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舍己为人/敦煌心灵之旅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净因法师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舍己,是为了善用自己的资产、才智乃至生命。有智慧的人能够“舍”,因此能“得”。世间万物,我们只能使用,何曾永恒拥有。

悲悯的心灵:有能力为别人服务,比无能力而接受他人的服务更有福气。

豁达的心灵:对人生想得透彻一点,没有一件东西可以永远与我们为伴。

健康的心灵: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因为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但心灵残缺的人所造成的。

行善的心灵:为善之心,人皆有之,但善心被心术不正之徒滥用,便成了伤心。

本书告诉你何为舍己为人。

内容推荐

《敦煌心灵之旅》系列中的每一本书都由敦煌名画、佛经故事、处世智慧三部分组成:敦煌名画——众多权威专家亲临敦煌观摩、拍摄,以高清影像集中呈现敦煌壁画的顶级真迹——凌空飘舞的飞天、庄严肃穆的罗汉……穿越千年的彩色艺术尽显盛大辉煌和惊人之美;佛经故事——生动的壁画描绘的是经典佛经故事,五百强盗修成正果、善事太子人海取宝、九色鹿舍己救人……故事丰富离奇,情节曲折动人,是一堂堂诱人的人生修行课;处世智慧:著名佛学大师净因法师等智者的修行心得和人生感悟字字珠玑,为身陷生活、职场和心灵等困境中的现代人指点迷津,读来可谓醍醐灌顶、受益终生。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书中告诉你何为舍己为人。

目录

写在出发之前

第一站 须大拿太子无尽施舍

太子出游·悲悯的心灵

太子答应婆罗门所求·行善的智慧

国王惊悉太子施象·勇于承担的心灵

曼坻誓与太子同行·挚情的心灵

太子施舍车马衣服·心灵的福乐

天主帝释变出城廓

太子抵达深山·知足的心灵

丑婆罗门求施舍奴婢·博爱的心灵

太子施舍妻子·豁达的心灵

太子儿女被卖回国·舍与得的智慧

寓意

壁画艺术导赏

萨堙太子舍身饲虎

第二站 三位王子出游·心灵的境界

下山见饿虎-悲悯的心灵

观身不净,决意舍身·善用生命的智慧

虎无力食其肉·祥和的心灵

舍身救虎 以求菩提·为善的心灵

尸骨遍地 二兄哭号·心灵的挚情

痛失爱子 悲哽苦恼·超越的心灵

起塔供养 永作佛事·无私的心灵

寓意

壁画艺术导赏

第三站 尸毗王割肉救鸽

天主帝释考验尸毗王·居安思危的智慧

尸毗王答应救鸽·见诸苦难的心灵

尸毗王割肉代鸽·慈悲的心灵

称量身肉以抵鸽重·守诺的心灵

尸毗王誓言无悔舍身·无私的心灵

寓意

第四站 快目王施眼

快目王开库施舍·实事求是的智慧

盲婆罗门乞眼·智慧的心灵

快目王答应施眼·健康的心灵

守诺尽施双眼·诚信的心灵

寓意

经文锦囊

试读章节

太子年遂长,大王为纳妃。妃名曼坻,国王女也,端正无双,以妙琉璃金银杂主璎珞其身。太子有一男一女。人了_自思惟,欲作檀波罗蜜事。太子白王,欲出游观,王即听之。太子便出城。天王释下化作贫穷聋盲喑人,悉在道边。太子见之,即回车还宫,大愁忧不乐。王问太子:“出游来还何故不乐。”太子自言:“我适出游见诸贫穷聋盲暗人,是故愁忧耳。我欲从王乞求一愿。不审大王。当见听不。”王答太子:“欲愿何等?在汝所索耳,不违汝意。”太子言:“我愿欲得大王中藏所有珍宅置四城门外及着市中以用布施,在所求索不逆人意。”王语太子:“恣汝所欲不违汝也。”太子即使傍臣辇取珍宝着四城门外及着市中以用布施,恣人所欲不逆人意。八方上下莫不闻知太子功德者,四远人民有从百里来者、千里来者、万里外来者。人欲得食者饲之,欲得衣者与之,欲得金银珍宝者恣意与之,在所欲得不逆其意。

时有敌国怨家,闻太子好喜布施在所求索不逆人意,即会诸臣及众道士共集议言:“叶波国王有行莲华上白象,名须檀延,多力健。每与诸围共相攻伐,此象常胜。谁能往乞者。”诸臣成言,无能往得者。中有道士八人即白王言:“我能往乞之,当给我资粮。”王即给之。王便语言:“能得象者我重赏汝。”道士八人即行持杖,远涉山川诣叶波国。至太子宫门,俱挂杖翘一脚向门而立。时守门者入白太子:“外有道士,悉皆挂杖俱翘一脚住。自说言:‘故从远来欲有所乞。’”太子闻之甚大欢喜,便出迎之前为作礼,如子见父,因相劳问:“何所从来,行道得无勤苦,欲何所求索用一脚为翘乎?”道士八人言:“我闻太子好喜布施,在所求索不逆人意。太子名字流闻八方,上彻苍天下至黄泉,布施之德功不可量,远近歌颂莫不闻知,人说太子实不虚也。今为天人之子,天人所言终不欺也。如今太子审能布施不逆人意者,欲从太子乞丐行莲华上白象。”太子即将至象厩中令取一象去。道士八人言:“我正欲得行莲华上白象名须檀延者。”太子言:“此大白象是我父王之所爱重,王视白象如视我无异,不可与卿。若与卿者我即失父王意,或能坐此象逐我令出国。”太子即自惟念:我前有要愿。在所布施不逆人意,今不与者违我本心。若不以此象施者,何从当得无上平等度意?听当与之以成我无上平等度意。太子言诺:“大善,愿以相与。”即左右,被象金鞍疾牵来出。太子左手持水澡道士手,右手牵象以授与之。八人得象即咒愿太子,咒愿毕已,累骑白象欢喜而去。太子语道士言:“卿速疾去,王若知者便能追逐夺卿。”时道士八人即便疾去。

国中诸臣闻太子以白象布施怨家,皆大惊怖,从床而堕愁忧不乐,念言:“国家但怙此象以却敌国耳。”诸臣皆往白王:“太子以国中却敌之宝象布施怨家。”王闻愕然。臣复白王:“今王所以得天下者。有此象故。此象胜于六十象力。而太子用与怨家。恐将失围当如之何?太子如是自恣布施中藏日空,臣恐举围及其妻子皆以与人。”王闻是语,益大不乐。王呼一臣而问之日:“太子审持白象与怨家不?”臣答王言:“实以与之。”王闻臣言,乃更大惊,从床而堕闷不知人。以冷水洒之良久乃稣,二万夫人亦皆不乐。王与诸臣共议言,当奈太子何。中有一臣言:“以脚入象厩中者当截其脚。手牵象者当截其手。眼视象者当挑其眼。”或言:“当断其头。”诸臣共议各言如是。王闻此语甚大愁忧,语诸臣言:“儿大好道喜布施人,奈何禁止拘闭之也。”中有一大臣,嫌诸臣议不当尔也:“王唯有是一子耳,甚爱重之,云何欲刑残?”乃生是心耶,大臣白王言:“臣亦不敢使大王禁止拘闭太子也,但逐令出同置野田山中十二年许,当使惭愧。”

王即随此大臣所言,即遗使者召问太子:“汝持白象与怨家不?”太子白王:“实以与之。”王问太子:“汝今何故,持我白象以与怨家而不白我?”太子白言:“前已与王自有要令,诸所布施不逆人意。是以不白王耳。”王言:“前所要者自谓珍宝,白象何预?”太子报言:“此皆是王之所有物,何得独不在中耶?”王语太子:“速出围去!徙汝着檀特山中十二年。”太子白王言:“不敢违戾大王教令,愿复布施七日展我微心,乃出国去。”王言,正坐:“汝布施太剧空我国藏,失我却敌之宝,故逐汝耳。不得复住布施七日,速疾出去不听汝也。”太子白王言:“不敢违戾大王教令,今我自有私财,愿得布施尽之乃去,不敢复烦国家财宝。”二万夫人共诣王所,请留太子布施七日乃令出围,王即听之。太子便使左右普告四远,其有欲得财物者,悉诣宫门随所欲得。人有财物不可常保,会当坏散。四方人民皆来诣门,太子为设饭食,施与珍宝恣意而去。七日财尽,贫者得富万民欢乐。

太子语其妻疾起听我言:“大王今逐我着檀特山中十二年。”妃闻太子言愕然惊起白太子:“有何过咎而王乃当至是乎?”太子报言:“用我布施太剧空虚国藏,以健白象施与怨家。王及傍臣用是之故,恚共逐我耳。”曼坻言:“使国丰溢,愿令大王及诸傍臣吏民大小富乐无极。但当努力共于山中勤求道耳。”太子言:“人在山中恐怖之处,致难为心,虎狼猛兽大可畏也。汝惯侨乐何能忍是?汝在宫中衣即细软止即帏帐,饮食甘美恣口所欲;今在山中卧则草蓐,食则果■。汝何能乐是?又多风雨雷电雾露,使人毛竖,寒则大寒热则大热,树木之间不可依止,加地有蒺藜睨砾石毒虫。汝何能忍是?”曼坻言:“我当用是细软帏帐甘美饮食为,而与太子别乎,我终不能相远离也,会当与太子相随去耳!王者以幡为帜,火者以烟为帜,妇人者以夫为帜,我但怙太子耳,太子者我之所天。太子在国时布施四远人,我常与太子共之。今太子远去,若有人来乞者我当应之云何?我闻人来求太子时我当感死何疑!”太子言:“我好布施不逆人意,有人从我乞儿索女者,我则不能不与之。汝若不顺我言,即乱我善心可不须去。”曼坻言:“听随太子在所布施莫懈,世间布施未有如太子者也。”太子言:“汝能尔者甚大善。”P88-91

序言

有一天,阎罗王正在分发小鬼们投胎做人的去处。猴子看见了,也求阎罗王让它投胎做人。阎罗王说:“你全身毛茸茸,怎去做人呢?”猴子说:“把我的毛拔光,不就成了?”阎罗王拗不过猴子,只好答应。当阎罗王为猴子拔出第一根毛,它便痛得一溜烟跑掉。阎罗王叹道:“连一根毛也舍不得,怎有资格做人?”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和猴子一样,一毛不拔,不肯与人分享。诚然,财富获得不易,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情有可原,关键是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拥有的(包括生命),以益自己、他人和社会,这正是本书四个故事要解决的问题。

不少人视钱如命,然而,一旦生命受到威胁,人们便会放下所谓的事业,不惜一切代价以求活命。由此可见,生命才是世间最珍贵的。从古人求仙访道到今人想延年益寿,同样在追求永恒的生命。然而,即使多活五百年,与漫长的历史长河相比,人的一生还是显得如此短暂。更何况,时间的长短只是观念中的感觉与执著。与其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缩缩,倒不如用一年、一月甚至一天活出意义。换言之,生命不在乎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只要生命曾经绽放出光芒,这一生就已经值得。

明白这道理,萨堙太子舍身救虎的壮举就不难理解了。一个人如果为了众人的利益,连生命都愿意奉献,他还有什么不愿意贡献的呢?须大拿太子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快目王为使盲人复明而献出一双明目,尸毗王割肉救鸽,完全出于对苦难众生的悲悯,别无他求。在今天,有人捐出肝、肾等器官以救活亲友或他人性命,有人愿意在身后捐赠眼角膜或者各种器官,使更多人获得新生,这与快目王和尸毗王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种舍己为人、勇施无求的精神,一直激发着人们善加利用自己的资产、才智乃至生命,为社会、为人群多做有益的事。

净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