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往事成空一梦中(细品李煜词)
分类
作者 王远国//佘克勤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煜其人,堪称是这大家队列中首屈一指的豪杰;其作,可谓是这佳构宝库里无与伦比的奇葩。李煜词流传至今,比较可靠的有三十多首。作者选定三十七首,按创作时间,结合词的基本内容排列。每首词都标了平仄韵脚,并作了简明注释与详细评析。

本书既可帮助读者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了解误为国主的风流才子前后差若天渊的人生遭际,又能供人吟咏品味观赏,还能引导诗歌爱好者试笔填词。

内容推荐

李煜(937—978),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后改名煜,字重光,号莲峰居士,又号钟山隐士,徐州人。建隆二年(961)登极,史称后主。在位十五年。开宝八年(975)国破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为宋太宗赐药毒死。他通音律,善诗文书画,尤长于词。其词以降宋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描写宫廷的奢侈生活情景,风格柔靡。后期词抒述亡国之痛,题材扩大,境界深远,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善用白描,语言朴实明净,极富感染力,在唐末五代词中具有极高的成就,对后世晏殊、欧阳修、苏轼、李清照等有很大影响。其著述,相传有《杂说》百篇、文集十卷,均已散佚。现存词三十余首,后人将其与李璟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本书依詹安泰先生《李璟李煜词》,从多数专家论断,选定三十七首。其顺序按李煜创作所分前后两期,结合词的基本内容排列。另外,附录四首李璟词。

目录

情真意切神秀美高奇无匹词中帝

李煜词简论(代前言)/001

红锦地衣随步皱

《浣溪沙》细品/001

烂嚼红茸唾檀郎

《一斛珠》细品/006

凤箫声断水云闲

《玉楼春》细品/012

教郎乘机恣意怜

《菩萨蛮》细品/018

盈笑相看无限情

《菩萨蛮》细品/023

同醉闲评赋春诗

《子夜歌》细品/029

一片芳心千万绪

《蝶恋花》细品/035

片红休扫待人归

《喜迁莺》细品/040

宴罢成空魂迷梦

《菩萨蛮》细品/045

欲睡朦胧入梦来

《采桑子》细品/050

风雨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细品/056

到处芳魂感旧游

《柳枝》细品/061

快活如侬有几人

《渔父》细品/065

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父》细品/069

无奈夜长人不寐

《捣练子令》细品/073

双鬟不整云憔悴

《谢新恩》细品/078

新愁往恨催人老

《谢新恩》细品/084

塞雁高飞人未还

《长相思》细品/089

咝嘈新雁咽寒声

《谢新恩》细品/094

留连光景惜朱颜

《阮郎归》细品/10l

离恨恰如春草生

《清平乐》细品/105

琼窗春断双蛾皱

《采桑子》细品/110

罗带空持恨依依

《临江仙》细品/116

辞庙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细品/121

欲寻陈迹怅人非

《浣溪沙》细品/127

别有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细品/132

醉乡路稳宜频到

《鸟夜啼》细品/138

霜雪满鬓思难任

《虞美人》细品/142

南国芳春看花忙

《望江南》细品/148

南国清秋寒色远

《望江南》细品/153

还似旧时游上苑

《望江南》细品/158

泪流沾袖复横颐

《望江南》细品/163

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细品/168

往事成空一梦中

《子夜歌》细品/174

秦淮空映楼殿影

《浪淘沙》细品/179

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细品/185

流水落花春去也

《浪淘沙令》细品/191

[附录:细品李璟词]

酒醒春愁过却病

《应天长》细品/196

征人归日二毛生

《望远行》细品/202

青鸟不传云外信

《摊破浣溪沙》细品/208

梦回倚阑鸡塞远

《摊破浣溪沙》细品/214

试读章节

红锦地衣随步皱

《浣溪沙》细品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本唐代教坊曲名。“沙”或作“纱”,相传因春秋时越国美人西施于若耶溪畔浣纱而得名。又名《小庭花》、《阮丹砂》、《怨啼鹃》、《浣纱溪》、《清和风》、《最多宜》等。上下片各三个七字句,双调,四十二个字,有平仄两体。平始见唐韩偓词,仄始自李煜这首词。也有四十四,四十六字体。

(2)三丈透:超过三丈高。

(3)次第:一个一个地。次第添香兽,依次添加熏香。香兽,匀和香料作成兽形的炭,始用于晋代的羊琇。

(4)地衣:古代铺在地上的纺织品。随步皱:随着脚步打皱。

(5)舞点:随着节拍起舞。金钗:妇女的精美首饰。溜:滑落。

(6)酒恶:即中酒,亦即酒醉。

(7)别殿:帝王的居处,除正宫,正殿外,还有别宫、别殿、别馆、别院之类。

【细品】

公元九百六十一年,二十五岁的李煜继承父李臻业为南唐主。当时国势已岌岌可危,他却不思振兴,不修政事,苟且偷安,耽于欢娱。这首《浣溪沙》就是他奢靡腐化的宫廷生活的真实记录。

词的首句“红日已高三丈透”,点明时间,意思是说,东升的朝阳高出地平线超过了三丈多,即平素人们所讲的“日上三竿”,白昼来临已经很久了。按照历代宫廷的常规惯例,作为帝王的词人,此刻,应该是在金銮宝殿听罢文武百官的汇报,下完圣旨,结束早朝,正在或者批阅奏章,处理政务;或者思索国是,谋划方略;或者……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却还置身于皇宫演奏厅,沉湎于昨天晚上就开始了的欢娱之中,什么国家安危,什么民生疾苦,完全置之度外,根本没有丝毫上朝理政的意思,有的只是“金炉次第添香兽”,还在依次向金炉里添加熏香。

显然,词的第二句用典型意象、特有行为透示出词人当时所处的无与伦比的环境,异乎寻常的场所,非同一般的氛围,以及宫中娱乐持续不断与陈设用物的极端华贵。“金炉”,即用价值高昂的金属制作而成,非常精美的熏香炉,为黎民百姓所无。“香兽”,一种匀和香料作成兽形的炭,为皇宫豪门所用。可见,诸如此类就是《十国春秋》、《词苑丛谈》所谓李煜,“常于宫中制销金红罗幕壁,而以白金钉、玳瑁抻之,又以绿钿刷隔眼中,障以朱绡,植梅于其外”、“李后主宫中,未尝点烛,每至夜则悬大宝珠,光照一室如日中”奢靡生活事实在艺术上的反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句中那个“添”字,它与首句钩连,不仅能令人想象到时间的暗暗推移流逝,侍臣小心翼翼的神情动作,香雾的袅袅盘旋升腾,而且还充分体现娱乐活动:一、昨晚就已经开展;二、目前尚未休停;三、以后还将继续下去,是通宵达旦,日以继夜地进行着。由此,作为帝王的词人贪欢至于什么田地,昏庸到了何等程度,不是可想而知么?

第三句写娱乐活动的豪华场面与具体内容。“红锦地衣随步皱”,鲜红的锦缎地毯铺满厅堂,随着宫女们翩跹的舞步打皱生纹,如同翻波起浪。这一句进一步显示了李煜宫中陈设用物如上述《十国春秋》、《词苑丛谈》中记载的那样的奢华侈丽,明确了之所以要“金炉次第添香兽”是由于为了不停地歌舞的原因,所酿造的意境,表现的情景,与白居易《红线毯》中“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所酿造的意境,表现的情景基本类似。所不同的只是一以欣赏玩味的口吻行文,一用揭露讽刺的语调走笔而已。

下片由上片主要通过叙事来暗示人的活动转人直接写人的活动。过片一句紧随“红锦地衣”句而出,承前启后,使上下榫接,意脉不断,浑然成为一个整体。“佳人舞点金钗溜”,写美丽的女郎穿红戴绿,浓妆艳抹,展风姿,卖风骚,伴着乐音歌声,随着旋律节拍,尽情舞蹈,时而左腾右挪,时而前俯后仰,致使发髻松散,闪光的金钗滑落在地上。“佳人”,指婀娜多姿的宫中舞女歌伎。“舞点”,即舞透、舞彻,也就是全力纵情尽兴而舞的意思。“金钗”,古代妇女的一种精美首饰。“馏”,滑落。很明显,过片这一句存在着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那就是金钗滑落是缘于发髻松散;发鬓松散,是因为“舞点”——舞蹈的时间过于久长,而舞蹈时间的过于久长,是由于为了满足彻夜尽日听不厌看不足的君王享乐的需求。它在表现佳人时狂舞,时曼蹈,致使金钗滑落的同时,于无形之中突出了词人贪欢无度的实际状貌,具有一笔两写之妙。尽管作者的主观意图不在此,而客观的艺术效果却是这样!这,大概是李煜当年未曾想到的方面吧。

第二句写处在观赏地位的词人的表现。“酒恶时拈花蕊嗅”,他一边听音乐看翩跹于红锦地衣上的宫女们的芙蓉笑脸,苗条身段,婀娜舞姿,一边把盏饮酒,喝多喝醉了,头晕目眩,昏昏欲睡,不时地拈起花蕊,凑到鼻前闻闻其喷吐的清香,以醒醉解乏振精神,好不失片刻地连续观赏,尽饱耳福眼福。可见这音乐是多么的悦耳,这舞蹈是多么的赏目,这场景是多么的开心,我们的词人又是多么地沉迷于这声色享乐之中而如醉如痴!至此,词人自以为十分惬意的赏心乐事已经写足,髓之,一个唐明皇似的昏君形象也便跃然纸上,永远既闪光又暗淡地呈现于后世千百万读者的面前。这也是李煜当时没有想象到的将来结果。

结尾一句属宕开之笔,起陪衬作用。“别殿遥闻箫鼓奏”,其中“别殿遥闻”的语序本应为“遥闻别殿”,是因为平仄的要求才如此排列的。全句的意思是说,别的殿宇的箫笛之音,锣鼓之声频频地从远处传来,整个皇宫处处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别殿”,相对“本殿”而言,表明彼此皆然。“遥闻”,体现宫廷范围广,乐奏声响大。“箫鼓奏”,说明是一样的活动状况,一样的热闹非凡,一样的经久不息。从而由点到面地全盘展示了南唐后主宫廷上下耽于逸乐的生活情景。

这首词今天读起来,除有认识历史人物的一定作用外,在内容上别无可取。但其艺术技巧相当高超,语言特别耐人寻味。它恰到好处地遣用了诸如“红日”、“金炉”、“香兽”、“红锦”、“金钗”、“箫鼓”、“佳人”等一系列能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的词语来体现意象及其色彩、芳香与声响,使全词形成了富丽豪华的基调,洋溢着热闹热烈的气氛,充分展现了词人迷恋沉醉于奢靡的宫廷生活的内心世界。这就是作者巧妙构造、精心组合意象而获得的审美价值之所在。

P1-5

序言

情真意切神秀美高奇无匹词中帝——李煜词简论

光辉灿烂、博厚悠久的中华词史,记载的流芳百世的大家,多似丽天繁星;脍炙人口的佳构,难以数计。李煜其人,堪称是这大家队列中首屈一指的豪杰;其作,可谓是这佳构宝库里无与伦比的奇葩。清代周之琦《词评》说:“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谭献《谭评词辨》谓:“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今人唐圭璋《李后主评传》称:“中国讲性灵的文学,在诗一方面,第一要算十五《国风》。……在词一方面,第一就要排到李后主了。”诸如此类,多而又多的高度评赞,充分证明李煜艺术才华横溢,艺术成就出类拔萃,卓绝千古。

李煜,生于昇元元年(937)七月七日,初名从嘉,后改名煜,字重光,号莲峰居士,又号钟山隐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建隆二年(961)继承父业登极,史称后主。

南唐在中主晚期已向宋称臣,国势岌岌可危。李煜即位后,不思振作,一味卑躬事宋,在苟且偷生中纵情声色,沉迷诗文,信奉佛法,置政事于度外。开宝八年(975),宋将曹彬率师长驱渡江,围困金陵。次年,城陷。他带领殷崇义等四十五人肉袒出降,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过了两年多的屈辱生活,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七日,被宋太宗赵光义派人用牵机药赐死,年仅四十二岁。

前人有诗赞叹说:“作个词人真正好,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无力治国,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精通音律,工书法,善绘画,诗文兼长,尤擅填词。其著述,相传有《杂说》百篇、文集十卷,均已散佚。留存至今的只是一些零星的诗词。后人将他及其父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由于李煜亲自经过了先帝王——享尽荣华富贵,后囚徒——蒙受奇耻大辱,迥异于一般的人生历程,饱尝了极乐至悲的甘苦,又禀赋天才,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加之从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等先辈的创作中汲取了营养,所以,在文学上的成就特别辉煌,一举而跃居词坛之巅,独树一帜,给后世读者以审美享受,为一代又一代的诗词作者提供着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流传至今的李煜的词,比较可靠的有三十多首。这些作品,以他降宋被俘为界限,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反映李煜身为南唐小皇帝时的生活状貌与思想情感,境界较窄,风格柔靡,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但在人物、场景描写上,所表现出来的非凡才华,出色技巧,以及高度的艺术概括力量,又明显地超越了花间派词人。故此,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花问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这一时期的词作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绘写宫廷豪奢的娱乐场面,李煜日夜陶醉其中的情景。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玉楼春》等。第二种是描写男女相恋幽会和歌姬丰姿艳态的。如《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一斛珠》之类。第三种是抒述离愁别恨、伤春怀人、悲秋寄慨的。如《捣练子令》、《清平乐》、《喜迁莺》、《采桑子》二首、《谢新恩》二首、《阮郎归》、《柳枝》,均属此列。

前两种是李煜愉快而腐朽的帝王生活的写照。其构成意象的客体大多是诸如“红日”、“金钗”、“花蕊”、“春殿”、“箫鼓”和“黯月”、“轻雾”、“蓬莱”、“天台”、“纤玉”、“娇波”、“画堂”、“绣户”之类闪亮耀眼、飘香溢馥、热烈欢腾或朦胧缥缈、含情藏美的物象,从而酿造了声、光、色、态俱佳的意境,使全词充满富贵豪华或温馨恬适的基调,洋溢着炽烈鼎沸或幽深悄静气氛,抒发了李煜对奢侈至极的宫廷生活的沉醉迷恋之情,揭示了他耽于逸乐的内心世界与钟情女色的风流皇帝的性格特征。于无形之中兆告天下,这是一种典型的亡国之音。后一种是李煜在纵情歌舞声色的同时已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北宋的压力日益增大,国家形势日趋危殆,命运没落不可避免,思想上的阴影日渐浓重,每逢春去花落,秋至叶黄凋零,想起亲友或远离或亡故,心弦震颤不已,情绪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创作的一些伤情感怀的篇章。其构成意象的客体则是诸如夕阳、斜月、微云细雨、余花芭蕉、空庭深院、寒雁寒砧羌笛,以及泪衣、蓬发、残妆之类声、光、色、态显得低迷暗淡,令人触目感怀、冲耳伤神的物象。随之,变意境为幽深孤寂,基调为沉重哀惋,气氛为冷漠凄清,从而恰到好处地倾诉了李煜当时的隐忧隐痛,使词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下子就能引发读者心弦的共振,清楚地意识到李煜前程的可怕。这真可谓是山雨欲来时的满楼狂风——预示着南唐国将不闻:已为期不远了。

综观李煜的前期词,可谓是玲珑剔透而又内容集中实在——有场景展示,有环境渲染,有气氛酿造,有细节描写,有人物勾勒,有行为表现,有心理刻画,有感情抒吐,有近似小说戏剧的情节性和趣味性,令人读之,如置身其构建的境界之中。诚如清代许昂霄在《古今词话》里所言,确实是属于那种“情真景真,与空中语自别之作。

正如世态炎凉摧残了柳宗元的身心健康,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贬官永州十年,既是他从肉体到精神备受折腾的时期,也是他创作上取得累累硕果的阶段一样,南唐覆灭,李煜沦为臣虏,被迫自珠围翠绕、养尊处优的宫苑跨人了徒有四壁、以泪洗面的囚室,却使他切身感受了天堂地狱之间偌大落差带来的巨痛深哀,不得不于醉生梦死中惊醒过来,面对残酷的现实,从而转变词风,饱蘸血泪,创作出了许多面目一新,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远远超越前期作品的千古绝唱。

“亡国之音哀以思”。李煜的后期词,视野开阔,挥洒自如,时而注墨近处,时而放笔远方。采取或盛赞秦淮芳春清秋的赏心悦目,石城龙楼瑶殿的富丽堂皇;或梦归金陵,幻游上苑;或触景生情,直吐块垒的方式,叙写他念念不忘沦陷的南唐江山,念念不忘失去的帝王生活,追悔耽于逸乐以致走上穷途末路的怀抱,抒发他国破家亡身是客的伤痛与难堪的人生体验。言辞凄苦,如深夜三更鹃啼,似三峡两岸猿啸,犹日暮长空雁唳,震人心魄,感人肺腑,发人深思,招人怜悯。与之相适应,构成意象的客体便是落花流水、梧桐苔藓、晚风寒雨胭脂泪等黯然销魂,以及推想幻梦中的雕栏玉砌、车水马龙、船上管弦之类不堪回首的物象。意境萧索渺茫,基调悲怆忧愤,气氛苍凉郁结。

在内容上,这些作品同样涉及到梦,但再也不是“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的梦,而是“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的裂肺撕肝,可诅咒的梦。同样言愁说恨,但再也不是“不教双眉时暂开”;“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轻愁淡恨,而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的无以避开摆脱的无比悠长深重的愁与恨。

……

下面就本书作几点说明。

一、李煜词流传至今,比较可靠的,有三十多首。本书依詹安泰先生《李璟李煜词》,从多数专家论断,选定三十七首。其顺序按李煜创作所分前后两期,结合词的基本内容排列。另外,附录四首李璟词。

二、录原作,标平仄韵脚,加简明注释,作详尽论析,配精美图画。既可帮助读者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了解误为国主的风流才子前后差若天渊的人生遭际,又能供人吟咏品味观赏,还能引导诗歌爱好者试笔填词。

三、参照《词律》、《钦定词谱》、《白香词谱笺》、《汉语诗律学》等标平仄韵脚。所用符号:表示平声,表示仄声,表示字本平声可用仄声,表示字本仄声可用平声,表示应用平声而用了仄声,表示应用仄声而用了平声,表示押平声韵,表示押仄声韵。

四、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多本文学史、学术专论、鉴赏文集与有关音韵书籍,从中汲取了不少研究成果,恕不一一注明。

五、王冰、王晖、王劲除在资料搜集整理上做了许多工作外,还撰写了部分书稿。

六、在成书过程中得到了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安富教授、副校长严新平教授、赵经研究员、杨怀中教授、文道贵教授、曾令华教授、杨万柏副编审和湖北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刘冠军编审、综合编辑部副主任祝祚钦编审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刘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的有关同志在资料查阅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帮助。值此书稿付梓之际,谨向他们致以由衷的感谢!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孙儿王昌万朝夕诵读唐宋诗词中的简短篇章,那稚嫩圆润的腔调,清亮纯真的童音,乐此不疲的情态,对笔者为传承古代文库精品贡献微薄之力给予了莫大的精神鼓励,我们当然要向他表达一份舐犊般的爱心与谢意。

由于笔者学识水平所限,书中疏漏与谬误,恐都难免,尚望方家及读者不吝批评赐教。

王远国 余克勤

己丑年七月二十二日

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小天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