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观音造像鉴赏/中国古代文玩鉴赏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章用秀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电影《林家铺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林家铺子破产倒闭后,在铺子里存有微薄积蓄的广大贫民受到致命打击,此时面临一贫如洗悲惨境地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却拜起了观世音,且念念有词:“观世音菩萨保佑!观世音菩萨保佑!”老太太这样做或许是乞求一种神奇力量的保护,进而出现奇迹,使她的存款失而复得,也许仅仅是为了满足一种精神的需求,获得一点儿心理上的安宁。

观世音确实是中国人心中的“圣母”。“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在我们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以至高山和海滨,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必然有供奉观世音菩萨圣像、口念观世音菩萨圣号的人。有人说:“观世音菩萨,或者说‘观世音文化现象’,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范畴之外,他是宗教的,又是民俗的;是精神的,又是文化的。”观世音菩萨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对佛教知识有所了解的人大都知道,佛家供奉的造像分佛、菩萨、罗汉等,它们的阶位并不相同。佛是由梵语音译而来,意为觉悟者。在佛教中,佛是对佛理通彻觉悟者的尊称,是追求佛学真理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阶位。一般而言,除了小乘佛教主张“佛”是专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外,在我国盛大的大乘佛教及西藏的密教中,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佛。大乘佛教更认为,只要能潜心修佛,而能觉悟证道者,皆能称佛,因此从过去到未来,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里,还存在着无数个佛。菩萨是梵语菩堤萨堙的简称,是指求觉悟化众生的有情者。菩萨的阶位必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又经过一定的修行才可达到。罗汉在梵文中是杀贼、应供、不生的意思。罗汉是佛的得道弟子,在佛教中,其地位低于佛、菩萨,居第三位。如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

佛的造像有三世佛、三身佛、五方佛、过去七佛、三十五佛、八十八佛……菩萨的造像有四大菩萨、八大菩萨、十六菩萨、二十五菩萨、四十二贤圣菩萨……既然佛无量菩萨无量,为何观世音菩萨与众生结缘最深、信仰最广,在中国人中有着如此强大的魅力呢?

翻开中国佛教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佛教最初传入我国时,观世音并没有占据特别突出的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基本上仍较多地保持印度特色,尚未完全与中国风情相融通。另一方面,即使从印度的佛教信仰来看,在当时也以弥勒的信仰更受中国大众的欢迎。根据佛教教义,释迦牟尼寂灭之后,世界将陷入巨大的混乱,众生将遭受极大的苦难,这时,弥勒菩萨便将兜率天下生此世界,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以拯救芸芸众生。而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正与弥勒的救世背景冥符巧合,因此弥勒信仰盛行一时。然而,“因果报应”、“轮回转世”毕竟是佛教的一个根本思想,此时佛教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了阿弥陀佛信仰的推广,而观世音正是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阿弥陀佛所注重的是来世拯救,观世音所注重的则是现世拯救。如前文所言,当一个人遇到灾祸时,只要口念观音名号均能逢凶化吉,平安无事。这样一来,在阿弥陀佛的信仰中,观世音菩萨便从配角转为主角。

“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确有与民众世俗沟通互动、应化利物的境界。《观音经》里说,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如果有众生遭受水火之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人大火就能够不烧、遇水淹即得浅处。如有众生因刀兵相加,或有牢狱灾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观世音菩萨就能给处于危难中的众生以无畏的力量,使他们不畏恐惧。他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求男得男,而且是“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得女,还是“端正有相之女”。《观音经》里还说,观世音菩萨能显现各种化身,说法救度众生。如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去救度;如有众生应以罗汉身得度,他就现罗汉身去说法。他还能随时以国王身、宰相身以及居士、长者、比丘、比丘尼、男女老少等各种不同身份,随机应化,宣说佛法,点化众生。总之,观世音菩萨能“观”世界苦难之“音”,使苦难深重、战乱不止、啼饥号寒的芸芸众生,拔苦救乐,这无疑是广受民众尊崇和敬奉的根本原因。

观世音菩萨也是儒释道文化的综合体现,在她身上聚集着中国人真善美的高尚人格和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崇高理念。同时她又是“母性慈爱”的化身。有人说:“母爱,是人类最人性、最伟大的关爱,慈悲的精神和圆融的情怀,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世界上的宗教多把母性当作最为崇高的象征。在西方,圣母玛利亚是耶稣的母亲,她并不直接承当人类的罪恶,直接承当人类罪恶的是她的儿子;在中国佛教中,“圣母”观世音是阿弥陀佛的胁侍(也说是他的儿子),但阿弥陀佛高踞于西方极乐世界,并不直接拯救人类的苦难,直接走进世俗日常生活之中拯救人类苦难的是观世音。观世音所张扬的慈悲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正反映了东方人文文化的精神。P10-15

目录

观音来历与观音崇拜

观音菩萨——中国人的圣母

观音圣像——东方维纳斯

汉传佛教的观音造像

藏传佛教的观音造像

南传佛教、大理国观音像及其他

金铜观音像的欣赏与鉴别

陶瓷观音像的欣赏与鉴别

玉石观音像的欣赏与鉴别

木雕及竹、牙、角观音像

画家笔下的观世音

怎样收藏观音像

观音像拍品30例

附录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音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观音,全称“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佛教《华严经》和《法华经》等记载,观音具备六根大圆通智,能变现32种化身,救“八种苦难”、“十四无畏”。千百年来,观音以其智慧和功德受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莫大尊崇。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在菩萨中社会知名度最高,是我国民间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大菩萨。佛教经典上讲,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她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在《观无量经》等宣传西方净土思想的佛经中,还说到观音菩萨会随同阿弥陀佛一起接引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在诸多佛菩萨中,大概只有观世音和民间的关系最近最深,有关她显灵感应的传说数不胜数。“佛殿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这句诗道出了观音菩萨在我国的广泛影响。

由于上述原因,在佛教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最为常见、种类最多,变化也大;而且,文化内涵丰富,艺术价值极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说:“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这正是指观音具有庄严妙曼、无比稀有的美的造像而言。从南北朝到元、明、清,一尊尊精美绝伦的观音造像令人叹为观止。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评价:“在佛教的造像中,无论创作还是鉴赏,都以观音菩萨的造像最具审美的价值,历经千百余年,依然真如不二,金刚不灭,在世界造像艺术史上,堪与古希腊的女神像和文艺复兴的圣母像相媲美,这决不是偶然的。”如果说传自印度的佛教早已中土化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观音无疑是诸多佛菩萨中民族化最为鲜明的一位。如果说像教这一名称作为佛教的代称显示了佛教造像艺术的杰出成就,那么中国的观音像绝对是变化丰富、最具民族性格的一类。

观音造像取自不同材质,各有不同的制作方法。铸像采用金、银、铜、铁等金属原料铸造而成,雕像是用木、石、玉等雕刻而成,绣像是用丝线在锦缎上绣成,塑像是用泥塑造成,泥像是用模子压泥而制成,珠像是用珍珠串连镶成,缂丝是用丝和金线手工织成。此外尚有夹纻漆像及画像等。其中,以铜铸像所占比例最大。在民间较为流行的还有观音挂件。观音挂件精致小巧,用作护身之物,尤为人们钟爱。观音挂件以翡翠、和田玉、象牙的居多,或穿绳挂于腰间,或镶嵌后作为项链坠。观音挂件在市场上亮相最多。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硬玉,所以翡翠观音也可以称作玉观音。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藏理念的转变,观音像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受世人青睐,在艺术品市场一路走俏,价格一路攀升。2006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一尊明宣德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这尊像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特殊的造型样式,这是一尊汉藏合璧的新的观音形象。成交价938.736万元,创观音像拍卖新高。据业内人士讲,与海外相比,这个成交价还是明显偏低。而同年11月19日厦门国拍推出的一尊明崇祯石叟紫铜错金错银观音立像估价更是高达3000万元。此尊观音高76厘米,从形态上看,观音脚踏莲花,姿态优雅、端庄,眉目清秀,直鼻小口,神韵慈祥;从服饰上看,主体纹饰采用鎏金错银技术,把寓意吉祥如意的“团蝠五桃纹”描绘得生动自然、富丽堂皇;衣领、衣袖口均用银丝绘制卷草纹错入铜胎内,纹饰流畅飘逸,衣纹线条圆润深秀,雅丽生动,美轮美奂,充分表现出作者匠心独创、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是一件极为难得的艺术精品。种种迹象表明,各种高品位的观音像确是在逐年升值,这又是不争的事实。

本书从观音崇拜和观音造像的起源说起,从民间收藏的视角,较为全面介绍汉、藏、大理等各种观音像的造型和发展历史,并对金铜、陶瓷、玉石、竹、木、牙、角等不同材质观音像的鉴别方法和收藏空间分别作了说明。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书刊文献,在此特向诸位作者表示诚挚谢意!

章用秀

内容推荐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在菩萨中社会知名度最高,是我国民间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大菩萨。佛教经典上讲,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她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

本书从观音崇拜和观音造像的起源说起,从民间收藏的视角,较为全面介绍汉、藏、大理等各种观音像的造型和发展历史,并对金铜、陶瓷、玉石、竹、木、牙、角等不同材质观音像的鉴别方法和收藏空间分别作了说明。

编辑推荐

在佛教的造像中,无论创作还是鉴赏,都以观音菩萨的造像最具审美价值,历经千百余年,依然真如不二,金刚不灭,在世界造像艺术史上,堪与古希腊的女神像和文艺复兴的圣母像相媲美。

本书从观音崇拜和观音造像的起源说起,从民间收藏的视角,较为全面介绍汉、藏、大理等各种观音像的造型和发展历史,并对金铜、陶瓷、玉石、竹、木、牙、角等不同材质观音像的鉴别方法和收藏空间分别作了说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