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听圣严法师说佛(精华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陈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让亿万心灵受益的精神读本,台湾第一高僧的佛法至理,聆听大师心声,感悟佛学真义,超脱自在心灵,点亮智慧人生!

他是国际知名的禅师,教育家、学者、作家,特别重视戒行的提倡、禅修的实践、知见的厘清,且以精湛的佛学义理,配合健康浅易的修持方法,指导禅修。他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主张以教育完成关怀的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的目的。

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内容推荐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

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圣严法师对佛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佛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洞悉佛法的深奥之理,提升自己的觉悟,涵养个人的气质,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目录

第一章 知慈善爱,幸福一生

 ·用慈悲铸造平安人生

 ·善行必定有善报

 ·布施,不是施舍

 ·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行孝悌者得人心

 ·行善不必拘泥于表面形式

 ·爱是世界的回音壁

 ·爱与不爱只在一念间

 ·朋友之爱贵乎知己

 ·有一颗赞美他人的柔心

 ·与人结怨。不如施恩

 ·随时开启他人慈悲心

 ·行善无所求,才能有功德

 ·心怀感恩心不乱

 ·待人莫失谦恭

第二章 心境自造,快乐常存

 ·随时除却心灵的尘埃

 ·宠辱不惊,随缘生活

 ·烦恼都是自找的

 ·心清:争是幸福之源

 ·只要心安,生活就有平安

 ·不让烦恼过夜

 ·快乐,从心灵开始

 ·无我之乐乃真乐

 ·自由是有选择

 ·凡事都需量力而行

 ·糊涂一点更快乐

第三章 修心定性,活出真实的自我

 ·自命不凡不会有好结果

 ·管得住自己,才能成得了大业

 ·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我

 ·心无旁骛,才能摆脱修行的羁绊

 ·勇于接受批评,才能完善自我

 ·要常为自己的过错忏悔

 ·不嫉妒,才能得救赎

 ·卸去抱怨的心灵枷锁

 ·撕掉虚伪的面具

 ·正确判断并评价自己

 ·放下你的优越感

第四章 提放自如,不必执著

 ·人生是一道选择题

 ·会舍去才会活得潇洒

 ·舍与得互为因果

 ·舍得是生活的两面

 ·不要为错过了的怀有遗憾

 ·做人不要太固执

 ·只选适合自己的

 ·何必盯着成功不放

 ·无病就是最大的得

 ·舍去包袱,人生才会轻松自在

 ·学会去掉机心

第五章 减分欲望,多分滋味

 ·知足,则幸福长存

 ·欲望是无穷的,要学会放下

 ·克制诱惑,回归本我

 ·少一分所求,多一分快乐

 ·安贫乐道,知足常乐

 ·抛开世俗的妄念,做真实的自己

 ·珍惜拥有,一切都不必苛求

 ·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见好就收大智慧

 ·让心回到最初的澄澈

第六章 放宽心量,有情众生

 ·退一步会走得更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量大则福大

 ·宽恕别人,升华自己

 ·贤者能容人之错

 ·不要固执地否定他人

 ·忘记那些不快的记忆

 ·赞美别人,就是肯定自己

 ·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

 ·伤害别人,其实是在伤害自己

 ·遇谤不辩,沉默即宽容

 ·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

 ·先予后取,以退为进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第七章 心入佛门,一切明了

 ·万有皆从因缘生

 ·重要的是心灵虔诚

 ·用一颗佛心去看世界

 ·佛就在我们身边

 ·心中有佛。处处是佛

 ·众生皆平等,人人能成佛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人生处处有妙谛

 ·千年暗室,一灯能破

 ·看清生死。觉悟成佛

 ·修行,需要信念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八章 把握命运,自造福音

 ·坎坷能磨炼人的心智

 ·活在当下,珍惜今天

 ·命运要靠自己掌握

 ·立即行动不拖延

 ·历经磨难,才能修成正果

 ·做事需要直面困境的勇气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路

 ·永不丧失生活的勇气

 ·把绊脚石当做垫脚石

 ·懒惰是贫穷的根源

试读章节

爱是世界的回音壁

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奉献,爱是美化外在环境,净化内在心灵的源头,爱是慈悲的显现。

——圣严法师

爱是阳光,让心灵的鲜花开放;爱是雨露,滋润仇恨的心灵;爱是和煦的微风,吹去心头的阴影。

有一个年轻人,总是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由于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误解和挫折,他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作对。在抑郁的环境中,他度日如年,精神几乎要崩溃。

有一天,为了散心,他登上了一座景色宜人的大山。看到那些成功人士悠闲地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想想自己这些年的遭遇,他的烦恼像洪水一样在内心翻滚,他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恨你们!”

没想到,空荡幽深的山谷传来比他的声音大百倍的回声:“我恨你们!我恨你们!我恨你们!”似乎千山万壑都在回应。正在旅游的人也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他越听越烦。不论走到哪里,这些怨恨的声音都在围绕着他,扰得他更加恼怒。

就在他烦躁不安时,从身后传来了“我爱你们!我爱你们!我爱你们!”的声音。他扭头一看,只见离他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个禅师在冲着他喊。

禅师微笑着向他走来,他见禅师面善目慈,便一股脑说出了自己所遭遇的一切。

听了他的讲述,禅师笑着说:“晨钟暮鼓惊醒多少山河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无边苦海梦中人。世界是一堵墙壁,爱是世界的回音壁。就像刚才我们的回音,以什么样的心态说话,它就会以什么样的语气给你回音。你不妨先改变自己的习惯,试着用友善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快乐。”

青年听了禅师的话,对着山谷喊道:“我爱你们,我爱你们!”山谷传来了同样的回音,周围的人们也在对他友好地微笑。

听了禅师的话,年轻人恍然大悟。想到自己以前恨天怨地,充满仇恨,他羞愧得无地自容。

回家后,年轻人以积极、健康、友善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一切,他和别人之间的误解消除了,再没有人和他过不去,工作上他比以往顺利多了,他也发现自己比以前快乐多了。

有句话说得好,爱是世界的回音壁。的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世界是互动的,你给世界多少爱,世界就会回给你多少爱。

智空禅师是武士的儿子,到江户游玩的途中,偶然遇到一位高官,做了他的随从。

后来,他与官员的太太两相情悦,十分亲密。纸里包不住火,两人的私情终于被发现了。自卫中他杀了那位大官,带着他的太太逃往别处。

习惯了奢华生活的人突然失去了生活来源,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两人堕落成贼,而女人的贪得无厌使智空禅师深恶痛绝,最后终于下决心离开了她。

智空禅师到很远的一个寺庙出家,做了一名游方僧人。为了弥补他的罪过,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一件善举。

他知道某处的悬崖非常危险,已断送了不少人的性命。他决心在悬崖下面挖一条隧道,为人们开辟一条安全的通道。

他白天乞食,夜晚挖掘隧道,长年累月,日日不辍。转眼间30年过去了,一条长达2000米的隧道终于挖通了。  在智空禅师完成隧道的前两年,那位大官的儿子已经成为一名剑道高手。他四处寻觅智空禅师以报杀父之仇,后来终于发现了他,要置他于死地。

智空禅师平静地对他说:“我心甘情愿地把我的生命交给你。但是,请让我挖成这条隧道,等到这件工作完成的那天你就可以杀了我。”

于是,大官的儿子耐下性子等待那一天。时间一天天过去,智空禅师仍在不断地挖着。一晃又是几个月,大官的儿子闲等着感到十分无聊,便开始帮智空禅师挖掘。他帮了一年,逐渐对智空禅师的坚强意志生出敬佩之情。

隧道终于挖成了,人们可以从这里安全通过。

智空禅师放下手中的工具,欣慰地说:“隧道完成了,我心愿已了,现在请你砍去我的头吧。”

此时,大官的儿子满眼含泪,动情地说道:“你是我的老师呀!我怎能下手砍自己老师的头呢?”

智空禅师的慈悲和关爱,化解了他满腔的仇恨和怒火,让他改变了初衷。

所以,我们应该记住圣严法师这句话:“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奉献;爱是美化外在环境,净化内在心灵的源头;爱是慈悲的显现。”

如何以爱心来帮助他人呢?圣严法师说:“一定要通过观念和方法,如果仅仅是用物质或者是金钱,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必须要从心理上、观念上、方法上,来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样才是根本而能持久。”

爱与不爱只在一念间

从因果来讲,每一个人从过去很多世以来,在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恩也有怨的,没有恩、没有怨的话,不容易在一起结成夫妻,只有恩而没有怨的夫妻并不多。

——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说:“从因果来讲,每一个人从过去很多世以来,在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恩也有怨的,没有恩、没有怨的话,不容易在一起结成夫妻。只有恩而没有怨的夫妻并不多。”“以过去无量世以来就有这种情况,到这世才会又做夫妻,做了夫妻,一边互相报恩、还债,一方面又在互相伤害、举债。所谓‘欠’,就是彼此之间恩怨不清。”

所以,婚姻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惋惜,得不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爱与不爱都是一念之别,为什么不去爱眼前人,而去追求不可得的东西呢?

一天深夜,一座寺庙里有一个禅师与一个男人在对话,禅师坐着,男人垂手站立。

男人苦恼地对禅师说:“我是一个已婚之人,现在却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禅师道:“那么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唯一最爱的女人吗?你会不会再爱上别人呢?”

男人想了想,说:“不会的,这个女人是我的最爱,也将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女人。”

禅师立刻说:“那你现在就离婚,然后娶她为妻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苦恼呢?”

男人却显得十分为难的样子,他对禅师说道:“可是我现在的妻子温柔、善良、贤惠,并没有任何对不起我的地方,我这样做是不是太过于残忍?而且,我这样做似乎也很不道德。”

禅师道:“在婚姻中如果没有爱还在一起,才是最残忍和最不道德的,你现在既然已经爱上了别人不爱她了,所以,你这样做并没有错。”  男人着急地说:“可是我妻子很爱我的,我该怎么办呢。”

禅师听后说道:“那她至少还是幸福的。”

男人感到迷惑不解,就问道:“是我先要提出与她离婚,然后另娶他人,她应该很痛苦才对呀,你为什么说她是幸福的呢?”

禅师道:“因为她仍然拥有对你的爱,正所谓拥有的就是幸福的,失去的才是痛苦的,所以痛苦的人应该是你而不是她。”

男人仍然十分迷茫,又说道:“我另娶他人,而她不再拥有我,难道她不应该痛苦吗?”

禅师说:“你又错了,你只是她婚姻中真爱的一个具体,当你这个具体不存在的时候,她的真爱还会延续到另一个具体,因为她的真爱从没有失去过,而你却失去了,所以她是幸福的而你才是痛苦的。”

男人急切地说:“可是她说过,她这辈子只爱我一人,她不会再爱上别的男人。”

禅师反问道:“你也说过这样的话吧?”

男人听了禅师的问话面露惭色,没有说出话来。

禅师又指着烛台上的三根蜡烛问他:“你现在看你面前烛台上的三根蜡烛,哪根最亮?”

男人仔细端详了一会儿,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

禅师道:“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有一根就代表你现在最爱的那个女人,大千世界,女人是无数的,你在这三根蜡

烛中都不能把你最爱的人找出来,你又怎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

人就是你生命里最后一个女人呢?”

男人脸上惭色更甚。禅师看了看男人,径自说道:“你现在拿

其中一根蜡烛放在眼前,再看这三根中哪根最亮?”

男人道:“眼前的这根最亮。”

禅师道:“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男人看了

一会儿,道:“现在又看不出来了。”

禅师缓缓说:“你刚才拿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

最后的女人,当你用心爱她时,你就觉得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

处后,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

男人恍然大悟:“哦,我懂了,你并不是要我与妻子离婚。”

禅师道:“看破就好,不要说破,你知道如何去做就可以了。”

男人终于大彻大悟:“我现在知道谁是我最爱的人了。”

禅师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得不到的东西,总是觉得最好,这主要是因为对它了解得太少,没有时间与它在一起相处和了解。一旦有机会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其实爱与不爱只在一念间,我们所爱的人无非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人,只要用心去爱,就会觉得珍贵。

找一个喜欢的人不容易,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也不容易,如果不能确定哪一个才是自己最爱的人,为什么不在自己成为别人的爱人时珍惜自己拥有的感情呢?珍惜当前,永远胜于三心二意。

P18-23

序言

圣严法师将佛法融入现代生活、应用于现代生活,在继承了佛教重“心”的传统后,依据佛教“境由心造”“心净则佛土净”的基本教义,提出“心灵环保”的佛学理念。他到世界各地宣扬佛法,主张以佛法营造“人间净土”,被台湾人奉为“稳定人心的力量”,也被称为“乱世里的暮鼓晨钟”,是“400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人士”之一,追随者众多。

圣严法师佛学思想深入人心,他积极提倡和践行人间佛教的理想。他倡导的人间佛教,是用佛陀的开示教化作为改善人生的准绳,用佛法来净化思想,让佛法作为生活的依据,使众生过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对此,圣严法师的弟子们深有感悟——

张国立说:“我皈依圣严法师多年,受益匪浅。法师的心语,犹如智慧的明灯,清心的甘泉,点点滴滴滋润着我的心灵。”

朱德庸说:“圣严师父的德行让我感佩,阅读师父的著作,我得到很多启发。对我而言,佛法愈来愈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我看待人、事、物的角度也因此宽广许多,在创作上如此,生活上如此,婚姻、家庭、亲子关系莫不如此。”

李连杰说:“我来见圣严师父,就是因为我修行了五年,我必须向一位有智能的老师请益,看看我走的方向对不对,路对不对,师父能够为我指引,哪里要注意、哪里要改变、哪里要做。”

圣严法师通过佛法的力量创造的人间净土,在滚滚红尘之中能让人们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归宿,并为我们信仰的皈依指明方向。圣严法师曾说:“我的本行是研究佛学及修行佛法,我只是从另一种角度和立场,说出我对于天下事及世间相的看法。”所谓“另一种角度和立场”,不外乎就是运用和传播佛的智慧。

佛充满了无边的智慧与无尽的温柔,慈悲地抚慰着每一个人;佛超越了所有宗教的分别,超越了所有苦恼的纠缠。佛遍满了所有的心灵,让所有的人心充满智慧。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

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圣严法师对佛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佛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洞悉佛法的深奥之理,提升自己的觉悟,涵养个人的气质,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