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算什么》透视美国政治格局,详解中美热点话题。作者薛涌以多年来对美国政治及当下环境的观察和研究,向读者展示了他眼中的美国。书中涉及话题很广,涵盖美国大选的种种细节和内幕,美国的基础设施,美国政府算什么等美国乃至中国社会问题,在中美对比中,用最真切的事件细节和生活经历向你展示一个当下的美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美国算什么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作者 | 薛涌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美国算什么》透视美国政治格局,详解中美热点话题。作者薛涌以多年来对美国政治及当下环境的观察和研究,向读者展示了他眼中的美国。书中涉及话题很广,涵盖美国大选的种种细节和内幕,美国的基础设施,美国政府算什么等美国乃至中国社会问题,在中美对比中,用最真切的事件细节和生活经历向你展示一个当下的美国。 内容推荐 《美国算什么》作者薛涌,以自己对美国政治及整个国民生存状态的敏锐关注,捕捉到了美国作为世界大国面临的种种问题及对中国某些现状的启示。《美国算什么》中涉猎到美国大选,美国的基础设施,美国的精神分裂,“新美国”是个什么样子等等为人关注的问题。 目录 选 举 奥派总统可能吗 保守派的背水一战 茶党前景黯淡 罗姆尼该加冕了吗 美国的政治智商是否在增高 美国精神的分裂 穷为何成了资本 桑托勒姆保守主义 戏剧性的艾奥瓦 “末日之战” 避孕政治吹偏了罗姆尼的航程 佛罗里达:共和党的平叛地 罗姆尼对共和党的“敌意收购” 共和党内战,民主党搅局 “掮客提名会”要到来了吗 Cadillacs让人伤不起 避孕的政治化 公布财产后的麻烦 想当官就别想二奶 “避孕党”与“伟哥党” 超级星期二为什么不再超级 美国“二奶政治”中沉默的大多数 共和党内的“阶级斗争” 罗姆尼对奥巴马之战开始 同性恋的政治纠结 “严重的保守主义”有多严重 时 评 从Donald Keene变成日本人看软实力的经营 经济学是混蛋,还是经济学家是混蛋 管道工 拿博士不如当司机 后工业化的城市污染 “后谷歌时代”的中国 越发达越落后 贫富分化是否到了临界点 偷猪业 拥堵大国 美国很落后 慢半拍 哪国的老百姓挣得多 脑力流失 全球化的两个面向 日本:发展的新典范 市场有没有道德 西方的中国梦 拯救世界经济还必须依靠美国 保障房是城市的生命 房价的“美国国情” 看病要懂法 美国地方政府怎么对待招商引资 美国政府算什么 纽约的富人们为何不高兴 树能招多大的风 泰坦尼克告诉了我们什么 在美国创办家庭企业 观 点 自然和谐增进社会和谐 市场机制为什么对付不了一场雪 风景为什么“玩不起” 赫芬顿与美国新媒体的崛起 后纸媒时代的信息权威 看病何以那么令人“性”奋 美国的个体户 美国怎么保护植被 男人终结了吗 品牌需要信仰 我为什么不喜欢珠宝 知识是否还有“全书” 中美制造业正在逆转 自行车递送在波士顿的崛起 自由故乡中的“自由” 白住房阶层 和汽车去战斗 美国正在走向能源独立吗 美国制造业是否进入了“拐点” 奇货可居的纽约保姆 汽车业的想象力 试读章节 奥派总统可能吗 罗姆尼赢得新罕布什尔州的共和党预选,这在投票前就已经是个毫无悬念的结局。真正的看点,还是谁赢得第二。特别是作为极右翼最后希望的金里奇和桑托勒姆,谁能抢到第二名,谁就有希望在南卡罗来纳领衔南部保守派与罗姆尼进行最后一搏。 结果,保罗名列第二。他虽然比罗姆尼还差16个百分点,但得票比金里奇和桑托勒姆加起来还多。更不要忘记,他在艾奥瓦排名第三,得票率高达21%,仅比罗姆尼和桑托勒姆差4个百分点。在共和党的预选中,他现在是稳居第二。新罕布什尔的结果揭晓后他对记者说:“如今能待在比赛中和罗姆尼竞争的,实际上就是我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强调:“只有我能阻挡罗姆尼!” 保罗可谓是最纯洁的市场经济主义者,从来都以奥派自居。如果你要在政治家中找哈耶克,那么非保罗莫属。他的政治哲学集中在两点上:第一,坚持纯粹的市场经济,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第二,坚持宪法对个人权利的保障。从这两条原则出发,他要求消减联邦预算,清除赤字,解散联储,回到金本位。在外交上,他把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视为和小政府的政治哲学格格不入,鼓吹孤立主义原则,要求美国从世界各个区域撤军,并对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都极力反对。 这样的立场,使他根本无法为共和党主流所接受。在内政特别是经济政策上,他属于极右,哪怕是极右派共和党人也认为他过于偏激,提出的政策没有任何实施的可能性。在外交上,他又是极左,左得连民主党也望尘莫及。他所代表的,是保守派和自由派之外的第三种力量:个人自由主义(libertarianism)。这个词,其实应该直接翻译成自由主义。但因为容易和左翼的自由派(liberal)混淆,故而进行意译,加上“个人”二字,以体现其捍卫个人权利的立场。 保罗是个接生过4000个婴儿的妇产科医生,深信个人自由的权利从妊娠那一刻就开始。在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他成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信徒,并当选为得州的众议员。在1984年竞选得州参议员失败后,他在1988年作为个人自由主义党的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在全国获得了0.5%的选票,排在老布什和杜卡基斯之后成为第三。自此之后,他一直被第三党势力延揽,自己也经常支持第三党的活动。因此,共和党主流总把他视为要分裂出一个第三党的异端。 2008年,保罗再参选总统。不过这次是参加共和党的预选。他一参选就显示出惊人的募捐能力,特别是小额捐款数量极大。在艾奥瓦,他赢得了10%的选票,在新罕布什尔则获得了8%。在蒙大拿则赢得了25%,在北达科他赢得了21%。在麦凯恩已经赢得足够的选举团票数、锁定提名后,保罗仍然不肯退出,坚称选举不是为了攫夺权力,而是传播思想。直到6月12日他才宣布放弃,理由是要把手中的竞选资金更有效地使用。应该说,此时他已经显山露水。可惜,2008年的媒体先聚焦于奥巴马与希拉里的世纪大战,然后则是麦凯恩与奥巴马的竞争,忽视了保罗。右翼的福克斯新闻甚至还拒绝把他包括在共和党预选的电视辩论中。 但是,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11年,他的儿子当选为肯塔基州的参议员,父子成为历史上第一对同时在两院任职的议员。2012年共和党预选,在投票前人们就开始注意到保罗的势头。他甚至一度被看好会赢得艾奥瓦。虽然他在艾奥瓦没有如愿,但获得的选票比四年前已经倍增。在新罕布什尔,他的得票率比四年前多了三倍。此时,主流媒体已经再无法对他熟视无睹。保守派评论员也在大声疾呼:“共和党忽视保罗,等于自掘坟墓!” 不过,保罗的政治立场,依然使他无法获得共和党的总统提名。他76岁的高龄,当选要77岁,到这岁数连里根也快卸任了。所以,人们仍然把他看作是“抗议型”候选人。问题是,为什么这样一位明明没有希望的候选人,获得的支持会越来越多?他人气的上升,是否会深刻地塑造美国的政治? 保罗的成功,有如下几大因素。第一,民主党和共和党,本来有大政府主义和小政府主义之分。但小布什八年,大大扩张了联邦政府,增加了预算、赤字和债务。大政府的保守主义成为共和党的官方政策。那些信奉小政府的财政保守主义者们感到幻灭。第二,小布什的统治以基督教福音派为社会基础,在同性恋等问题上过分干预公民的私生活。保罗虽然极力反对堕胎,但坚持政府要置身于公民生活之外。所以,那些信奉政教分离的宪政主义的保守派,也只有投到保罗旗下。第三,小布什八年美国穷兵黩武,国力衰竭。保罗则认为,政府在国内不应该管个人的事,在海外也不要管别人家里的事。能交朋友就交,不行就大家各自过各自的日子。第四,保罗既然作为“抗议型”候选人,就不以攫夺权力为目标,因而不像其他政客那样不停地妥协。他在国会里被称为“‘不’先生”,从来不为党派利益支持任何自己不认同的议案。竞选总统几次,也从来不改变立场。时间一长,选民们发现其他候选人都是随风倒的政客,唯有保罗是有真正信仰的人。《华尔街日报》甚至曾发文指出,保罗是唯一一位毫不妥协地捍卫宪政权利的候选人。再看看美国目前庞大的债务、海外留下的乱局,许多选民眼睛一亮:难道历史不是证明他是对的吗? 分析家们一直在大选中寻找“转换型”的政治家。里根、奥巴马都属于这类。这些人的成功,在于他们把一些过去不关心政治、不投票的人纳入自己的营垒,进而彻底重塑了美国的政治图景。如今奥巴马魅力消失,罗姆尼枯燥乏味,真正把大量过去不投票的选民带入政治程序的,就是保罗。这里的一个奇观是:保罗虽然是最老的候选人,但追随者中年轻大学生的比例最高。他们人数虽然还不够多,但都属于“敢死队型”的,要么保罗,要么谁也不选。保罗从1988年就特别注意年轻人,甚至刻意去赢得那些还不到投票年龄的群体的支持。随着这些人的长大,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接下来南卡罗来纳和佛罗里达两战,估计会是罗姆尼和极右势力的血拼。保罗则相对低调,埋头准备着后来的战斗。如果两战下来金里奇和桑托勒姆都“壮烈牺牲”,罗姆尼也遍体鳞伤,整个预选就成了他和罗姆尼之争了。这将大大扩大他的影响。最后罗姆尼为了换得他的支持、联手对付奥巴马,也许会对他的政策主张作若干妥协。更重要的是,保罗代表了美国政治中两股潜流:对于大政府和债务的痛恨,和孤立主义的崛起。这两股潜流将如何塑造未来的美国政治,也许是更值得关注的。P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