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延续四川人民出版社历年《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的编选特色,从《科幻世界》《九州幻想》《世界科幻博览》《科幻大王》等幻想文学刊物上精选科幻小说佳作16篇,配以独到的点评,向读者展示2006年中国科幻文学的整体风貌。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将带给你别样的阅读感受,引领你进入全新的幻想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06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吴岩 |
出版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延续四川人民出版社历年《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的编选特色,从《科幻世界》《九州幻想》《世界科幻博览》《科幻大王》等幻想文学刊物上精选科幻小说佳作16篇,配以独到的点评,向读者展示2006年中国科幻文学的整体风貌。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将带给你别样的阅读感受,引领你进入全新的幻想世界。 内容推荐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科幻文学研究专业的师生共同奉献给读者的一份礼物,编者从《科幻世界》《九州幻想》《世界科幻博览》《科幻大王》等幻想文学刊物上精选科幻小说佳作16篇,配以独到的点评,向读者展示2006年中国科幻文学的整体风貌。王晋康、刘慈欣、何夕、星河、韩松、今何在……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将带给你别样的阅读感受,引领你进入全新的幻想世界。 目录 序言/吴岩 终极爆炸(节选)/王晋康 我是谁/何夕 三体(节选)/刘慈欣 无险不冒/星 河 江湖(节选)/潘海天 中国式青春/今何在 去死的漫漫旅途(缩写版)/飞 氘 乘客与创造者/韩松 鹦鹉——《血鹦鹉》科幻版/查羽龙 昆仑/长 铗 宁川洞记/陈楸帆 无中生有的三个故事/遥控 相聚在1937/赵海虹 3号病房/陆杨 陪着莉莉/吴溺川 在烈日与暴雨下/凌晨 附录: 科幻的未来——韩松、刘秀娟、吴岩对话录 科幻与儿童文学的迷思/黄 海 试读章节 “我知道你也是个天才。我观察你两年多了。”司马完说得很平静,不是赞赏,而是就事论事,就像说“我知道你的体重是一百六十斤”一样,“也知道你一直没放弃对终极理论的研究,业余时间一直在搞。你想由一个中国人来揭开上帝档案柜上的最后一张封条。我没说错吧。” 史林感动地默默点头。他没想到司马老师在悄悄观察他。对他而言,探索宇宙终极理论已经成了此生的终极目的,这种忠诚融化在他的血液中,今生不会改变。所以,司马老师的话让他觉得亲切,有一种天涯知己的感觉——不过他马上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国家安全部的嘱咐,对司马老师还得时刻睁着“第三只眼睛”。 “其实我也一直致力于此,比你早了二十年吧。你不妨说说近来的思考、进展或者疑难,也许我能对你有所帮助。”司马老师说得很平淡,但透出不事声张的自信。 史林考虑片刻,说:“我想,要解决终极理论,还得走阿维·热所说的对称性的路子。德国女数学家艾米·诺特尔以极敏锐的灵感,指出大自然中守恒量必然与某种对称相关。比如她指出:如果物理定律不随时间变化(相对于时间对称),能量就守恒;如果作用量不随空间平移而变化,动量就守恒;如果作用量不随空间旋转而变化,角动量就守恒。司马老师,这些守恒定律我在初中就学过了,但从来没想到它们的对称本质!诺特尔的洞察力是人类智慧的一个极好例子,简直有如神示,给我极深刻的印象,让我心生敬畏。我对她崇拜得五体投地。” 史林说得很动情。司马完没有插话,只是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爱因斯坦非常深刻地理解这一点——上帝对宇宙的设计必定由对称性支配。他能完成相对论,就是因为他善于从浩繁杂乱的实验事实中抽取对称性。比如,在那么多有关引力的事实中,他只抽取了最关键的一个守恒量,就是所有物体,不管轻重,不管它是什么元素,都以同样的速度下落。这就导致他发现了一种对称:均匀引力场与某个数值的加速运动完全等效。爱因斯坦称,这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幸福的思考’,从那之后广义相对论就呼之欲出了。”史林忽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在老师面前说这些无疑是班门弄斧,“这些历史你一定很清楚。我对它们进行回溯,只是想说明,我对终极理论的研究一直是走这条对称性的路子。” 司马完微微点头:“我想你的路子不错。有进展吗?” “还没有。引力还是没法进行重整,不能与其他三种力合并到一个公式中。” 司马完沉默了一会儿,说:“对称性的路子肯定不会错的,但你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当年爱因斯坦没能完成统一场论,是因为那时弱力和强力还没有被发现。那么,今天物理学界在终极理论上举步维艰,是不是因为仍然有未知力隐藏于时空深处?我相信物质层级不会到夸克和胶子这儿就戛然而止,应该有更深的层级。当然,随着粒子的尺度愈益接近普朗克长度(10负33厘米,夸克是10负21厘米),粒子实体或物质层级会愈益模糊、虚浮,互相粘连,研究它们会越来越难,最终干脆不可知。不过,我们并不需要完全了解。门捷列夫也不是在了解所有元素后才建立周期律的。他只用推断出元素性质与重量有关,并呈周期性变化就行了。这是个比较复杂的周期,取决于最外电子层可容纳的电子数。但只要发现这个‘定律之核’,周期律就成功了。” 这番见解让史林受到震动。他说:“老师你说得很对,我也相信你所抽提的脉络。不过我一直没能发现有关宇宙力的那个‘核’。那个核!只要抓住那个核,终极理论就会在地平线上露头了。” 他期盼地看着司马完。直觉告诉他,也许司马老师手里就握着这把钥匙。不过他同时又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司马老师已经做出突破,绝对不会藏在心里而不去发表,更不会在这样的闲聊中轻易披露。要知道,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成功!对这样的成功来说,诺贝尔奖是太轻太轻的奖赏。不会的,司马老师不会握有这把钥匙。不过,他无法排除这种奇怪的感觉——对于宇宙终极真理,司马老师完全是成竹在胸的样子。 司马完看着舷窗外的天空,平淡地说:“以往的终极研究都是瞄着把宇宙几种力统一,实际上,力的本质是信使粒子的交换,像光子的交换形成电磁力,引力子的交换形成引力,介子的交换形成弱力等。所以,力的本质就是物质,换一个说法而已。而物质呢,不过是空间由于能量富集所造成的畸变。这么说吧,力、物质、能量这些都是中间量,可以撇开的。宇宙的生命史从本质上说只是两个相逆的过程:空间从大褶皱(如黑洞)转换为小褶皱,冒出无数小泡泡,又自发地有序组合;然后,又被自发地抹平。其中,空间形成褶皱是负熵过程——这点不难理解,按质能公式,任何粒子的生成都是能量的富集化——空间被抹平则是熵增。你看,这又是艾米·诺特尔式的一个对应:宇宙运行相对于时间的对称性,对应于空间畸变度的守恒。”他把目光从窗外收回来,看看史林,“你试试吧。沿着这个思路——抛开一切中间量,直接考虑空间的褶皱与抹平——也许能比较容易得出宇宙的终极公式。” P18-20 序言 这本《2006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是我们北京师范大学科幻文学研究专业的师生共同奉献给大家的一份礼物。 科幻文学研究方向自2003年设立以来,一直关注国内科幻创作的发展。每年,科幻期刊和新著总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到我们中间。热心的同学便会阅读并讨论这些作品,他们为创作的更新而欣喜,也为作家的失手而扼腕叹息。能有一个机会,挑选和评论过去一年中最重要的科幻作品,大家都感到非常高兴。 由于选集的篇幅限制,我们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中短篇小说上。这样,几大专业刊物便成了篇目选择的来源。06级的彭浪和鲁礼敏熟悉《科幻世界》和《九州幻想》,所以,他们共同负责这两个刊物的初选。05级的房立华和刘妮负责《科幻大王》的初选。04级的方晓庆在整个2006年中为《世界科幻博览》撰写卷首语,因此,由她来选择该刊的优秀作品最为恰当。陈宁参加了部分书评的撰写工作。笔者在所有初选篇目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删除和补充,留下16篇,成就了现在的这部选集。 在编选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四个刊物编辑部的大力支持。此外,为了丰富选择目标,我们还要求其他科幻作家和刊物提供一些可能的建议。可惜时间有限,未能如愿以偿。例如,《少年科学》杂志来得较晚,潘家铮院士的选集也姗姗来迟。希望在明年编辑年度选本时能够补上。 较之早先韩松主编的年度选本,我们的这本书更多地体现为集体劳动的成果,在挑选、分析作品时参考了每个人的意见;同时对于一些优秀的长篇小说也作了节选或是请作者提供了缩写版,力求将原作中的精华展现在读者面前。当然,这样一来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些缺憾。 首先,如前所述,由于参加讨论者较多,故最终选出的作品可能是众多观点协调的产物,对于个性色彩较浓的作品恐有所遗漏。 第二,为了顾及创作的整体,我们也将中长篇作为选择对象。于是,请作者对一些作品进行了删节。这样的删节,也许不利于反映出作品的全貌,还有可能破坏读者阅读的连贯性。 第三,由我与2006级科幻专业和儿童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分工为每篇作品撰写的简短评论,也可能不很到位。终究,我们是初次参与这个工作,出现瑕疵在所难免。 在读者看来,也许不是每一篇作品都符合大家心目中对“最佳”的定义,但是作为年度选集来说,我们在反映科幻文学整体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关注每一位作者在写作上的进步;就我个人而言,也希望在这本选集中能尽可能多地收入不同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因此,这本书中的优秀作品得益于科幻文学研究专业同学的共同举荐;而对于读者来说,与“最佳”还有一定距离的作品,则主要是因为我的坚持而收录其中的。 我们深知,和韩松这样有成就的科幻作家相比,我们的眼光可能还不够锐利,欣赏偏好也可能不尽相同,在此,我们向读者表示歉意,并希望读者给我们批评指正。 2006年科幻日历 2006年是科幻文学继续受到社会关注的一个年份。 4月底,在一批成都作家的热心组织下,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正式成立。这个协会包括了来自两岸三地和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地的华人科幻、科普作家。推进科普与科幻创作,是这个协会的主题。王晓达、刘兴诗、杨潇、董仁威、吴显奎、程婧波等科幻、科普作家在会议上作了精彩发言。 5月,《科幻世界》开始连载刘慈欣的长篇小说《三体》,由此引发了科幻爱好者持续到年底的关于作品的大讨论。 5月底,第一届科幻文学研究专业研究生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著名作家金涛主持了答辩。胡俊的《“文革”前17年科幻小说的现代性》,采用文化分析的视角,研究了“文革”前17年中国科幻的发展,很有理论价值。肖洁的《童恩正论》,对已故著名科幻作家童恩正的创作和思想进行了分析。高福军的《科幻火星热》则讨论了科幻作品中科学发展与文学现实的互动关系。 7月;《科幻世界》杂志恢复了一年一度的“银河奖”颁奖大会。众多当今颇具人气的作家,在成都欢聚一堂,研讨科幻发展的蓝图。 8月,中国科协批准了由金涛主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承担的“科幻文学与民族自主创新精神”研究课题。科普作家协会组织郭曰方、王逢振、郑培明、尹传红、王洪波等专家参与,希望能从一个新的角度探寻科幻文学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华活页文选》在第八期集中发表了方晓庆主持的“科幻专题阅读”。 8月14日起,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走进科学》栏目推出系列片《科幻之旅》,部分科幻作者作为嘉宾参与了节目。 9月,《九州幻想》主办的《少年人生·幻想1+1》杂志问世。该刊以发表国内中长篇科幻小说为主,致力于繁荣20世纪90年代后的最新科幻理念,发展新作家,推进新风尚。 同月,《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出版。在我国,科学家从事科学幻想文学创作的情况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的出现,必定会为中国科幻出版谱写新的篇章。 同月,在澳门举行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第30届大会上,《霹雳贝贝》和《非法智慧》的作者、科幻作家张之路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这是中国作家在该协会获得的最高荣誉。 10月,《三联生活周刊》推出专题报道《科幻已死》,表达对于科幻文学“衰落”的忧虑。 11月,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科幻作家叶永烈、星河、吴岩欢聚一堂。同样参加会议、并在科幻文学领域中有着重大建树的作家还有乔良(《末日之门》)、毕淑敏(《教授的戒指》)、孟伟哉(《访问失踪者》)。 12月,《光明日报》科技周刊刊载了关于科幻文学的一组专题文章,吴岩、星河等撰文分析了科幻文学的现状,主流媒体对科幻文学再一次予以关注。 2006年科幻创作概况 即便编辑了这本选集,我们还是觉得无权评价中国科幻的年度发展。原因相当简单。首先,我们没有看全所有作品;其次,对作品的评价见仁见智,我们的看法,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的阅读偏好。因此,以下的一些个人化的评论,仅出自笔者的个人想法,谈出来供大家参考。 我认为,2006年的中国科幻创作继续在题材和手法方面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迈进。“老”作家稳健发展,新作家注重探索。在长篇创作方面,刘慈欣的《三体》,是作者多年来创作积累和生活积淀的一个总结。一些读者高度评价这部小说,认为是一次伟大的突破, “中国读者将永远记住2006年这个属于大刘的年份”。 我个人认为,阅读《三体》其实就是阅读刘慈欣以往所有创作成就之大成。小说秉承了他一贯的从虚拟化的现实进入具有现实感的虚拟这样的基本建构方式。他笔下的“文革”,是虚拟的“文革”。读者更多发现的,是“文革”的魂魄而不是真实的场景。随后,故事高速跳跃,掠过当前,进入未来。刘慈欣式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再度从中体现出来。小说中琳琅满目的科幻细节和玄想,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其中的每一个,都可能衍生出整整一部新的长篇小说。 王晋康也继续带给我们新的阅读惊喜。《终极爆炸》是一部继续体现作家世界关怀的作品。王晋康对中东的热情,可以从前些年的诸多作品中找到。但《终极爆炸》的叙事更加流畅,也继续保持了作者关注科学与伦理、科学与人生的独特追求。换言之,王晋康的科幻作品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某种文化遐思和道德启迪。 技术科幻“三套马车”中的何夕,也在2006年提供了有质量的作品。《我是谁》仍旧沿袭了何夕小说的基本行文方式:让技术和反思相互缠绕。你无法确认作家思索的到底是哪一个,是技术呢,还是人的自身?当然,这里所说的自身,不单单是作者。 老牌科幻作家星河,2006年也仍然在继续以往的创作主题、叙事方式。就连作品所服务的“大众”,也仍然聚焦在大中学生。他的小说《无险不冒》,是集网络科幻、正义战胜邪恶主题的大成。 在上述传统叙事作品之外,不满足于遵循传统的作家,进行了若干创新尝试。 今何在的《中国式青春》,借助“超人”缔造了某种黑色幽默的氛围。潘海天的《江湖》尝试了复线写作。查羽龙的《鹦鹉》,借助“古龙式语言”制造出与武侠小说的互文状态。在极端破坏类型模式的尝试上,最应该提到的是一系列“寓言式写作”。飞氘《去死的漫漫旅途》试图将《百年孤独》之类的经典导入中国科幻,语言和叙事都独具特色。韩松的《乘客与创造者》,继续探索现实如何被变形浓缩转换到一个虚构的事件时空。长铗的《昆仑》企图再造“偃师”神话。而陈楸帆的《宁川洞记》尝试了全文言写作。遥控的力作《无中生有的三个故事》,可以从多重角度解读。我把它当做一种观念小说。应该说所有这些尝试都相当有益,也说明中国科幻文学在迈向多元化方面的积极探索。 总体上看,2006年中国科幻呈现出平稳发展、多元并存的局面,期望在来年能有大的突破产生。 科幻理论研究 最近十年出现的“科幻理论研究热”,在2006年仍然持续升温。杨实诚发表在《科学时报》上的两篇文章,深度分析了科幻对文化和文学的冲击力,很值得细读。《文艺报》也对科幻情有独钟,其中刘秀娟、韩松与我关于科幻创作的讨论《科幻文学期待新的突破》,试图从文化角度探索科幻文学的未来走向,也提供出另一种思维路径。此外,台湾地区科幻研究也正在走向成熟,为此,我们选择老科幻作家黄海的一篇文章作为读者了解台湾地区科幻情况的索引。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构和谐社会逐渐成为国家发展主题的前提下,笔者于《光明日报》上发表短文,讨论了科幻小说与和谐文化之间的关系。我认为,西方科幻文学中常常出现的“边疆拓展、越界、渎神、最后的审判……”等文化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常见。而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中人类发展的井然有序、郑文光《飞向人马座》中那种大同世界、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和王晋康《生命之歌》中那种对不公正秩序的强烈反抗、刘慈欣《中国太阳》中将人的自身需求与社会要求的融合……所有这些优秀中国科幻作品中,都饱含着对公平、正义、和谐和大同的企望。对科幻小说中文化特征的研究,可能是未来本土科幻分析的一个重点。 来自肖洁的感谢 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给科幻小说带来了积极的动力。但是,生活中常常存在着不幸。这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培养的第一届科幻文学研究专业研究生肖洁,在通过论文答辩的第二天查出身患白血病。此后,整个科幻界、儿童文学界被全面动员,为肖洁的康复捐款。 捐助来自一个个不知姓名的读者。有大中小学生,有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一些人还寄来了他们的第一笔工资,他们在事业最辉煌时期留下的照片、诗歌。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爱心拯救这位热爱科幻文学的研究生。许多作家、编剧加入了捐款者的行列。他们中的一些人捐出了整整一本、甚至两本书的稿费! 科学院院士也在捐款者的行列之中。但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一位和我们素不相识的台商的10万元主动捐助,极大地缓解了我们为拯救肖洁所承受的财政压力。 现在,肖洁已经顺利地完成了骨髓移植,进入漫长的康复期。她要我们在这里,向所有帮助过她,在内心中祈祷、祝福她早日康复的朋友们转达她的衷心感谢。 我们这些肖洁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从这件事情上深深地体会到科幻文学界这个大家庭的亲密和温暖。也许,这才是2006年最值得纪念的事情。 2007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敲响。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正等待着我们。 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祝福你们2007年的生活和工作都能获得丰收。我们明年再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