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揭示了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其子女的行为和成长产生影响的种种细微但重要的方式。本书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文字流畅、易读、易懂、方法实际可行,给家长上了很好的39堂课,是极适合中国家庭教育的一本好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父母教育孩子的39堂课/父母育才手册 |
分类 | |
作者 | 贻祥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揭示了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其子女的行为和成长产生影响的种种细微但重要的方式。本书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文字流畅、易读、易懂、方法实际可行,给家长上了很好的39堂课,是极适合中国家庭教育的一本好书。 目录 第1堂课 家庭关系和谐 1 第2堂课 做学习型家长 6 第3堂课 树立正确的权威观念 12 第4堂课 爱孩子是一门艺术 23 第5堂课 给予孩子平等的地位 28 第6堂课 与孩子保持沟通 40 第7堂课 处好与老师、学校的关系 51 第8堂课 善待孩子的隐私 66 第9堂课 赏识你的孩子 74 第10堂课 对待孩子的方式要一致 86 第11堂课 表扬、批评孩子要讲方法 91 第12堂课 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 98 第13堂课 让孩子从小爱劳动 108 第14堂课 培养孩子好品德 115 第15堂课 让你的孩子有自信心 132 第16堂课 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139 第17堂课 让孩子学会理财 147 第18堂课 让你的孩子爱上阅读 162 第19堂课 引导孩子学会“玩” 172 第20堂课 让孩子懂得讲诚信 179 第21堂课 孩子的智力可以开发 184 第22堂课 支持孩子探索和求知 192 第23堂课 对孩子的学习帮到点子上 201 第24堂课 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性格 215 第25堂课 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 226 第26堂课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232 第27堂课 帮助孩子适应社会 241 第28堂课 让孩子学会控制情感 254 第29堂课 让你的孩子懂礼仪 265 第30堂课 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276 第31堂课 培养孩子的幽默素质 288 第32堂课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296 第33堂课 指导孩子过好假期生活 305 第34堂课 考虑给孩子请家教 312 第35堂课 让孩子健康接触网络 316 第36堂课 重视孩子青春期教育 321 第37堂课 让孩子树立法制观念 324 第38堂课 正确对待考试和升学 330 第39堂课 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 337 试读章节 孩子健康成长不仅需要食物上的各种营养素,同样也需要精神及心理方面的各种营养素,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无论缺少哪一方面都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有资料证实,只有食物上的各种营养而没有精神上的满足及心理上的平衡,起初可能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及心理方面的刺激将会反过来阻止孩子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例如不良的社会或家庭环境、精神方面的刺激,心理的不平衡等都会造成孩子产生孤独、抑郁、不满、怪癖等情绪、行为反应,进而引发躯体症状如厌食或贪食、消瘦或肥胖、失眠、消化不良等,从而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与社会相比,前者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因为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和赖以生存的地方。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酝酿一种快乐和睦、温馨甜蜜的家庭气氛,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育成长相当重要。可以说,良好的家庭气氛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 如果在自己的家里,孩子们感受不到身心的自由和精神的愉快,感受不到幸福的温情和甜蜜的笑意,那么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简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起码也够得上是一种压抑和沉闷,那么试想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孩子的身体、精神、心理怎能正常健康的发育成熟。然而什么是良好的家庭气氛呢?良好的家庭气氛应当是这样的:家庭成员彼此都充满了温情和爱意。彼此都尊重、理解和信任,家庭关系亲切和谐,生活快乐温馨、和睦而甜蜜;父母通情达理,子女活泼可爱,长辈们民主而不专制,晚辈们自由而不放纵,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感到幸福、温暖和愉快。孩子们需要这样的家!P1 序言 今天如何做家长?有人回答说:哦,那太简单了,生他养他,供吃供穿供住供读书,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直至孩子自立为止不就得了! 其实,当家长容易,做家长难。 成年人只要一登记结婚,就有机会当家长了。做家长难,是因为当家长的不仅仅把自己的孩子养大而已,而且还要以家长的责任心,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热爱家庭、热爱社会,将来能为国家作贡献的有用之才,所以难就难在这是一个人改造人的系统工程。现实中多数家长往往由于自身的阅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尽管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心愿,为了孩子的成长做得很多,付出也很大,可收获却少之又少,有的甚至于感到很失败,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做家长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时,我们的孩子正处于成长的"烦恼"时期。所以,如何帮助并引导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使其尽量不因为我们做家长的过失,而影响我们孩子的前途,则是我们"今天如何做家长"必须要认真思考的实际问题。 我们做家长的是否注意到,你的孩子平时跟你是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吗?这里摘录了二篇报道。 报道一 2004年10月25日《南湖晚报》第二版的《沈阳市中小学生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崇拜"黑老大"胜过父母》,具体内容是:沈阳市教育局日前对全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学生们在集体观、人际观等价值取向方面的健康向上的选择是令老师和家长们放心的,但是有的选择让身为大人的教育专家和记者颇感意外:学生景仰"黑老大"胜过崇拜父母。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35%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几乎是崇拜父母的人数的两倍!总之,崇拜父母的孩子比例是最少的。 报道二 2004年11月22日《南湖晚报》第六版的《九成多小学生不知父母生日:嘉善小学全面推广孝敬教育》,具体内容是:11月18日嘉善县有关部门和学校召开孝敬教育现场会,在全县26所小学中推广孝敬教育。该县所有小学的分管校长和少先队总辅导员会聚魏塘镇第一小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魏塘一小的一次校内调查显示,不知道父母生日的小学生高达95.4%。 以上的调查数字让人担忧,这不单是沈阳市或嘉善县中小学生乃是全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报道所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孩子的问题:对父母缺乏感恩;和家长"没话说";对父母强权逆反;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评价标准,或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评价能力等等。然而,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也许什么都可以选择的,唯有自己的父母是不能选择的。做父母的也许一辈子默默无闻,不会有什么英雄壮举,但父母给孩子的养育之恩是别人所不能给予的,作为孩子应该一生感激才是。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 从认识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到走向社会,都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正常情况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一个良好甚至高大的正面形象,孩子从小崇拜父母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但现在为什么孩子对父母不感恩?为什么孩子和家长"没话说"?为什么孩子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势必影响孩子对父母的正确评价。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欺骗欺诈蔓延;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等,也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不过,这只是次要的一方面,而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培养教育则是第一位的,即造成上述这些现象的根子还在我们家长身上。说穿了,首先是家长本身太欠缺,如有的家长连一般的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德都做不到,甚至不尽自己基本的孝道,开口闭口粗脏话不绝,此等身教又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会知道对你感恩呢?让他崇拜你?其次是说明我们的家长跟孩子的沟通太少,所以会和家长"没话说"。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太多,比如经常找孩子的缺点,讲些对孩子没信心或非常尖刻的话,言行粗暴等等,使孩子对父母的某些行为产生了"心烦",于是 逆反心理就产生了。这些都说明了,问题的症结仍在我们做家长的身上。 今天如何做家长,并且做个好家长呢?本书介绍了一些观点和方法。例如: ·家长自身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努力形成一种崇尚学习型的家庭氛围。 ·家长自身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从点滴做起,如说话有礼貌、助人为乐、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等等,努力在孩子面前形成良好的正面形象 ·家长要带头尊老爱幼、关爱他人,营造一个亲情融融的家庭,让孩子既能感受爱又愿意付出爱,重视友情,富有同情心 ·家长要宽容待人,不在孩子面前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因为"负面"影响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强大的消极压力。 ·家长应该时刻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又不要溺爱孩子,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必满足,但要告诉他为什么。 ·家长要经常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思考,即换位思考,这样你就能充分理解并尊重孩子了。 ·家长也要对孩子讲点大道理,举一些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希望他做人要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做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千万不能做"人渣"。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要常跟他说,你实际上是很棒的,也很聪明,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为很优秀的人。 其实,有时候你跟孩子像聊新闻、聊电视、电影一样来谈学习比直接谈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作为家长,自己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好表率以言传身教外,还要尽可能地营造一个温馨的、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家庭氛围,这对培养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孩子,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的。不过,做家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所以,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真难,但我们又必须尽力地去做好。 我们的孩子正在走他们还未走过的路;孩子们所遇到的大多数问题,还得靠孩子们自己去努力解决;我们作为家长除了给孩子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外,更多的只能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关怀。我们成人之间是"理解万岁",同样,我们与自己的孩子之间也是"理解万岁"。 编者 2005年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