿智无边,慈善深远。

他从来不曾把自己当作一个象征,只倾心生命的本质,学问的本质,事物的本质,永恒的本质。

他走了。

他曾教给我一句梵文:真理必定要胜利。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想,作品的命运就像一个人的命运,从诞生到完成然后……或者在历史的检验中被淘汰,或者脱颖而出,成为传世之作,那肯定是遵循了永恒的原则:真理必定要胜利。

没有人这样知道他内心的孤高,知道他的智慧矗在那里,无人企及……

现在是他去世后的第一个年头,清晨寂静,但并不寂寞,千万读者和他在一起。

也许这是一个能以来生角度观察现世的时刻,它只属于回忆。

“宁静致远”这四个字,蕴含着多少豁达和未尽善意,似乎永远耐人寻味。他的文字里一直有慈善情怀。在《慈善是道德的积累》一文中他这样写道: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不依靠外力的特殊的4-i-~规范。道德以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等概念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慈善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

他的眼界高远,社会责任心极强。他的慈善情怀大处可以论世,小处字字都是真情。他常常把自己投射在高远的境界,淡淡几句话,应力而起。智者孤独。而他自诩在读书思辨中获得了丰富的人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编这套宁静致远系列丛书是为了纪念季老。

因为存世真实,所以版本独特。围绕着五大主题——读书、读史、读人、读世、读景进行的选编工作并不容易,因为季老的很多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并不单一,而是相互融合贯通又有学者的精研在里面,涉及书、史、人、世,个体与天道之融,小我与大观之势,内容极为丰沛,文字蕴含极为深远。尤其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文人心趣,令我慨叹不已。

按生命轨迹选编是这套丛书的特色,书中凡摘选处均做了说明,其余依旧。原文中的写作时间统一提到篇首,并把季老当时的年龄标了出来,目的是请读者和我一起感受季老的生命痕迹,并做一个年龄参照,当我们在耄耋之年,是否也能像季老一样保持敏锐而清晰的思辨能力。

最后要感谢季承先生的大力支持,王树英老师通校了部分书稿并提供了部分照片,在此一并感谢!感谢季老,您的信任让我的人生变得厚重,笔名也因此改为季诺,是为了兑现对您的承诺,请您安息,对一切,我都会尽力。

编者

2010年6月1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