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松编著的《人类的飞天梦想》中介绍了人类的飞天之梦、中外古今飞行器和人类要移居太空的远大梦想,另外还呈现了世界各国在运载火箭方面作出的贡献和航天飞机组成、功用和计划等。本书每章节都没忘了以别致的“专题”形式,让宇宙奥秘和探索发现“崭露头角”。在每节的后面,几乎都附加了“知识链接”,不光能让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再“拘谨”,变得“肆无忌惮”,还会让你为“奇妙世界”之旅“叫绝”。从宇宙的浩瀚,到太阳系的深不可测,再到地球拼死撞击……最后到跨越时空的外星文明,本套图书活脱脱就是一位慈祥可亲的老人,有大冒险的精神,有丰富的阅历,在“科学知识”的“舞台”上,向你娓娓道来。那么,你还在等什么呢?赶紧踏上这非凡的“宇宙之旅”吧!
“发现天文奥秘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天文世界知识数千余篇,资料翔实,文笔流畅,趣味性强,可读性高,给读者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享受氛围。丛书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能够使广大读者在领略天文奥秘的同时,了解和认识天文世界,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科学探索天文世界的热情和挑战自我的勇气!王郁松编著的《人类的飞天梦想》是丛书中的一本,《人类的飞天梦想》中介绍了人类的飞天之梦、中外古今飞行器和人类要移居太空的远大梦想,另外还呈现了世界各国在运载火箭方面作出的贡献和航天飞机组成、功用和计划等。
“发现天文奥秘丛书”将让广大青少年和天文爱好者学习更加丰富全面的天文知识,掌握开启天文世界的智慧之门!
1.奔月的“嫦娥”
北京时间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发射成功,中国从此诞生了真人版的“嫦娥”,即中国第一位女性航天员——刘洋。其实,从远古“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明代“万户”开始最早试验的固体火箭升空,中国人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好几千年了。
“嫦娥”服“不死之药”奔月,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女航天员。
应该说,人类最早关于航天的故事,由中国女性而演绎。刚刚也提到了,人人皆知的神话故事中的主角“嫦娥”便是人类首位女航天员。人们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中国女航天员叫“嫦娥”,包含的就是这种情感;中国称“登月计划”为“嫦娥工程”,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的。
嫦娥,原名是“姮娥”,另外还有“常娥”“嫦羲”等不同的叫法,一种说法是,她是神话人物后羿的妻子;一种说法是,她是上古黄帝时代的女性。到西汉时期,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人们将其叫做“嫦娥”。“嫦娥奔月”的原因是什么呢?流传有两种版本,都源于《准南子》。
版本一是,嫦娥偷吃“不死之药”奔月,《淮南子·览冥训》中这样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窃以奔月”;版本二是,嫦娥被迫吃下“不死之药”奔月,《淮南子·外篇》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
不管是版本一还是版本二,都说明“嫦娥奔月”是服用了王母娘娘的长生不老药(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不死之药”),致身体骤然变轻,才与地球越来越远,进而升入太空,最后到达月球。若将该传说与现代航天技术比较一下,就能清晰地看出中国古人的航天思维:通过外力,将地心引力克服掉,从而飞到月球。
这其实也正是现代航天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嫦娥奔月借用的“不死之药”,可以看做现代火箭技术中的“燃料推进剂”。由此可以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完全可以理解成人类最为原始的航天方面的精致设想。
这里强调一下,类似传说中的古代女航天员并不只有嫦娥,还有“女娲补天”中的“女娲”、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等女性。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将航天科技看成“成仙术”,称其为“升仙”;宇航员被称做“天神”“仙人”或“羽人”。实际上,“神仙”即为宇航员。
如此说来,中国古代的宇航员究竟长什么样子呢?从考古发现来看,他们竟然与现代宇航员的形象非常相似。
知识链接
两个陶质半身人像
在中国甘肃,距现在有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半山文化遗址,人们曾经发现了两个陶质半身人像:圆头,长颈,额顶有一对圆镜状饰物,与风镜几乎没有区别。整体看来,该种形象近似于现代宇航员的样子。人们经过分析,推测其中的一位“宇航员”即为“西海之神”。
2.古代宇航员的技艺
与现代的宇航员相比,中国古代的宇航员也都技艺超群。早期人们的升仙设想是借助于飞行动物,让自己升入天空,于是驾驭飞禽的能力就成为了他们通用的绝技。
“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名为“晋”,当时,他跟着道士浮丘公在嵩山修行了30多年,并掌握了所谓的“航天技术”。人们曾见他乘着白鹤飞到缑氏山顶,几天之后才得以飞回。
在飞天绝技中,“驭龙术”就是其中的一种。据《列仙传·拾遗》中记载,萧史便是“乘龙去”。萧史是“弄玉”的爱人,他们可称得上“夫妻宇航员”,除了龙,凤凰、孔雀、白鹤他们都能娴熟地驾驭。 中国古代人还曾经设想着如同鸟儿一样,有一双翅膀,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这个设想若放在现代,应是很危险的,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翼装飞行运动。而这种身上有两只巨大人工翅膀的“羽人”,为中国古代宇航员另外的一种模样。
“翼装飞行”是人类飞天梦想的实际表现,如今受到很多西方人的喜爱。现在,翼装飞行最拿手的是杰布·科里斯,他是美国运动冒险家,人们称其为“翼装侠”,他于2011年9月成功飞越了中国张家界天门洞,轰动了全世界。
事实上,人类最早的翼装飞行是在中国出现的,有记载的最早一位“翼装侠”,出现在中国西汉末年,他通过人工制作的翅膀,完成飞行的动作。因史书上只载其事,未记这个人的名字,所以使他成了没有名字的“翼装侠”。
P1-6
白天,我们看太阳升起;晚上,我们仰望繁星。从古到今,太阳、月亮和星星无时无刻不令人神往,人类的每一根思绪,加上想去冒险的心都被它们深深地“牵引”着。茫茫无边的宇宙里,到底有多少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发现?而科技的匆匆“步伐”又呈现了多少真实、美丽的画面呢?
如此浩淼的宇宙,你想认识吗?那就跟着“本系列图书”来吧,它会亲切地拉住你的手,带你漫步其中,领略星体那变化多端的性情,撩开天外来客们的层层面纱,让你“徜徉”在天文探索的辽阔“海洋”里……
本丛书共有10本,包括《令人神往的宇宙探秘》、《人类的飞天梦想》、《与嫦娥聊天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异彩纷呈的天文发现》、《太阳系的奥秘》、《飞碟探索》、《神秘的行星与恒星世界》、《行星与地球的碰撞》、《研究天体运动的天文学家》、《宇宙探索的加速器一外层空间站》等。
本系列图书每章节都没忘了以别致的“专题”形式,让宇宙奥秘和探索发现“崭露头角”,每节字数总是掌控在了1 000字左右。文字上的“小简洁”和“小清新”,让你读起来,不仅愉悦轻松,而且回味无穷,就连你的遐思都来不及“躲藏”了。在每节的后面,几乎都附加了“知识链接”,不光能让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再“拘谨”,变得“肆无忌惮”,还会让你为“奇妙世界”之旅“叫绝”。从宇宙的浩瀚,到太阳系的深不可测,再到地球拼死撞击……最后到跨越时空的外星文明,本套图书活脱脱就是一位慈祥可亲的老人,有大冒险的精神,有丰富的阅历,在“科学知识”的“舞台”上,向你娓娓道来。那么,你还在等什么呢?赶紧踏上这非凡的“宇宙之旅”吧!
书中“齐聚”了最为科学,最新的天文知识点,还“拉拢”了与其关系“亲密”的物理现象等。本套图书“性情”随和,不仅有你渴望学到的知识,还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停下来翻阅。最可贵的是,它趣味性十足,而通俗性和故事性又可让它骄傲地抬高“身份”,因为在读故事的背后,读者的文化素质与科学修养也会“默默”地“助涨”。如果你“黏上了”阅读,那就好好地“啃”它吧;如果你“爱上了”收藏,那就带它回家,让它静静“享受”你书架上的一隅。书不在于“多”,而贵于“精”;而藏书不在于“华丽”,而在于“经典”,相信这套好书会让你的书房“蓬荜生辉”。你有没有心动呢?
本套图书从始至终都“站”在科学事实上,朗朗上口的文字和真实的图片是它此次最成功的“妆容”。不得不说,其“主控手”是精练的文字,而“副驾驶”是生动的图片,这样微妙的一静一动,会让你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会让你的立体思维“不假思索”地“挺直腰板”。你不仅会深切感受到宇航员太空冒险的立体结构,而且能够想象人类遭遇天外来客时的触目惊心,而你此时的想象力会如“脱了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甚至还会与你的内心深处“擦出点点火花”。
编写本套图书主要是为了让广大青少年的视野更开阔,启迪其智慧,完善其知识,激励其志向,培养其浓厚的阅读兴趣。只要努力不问断,说不定,下一个揭开宇宙奥秘的就是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