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镀膜翡翠的鉴别
镀膜翡翠戒面通常颜色均匀翠绿、水种好,粗略一看很像满色的高档翡翠,有些镀膜手镯常常模仿中、高档天然翡翠手镯那样仅有一小段绿色,且有色区段与无色区段逐渐过渡,仿真程度非常高。这种镀膜翡翠戒面和手镯,在云南的瑞而市场上非常常见。
仔细一看,镀膜翡翠颜色呆板没有变化,光泽暗淡,带有蓝色调,10倍放大镜下观察,表面镀膜厚薄不匀,镀膜上有砂眼和气泡,并能在某些部位找到因破损而暴露出来的浅色翡翠基底。对于镀膜手镯,在绿色区段与无色区段交界的过渡带上,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表面因喷镀而留下的绿色膜的密集小点,这种色点从无色段的表面开始,越靠近绿色段密度越高,最后连成一片。此外,因为镀膜硬度有限,所以在鉴别前可用指甲或钢针等硬物刻划翡翠表面,也可在水泥地上磨一下,以便鉴别时观察表面有无镀膜破损现象产生。
此外,镀膜翡翠还有一些依靠仪器可识别的特征:①通常难以测得翡翠的折射率;②与翡翠的密度有一定的差异;③红外光谱可测出胶膜的存在。
四、翡翠代用品的鉴别
目前市场上的翡翠代用品实在是不计其数,常见的有爬山玉、硬钠玉、水沫子、不倒翡、软玉、独山玉、岫玉、青海翠玉、绿玛瑙、澳玉、东陵玉、马来玉、玻璃等,这些代用品在外观和颜色上与翡翠的某些品种非常近似,但很多不具有翡翠的粒状、纤维状交织结构,它们的物质组成、折射率、密度和硬度等都与翡翠有较大区别。
1.爬山玉
爬山玉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约90%),次要矿物为透辉石(约10%),伴有透闪石化,通常认为爬山玉为翡翠变种,属新山料。其绿色呈斑状、块状、条状分布,点缀不鲜艳的灰蓝花;水头一般较好,多呈半透明,相对密度为3.25~3.31,折光率1.66,呈玻璃光泽,硬度略低于翡翠,紫外光下难见荧光反映,分光镜下,在437nm处出现一吸收谱线。爬山玉可以根据其色形特征,飘灰蓝花水头较好,敲击声发闷,不易碎裂等特征来鉴别。
爬山玉与翡翠B货的区别是,翡翠B货是经人工处理,结构已被破坏因而显得松散;爬山玉结构完整,不松散。B货表面有微细沙眼,翠性模糊;爬山玉表面光洁,翠性明显。B货绿色飘浮,呈蜡状光泽,爬山玉飘灰蓝花,色实在,呈明亮的玻璃光泽。红外光谱分析,爬山玉的谱线与翡翠A货相同,而B货出现异物吸收峰。
但要注意的是,市场上的爬山玉一般经过类似B货处理的方法处理,因此识别爬山玉并非易事。在业内,有人甚至称爬山玉就是“B货”。
2.硬钠玉
硬钠玉是纯翡翠岩的围岩,呈构造角砾状,产于翡翠岩外带的镁质钠铁闪石集合体内。含钠长石成分高(85%~90%),含Cr大于3.75%,而翡翠含cr通常不超过万分之几。硬钠玉一般呈鲜绿、不透明或微透明,折光率低于翡翠,为1.52~1.54,相对密度为2.46~3.15,比翡翠小。
3.水沫子
水沫子通透感好,大多呈蛋清地或玻璃地,往往有蓝、绿色飘花,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主要矿物成分为低温钠长石,次要矿物为硬玉、绿帘石、阳起石、石英,因此其实是一种斜长石岩。主要致色矿物是按某种方向排列的阳起石、绿帘石及蚀变绿泥石,水沫子折射率较翡翠小,为1.530~1.535,硬度为6,相对密度2.48~2.65,远远低于翡翠,拿在手中感觉很轻。水沫子在云南的腾冲、瑞丽市场多见,常用以充当中、高档翡翠。
4.不倒翁
不倒翁产于缅甸北边,因其在当地的名称音近“不倒翁”而得名。大多呈斑斑点点的葱绿,在重量和手感上与翡翠类似,且有较好的温润感,硬度较翡翠小,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色。
5.软玉
软玉通常呈特有的交织纤维变晶结构,有时还含有少量蛇纹石、透辉石和绿泥石等副矿物。其折射率和相对密度较翡翠小,分别为1.62和2.95。查尔斯滤色镜下不变色,分光镜下绿区509nm有一吸收线。软玉无雪片、苍蝇翅等翠性表现。翡翠通常不带黑点,偶有黑点也呈圆形点状;而软玉却大多带黑点,且形状多为不规则棱形。假冒翡翠的软玉通常呈菠菜绿色,颜色呆滞,无祖母绿色调;翡翠有色形色根,软玉颜色均匀,无色形色根;翡翠底张灵气生动,而软玉质地匀润,光泽柔和,呈油脂或蜡状光泽。
6.独山玉
南阳独山玉是我国的一个古老品种。其颜色、质地、硬度和折光率与翡翠差不多,相对密度小于翡翠,为2.9,很容易与翡翠混淆,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翡翠绿色纯正,独山玉水头足者在绿色中往往闪现蓝光,在水头不足者中多带黄色;如果放入溴苯中,翡翠只见边缘不见整体,独山玉则清晰可见;独山玉难见雪片、苍蝇翅等翠性;因为密度不同,在二碘甲烷重液中,翡翠会慢慢下沉,而独山玉则浮于液体表面。
7.岫玉
岫玉产于辽宁岫岩,多呈微透明到半透明,与翡翠的主要区别是,在岫玉的绿色中通常夹带有一点灰色,颜色淡而均匀,无明显的色形色根;岫玉中分布有不均匀的丝絮,清晰可见不透明的白色“云朵”;岫玉断口较为平坦,具沙性特征,而翡翠断口为暗渣参差状;岫玉硬度为3.5~6,相对密度为2.65,较翡翠轻很多,在二碘甲烷中浮于重液表面。
8.青海翠玉
青海翠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钙铝馏石,含有些许绿泥石、透辉石等。青海翠玉通常为白色及各种深浅不同、分布不均的绿色、黄绿色。呈微透明到半透明,很容易观察到黑色铬铁矿斑点,玻璃或油脂光泽,断口不平坦,性脆易碎。显微镜下呈粒状结构,硬度6~6.5,折射率、相对密度都较翡翠大,分别为1.734和3.5。青海翠玉与翡翠的区别是,青海翠玉无明显翠性,绿中闪黄,绿色团块与周围边界很明显,显得死板;查尔斯滤色镜下会变微红至暗红色。
9.半透明祖母绿
祖母绿是一种绿柱石单晶体,折射率1.56,分光镜下红、蓝、紫区可见吸收线,其微透明或半透明品种,与翡翠极其类似,它们的鉴别特征是,祖母绿除具有与翡翠非常相近的色调外,颜色均匀无色根;半透明祖母绿内含杂质絮状物较多;祖母绿无翠性,也无翡翠所特有的纤维交织结构。通常可见明显的几个不同方向的解理组相互交叉;祖母绿硬度较翡翠大,为7.5~8,但性晚易碎;相对密度为2.68~2.73,较翡翠小,因此在二碘甲烷重液中浮于液面之上;某些祖母绿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呈粉红色。
P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