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就是发现我们还不知道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刘志才、唐仁碧编著的《遗忘的地球角落》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各样未知世界的问题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未知世界问题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人类,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在一些被人们遗忘的地球角落,充满着太多的神奇和秘密,揭示这些或许就能找到了解地球的过去和未来的金钥匙。刘志才、唐仁碧编著的《遗忘的地球角落》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编撰了世界上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角落的所见所闻,以及人们近年来对这些角落的科学探索成果。阅读本书不仅能够启迪思考、增加知识和开阔视野,而且能够激发读者关心地球和关心地球的未来。《遗忘的地球角落》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也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
狮身人面像的谜
狮身人面像的传说
据考古学家研究,狮身人面像是在大约公元前2500年,处于古王国时代第四王朝的埃及法老海夫拉统治时期修建的。这个国王的陵墓内部虽然比其父胡夫的金字塔逊色,却以其外部分布有致的建筑群而略胜一筹。
据说,海夫拉巡视墓碑时,为没有一个体现其法老威仪的标志而不满,一位石匠投其所好,建议利用工地上一块2000吨重的巨石雕一座象征法老的威严与智慧的石像,遂有了驰名世界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在古代的神话中,狮身人面像是巨人与妖蛇所生的怪物:人的头、狮子的躯体,带着翅膀,名叫斯芬克斯。斯芬克斯生性残酷,他从智慧女神缪斯那里学到了许多谜语,常常守在大路口。每一个行人要想通过,必须猜谜,猜错了,就要被它吃掉,蒙难者不计其数。
有一次,一位国王的儿子被斯芬克斯吃掉了,国王愤怒极了,发出悬赏:“谁能把他制服,就给他王位!”有一位名叫狄浦斯的青年,应国王的征召前去报仇。
他来到了斯芬克斯把守的路口。斯芬克斯拿出一个最难最难的给他猜:“有一种东西,早晨用4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3条腿走路,这是什么?”
“这是人。”聪明的狄浦斯很快地猜了出来。狄浦斯胜利了,他揭开了谜底,于是斯芬克斯只好用自杀去赎回自己的罪孽。
科学家和地质学家研究了狮身人面像的年代后,认为其存在年代比海夫拉时代可能要早。而且,狮身人面像和同年代凿造的建筑物相比,其侵蚀程度也要比后者严重得多。
狮身人面像比金字塔还要古老
狮身人面像是刻在石灰石床岸上的,所以它坐落在一个壕沟里。壕沟的四壁给地质学家提供了令人感兴趣,又不确凿的证据。它们被水严重侵蚀的事实,表明这个壕沟是在公元前5000年前开凿的,因为历史上这一地区的降雨量,只有那时是最高的。同时,地质学家还进行了超声波穿透岩石的地震研究,使科学家们了解到了岩石受风化和侵蚀的程度,从而知道岩石暴露在暴风雨中的时间有多长。
研究揭示,狮身人面像的尾部是在海夫拉统治时期刻在石床上的,它的年龄只有巨像前面及两边的壕沟年龄的一半。也就是说,海夫拉只是对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狮身人面像进行了整修,并纳入他的墓群之中。
这一结论令考古学家大吃一惊,因为这说明了狮身人面像的头部在海夫拉出世时就屹立在那里几千年了,显然,这与他们所持的观点是相矛盾的。狮身人面像难解之谜1991年10月22日,地质学家在圣地亚哥举行的美国地质学年会上提交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认为巨像的实际修建年代在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之间。
针对这一观点,考古学家争辩说:就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来看,
在海夫拉统治埃及以前的几千年间,生活在该地区的人根本不可能掌握建造这一建筑物的技术,甚至没有这种愿望。显然,地质学家的结论与考古学家和埃及学家对埃及了解的一切情况都是背道而驰的。
考古学家们坚持说,狮身人面像的修建技术比已确定年代的其建筑物的技术要先进得多,因此,将狮身人面像建筑年代再提前几千年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除非修建这一建筑的不应是当时的埃及人,而是另一群高级智慧生物。
狮身人面像到底是地球人建的,还是外星人建的,这个问题也同金字塔一样成为当今的难解之谜。
鼻子的失踪之谜
狮身人面像诞生几千年以来,饱经风吹日晒,脸上的色彩早已脱落,精工雕刻的圣蛇和下垂的长须,早已不翼而飞。然而,最叫人痛惜的是,它的鼻子怎么掉了呢?这又是一个“谜”。
一种至今广为流传的说法是,1798年,拿破仑侵略埃及时,看到它庄严雄伟,仿佛向自己“示威”,一气之下,命令部下用炮弹轰掉了它的鼻子。可是,这种说法并不可靠,早在拿破仑之前,就已经有关于它缺鼻子的记载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500年前,狮身人面像曾经被埃及国王的马木留克兵,当做大炮轰射的“靶子”,也许那时已经负了“伤”,鼻子挂了“彩”。
但是,又据某些记载,埃及的历代法老和臣民,视这尊石像为“太阳神”,朝拜的人往来不绝。后来,风沙把它慢慢地掩了一大半,这时,一名反对崇拜偶像的人,拿着镐头,爬上沙丘,狠狠地猛凿露出沙面的鼻子,毁坏了它的容貌。奇怪的是前来“拜访”狮身人面像的游客,都可以看到它胸前两爪之间的一块残存的记梦碑。
碑上记载着一段有趣的故事。3400年前,年轻的托莫王子,来这里狩猎。大概是奔跑得精疲力尽了,便坐在沙地上歇息。不知不觉竟然睡去,并在朦胧中梦见石像对他说:“我是伟大的胡尔·乌姆·乌赫特,古埃及人崇拜的神,意为神鹰,沙土憋得我透不过半点气来,假如能去掉我身上的沙。
那么,我将封你为埃及的王。”王子苏醒过来后,便动员大批人力物力,把狮身人面像从沙土中刨了出来,并且在它的身旁筑起了防沙墙。P90-97
科学就是发现我们还不知道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是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但是,尽管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未知世界的问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未知世界的问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未知世界的问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未知世界的问题,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
这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我们来说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为了激励广大青少年认识和探索未知世界的问题,普及科学知识,我们特别编辑了本套读物,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地理、外星人、地球、海洋、自然、动物、植物等未知世界的问题以及科学探索诸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各样未知世界的问题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未知世界问题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人类,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