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管理者多是从一线骨干中提升,他们有“爱干”的前提,有“能干”的记录,但是管理者是否合格,还要看他们是否有“会干”的能力。
大多数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都是凭借“经验教训”和个人的“智力与能力”去完成工作,但实际上,职场上有成熟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套路可以直接应用。书中从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教授中层高效工作方法。
“工作五步法”是一项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五个步骤,缺一不可。自成闭环。只要遵循五步。不会出现缺项、漏项,杜绝工作失控。“工作角色认知”让中层管理者在不同角色中,恰当地行使不同权力,承担不同责任。在前两个问题充分解决的基础上,中层管理者已经进入了“会干”的队列。如果再有效地管理时间,就会让工作井井有条、事半功倍。
最基础的方法也是最有用的方法。李国刚和史宇红编著的《超级中层商学院之做事有章法》中介绍的工作方法不花哨,但深入实用,清晰可循,反复操练将带来思维方式上的进步和综合能力上的提高。如果你能守住“三部曲”,便能化繁为简,方案清楚,动作有效,也就具备了迈向更高台阶的实力。
中层管理者不仅要有“爱干”的工作态度、“能干”的工作技巧,还要“会干”,即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李国刚和史宇红编著的《超级中层商学院之做事有章法》从“工作五步法”、“工作角色”、“时间管理”三个维度帮助中层管理者掌握工作的标准步骤,认知自己的工作角色,管理好工作时间,从而在工作中做到从容应对、事半功倍。这些工作方法给中层管理者琐碎而具体的工作内容提供了完整、系统的解决方案。《超级中层商学院之做事有章法》是超级中层商学院系列中的一本,对中层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高团队工作效率有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中层管理者都在做监督与执行类工作
执行类工作是指贯彻施行、实际履行,是针对那些已经明确工作目标、步骤、工作结果的具体事务处理;监督类工作是指对员工的工作过程与结果进行细致的监督、检查,以保证组织业绩的达成。这类工作是中层日常做的最多的工作。
例如,筹备某次公司级会议,承担组织工作的中层管理者既要亲力亲为地做一些具体执行工作,像准备会议议程和通知、与参会领导沟通发言内容,又要对下面员工的会议筹备工作进行严密的检查监督,像检查会议用品准备情况、座位排布情况、投影设备情况等。
如果中层遇到下属工作经验不足、能力不够的情况,那么其执行类工作就会更加繁琐,小到购买会议用品可能都需要亲自出马。
从这个角度看,中层管理者的确很不容易,真是要“出得厅堂,人得厨房”!
中层管理者都在做决策类工作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主体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
日常工作中,决策是无处不在的。过去老员工传授给新员工的工作秘诀就是:早请示、晚汇报。实际就是在针对工作过程请求领导给予决策性指导,帮助修正工作的动作。
中层管理者虽然还不是高管,不能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做决策,但常规事情基本都是中层在行使决策权。中层接到下属的电话,很多都是员工在请中层做决策;下属找中层谈工作的事情,很多也是在请中层做决策,请中层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指示;中层参加的部门内部会议,很多时候都需要有会议结论,即需要中层针对本次会议内容给出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指令与要求。
中层的决策难度通常是相对较低的,因为很多中层在面对复杂事情时,通常会把“皮球”踢给自己的上级,从这一点来说,平时累点帮领导做点“作业”,还是值得的。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常犯的错误
中层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一般会有6个“面对”:
面对需求,即要知道每一项工作的出发点在哪里,根据这个出发点有何具体要求。需求的提出者一般是客户或者是上级。
面对方案,这是工作的“作战计划”,需要中层认真去分析、准备,这也是体现中层专业水平的关键点。
面对拍板人,即向你下达“作战命令”的人。
面对下属,即你手下的团队成员,他们要按照你的“作战计划”和“作战命令”来执行具体工作。
面对规律,每项工作的展开,背后都有规律可循,如果能够做到“求是”,会少走很多弯路。
面对自己,即给自己在作战过程中的定位是什么?
中层管理者在处理以上6个“面对”时,是否有充分的自信,是否明晰其中的内涵,都会影响到工作的结果。下面是针对这6个“面对”,所列出的中层管理者常犯的错误。P5-6
每到年终,我都会接受一些客户企业的邀请,参加客户企业的年度总结大会。会议一般都有一个程序:表彰优秀员工。看着台上受表彰的员工,特别是那些中层管理人员,我内心突然产生一个疑问:在同样的企业环境(土壤一致),面临同样的机会(环境条件一致),为什么这些中层管理人员能够站在表彰台上?他们和其他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带着这个问题,我针对获奖的中层管理人员做了深入调研,主要调研对象是这些获奖员工的上级领导,问题是:你认为他成为优秀中层管理人员的理由是什么?
大家给我的答案不尽相同:
“他这一年工作业绩很突出!”
“他工作扎实肯干,乐于奉献!”
“他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帮我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他工作能力强,团队管理得好!”
“他很会干活,工作有思路,工作效率高!”
“他这个生产厂的产品成材率一直在公司保持领先!”
“他很擅长带队伍,团队士气高涨!’’
之后,我再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从各个企业家那里去寻找他们对“超级中层”的定义。
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一生亲手缔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在他的作品《活法》里面指出,成功=能力×努力×态度,即他认为管理者能够成为超级中层,最重要的是有正确的价值观、很强的工作能力以及勤奋努力。
在稻盛和夫看来,“能力”多数源于天生,我们很难改变;“努力”就是倾注到工作中的激情,而“态度”则是人生态度与思维。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对联想的中层管理者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即在“三心”(责任心、进取心、事业心)当中,中层管理者要有责任心与进取心。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下属的要求是:有使命感、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德、开阔的视野和结构性思维能力、均衡发展的管理能力、善于学习。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提出:“想干与不想干”是有没有责任感的问题,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能干与不能干”是创新的问题,即能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张瑞敏对中层管理者的要求是品德、才干和创新。
格力总裁董明珠对中层管理者的要求:第一是要忠诚,第二是要有奉献精神,第三是要讲诚信。如果这几个最基本的要素不具备,也许他的能力强,但是对企业来说可能是埋了一个定时炸弹。
还有我国其他一些民营企业家,对中层管理者的要求各有特点,比如要求中层在工作中要“低调做人”;要求对待工作能够做到“上传下达”,做好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桥梁;要求中层既能“出得厅堂”(站在公司大局角度思考),又能“入得厨房”(带领员工做好基础工作)等。
我把以上众多的说法做了提炼归纳、整理,发现超级中层之所以“超级”,无非具备以下三大特征:
第一,从工作结果上看,他们都带领团队做出了突出的业绩。比如这个团队的销售产品数量最多、所负责生产厂制造的产品质量最好、为公司节约了成本、为企业挽回了损失、客户满意度最高、研发创新了产品和服务等。请注意,这里所指的“突出业绩”不是中层管理者个人的突出业绩,而是所带领团队创造的突出业绩。在访谈中,很多企业高管反而对个人业绩不错但是团队业绩糟糕的中层表示了不满。
第二,从工作过程上看,他们都爱干、能干、会干。
爱干:有端正的工作态度,比如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积极主动、乐于助人、肯吃亏、有大局观、勤奋、求实、进取等。
能干: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比如善于沟通、协调、表达,善于学习,善于管理团队、培养人才等。
会干:能使用事半功倍的工作方法,比如使用5W管理产品质量,使用“计划一执行一检查一改善”管理工作过程等。
第三,从管理方面看,他们都是出色的牧羊人,而非出色的领头羊。成功的中层管理者无一例外都“能够带领团队创造佳绩”,并且把自己所负责的团队打造成为“创造人才的工厂”。不能带出一支队伍的中层,绝不是老板心中合格的中层。
爱干,关键在于人心;能干,关键在于大脑;会干,关键在于善于利用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用双手去放倒一棵树,即使你再爱干和能干,也不可能比用锯去锯树效果好。
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很多中层管理者都没有接受过关于工具方法的培训,他们很多时候还是凭借“经验教训”、凭借个人“智力与能力”去完成工作,并在工作中逐步摸索,形成自己的工作套路,但这些套路未必科学,也可能并不是捷径。
事实上,职场工作是有成熟的工作方法、工作套路可以直接应用的。如果中层管理者有了“爱干”的态度,有了“能干”的技能,加上“会干”的工作方法,那站在表彰台上的日子就不远了。’
关于“会干”的工作方法,本书将从三个立体维度来详细阐释:
第一个立体维度是工作五步法,即从一项工作开始到结束,所要经过的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缺一不可,且自成闭环。按照五步法完成的工作,不会出现缺项、漏项,更不会出现不可控的工作局面。
第二个立体维度是工作角色。本书所讲的工作角色,不是指我们工作中的岗位角色,比如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长、主管等,而是指在一项具体工作中,其中成员所承担的主要角色,比如责任人、决策人、执行人、咨询人等。工作角色不同,行使的权力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第三个立体维度是时间管理。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概念,我们的宇宙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时空的关系,是在空间的架构上比普通三维空间的长、宽、高三条轴外又多了一条时间轴。从工作方法角度来说,本书也将从时间管理的维度,帮助中层管理者在掌握工作五步骤、明确自己的工作角色之后,能够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把更多时间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上。
图1通过三个维度构建了工作方法的三维立体全景图。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读者首先掌握工作的标准步骤,其次认清自己的工作角色,最后管理好工作时间,让自己在“会干”这个层面上,做到从容不迫、应用自如、事半功倍。
总之,工作方法就是工作时所使用的工具。掌握先进的工作方法,能使你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工作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