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城春秋/百部红色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高云览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厦联社的活动为线索,以厦门大劫狱为终结,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中国革命形势,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政治风貌,成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20世纪30年代的海岛小城厦门,一群热血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组成了“厦联社”,开展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宣传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何剑平、吴坚等先后被捕入狱。为了营救狱中的同志,李悦和丁秀苇领导的党团员在好汉吴七以及打入敌人内部的国民党管狱长老姚等人的帮助下,里应外合,举行暴动,一举攻破了敌人的监狱,与大部队胜利会师。小说塑造了李悦、何剑平、丁秀苇、吴七等一群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简介
高云览,(1910-1956),原名高怡昌,笔名高云览,福建厦门人,当代作家。1926年至上海,就读于同乡会馆开办的免费学校泉漳中学。1927年开始,先后在厦门、漳州任报纸编辑和中小学教员。1932年在上海加入左联。七七事变后,赴南洋教书,在马来亚参加“抗敌后援会”和南洋华侨回国慰问团。1950年回国后定居天津。1952年开始,用4年时间写成长篇小说《小城春秋》。代表作有《小城春秋》《前夜》《春秋劫》等。
目录
《小城春秋/百部红色经典》无目录
序言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全面展现中国共
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辉
煌的发展历程,取得的伟
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集中
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
力和生命力,北京联合出
版公司策划了“百部红色经
典”系列丛书,希望以文学
的形式唱响礼赞新中国、
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本套丛书收录了近一百
年来,描绘我国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
斗、开拓创新、改革开放
的壮美画卷,充分展现我
国社会全方位变革、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主体地位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讴歌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中国梦的100部文学经典
力作。
本套丛书汇集了知侠、
梁晓声、老舍、李心田、
李广田、王愿坚、马烽、
赵树理、孙犁、冯志、杨
朔、刘白羽、浩然、李劼
人、高云览、邱勋、靳以
、韩少功、周梅森、石钟
山等近百位具有代表性的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入
选作品中,有国民革命时
期探索革命道路的《革命
的信仰》《中国向何处去
》,有描写抗日战争的《
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
队》《风云初记》,有描
绘解放战争历史画卷的《
红嫂》《走向胜利》《新
儿女英雄续传》,有展现
新中国建设历程的《天山
牧歌》《三里湾》《激情
燃烧的岁月》,有寻找和
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年
轮》《日夜书》,也有改
革开放后反映中国社会现
状、探索中国道路的《中
国制造》《今夜有暴风雪
》,同时还收录了展现革
命英雄人物光辉事迹的《
刘胡兰传》《焦裕禄》《
雷锋日记》等。
本套丛书讲述了丰富多
样的中国故事,塑造了一
大批深入人心的中国形象
,奏响了昂扬奋进的中国
旋律。这些经历了时间检
验的文学作品,在艺术表
现形式、文学叙述方式和
创作技巧等方面都具有开
拓性和创造性,作品的质
量、品位、风格、内涵等
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准,
都是有筋骨、有道德、有
温度的优秀作品,很多作
家的作品都曾荣获“五个一
工程奖”“茅盾文学奖”“鲁迅
文学奖”“国家图书奖”等奖
项。
为将该套丛书打造成为
集思想性、艺术性、时代
性为一体,展现新时代文学
艺术发展新风貌的精品图
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成
立了由出版界、文学艺术
界的资深专家和学者组成
的编辑委员会。他们从文
学作品的历史价值、文学
价值、学术价值、现实意
义等维度对作品进行了深
入细致的研读和筛选,吸
收并借鉴了广大读者的意
见与建议,对入选作品进
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综合
评定,努力将“百部红色经
典”系列丛书打造成为政治
性、艺术学、思想性和艺
术性和谐统一的优秀读物
,向伟大晰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这一光荣的日子献
礼!
导语
《小城春秋/百部红色经典》是现代知名红色作家高云览的巅峰之作。本书自1956年首次出版后,迄今为止已翻版20多次,累计销量达150多万册。
《小城春秋/百部红色经典》荣获“新中国60年影响力的600本书”之一,曾被列入“中小学语文推荐课外阅读图书”,同名电影入选“中国电影90年十大名片”。
与《青春之歌》辉映南北的红色经典。全程再现1930年震惊全国的“厦门大劫狱”,它以我党零伤亡解救被反动派关押的党内外40多名同志而轰动海内外,谱写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传奇篇章。本书正是取材于此事件,故事内容惊心动魄,生动展示了抗日战争前夜一代爱国青年的战斗图景,颂扬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
后记
××同志:
回国后一直没有见过你
,只读了你出版的书和发
表的文章。每次读了你的
文艺批评后,我总反复检
查自己写着的东西:是不
是也有你所指出的那些作
品的缺点?
这一次秋江同志和愈之
同志谈,决定让我把我写
的长篇小说交给你审阅。
这决定使我高兴。现在我
就把我写《小城春秋》的
经过简单说一说吧:
二十多年前,我的家乡
厦门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大
劫狱。这一个有计划有组
织的劫狱是在当时我们党
的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发动
的。我深受感动,一直想
拿这事件写个长篇小说。
党派人来和我联系,并把
劫狱的全部秘密材料交给
我,鼓励我写出来。但是
,当时环境的不自由和我
个人能力的限制,使我写
了一半就停笔了。结果我
只另外写了个以劫狱为线
索和以地下工作为背景的
中篇小说叫《前夜》,交
给上海湖风书局出版。
我把写了一半的那个不
成器的长篇带到南洋。日
寇南进后,这部稿子被一
个替我保存的朋友把它烧
了,但我的心没有死,我
想写这个长篇的意愿一直
在心里悬着。这意愿在黑
暗的年代中是个梦想,但
在新中国诞生后的今天,
就不再是个梦想了。我可
以畅所欲言了,我可以补
完那个二十多年来一直悬
着没有完成的任务。我不
自量力而且充满自信地开
始我的工作。自然,今天
我要写的已经不是那个劫
狱的史料,而是通过这些
史料来写人,写那些死在
国民党刀下而活在我心灵
里的人。截至今天,我已
经写了三年又三个月。我
天天用九小时的劳动来坚
持这个工作。使我有这个
信心和勇气的,首先是党
的真理召唤了我,其次是
那些已经成为烈士的早年
的同志和朋友,他们的影
子一直没有离开我的回忆
。我不再考虑我写的能不
能成器,因为我已经抑制
不住自己,我的笔变成了
鞭策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鞭
子了。当我构思的时候,
那些不朽的英魂,自然而
然就钻进我的脑子里来,
要求发声。
从前年(一九五四年)
夏天起,阿英同志前后看
了我的第三遍稿和第四遍
稿,每一遍稿都提了详细
的意见,并帮助我做全面
的重新布局和结构。他的
批评和鼓励使我的工作得
到了修正和增加了勇气。
我终于又改写了第五遍稿
和第六遍稿。阿英同志过
去对我工作的鼓舞和批评
,这一点,我必须如实地
说出。
作为一个新兵和小彩我
知道自己的水平很差,得
比别人多花些苦功夫。我
再三再四地葶虑着那些热
情帮助我的同志和朋友的
意见,改写了一遍又一遍
。里面也有好几章是改写
了十几遍的,至于全部前
后的修改,那就不计其数
了。这孩子磨得我好苦!我
摔了不少跟斗,摔得越痛
就领悟得越深。在构思和
修改的过程中,我不断地
砍杀那些公式概念的废料
和自然主义的渣滓。可以
说,在追求着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这条道路,从理论
的钻研到创作实践,我是
一滴一点地摸索着走的。
我相信,你读《小城春
秋》的时候,一定会很快
就分析出我是沿着怎样小
城春秋的一条道路走的。
我喜欢什么,憎恶什么,
也一定瞒不了你的眼睛。
在我读过你的文艺批评后
,我这样相信不是没有理
由的。
为着审阅和修改的方便
,这一回我把修正的《小
城春秋》油印了,邮寄二
十九部给你,希望你读了
,同时代转给各方面有关
的同志。我相信我一定能
得到你和集体的热情的关
切和帮助,我也相信我这
三年多坚持的劳动绝不会
是白花。
请对我这习作进行尖锐
地批评吧,不要放松里面
任何一个缺点。如果发现
什么差错,请你随时在油
印本上做个记号或批评,
这样我在修改时比较有个
线索可寻。
你当然会体会到我把这
稿子寄出去后迫切期待的
心情的。我希望很快就会
读到你的复信。我打算这
月底能赴京一行,那时候
再谈吧。
高云览
1956年5月19日
书评(媒体评论)
人物有血有肉,秀苇写
得很感人,是一部革命的
传奇。
——丁玲(作家、社会
活动家)
《小城春秋》与《青春
之歌》一样,一南一北,
互相辉映。
——冯牧(散文家、文
学评论家)
精彩页
第一章
从我们祖先口里,我们常听到:福建内地长年累月闹着兵祸、官灾、绑票、械斗。
常常有逃荒落难的人,从四路八方,投奔来厦门。于是,这一个近百年前就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海岛城市,又增加了不少流浪汉、强盗、妓女、小偷、叫花子……旧的一批死在路旁,新的一批又在街头出现。
一九二四年,何剑平十岁,正是内地同安乡里,何族和李族械斗最剧烈的一个年头。
过去,这两族的祖祖代代,不知流过多少次血。这一次,据说又是为了何族的乡镇流行鼠疫,死了不少人,迁怒到李族新建的祠堂,说它伤了何族祖宅的龙脉。两族的头子都是世袭的地主豪绅,利用乡民迷信风水,故意扩大纠纷,挑起械斗。于是,姓何的族头子勾结官厅,组织“保安队”;姓李的族头子也勾结土匪头,组织“民团”——官也罢,匪也罢,反正都是一帮子货,趁机会拉丁、抽饷、派黑单,跟地主手勾手。这么着,恶龙相斗,小鱼小虾就得遭殃了。
何剑平的父亲何大赐,在乡里是出名剽悍的一个石匠,被派当敢死队。一场搏杀以后,何大赐胸口吃了李木一刀,被抬回来。他流血过多,快断气了,还咬着牙根叫:
“不能死!不能死!我还没报仇……”
何大赐的三弟何大雷,二十来岁,一个鹰嘴鼻子的庄稼汉,当晚赶来看大赐。这时候,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
“李木!……李——木!……”大赐喘着气说不出话,手脚已经冰凉,眼睛却圆睁得可怕。
大雷流着眼泪,当着临死的二哥指天起誓:
“皇天在上,我要不杀了李木,为二哥报仇,雷劈了我!……”
话还没说完,天上打闪,一个霹雷打下来,天空好像炸裂,满屋里的人都震惊了。
大赐听了三弟的起誓,这才合了眼。这不幸的戆直的石匠,在咽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还不知道他是为谁送的命。
也和石匠一样戆直的李木,听到石匠死的消息,惊惧了。深夜里,他带着老婆和十四岁的儿子李悦,打同安逃往厦门,告帮在舅舅家。舅舅是个年老忠厚的排字工人。
何大雷随后也带着小侄子剑平,追赶到厦门来,住在他大哥何大田家里。
何大田是个老漆画工,结婚三十年没有孩子,看到这一个五岁无母、十岁无父的小侄子,不由得眼泪汪汪。从此老两口子把小剑平宠得像连心肉似的。
大雷结交附近的角头好汉,准备找机会动手。起誓那天晚上的雷声,时不常儿地在他耳朵里震响着,有时连在睡梦里也会惊跳起来。
忠厚老实的田老大,每每劝告他三弟说:
“你这是何苦!这么杀来杀去,哪有个完啊?常言道:‘宁与千人好,不与一人仇。’……”
大雷不理。一天,大雷带着小剑平出去逛。经过一条小街,他指着胡同里一间平房对小剑平说:
“瞧见吗,杀你爹的仇人就住在那间房子里。我天天晚上在这里等他,等了九个晚上了,他总躲着不敢出来……”
说到这里,大雷忽然又指胡同口一个孩子说:
“瞧,李悦在那边,去!揍他!”说时折了一根树枝递给小剑平,“去!别怕,有我!”
小剑平记起杀父之仇,从叔叔手里接过树枝,冲过去,看准李悦的脑袋,没头没脑地就打。
血从李悦额角喷出来,剑平呆了。树枝险些儿打中李悦的眼睛。李悦不哭,正想一拳揍过去,猛地看见对方的袖子上扎着黑纱,立刻想到这孤儿的父亲是死在自己父亲的刀下,心抖动了一下。他冷冷地瞧了剑平一眼,掉头跑了。
大雷很高兴,走过来拍着侄子的肩膀说:
“有种!你看,他怕你。”
从那天以后,剑平不再见到李悦。
李木自从听说大雷追赶他到厦门,整日价惶惶不安地躲在屋里,老觉得有个影子在背后跟踪他。那影子好像是大雷,又好像是大赐。
不久以后,大家忽然风传李木失踪,接着风传他出洋,接着又风传他死在苏门答腊一个荒芭上。
其实李木并没有死。
原来有一天,有一个随着美国轮船往来的掮客,在轮船停泊厦门港内的时候,来找李木的舅舅,对李木的遭遇表示豪侠的同情。到开船那晚,他慷慨地替李木买好船票,说是可以带他到香港去做工。李木一想这一走可以摆脱大雷的毒手,不知要怎样感谢这位仗义的恩人。船经过香港,恩人又告诉他,香港的位置给别人抢去了,劝他随船到苏门答腊的棉兰去“掘金”。这天船上又来了二百多名广东客和汕头客,据他们说,也都是要“掘金”去的。船到棉兰时,李木才知道,他跟那二百多名广东客和汕头客,一起被那位恩人贩卖做“猪仔”了。
二百多个“猪仔”被枪手强押到荒芭上去。从此李木像流放的囚犯,完全和外界隔绝了,呼天不应,日长岁久地在皮鞭下从事非人的劳动,开芭、砍树、种植烟叶。这荒芭是属于荷兰人和美国人合营的一个企业公司的土地,荒芭上有七百多个“猪仔”,全是被美国和荷兰的资本家派遣的骗子拐来的。
烟叶变作成沓成沓的美金和荷兰盾。发了昧心财的美国老板和荷兰老板,在纽约和海牙过着荒淫无耻的“文明人”的生活。那些被拐骗的奴隶,却在荒岛上熬着昏天黑地的日子,每月只能拿到两盾的苦力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