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丙安民俗研究文集》选取我国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民俗研究,特别是民俗学理论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著作,在原有专著的基础上加入最新研究成果,由乌丙安先生本人编撰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八卷:第一卷《中国民俗学》,第二卷《民俗学原理》,第三卷《民俗学丛话》,第四卷《中国民间信仰》,第五卷《萨满信仰研究》,第六卷《民间口头传承》,第七卷《民俗文化综论》,第八卷《民俗遗产评论》。一方面介绍了民俗学的概念、原理、历史、发展等,另一方面又列举了具体的事项,追根溯源,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方法。本书为第八卷《民俗遗产评论》本书收录了乌丙安先生从事民俗学研究60年以来,对民俗研究的理论和经验的总结,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迄今为止最全的,民俗理论体系的架构也是最丰富合理的,而且关于民俗研究的相关资料也是第一手和最新的,此书的出版,给学术界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新资料,势必会推动和提升民俗学研究的深度与高度。
遵循文化多样性法则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1
珍贵遗产:民间传统木版年画/9
《孟姜女》传说口头传承及其文化空间/15
佛教造像艺术遗产的民俗美学价值/23
民俗日历:唤醒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32
中国春节传统行事:祭典与庆典的严密组合/37
唤醒记忆:重新装点年节文化空间/44
烟花爆竹的文化震撼/48
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51
唤醒记忆:中秋节民俗文化遗产的原形态/57
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项目实施保护的论证建议案/6 1
附件1:文化部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施保护的具体办法/64
附件2:遴选保护基地的若干意义/68
附件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2
“妈祖祭典”:重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价值评估/7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皇会实施保护的关键;/78
现代化经济热潮中的天津妈祖祭典遗产保护/84
保护民间艺术遗产的关键——带徒传艺/90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考察认定的几点意见/94
中国山岳文化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解读/99
俗信——支配中国民俗生活的基本观念/112
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126
21世纪的民俗学开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缘/139
中国民俗文化的根基及其深刻影响/147
中国民俗文物学的创新与开拓/181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总普查大纲/192
农耕村落民俗普查提纲/198
中国民俗普查分类大纲/204
后沟村民俗普查提纲细目(普查采样预案)/210
“非遗”不该遭遇“非常遗憾”的命运/222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农业文化研究/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