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的礼物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杰莉安·布诺什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最后的礼物》是杰莉安·布诺什的代表作,本书在美国本土出版后便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作者作为从事临终关怀事业的专业人士的亲身经历,以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清晰地标示出我们该如何帮助那些危重病人,令读者产生共鸣,又不乏专业性。

内容推荐

对于任何人来说,死亡都是无法回避的。但,究竟该如何面对它,尤其是在自己的至亲至爱即将走向生命尽头之时?

无论是对专业的护理人员,还说对那些家中有。卧床不起、奄奄一息的患者或是亲朋已逝的普通人,《最后的礼物》都是一本能让人敞开心扉的专业指导书。《最后的礼物》通过作者杰莉安·布诺什作为从事临终关怀事业的专业人士的亲身经历,以真实的故事、真挚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情感地图,通过这张“地图”就可以清楚地找到帮助为重病人走好生命最后一段的旅程的路标。

目录

我的故事

从职业医师手中拯救我

一些基本方法

安养院的天使们

加水,搅拌

咱们今天什么都不干

伪装的愤怒

如果你愿意,可以随时来玩

我以前是那么漂亮的女孩子

爸爸永远爱你

波折人生

神奇的创造力

你我相逢在露营时

“欧派,欧派,欧派”

女家长

我们不再需要鸟舍

守夜

赋予生活新意义

好男人难找

为什么不告诉我他得了艾滋病

失亲

后记

试读章节

我的故事

年近五十再为人父母的确是有点儿太老了。很明显我不是计划内的孩子,而是一个意外。那时我的父母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分别是九岁和七岁。对他们来说,再添个孩子简直就是打击。记得四五岁时,我和他们一起去度假,听到有人议论他们的孙女——那些人说的就是我。作为一个孩子,我很遗憾自己没有一对年轻、有吸引力的父母。但回首过去,我还是觉得很感谢他们,因为只有年长的父母才能教给年轻人深谋远虑、忍耐和智慧。

用今天的标准来看,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老——妈妈只有四十岁,爸爸四十六岁。但是,那时的营养比不上现在,而且也不像今天这样重视体育锻炼。小时候,妈妈是不敢跟我躺在地板上玩的,因为她害怕会站不起来——以任何一个标准来衡量,我的父母都算不上健康。

爸爸在他九岁时因为踢足球不小心摔断了腿。那时的治疗方法是冷敷膝盖,所以在我和他一起生活的日子里,爸爸的右腿一直都是僵直的,走起路来也很奇怪。虽然做过一些康复训练,但他的步伐还是不稳,右腿摇晃,开车的时候得用左脚刹车。如果我们外出,必须小心留意爸爸的座位,去的饭店不能有隔断,而且只能坐在大厅靠右侧的椅子上,这样才可以保证他的右腿有足够的空间。

那些日子里,爸爸好像一直是颤抖的。他本身就是一个容易神经紧张的人,我认为这才是他颤抖的根本原因——就我的理解,神经紧张的人经常会出现颤抖的症状。我读高中的时候,爸爸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综合症。他年轻的时候,就是在和我妈相遇后不久,患上了流行性脑炎。当时,被感染的那些人多半都没能活下来,活下来的有一部分后来发展成了帕金森综合症,就像爸爸一样。这些是若干年后我在医学院学习流行病学的时候才知道的。

而且,爸爸好像一直有心脏病。当我还是个孩子时,就有人教我给他吃“救心丸”,告诉我在他不能动的时候把药丸放到他舌头底下。我还记得如果我做了什么他不喜欢的事,他会像佛瑞德·桑福德那样把手放在胸口,用心脏病“威胁”我。这成了控制我行为举止的一种方式——“别哭,你爸会犯心脏病的。”

我读五年级的时候,父母遭遇了一场严重的车祸。在这次事故中,妈妈只受了点儿皮外伤,但是,爸爸的右腿却断了,头部也受了伤。他的生活,当然还有我们的生活,从此变得更不一样了。

车祸过后,我奶奶来和我们一起住了几周,但她对孩子们没什么耐心。因为父母整天在自家的杂货店里工作,所以我们过着没有规律的家庭生活:吃饭都是各吃各的,根据各自的好恶来自行决定食物。我吃饭的时候喜欢读喜剧或者看电视,所以,当我妈妈回家做饭的时候,这对我们一家人来说可不是件平常事,算大事一桩了。

从那次车祸之后,爸爸开始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在经历了腿部手术、脑炎、心脏病以后,他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现在,恐惧演变成了困扰(他对待我外公外婆去世的反应就是酗酒)。有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我看到爸爸的好朋友来家里看他,而不是到店里。我记得爸爸曾经为自己的葬礼和其他事宜做过策划,爸爸说如果他死了就让吉姆包办丧事。在和吉姆聊天时,爸爸哭了,甚至有那么一阵儿,他几乎歇斯底里。在此之前,我不知道男人也会哭。

爸爸出事之后,妈妈承担起整个店的运作,爸爸只是每天中午过去几个小时,这也让他很紧张。

P1-3

序言

当我讲述这些亲身经历时,为尽力保护当事人和所涉机构的隐私,已将故事中所有人的真实姓名隐去,同时,有些地点和细节也是虚构的。我尽可能准确地讲述亲身参与过的活动。当关于病情的诊断并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时,我会一笔带过。因为,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危重病人,我们与其阅读那些详细的诊断,还不如去体会一个生命个体到底经历了什么。

我常把那些行将就木的人称作“垂危病人”,把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称作“会谈时间”。从本书所讲述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这的确也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我之所以故意省去了那些需要医疗训练辅助的活动(生物反馈疗法除外),是因为那些活动只对受过训练的人有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舒缓情绪、控制压力的方法。

这本书将会为那些与危重病人亲密接触的人带来益处。我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鼓励他人用生活中习得的技能去帮助生命垂危的病人,从而使那些病人在最后的路程上尽可能舒适、丰富。

后记

时近正午,编辑阿郑来了消息,让我写一篇后记。我答应了,却没有立刻动笔,因为我想静一静。只有静一静,那些久违了的故事才会再一次悄悄涌上心头;只有静一静,那些错落于字里行间的感动才会慢慢地漫延开来……

从某个角度来看,《最后的礼物》是一本极平常的书,它并没有铺天盖地的专业术语,也没有冗长而晦涩的说教;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最后的礼物》又是一本极不平常的书,它所带给我的心灵震撼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次灰暗的心灵之旅,因为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若以世俗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支离破碎,肢体承受着永无休止的病痛,生命因病痛的煎熬而倍感脆弱,生活毫无圆满可言。我以为牵着这些人的手,和他们一路同行,经历的必定是痛苦,是失落,是无可言说的无助与绝望。然而,当我走进他们的人生,走近他们的灵魂,与作者一同陪他们经历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发现我错了。他们与我们一样,同样有细腻的情感,同样有鲜活的灵魂,甚至比我们更多思,比我们更宽容,比我们更能看透世事无常。于是我不再以局外人的眼光去观察他们,抛弃了早先的那种平行的视角,换以一种参与的心态去了解他们,去体量他们。走近了,我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个“好脾气”的人,会宽容于罗伯特的矜持和过度的自我保护,会悲悯莫迪隐藏在乐天下的柔弱,会在感慨波比对婚姻愧疚的同时,又理解他在补偿心理作祟下对女儿无休止的溺爱……正是由于融人了,我才会欣喜于这样的评价:盖瑞妈妈的那段对话译得很有生活气息,帕洛玛写给孩子的信很感人……

不再眷恋花哨的表扬,只希望帮我做初读的朋友或者亲人,告诉我他们读得进去,感受得到。

如果还有机会,我想我还是会选择此类题材。因为游走于文字间,它让我的心灵哨然成长壮大。相信每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在翻开这本书以后,都会在这些故事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感动。

张宇(译者)

2011年3月31日于哈尔滨

书评(媒体评论)

杰莉安·布诺什的《最后的礼物》是一本百看不厌的书,在临终关怀方面,它对医生、护士,及其他护理人员来说,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给出医疗方面的事例,杰莉安·布诺什以极具同情心的笔触讲述专业治疗,精道、准确,令读者产生共鸣,又不乏专业性。每一位从事善终及纾缓治疗的人都可以从杰莉安·布诺什女士的实践中受益。

——波特·斯托里,医学博士,美国内科医师学会会员,美国善终及纾缓治疗医学委员会会员

这是一本动人的书,写满同情与人道,触动灵魂,感人至深。在杰莉安·布诺什的笔下,通过危重病人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彼此的合作程度。这是一种极具普遍意义的呼吁,在杰莉安·布诺什的书中,你一定能找到生活中最有意义的部分。

——迈克尔·阿普尔顿,美国善终及纾缓治疗医学委员会会员

无论是对专业的护理人员,还是对那些家中有行动不便、奄奄一息的患者或亲朋已逝的普通人,《最后的礼物》都是一本能让人敞开心扉的专业指导书。通过真挚的讲述,引人入胜的情节,杰莉安·布诺什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情感地图,清晰地标示出我们该如何帮助那些危重病人。因此,当你所爱之人身陷病痛,你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帮助他接受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的种种挑战,陪伴着他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杰莉安.布诺什和她的病人们用亲身经历诠释了勇气和爱。

——盖尔·多诺霍·斯托里,《上帝的旅馆》、《上帝的乡村俱乐部》作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