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道为人,是一种最保险也最长远的人生准则,厚道为人,是一种最简单,也最无害的处世方针。厚道人能够明哲保身,所以厚道是一种生存之道;一种进取之道;一种心灵之道;一种处世之道;一种财富之道;厚道人也能够厚德服人,所以厚道更是一种管理之道。
《厚道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将厚道的品质与大量富含哲理的故事相结合,联系当代人的生活困境,全方位地展示了厚道的智慧,并归纳了相关的人生哲理,以更贴近生活,更好地为读者指点迷津。厚德载物,大道至简。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厚道为人,能让成功之路变成坦途。本书由陆杰峰编著。
厚道,就是做人不要太精明,不要太刻薄,不要太计较,不要太决绝,不要太自私,不要太虚伪,不要太浮躁,不要太张扬,不要太贪心,不要太苛求……简而言之,就是做个实在人,吃老实饭,干老实事,莫让自己的行为太乖张,莫让自己的想法太极端。中国传统中“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就是对厚道很好的解读。
厚道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朴实的生存智慧。厚道就如冬日的斜阳、夏日的和风,不论作为人品还是作为德行,都是能打动人的。对自己厚道,能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幸福,让自己积极进取;对别人厚道,能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厚道人作为朋友,可交;作为伙伴,可信;作为师长,可敬;作为领导,可从;作为下属,可亲。厚道人不会算计,不会欺骗,不会背叛,与厚道人打交道如沐春风,如三月里沉浸在春日的阳光之下。
厚道人不耍心机,便省去了很多烦扰;厚道人没有脾气,便有了亲和力;厚道人肯吃亏,便少了许多是非;厚道人本分,因此很少招来祸患;厚道人能利人,同时也利了自己;厚道人懂得舍弃,却总能因舍而得;厚道人给别人留条路,同时也给自己留了路;厚道人心胸广大,在包容别人的同时也善待了自己;厚道人品行端正,厚道人通情达理……这些,都能够让厚道人游刃有余地处世。
《厚道大全集(超值白金版)》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将厚道的品质与大量富含哲理的故事相结合,联系当代人的生活困境,全方位地展示了厚道的智慧,并归纳了相关的人生哲理,以更贴近生活,更好地为读者指点迷津。
厚德载物,大道至简。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厚道为人,《厚道大全集(超值白金版)》能让人生化繁为简,能让成功之路变成坦途。本书由陆杰峰编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藏着一颗所谓“聪明”的心。人们常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反映出了所谓“聪明”的最终结果:反被聪明误。
例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人们一方面惊叹于她的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和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也在一方面感慨于她悲惨的结局。大家感叹她简直就是人中之尖子,恐怕这世上有很多男人都不及她。她八面玲珑,九面处世,外柔内刚;她表面向你微笑,心里却在给你下套子。一个看上她美色的贾瑞被她的计策整得一缕孤魂上青天;一个看上她老公的尤二姐被她的两面三刀给逼得吞金自尽;而她的“偷梁换柱调包计”李代桃僵,则送掉了颦儿的性命。整个荣宁两府在她的整治下服服帖帖,秦可卿出殡这样的大事到了她手里简直是小菜一碟。她能说会道,贾府上下没有不知道她琏二奶奶的厉害的。
可王熙凤却是一个精明过头的女人,精明到处处好强、事事争胜,哪儿都落不下她,因而得罪了大太太,得罪了众人,加之贾母撒手人寰,她的靠山没了,终于落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步,最后悲惨收场。除了她之外,在三国时期的杨修也是因耍小聪明最终遭祸的典型。
东汉末年时杨修是曹操门下掌库的主簿。杨修此人长得是单眉细眼,貌白神清,他除了生的一副好面容外,为人更是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但他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自恃其才,对天下的人都不屑一顾。一次,曹操令人建一座花园。等到快要竣工的时候,监造花园的官员就请曹操来验收察看。曹操参观花园之后,没说一句话,只是拿起笔来,在花园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写完就扬长而去了。大家一见这情形,犹如丈二和尚,纷纷议论说:“主公是好是坏是褒是贬没说就走了,这让咱们也摸不着头脑,怎么也猜不透主公到底是什么的意思。”杨修此时正好路过,听大家说完后,他看了看门上的字,于是笑着对众人说道:“门内添‘活’字,是个‘阔’字,丞相是想让园门再阔些。”官员听了他的解释后都认为杨修说得有道理,于是立即返工重建园门,等到改造停当后,官员们又请曹操来观看。曹操一见重建后的园门,不禁大喜,问道:“谁知道了我的意思?”左右答道:“是杨修主簿。”曹操听完后虽然表面上称赞杨修的聪明,但其实内心已开始忌讳杨修了。又有一回,塞北送来一盒酥饼给曹操,曹操接到后并没有吃,只是在礼盒上亲笔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就放在案头上,自己径直出去了。屋里其他人看到这个情况后有的没有理会这件事,还有的不明白曹丞相的意思,不敢妄动。
这时杨修正好进来看见了那盒酥饼,于是便堂而皇之地走向案头,打开礼盒,把酥饼一人一口地分吃了。这个时候曹操进来见大家正在吃他案头的酥饼,马上脸色一变,大声问众人:“为何吃掉了酥饼?”杨修主动上前答道:“丞相,我们是按您的吩咐吃的。”“此话怎讲?”曹操反问道。杨修看着他的表情从容地应道:“丞相在酥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这样分明是赏给大家吃的,难道我们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吗?”曹操见杨修又一次识破了他的心意,心里非常不舒服,虽然内心已经对杨修产生极大的厌恶,但他表面上依然乐呵呵地说:“讲得好,吃得对,吃得对!”
杨修此时还以为曹操是真的夸奖他,所以,他以后越来越大胆,越来越放肆,把自己的小聪明运用在琢磨曹操的日常行为上,从而也不断地给自己埋下祸根,最终因“鸡肋”事件被曹操诛杀。
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己的小聪明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那么,迟早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和打击报复,最终只能自讨苦吃。
苏东坡在其《洗儿》一诗中这样写:“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对自己一生因聪明而受的苦真是刻骨铭心,所以自己深知聪明之害,以至于希望自己的儿子愚蠢一点,才能躲避各种灾难。聪明是人们交际失败的根源,这正是聪明人苏学士对于后来人的忠告。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看上去十分聪明的人,为人处世都是精明得很,与他们相处、交朋友,却也常常令人苦不堪言,唯有避而远之。
菲奥是个精明干练的人,说起话来滴水不漏,她很为此得意,常在众人面前自我表白说:“我这个人啊,别的不敢说,就是有个精明劲儿!什么事也瞒不了我!”菲奥这句话倒不是吹牛,至少办公室里的一切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吉拉下午无精打采是因为和男朋友吵架了;索格昨天没跟领导请假又溜出去了;经理昨天找山姆谈话,准是山姆又打小报告了……大家都说菲奥的眼就跟探照灯似的,到处寻找目标。不仅如此,菲奥的精明还体现在从来都不肯吃亏上。
菲奥是事事都要争光的,小至电影票,过节分礼品,大至学习名额,升职、涨工资,总之,公司里干什么都别想亏待了她,公司里的领导同事都对她非常有成见,大家一看到菲奥就厌烦,背地里叫她为“多余的人”。今年4月,公司裁员,上面规定各部门自己选人,那些大家都不喜欢、都不想让留下的人就离职,结果菲奥真成了多余的人,灰头土脸地离职了。
菲奥看起来很聪明,但却在聪明上吃了亏,栽了跟头,过于聪明的人和同事、朋友等相处时总要出问题,就因为过于聪明,使得对方退避三舍。生活中过于聪明的人人缘通常不太好,而有些看起来,糊涂点的人往往给人感觉很厚道,人缘反而更好。
很多人都在自己的书房里、办公室里挂上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这里的“糊涂”并非指头脑不清楚,不明白事理,而是说,一个人一生精明过人、从不犯迷糊不是好事,这类人最好犯几次糊涂,这对他更有好处。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是因为,人生在世,聪明过了头只会令自己过于斤斤计较,陷入追名逐利、痛苦的境地里,如果能够厚道一些,在有些问题上“糊涂”一些,宽容一些,少计较一些,那么,这个人生才是圆融的,才是可爱的!
敦厚老实,是劣势下的生存方针
聪明而不外露,才能蓄势待发,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这就是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人们不管本身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的厚道人,这并不以人的性情为转移,所以,厚道的人往往生存能力更强,尤其是在身处劣势的情况下,敦厚老实的是一种有效的生存方针。
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凭借“敦厚老实”而获得生存优势的不乏其人。
东汉明帝刘庄的侄子刘睦就是这样的人。他从小好学上进,读书很多,结交了许多有学问、有道德的儒者,与那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儿从不来往。有一年年底。他派一名官员去洛阳朝贺,临行前,他问前去朝贺的官员说:“皇帝如果问起我的情况。你怎样回答?”这位官员回答说:“您忠孝仁慈,礼贤下士,深得百姓爱戴。臣虽然不才怎敢不把这些如实禀告?”
刘睦听后,连连摇头说:“你如果这样禀告,就把我给害了!”这位官员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这样说呢?”刘睦说:“你所说的只是我以前的状况。我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你见了皇帝后,就说我自从承袭王爵以来,意志衰退,行动懒散,每天除了在王宫与嫔妃饮酒作乐,就是外出狩猎游玩,对正业丝毫不感兴趣。”
刘睦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在当时宗室中凡是有些志向,或者广纳朋友的,都容易受到朝廷的猜忌,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真正聪明的刘睦不得不故作糊涂人,教人说出那番话,实际上是一条假痴不癫、明哲保身之计。做人切忌恃才放旷,恃才自傲,不知饶人。俗话说:“枪打出头鸟。”锋芒太露容易遭人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招来杀身大祸。这也是刘睦让人告诉皇上自己不思进取的原因。
刘睦假装的“老实”都能让他在险恶的宫廷斗争中幸存下来,那么,一个真正的老实人,生存的筹码必然也就更厚重了。
自古以来,无知者无罪,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知道得太多,又不懂得藏拙,才招致祸患的。所以越有才华就越要敦厚老实,尤其是面对领导时,就更要小心翼翼,永远不要让领导觉得你处处威风占尽。当然,还有一点启示,无论在什么场合,只有你一个人看明白的事情,最好不要点破。有很多事情都是知道得越少越好。同样,要想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获得成功,需要的正是敦厚老实的精神。P12-14
厚道,就是做人不要太精明,不要太刻薄,不要太计较,不要太决绝,不要太自私,不要太虚伪,不要太浮躁,不要太张扬,不要太贪心,不要太苛求……简而言之,就是做个实在人,吃老实饭,干老实事,莫让自己的行为太乖张,莫让自己的想法太极端。中国传统中的“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就是对厚道很好的解读。
其实,“厚道”一词并无十分固定的含义,它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一种朴实的生存智慧。厚道就如冬日的斜阳、夏日的和风,不论作为人品还是作为德行,都是能打动人的。对自己厚道,能让自己快乐,让自己幸福,让自己积极进取;对别人厚道,能让人信赖,让人踏实,让人熨帖,让人感动。厚道人作为朋友,可交;作为伙伴,可信;作为师长,可敬;作为领导,可从;作为下属,可亲。厚道人正直、诚实、讲信用、恪守原则、大肚能容、百事可忍、以和为贵、乐于助人、淡泊名利、有情有义,不会算计,不会欺骗,不会背叛,与厚道人打交道如沐春风,如三月里沉浸在春日的阳光之下。
厚道人心平气和,从来不会急功近利,总是脚踏实地,辛勤耕耘,所以才能一飞冲天;厚道人做事最踏实,从不计较付出,所以才能收获最多;厚道人能吃苦,能在逆境中昂扬,在寂寞中坚守,所以厚道人最不容易被打倒;厚道人最耐得住困苦平凡,也就最接近成功;厚道人能知足,从来不会有无穷无尽的欲望,总是能够知足常乐,所以最不容易被无法满足的欲望所折磨;厚道人心眼平,从来不苛求完美,他们的人生反而最圆满;厚道人有平常心,不会强求,他们的人生反而充满机缘。
生活中有些人喜好阴谋诡计,机关算尽,却不知心机越复杂,漏洞也就越多,反倒是厚道之人,不耍心机,自然也没有漏洞,仿佛庄子笔下的“混沌”一般,以无招胜有招;有些人斤斤计较,绞尽脑汁想着占小便宜,这样的人,看似便宜占尽,可总有吃大亏的一天,反观厚道之人,似乎总是在吃亏,而且也吃得心甘隋愿,但他们总有吃亏吃出福来的一天。有些人一门心思钻研“成功的捷径”,总想着抄小路,走歪路,这样的做法固然可以取得一时的快意,但是,歪路之上,看似近道,实则杀机四伏,反而不如正道好走。有些人喜欢用权术来驾驭他人,常常会用背叛、欺诈的方式为自己谋私利,乍一看,他们似乎比起傻乎乎的厚道人来生活“潇洒”得多,收益也高得多,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却是后患无穷,毕竟谁也不是傻的,你用权谋去对待别人,一旦被人看穿,你就再也得不到别人的信赖。而事实上,权谋总会有被看穿的一天。唯一不可能被看穿的,就是真情、诚信、忠诚,等等。只有真心诚意地对待他人,别人才能够感受到你的诚意、你的真心,而由此换的,则是别人的真心和诚意。
总体来看,厚道为人,是一种最保险也最长远的人生准则,厚道为人,是一种最简单,也最无害的处世方针。厚道人能够明哲保身,所以厚道是一种生存之道;厚道人懂得务实奋进,所以厚道是一种进取之道;厚道人懂得大道至简,所以厚道是一种心灵之道;厚道人能够得道多助,所以厚道是一种处世之道;厚道人生财有道,所以厚道是一种财富之道;厚道人能够厚德服人,所以厚道又是一种管理之道。
本书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将厚道的品质与大量富含哲理的故事相结合,联系当代人的生活困境,全方位地展示了厚道的智慧,并归纳了相关的人生哲理,以更贴近生活,更好地为读者指点迷津。厚德载物,大道至简。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厚道为人,能让人生化繁为简,能让成功之路变成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