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星星的眼睛为什么眨呀眨?水里为什么能“生”出火?电池为什么会有电……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有许多奇妙的科学现象,其实,科学知识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深奥和枯燥,你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化平凡为神奇,亲手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探索科学世界中的奥秘。
章程主编的《优等生最爱做的250个经典科学实验》里的科学并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在你身边确实存在的科学现象,当你通过250次的实验操作、250次的亲身经历、250次的恍然大悟之后,你可以骄傲地对别人说:“我热爱科学,我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长大以后,我要当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优等生最爱做的250个经典科学实验》分为“淘气”的声音、电与磁的奇幻世界、力与运动的“较量”、神秘莫测的空气、光的“搞怪把戏”、神奇的化学世界、热与冷的“特技表演”七个部分,囊括了250个经典科学实验,极具操作性和趣味性。在每个实验中,为了让你能够更好地动手实践,内容被分为“迷你工具箱”、“游戏进行时”和“原理揭秘”三块,分别详细阐述了实验的准备工具、过程和原理;而在每个实验的后面还设有“百科链接”,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原理介绍给你,更好地丰富你的知识。《优等生最爱做的250个经典科学实验》由章程主编。
001 制作“土电话”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想必大多数同学的家中都有了电话这种通讯工具,它可以说是人们之间良好的沟通桥梁。但是你听说过“土电话”Ⅱ马?要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中,就曾经利用“土电话”来与地面的岗哨进行沟通,准确地掌握敌人的动向呢!你是不是也想亲手来做一下“土电话”呢?
迷你工具箱
矿泉水瓶,剪刀,砂纸,牛皮纸,透明胶,针,粗白线,双面胶,彩纸(如广告宣传页)。
游戏进行时
1 用剪刀将矿泉水瓶剪成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筒,做话筒和听筒,然后用砂纸将圆筒的边缘打磨光滑,防止使用时刺伤或划伤。
2 用牛皮纸剪出两个比圆筒底部稍大一点的圆,封住圆筒的一端,用透明胶固定好,作为震动的音膜。在固定牛皮纸的时候尽量将牛皮纸拉紧,那样传音效果会比较好。
3 用针在牛皮纸的中间扎个小孔,将粗白线穿进去,把两个圆筒连接起来。注意粗白线一定要打个结,否则会脱落。
4 用彩纸给电话做件漂亮的外衣,用双面胶固定。
原理揭秘
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很快。当你对着“土电话”讲话时,声音会经由矿泉水瓶传到粗白线上去(此时如果你触摸粗白线会发现它有轻微振动),然后再沿着粗白线朝前传播,最后到达另一端的矿泉水瓶,就传进了对方的耳朵里。
百科链接
知道了声音的传播原理后,就很容易理解电话的工作原理了。电话是利用电话线将声波用电磁波的方式传播出去的,它的整个传播过程为“声音引起振动一引起电流变化一产生电磁波一再转化为振动一听到声音”。
002 能发出“魔音”的水气球
如果在一个气球中注满水,你会听到气球肚子里发出一种奇怪的“魔音”,非常有意思,赶快动手做一做,听一听!
迷你工具箱
两只气球,细线,水。
游戏进行时
1 把一只气球充好气,用细线将气球口扎紧。
2 把第二只气球慢慢注满水,使之大小和第一只气球差不多。注好水后,用细线将气球口同样扎紧。
3 把两只气球放在桌面上,用手指轻轻地弹叩桌面,然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你会发现,充气的气球声音不怎么清晰,而盛满水的气球会发出比较清晰的声音。
原理揭秘
你知道声音为什么能传到我们的耳朵里吗?主要是我们周围的空气受到声波的振动,而空气中含有非常多细小的分子,分子与分子之间隔着一定的距离,由于水分子之间相隔的距离非常小,因此它们传送声波的振动相对容易些,所以这就是我们能听到水气球能发出清晰声音的原因了。
百科链接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是声波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形成的运动。
003 会唱歌的易拉罐
你去听过音乐会或者演唱会吗?那富有节奏感的旋律是不是让你深深陶醉呢?其实在家里,你也可以利用易拉罐来演奏一段美妙的音乐!
迷你工具箱
易拉罐,关工刀,筷子,锥子,细线,透明胶。
游戏进行时
1 用美工刀在易拉罐的侧面开一个长5厘米,宽0.7厘米的小洞。最好戴上手套,以免锋利的美工刀和易拉罐开口割伤自己。
2 把筷子折断,长度要小于5厘米。
3 在易拉罐的底部用锥子凿一个小孔,不用太大,只要能穿过准备的细线即可。
4 用细线穿过易拉罐的罐底,之后再通过侧面的小洞穿出。
5 把侧面小洞穿出的线系上折断的筷子,然后拉回罐中。
6 用透明胶将易拉罐的罐口密封。
7 拉住细线的一端,将易拉罐在空中挥舞,这时候就可以听到易拉罐发出的奇妙的“嗡嗡”声了。
原理探秘
为什么易拉罐会唱歌呢?声音是由于空气振动而产生的,从易拉罐侧面的洞口出入的空气会因为挥舞时的振动而产生声音。这时候如果你改变易拉罐上洞口的长度及挥舞的力度,还会出现高低变化的声音哦!
百科链接
因为声音是由于空气振动而产生的,所以许多音乐厅为了使音乐达到完美的效果,都会建成特殊的形状,比如悉尼歌剧院等。
004 大声叫嚣的纸杯
纸杯会叫嚣?可别不相信,你只要利用一些超级简单的工具,就能够听到这种特殊的叫嚣声了! 迷你工具箱
纸杯,牙线,蜡,牙签。
游戏进行时
1 在纸杯底部的中心部位用牙签扎一个小孔备用。
2 将牙线涂上蜡,在一端系上牙签,然后把它从纸杯中穿过。
3 用一只手拿着纸杯,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牙线并顺着牙线轻轻向下滑动手指,这时纸杯会发出很大的叫嚣声。
原理揭秘
这个实验的原理其实很简单,手指和牙线之间的摩擦会产生振动,涂上蜡是为了增强摩擦力,发出比较大的声音,并且通过纸杯的扩张,声音会变得更大。
百科链接
你见过小提琴吗?其实小提琴的原理也和上面叫嚣的纸杯原理是一样的!小提琴的琴弦和琴弓产生摩擦会发出声音,通过木质的共鸣箱会让声音变大。而且小提琴上一般都有松香,这个松香的作用就和牙线上的蜡的作用是一样的,用来增强摩擦力。
P2-4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星星的眼睛为什么眨呀眨?水里为什么能“生”出火?电池为什么会有电……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有许多奇妙的科学现象,其实,科学知识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深奥和枯燥,你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化平凡为神奇,亲手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探索科学世界中的奥秘。
本书分为“淘气”的声音、电与磁的奇幻世界、力与运动的“较量”、神秘莫测的空气、光的“搞怪把戏”、神奇的化学世界、热与冷的“特技表演”七个部分,囊括了250个经典科学实验,极具操作性和趣味性。在每个实验中,为了让你能够更好地动手实践,内容被分为“迷你工具箱”、“游戏进行时”和“原理揭秘”三块,分别详细阐述了实验的准备工具、过程和原理;而在每个实验的后面还设有“百科链接”,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原理介绍给你,更好地丰富你的知识。
书里的科学并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在你身边确实存在的科学现象,当你通过250次的实验操作、250次的亲身经历、250次的恍然大悟之后,你可以骄傲地对别人说:“我热爱科学,我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长大以后,我要当一名伟大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