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状元之校
分类
作者 冶进海
出版社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状元之校》(作者冶进海)由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舒清,《花城》杂志副编审申霞艳,《中华传奇》执行主编张道文,北京大学博士徐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陈涛,复旦大学博士杨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学生王诺阳,英国华威大学学生龚婷等……联袂推荐!

内容推荐

《状元之校》内容包括开学,好囧、新同学、普通班、单挑、英语角、被打劫的夜晚、留校察看处分、强制的家教、早恋,早谢的花蕾、禁小说、被查处的作弊、冰火中立志、最后的情杀等内容。

《状元之校》的作者是冶进海。

目录

状元背后的权力勾结--读长篇小说《状元之校》

戴着镣铐的教育场域--长篇小说《状元之校》的小说特色

第一章

开学,好囧

新同学

普通班

单挑

英语角

被打劫的夜晚

留校察看处分

强制的家教

早恋,早谢的花蕾

禁小说

被查处的作弊

冰火中立志

最后的情杀

第二章

引子

My Heart Will Go On

试讲

家教梦

课堂情

不合时宜的人

天才钟文昊的梦想

师姐之殇

余诗曼的纠葛

师生间的快乐

家长驾到

第三章

我,本届状元

我的父母

在乡村

打劫

音乐家之梦

贫富

恋上音乐老师

倡议书

叛逆期

潦草的青春

直击高考

第四章

家教老师

禁小说

家教之殇

教师的权利

高考

被篡改的志愿

课堂上的决裂

第五章

校长司机的生日愿望

改制大会

孟晨羽的心

罪恶的光碟

林校长的心

功夫在课外

借钱

邪恶的婚礼

人生底牌

试读章节

想必这是本区交警一年中最囵的一天了。

这时候,自行车的好处一览无余,如一条摇曳摆尾的蝌蚪,欢快地在进退不能的豪车中穿行。

校门口站了两排穿戴整洁,胸口红领巾鲜艳的同学,一见我和父亲推着自行车进来,而且自行车漆皮斑驳,有些年头了,带头的有些犹豫,不知道阻止我们进入,还是迎接,还是一个大眼睛的女生聪明,看了看我校服,带头喊了声“欢迎新同学”。其他女生赶紧跟随,但声音参差不齐。我想这些是我的学姐们了,大晒天的,满脸黏汗,身上味道好不到哪儿去,还站得笔挺笔挺的,果然是训练有素。

校园里花团锦簇红气球冲天,特别是横竖交加的两条红布底子的标语,像新娘的大盖头,红艳艳包裹了大半个教学楼。一条上书“恭贺我校2008届同学柳莺以723分荣获省文科状元”,另一条是“恭贺我校2008届学生马凤娇以699分荣获省理科第四名”。交叉点为"2008'’。许多家长一进校门,朗声读出这两条标语,有些摇头晃脑,陶醉其中,然后看一眼自家的孩子,眼中满是期许之意,恨不得明天是状元后天是宰相什么的。

校门不远的通告栏里,密麻麻围了几层家长。我爸以为有什么通知,拉着我挤进去。原来是光荣榜,上面顶排是状元榜,张贴着大华外国语学校自更名以来出现的七名文科状元的十二寸照片,一个个踌躇满志高高在上;接下来的两排,是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等奖学生的照片,一个个意气风发牛气冲天;再下一排,是在全国各种才艺比赛中独占鳌头的照片,一个个风姿翩然精神拌擞;最下面两排是考入清华北大的照片,因为人数多,照片放小了,密密的,连名字都看不清楚。我仔细看了七名状元下方的文字介绍,哪一级的毕业生,什么时候当状元,现在干什么。有在哈佛剑桥之类的大学里攻读研究生的,有工作于世界顶级金融机构的,果然如启明星般耀眼。大华外国语学校的确很凶!能进这样的学校读书,是机会也是挑战。虽然我觉得,光出文科状元,不出理科状元的学校算不上最好,但这时隋不自禁地升起一个念头,大华外国语学校的第一个理科状元为什么不能是我呢?这个念头电流一般躜过全身,心里跟装了电泵样急遽跳动起来,我偷偷看看其他人,双颊发烧,似乎贴个鸡蛋也能烫熟。

当时的我,一门心思想考好!我觉得我考好了,父母脸上有笑容,有光彩,有期待,同学们也会用敬佩的眼神看我,老师更是宠爱有加。我喜欢这种暖流包围、涌动全身的感觉。不过我很快发现,在大华外国语学校,并不是这样。而且到了最后,我理解到一个人,考高分并不意味着成功,品格的铸造、素质的培养、性格的完善等,更是成长中的必不可少的营养品。这是后话。

教学楼大厅里,电子屏幕上显示出报名的流程。有几个家长讨论交赞助费的事,有个脸颊上肉团要滚出来的家长说:“十五万,我交了十五万,光赞助费,还不包括一年一万五的学费,如果加上生活费,零用钱,这个高中,没有五十万,绝对下不来!”另一个不停朝嘴里灌矿泉水的眼镜家长说:“我家孩子就差三分,交了六万,你算算,一分两万,这分数,倒比金子贵了!”另一个公鸭嗓子的家长接过话头说:“可就不,现在一个状元多赚钱呀,去年的省文理状元,学校给每人奖励三万,一家房地产公司,给每人一套市值一百多万的房子,据说其中一个被香港大学录取了,还有五十万港币的助学金,你说说,这分数不是钱是什么?普通人家一辈子能赚一百万不?有这么个儿子,当父母的可就大赚了!”

成年人就是铜臭!我不屑地撇撇嘴,状元,岂能用金钱来衡量?

“现在全国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要是所有教育都免费,当家长的心里头也就踏实了……”有个家长悲天悯人地打量着楼道里摩肩接踵报名的学生家长说,“高中虽然不是义务阶段,但这个学校收费,也忒高了……”

反正我是免费的,我有些沾沾自喜。考高分真有用。

我爸发现这帮家长中有一熟人,赶紧冲过去打招呼。这个人叫蒋志高,是我爸上班的洗浴城的董事长,望着别的家长高谈阔论,在一旁只笑不语。他儿子也是今年的高一新生,独自到班上报道去了。我爸兴奋地把我拉到蒋志高前面,拘谨万分地介绍,然后又不着边际地吹嘘我的数学才能:

“我家宜宜,两岁对数字表现出极大兴趣,三岁不到,会背九九乘法表,六岁能心算八位数的除法,十岁学习微积分……”

“了不起了不起,可比我家小儿强多了。我这三天,为小儿初升高的事,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他分数差一大截,可又想读这个学校,这里不是搞外语小班化嘛,他想读两年,外语学好了,到国外留学。可这所学校不好进,分数不够只好拿钱来凑,还得有人说话才行。你看嘛,孩子上学,就是场没有规则的游戏,腐败与不公,让孩子过早地体会到了,悲哀的是,作为父亲的我无能为力,只能以腐败对付不公。”

当时蒋志高勘破似的语气,让我对他大为好感。我觉得这个董事长倒也坦白可亲,他儿子应该蛮幸福。我爸没怎么听明白蒋志高所说的话,跟往常一样,一个劲地点头应和着是是是。我看了看我爸,张大嘴弯着腰,脑袋跟鸡啄米一样点动,觉得真卑微,我日后考上状元,读了名牌大学,进了世界顶尖的企业,赚了大钱,一定让我爸挺起腰来开心活。

我爸替我去几个处室办理入学手续,我找到上课的教室,碰上了班主任,叫张振中,矮胖矮胖的,留两撇八字胡,抱花名册站在门口。一听我报上名字,他笑眯眯的眼睁陕成一条缝了:“你就是项宜呐?早听说你了,去年数学奥赛一等奖获得者,我们市里只有四个,没想到没想到,居然有一个能到我们班上。日后你可为班上出点力,带动大家把学习搞好。尤其是你的数学特长,要进一步挖掘!”

我一阵热流,又觉得囧,这个尖子生扎堆的学校,怎么会以我为标杆了呢?

那天,我感觉我脑汁,不断在升温在沸腾,至少达到了一百摄氏度。P3-5

序言

古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貌似有点平等意识,但立即补充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就是等级思想的硕大尾巴,怎么也夹不紧。翻阅典籍,等级制度、等级文化原形毕露。所以,尽管在“民主、平等、科学”等启蒙思想的号召下,20世纪以现代高考制度取代了历史久远的科举考试,但在我们思想的深处,在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权力等级思想依然牢牢地支配着我们。当然,今天对高考状元的重视还借势于媒体的宣传、放大。要是没有网络等诸多传媒的热哄,离成才尚远的状元也不至于成为一个与成功、金钱、荣耀共舞的符号。

在这种语境中,冶进海的《状元之校》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此之前,我已经读过他的两篇小说,感觉他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小说家的良好起点:对社会热点问题极其敏锐,后来发现他的身份是电视台的从业者,这使他比其他人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到更多偏僻的、荒诞的人生。比题材更重要的是他对弱者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叙事情感充沛、以情动人。冶进海并不打算停留在题材优势上,演绎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也不打算让自己的写作加入到消费时代的大合唱中去。他要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时代,用心灵感受现实,并揭示身处其中的消费社会的精神秘密。所以当他第一次酝酿长篇的时候,他舍弃了青年作家写成长小说的旧路,选择全民热心的教育为题材。《状元之校》也不是普通的校园小说,不以某个单一的视点来写教育,而是分别以免试进校的“状元”、一腔热情满怀抱负的青年老师、本届高考状元、校长司机的不同身份来叙事。多种视点多维度地呈现“状元学校”的真相以及学校与“围墙”外的世界之间的广阔联系。每部分均以第一人称叙事,“我”的叙述往往比他的叙述更为直接,更能消弥叙事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全书娓娓道来,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第一部分是女生项宜的叙述,她家境贫寒,因为数学特长被免试人校,来到“贵族学校”后并不适应,大华外国语学校与想象的差别太大了,重点班与普通班的差距、学生间的贫富差距、互相攀比,甚至动用父亲的权力,女生爱慕虚荣,男生拉帮结派,故事并没有落入“灰姑娘遇上白马王子”的巢臼,而是直面底层的苦难:“我”母亲因为要了超市几个烂芒果而“被”辞职,并导致犯病;母亲病危时刻,我却在参加富家女白娴棠的生日晚会,就在母亲病故辞世的同时,白娴棠也死于非命,凶手就是她一直爱慕的英俊的华少。权力、金钱的翅膀掠过洁身自好的女生的双眼,城市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巨大悬殊一览无余。

第二部分以一位从师范学校分配进来的优秀青年赵老师打量“状元”学校。“状元”除了给学校带来巨大的招生利益外也成了每位老师头上的紧箍咒,“状元”让老师彼此争夺学生的时间,减负、因材施教、素质教育都成空。部分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与网络时代学生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矛盾,“我”的师姐就成了转型时代的牺牲品。

第三部分由本届状元钟文昊来讲述,从他突然面对媒体的聚焦开始回叙,这是小说中非常广阔的一部分。由于父亲做生意破产,“我”转学到乡村跟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童年。在这里,我不仅受了自然的熏陶,也目睹了城乡差别,镇上孩子对农村孩子的欺侮以及乡村内部的弊病。这种成长经验使“我”始终像个局外人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度因为奥化获奖而渴望被特招,在其它课上大看小说,因此与最欣赏他的赵老师发生矛盾,他们的冲突和对话充分显示了人的局限,同时也透露了作者的思想资源,他从卡尔维诺处得到了永不和解的勇气。最终却为了诗意理想而暂时在现实面前妥协,去参加了“家教”,了解高考试卷出题的“奥秘”,并意外成了高考状元。同时,“我”对音乐老师余诗曼爱慕得死去活来,余诗曼却爱上了“我”父亲……“我”的故事显示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惊”的怪状;与此并行的我父亲的爱情故事则表明“英雄不问出处”。

第四部分仍是赵老师的叙述,但重点放在校外的“家教”方面。“家教”巨大的利益驱使许多老师放下师道尊严互相介绍学生,以赚取远高于正常收入的家教费。“我”的同学刘涛率先搞起了一个庞大的家教机构,在各大名校聘请老师兼职,生意火热。教育管理机构、学校、学生家长在家教问题上产生很大的分歧,最终不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张老师成了时代的殉葬品,为争取家教收入而意外坠楼。

第五部分是校长司机的叙述,“我”是美女教师孟晨羽的老乡,由她介绍给校长担任司机,目睹了校长的起落以及他与副省长之间的权力、情爱争夺战。无论是高贵优雅的知识分子孟晨羽还是普通的漂亮女教师田菲菲,女性的身体一律降格为资本;当身体变成资源被异性开发,爱情就无处生长。从被贞操奴役的“物”到被市场奴役的“物”,女性的主体性建构从何谈起?这是时代的悲哀,而这一切发生在中学校园里,更令人沮丧。我,一位下层的司机在权力中意外升迁,最终却因为受不了如此强烈的刺激而发疯。

“这是一个疯狂的时代”。发疯是不肯与这个世界同流合污的心的最后结局。在这个号称状元频出的学校,没有一个人可以率性真实地活着。赵老师这样敬业的老师只能辞职离去,另谋救治的出路。

小说的独到、尖锐、深刻正基于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事。状元这个抽空内涵的符号成了当今教育的绝对命令。状元只与分数相关,能力、素质、人的自由发展、人之为人的丰富性、复杂性在这个数字主宰一切的时代面前失效了。当所有的一切围绕状元旋转的时候,我们再度还原为单向度的人。甚至我们对主宰状元背后的权力运作也无暇顾及。此时,阅读冶进海的《状元之校》会让我们将双眼从数字中移开,抬起头看看灿烂星空,发出喟然长叹。

书评(媒体评论)

长篇小说直面教育现状,可读性很强,角度独特,学生老师校长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我想到,现在写教育内幕的好作品不多,这部十分难得!

——著名文学评论家 雷达先生

冶进海的小说总是辛辣生猛,给人迎面而上,直蹈水火之感。阔大的镜子照见令人震骇的现实——出于他的文字,无不具有这一特点,《状元之校》尤为如此。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石舒清

《状元之校》以免试进校的“状元”、一腔热情满怀抱负的青年老师、本届高考状元、校长司机的不同身份来叙事。会让我们将双眼从教育数字中移开,拾起头看看灿烂星空,发出喟然长叹。

——《花城》杂志编辑 申霞艳

在小说中,不仅有中学旱恋、学校改制、家教收费、高考改革、学生贫富等教育问题,同时有高考状元学习经验的精准描述;在这里,学生可以体会状元之路,也可以升华到另一个层次;在这里,家长可以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一所重点中学,改进对孩子的教育。一句话,这部小说可以让读者理解中国的高考,了解中国的状元。

——《中华传奇》执行主编 张道文

《状元之校》以散点互文式的结构,勾勒出金钱与欲望所构织的人性之网如何侵蚀我们的教育体制,以及身处其中的个体心灵如何进行抗争与妥协。促使每个人深刻反思在这个时代中的行为与责任。

——北京大学博士 徐陶(目前任教中南大学)

由一校之境况洞察整个教育界之大观之侧面缩影,一气览尽此书,方晓当下教育体制之利弊。

——深圳一中学教师 任天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