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毛泽东案头的一部常备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这是一部通俗的人人都看得懂的政治教科书、生活教科书、历史教科书、文学教科书。该书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蔡东藩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部全书包括《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朝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民国演义》共计11部1040回,约600万字。 本册为《元史(2长河落日普及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元史(2长河落日普及版)/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蔡东藩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毛泽东案头的一部常备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这是一部通俗的人人都看得懂的政治教科书、生活教科书、历史教科书、文学教科书。该书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蔡东藩所著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部全书包括《前汉演义》、《后汉演义》、《两晋演义》、《南北朝演义》、《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宋史演义》、《元史演义》、《明史演义》、《清史演义》、《民国演义》共计11部1040回,约600万字。 本册为《元史(2长河落日普及版)》。 内容推荐 《元史(2长河落日普及版)》为蔡东藩撰写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元史(2长河落日普及版)》叙述了元代的兴亡。自帖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作者根据《元史》、《蒙鞑备录》、《蒙古源流》及《元史译文证补》等资料,将元朝一百六十三年间的主要历史事件编写成通俗演义,文笔流畅,故事生动,对读者了解我国元代历史和蒙古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回 上弹章劾佞无功 信俭言立储背约 第二回 争位弄兵藩王两败 挟私报怨善类一空 第三回 隆孝养迭呈册宝 泄逆谋立正典刑 第四回 满恶贯奸相伏冥诛 进良言直臣邀主眷 第五回 集党羽显行弑逆 扈銮跸横肆奸淫 第六回 正刑戮众恶骈诛 纵奸盗百官抗议 第七回 众大臣联衔入奏 老平章嫉俗辞官 第八回 信佛法反促寿征 迎藩王人承大统 第九回 大明殿称尊颁敕 太平王杀敌建功 第十回 入长城北军败溃 援大都爵帅驰归 第十一回 倒剌沙奉宝出降 泰定后别州安置 第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时厘降 二使劝进克日登基 第十三回 中逆谋途次暴崩 得御宝驰回御极 第十四回 怀妒谋毒死故后 立储君惊遇冤魂 第十五回 平全滇诸将班师 避大内皇儿寄养 第十六回 得新怀旧人面重逢 纳后为妃天伦志异 第十七回 正官方廷臣会议 遵顾命皇侄承宗 第十八回 迎嗣皇权相怀疑 遭冥谴太师病逝 第十九回 履尊择配后族蒙恩 犯阙称兵豪宗覆祀 第二十回 辱谏官特权停科举 尊太后变例晋徽称 第二十一回 妨功害能淫威震主 竭忠报国大义灭亲 第二十二回 逐太后兼及孤儿 用贤相并征名士 第二十三回 宠女侍僭加后服 闻母教才罢弹章 第二十四回 治黄河石人开眼 聚红巾群盗扬镳 第二十五回 失军心河上弃师 逐盗魁徐州告捷 第二十六回 番僧授术天子宣淫 嬖侍擅权丞相受祸 第二十七回 朱元璋濠南起义 董搏霄河北捐躯 第二十八回 扫强虏志决身歼 弑故主行凶逞暴 第二十九回 阻内禅左相得罪 入大都逆臣伏诛 第三十回 群寇荡平明祖即位 顺帝出走元史告终 试读章节 第一回 上弹章劾佞无功 信俭言立储背约 却说铁木迭儿奉太后弘吉剌氏救旨得居相位,起初还算守法,没甚举动。惟仁宗巡幸上都,留铁木迭儿等留守,铁木迭儿援丞相留治故例,出入张盖,颇为垣赫。廷臣不甚注目,统以为故例如此,不足为怪。越年铁木迭儿偶然得病,自请解职,昼值朝房.夜值宫禁,宜其劳病。乃以秃忽鲁代相。至延祜改元,秃忽鲁免官,仁宗拟命左丞相哈克缴继任,哈克缴自言非世勋族姓,不足当国,请再任铁木迭儿。仁宗乃复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录军国重事。居数月,仍进为右丞相,他即想出一条理财政策,毅然上奏道: 臣蒙陛下垂怜,复擢首相,依阿不言,诚负圣眷。比闻内侍隔越奉旨者众,倘非禁止,致治实难,请敕诸司,自今中书政务,毋辄干预。又往时富民往诸番商贩,率获厚利,商者益众,中国物轻,番货反重,今请以江、浙右丞曹立领其事,发舟十纲,给牒以往,归则征税如制,私往者没其货,又经用不给,苟不豫为规画,必至愆误。臣等集诸老议,皆谓动钞本则钞法愈虚,加赋税则毒流黎庶,增课额则比国初已倍五十矣,惟预买山东河间运使来岁盐引,及各冶铁货,庶可以足今岁之用。又江南田粮,往岁虽尝经理,多未核实,可始自江浙以及江东西,宜先事严限格,信罪赏,令田主手实顷亩状入官。诸王、驸马、学校、寺观,亦令如之,仍禁私匿民田,贵戚势家,毋得阻挠,请敕台臣协力以成,则国用足矣。谨奏。 据奏中所言,不过清厘宿弊,澈查私贩,有益国用,无损平民,看似正当不易的政策。无如中国官吏,多是贪财黩货,凡遇计臣当道,变更旧制,往往被贪官污吏,乘间营私,无论若何良法,总归弊多利少,结果是民生受苦,国库仍枵,所得金钱,都入一班狗官的囊橐。历代以来,俱蹈此辙,惟前代贪宫中饱之资,尚在本国流通,所谓楚得楚失,挹彼注兹.犹不足患.今则多寄存外国银行,自涸财源,其患益甚。做皇帝的身居九重,哪里晓得许多弊窦,即如元代仁宗,好算一个明主,览了铁木迭儿奏牍,也道是情真语当.立准施行。铁木迭儿遂分遣属吏,循行各省,括田增税,苛急烦扰,江西使臣昵匝马丁,酷虐尤甚,信丰一县,撤民庐千九百区,夷墓扬骨,作为所增田亩,居民怨恨入骨。 赣州土豪蔡五九,素有武力,且颇任侠,乡民推为首领,抗拒官长。一夫作难.万众响应,顿时江漳诸路,四起为乱,蔡五九乘此机会,占夺汀州宁化县,戕杀有司。居然称王建号,号令四方。夺了一县,就想为王.器量如此,安能成事。江浙行省平章张闾,奉皆往剿,五九也率着众人,前来抵敌,究竟一时乌合,敌不住多大官军,战了数次,弄得十人九死,那时五九势穷力蹙,逃入山谷,被官军蹑迹追寻,生生拿住,讯实正法,做了无头之鬼。 张闾上章奏捷,仁宗才觉心慰。惟台臣上言五九作乱,由括田增税所致,乞罢各省经理,有旨准奏。只铁木迭儿揽权如故,反且贪虐加甚,凶秽愈彰,朝野虽然侧目,可奈铁木迭儿气焰熏天,欲要把他弹击,好似苍蝇撞石,非但不能动他,而且还要灭身。大家顾命要紧,自然相率箝口。 寻复由太后下旨,令铁木迭儿为太师。中书平章政事张珪,向来嫉恶如仇,至此不禁进言道:“太师论道经邦,须有才德兼全的宰辅,方足当此重任,如铁木迭儿辈,恐不称职!”仁宗本器重张畦,奈因迫于母命,不便违悖,只好不从珪言。加铁木迭儿为太师,兼总宣政院事。中国古典.夫死从子.况仁宗身为人主,岂町依徇母后.专擢权奸,是殆徒知有顺不知有孝者。会仁宗如上都,徽政院使失烈门一作锡哩玛勒。传太后旨,召珪切责。畦抗论不屈,惹得失烈门性起,竟喝令左右加杖,可怜这为国尽忠的张平章,平白无辜的受了一顿杖责!古时刑不上大夫.张珪身为平章,乃遭幸臣杖责,可叹可恨!皮开血出,奄奄归家。次日即缴还印信,挈了家眷,径出国门。珪子景元,随驾掌玺,宿卫左右,闻父因杖创乞休,遂奏请父病垂危,恳即赐归。仁宗惊问道:“卿别时,卿父无病,怎么今称病笃了?”景元顿首涕泣,不敢言父被杖事。仁宗心知有异,乃遣使赐珪酒,进拜大司徒。珪已回籍养疴,上表陈谢便罢。 至仁宗还都,并未追究失烈门,廷臣心益不平。会上都富人张弼杀人系狱,纳贿铁木迭儿,铁木迭儿遂密遣家奴,胁上都留守贺巴延,令他释弼。巴延不肯,据实陈奏。侍御史杨朵儿只,已升任中丞,与平章政事萧拜住蓄志除奸,遂邀同监察御史四十余人,联衔抗奏道: P1-2 序言 古史之美且备者多矣,而元史独多缺憾,非史官之失职也,文献不足征耳。元起朔漠,本乏纪录,开国以后,即略有载籍,而语不雅驯,专属蒙文土语,捂绅先生难言之。逮世祖朝,始有实录,相沿至于宁宗,共十有三朝。然在世祖以前,仍多阙略,世祖以后,则往往详于记善,略于惩恶。史为国讳,无足怪也。元亡明兴,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实录,命修元史,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秫为总裁,二月开局,八月书成。惟顺帝一朝,史犹未备。又命儒士欧阳佑等,往北平采遗事。明年二月,重开史局,阅六月书成。颁行后,已有窃窃然滋议者。盖其时距元之亡,第阅二、三年,私家著述,妙有所闻,无由衷合众说,蕨定异同,观徐一夔与王秫书,谓“考史莫备于日历及起居注,元不置日历,不设起居注,惟中书时政科,遣一文学掾掌之,以事付史馆,即据以修实录,其于史事已多疏略。至顺帝一朝,且无实录可据,唯凭采访以足成之,恐事未必,葳言未必,驯首尾未必贯穿”云云。然则元史之仓卒告成,不克完善,在徐氏已豫知之矣。厥后商辂等续撰《纲目》,薛应旗复作《通鉴》,陈邦瞻又著《纪事本末》,体制不同,而所采事实,不出正史之外,其阙漏固犹昔也。他若《皇元圣武亲征录》,记太祖、太宗事,元秘史亦如之,语仍鄙俚,脱略亦多。《丙子平宋录》,记世祖事,《庚申外史》,记顺帝事,一斑之窥,无补全史。而《元朝名臣事略》,暨《元儒考略》等书,更无论已。自明迄今,又阅两朝,后人所作,可为元史之考证者,惟《蒙鞑备录》、《蒙古源流》及《元史译文证补》等书。《元史译文证补》,出自近年,系清侍郎洪钧所辑,谓从西书辗转译。成,其足正元史之阙误者颇多,顾仅至定、宪二宗而止。《蒙鞑备录》及《蒙古源流》亦一秘史类耳。明清二代多宿儒,容有钩隐索沈,独成善本,惜鄙人见闻局隘,未能一一尽窥也。本年春,以橐笔之暇,偶阅东西洋史籍译本,于蒙古西征时,较中史为详;且于四汗分封,及其存亡始末,亦足补中史之阙,倘所谓礼失求野者非耶?不揣谫陋,窃欲融合中西史籍,编成元代野乘以资参考。寻以材力未逮,戏成演义,都六十回。事皆有本,不敢臆造,语则从俗,不欲求深。而于元代先世及深宫轶事、外域异闻,凡正史之所已载者,酌量援引,或详或略;正史之所未载者,则旁征博采,多半演入;茶余酒后,取而阅之,非特足供消遣,抑亦藉广见闻,海内大雅,其毋笑我芜杂乎?是为序。中华民国九年一月古越蔡东帆自识于海上寓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