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自觉的奋斗目标。本书在梳理中西思想文化史、进行深度学理辨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何为美好生活的公共理解。基于新时代中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描述了当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结合时代大背景和当前发展阶段的实际,探讨了制约美好生活实现的诸多因素。最后,从整个社会走向美好生活发展观和个人创造幸福美好人生的角度,对如何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富于启示的建议。 作者简介 沈湘平,1971年生,籍贯湖南省浏阳市,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度任职于中央机关。主要从事一般哲学理论、现代性问题、马克思思想、价值与文化等方面研究。已出版《理性与秩序》(2003)、《全球化与现代性》(2003)、《邓小平的思维世界》(2004)、《哲学导论》(2008)等著作,主编全国高职高专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5),主编“走进人文社科”丛书(2009-2010)和《社会热点解读》(2003、2004),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各1项,在《哲学研究》、《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一、中国古人的向往 二、西方世界的追寻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描述 四、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 第二章 美好生活的本质内涵 一、美好生活相关概念辨析 二、美好生活的不同学科视野 三、美好生活的不同主张 四、美好生活的公共理解 第三章 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 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 二、更好的经济生活 三、更好的政治生活 四、更好的文化生活 五、更好的社会生活 六、更好的生态环境 七、更好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四章 实现美好生活的制约因素 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二、主体美好生活之间的冲突 三、高度现代性导致的生存焦虑 四、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 五、个体素质的局限 第五章 走向美好生活的发展观 一、传统发展观的回顾与超越 二、新时代中国的美好生活发展观 三、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促进人类美好生活 第六章 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 一、正确认识自己以明了幸福的真谛 二、正确认识世界以廓清幸福的前提 三、智慧地与世界辩证和解 结语 为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 后记 导语 本书契合这一时代背景,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特点,尝试性地对何谓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怎样才能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党如何带领人民不断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回答,从而充分阐释了这一承载着饱满情感与丰富价值内涵的党的奋斗目标与愿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更指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本书有助于对美好生活的内涵和价值的了解,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在今日中国语境中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