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父母的语言(正确批评孩子更自律)
分类
作者 (日)多湖辉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多湖辉是世界六大著名教育法之一“实践教育法”的提出者、日本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多湖辉将心理学理论广泛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并结合丰富的教育经验总结了96个正确批评的技巧,立足行为习惯、独立意识、规则意识、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行动力等多个方面,还有不同场景下的批评话术供父母参考。
父母管教孩子时要宽严相济,时而温柔地提醒,时而严厉地批评,时而不动声色。正确批评才能引导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让孩子更加乐观、自律!
作者简介
多湖辉,1926年出生。东京大学文学部哲学科(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现为千叶大学名誉教授、多湖辉研究所所长、东京都“心灵的东京革命”推进协会(青少年培养协会)会长、日本创造学会名誉会长、才能开发教育研究财团理事等,并以以上身份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讲,十分活跃。在著述方面也十分多产,多部作品已经被引入中国,且反响不俗。主要著作有《母爱促进身心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能力》《使孩子聪明的心理战术》《管教孩子的技巧》《孩子的心理规律》《责备孩子的方略》《轻松快捷的学习技巧》《创意读书法:怎样轻松而有效地学习》《新头脑开发丛书》等。他的著作从胎儿、婴幼儿到小学生教育,从教育心理学到具体的教育行为,都有详细论及,可谓“儿童教育的百科全书”。多湖辉创立的实践教育法,被公推为世界六大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
目录
第1章 正确批评,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01命令孩子“必须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02用“我讯息(i-message)”的沟通方式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
03用举止和神情传达内心的想法
04合理利用“截止时间效应”
05只让孩子道歉毫无意义
06父母首先要真诚地道歉
07不妨尝试一下“开放型体系”的教育方法
08和孩子沟通要轻声细语
09切忌不停地数落孩子
10警惕孩子的“习以为常”
11有时他人的只言片语比父母的唠叨更有效
12别人孩子做错事,也要给予批评
13不要经常搬出爸爸吓唬孩子
14管教孩子要张弛有度
15阻止孩子欺负同伴的妙招
16对待男孩和女孩,要一视同仁
17不把父母的判断标准强加于孩子
18让孩子不再说谎的秘诀
19当孩子不想去上学时,如何与孩子沟通
第2章 正确批评,让孩子养成坚忍的性格
20一旦约定好,就让孩子信守承诺
21用“声明效力”激励孩子执行计划
22引导孩子不断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23不轻易给孩子买喜欢的东西
24让孩子明白守时的重要性
25用名人故事激励孩子
26决不体罚孩子
27爸爸偶尔要与孩子促膝交谈
28在育儿问题上父母的观点不必总是保持一致
29父母可以偶尔大发雷霆
30有时父母也可以发泄一下自己的怒火
31满足孩子要求的同时向孩子提出条件
32有时满足孩子的要求,不如洞悉孩子的心理诉求
33孩子哭泣时,父母应当缓解孩子的情绪
34在看电视时长的问题上如何与孩子沟通
35可以让孩子偶尔任性一回
36批评孩子要刚柔并济
37父母要告诉孩子“我相信你”
38如何不着痕迹地批评孩子
39孩子犯错时,父母首先应该反省自己
第3章 正确批评,激发孩子的干劲
40当孩子输给对手时,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41批评孩子时,不说“你不行”“你真笨”
42与其批评孩子的弱项,不如表扬孩子的强项
43父母要和孩子聊聊彼此的共同话题
44比起成绩,父母应当更看重孩子付出的努力
45教孩子学会寻找问题的答案
46如何缩短亲子间的心理距离
47如何让孩子理解学习的意义
48父母要支持孩子的梦想
49教孩子发挥“思维跳跃”的优势
50批评后父母不要忘记安抚孩子
51批评孩子的缺点后要紧接着表扬孩子的优点
52父母应当选择批评孩子的最佳时机
53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不再畏首畏尾
54“正面进攻”不如“迂回战术”的效果好
55批评孩子时,不要“翻旧账”
56父母不要强迫孩子学不喜欢的才艺
57孩子开小差,父母要宽容对待,不要严厉批评
58批评时要看着孩子的眼睛
第4章 正确批评,提高孩子的行动力
59如何沟通孩子才愿意帮父母的忙
60如何引导让孩子做事不拖沓
61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行动起来
62孩子不愿付诸行动,父母要告诉孩子行动的好处
63给孩子积极暗示,让孩子充满自信
64父母先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再鼓励孩子改正错误
65孩子做事拖沓,父母要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66“别这么磨蹭”这句话会扼杀孩子的潜能
67父母要以身示范,教孩子变得机敏伶俐
68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决定指手画脚
69孩子犯错屡教不改时,父母要让他心生愧疚感
70孩子的性格不同,批评方式也应不同
71过度保护会让孩子一事无成
72孩子有暴力倾向,父母绝不能放任不管
73如何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74孩子不善交际,父母不要批评,要教他具体的方法
75父母不要严厉批评乱跑迷路的孩子
76引导孩子把逆反情绪转化为正能量
77有时让孩子吃点亏也无妨
第5章 正确批评,让孩子更独立
78批评孩子时,不要和兄弟姐妹做比较
79兄弟姐妹为了争夺父母的爱而吵架,父母无须介入
80父母可以让大宝负责照顾小宝
81孩子争吵时,父母要学会袖手旁观
82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孩子
83孩子不学习,父母偶尔说“那就别学了”可能会更有效
84不要直接教孩子如何解题
85父母也要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86给孩子独处的空间
87父母有时可以用“激将法”激励孩子
88父母要先发制人,让孩子找不出借口
89给孩子时间冷静一下
90不妨先听听孩子的“借口”
91孩子淘气,父母怎么办
92孩子用语粗俗,父母无须严厉批评
93孩子犯错时,父母偶尔可以不批评而直接无视
94让孩子劝其他孩子不要做坏事
95利用升班或升学之际,提高孩子的独立性
96父母不要总是替孩子未雨绸缪
批评话术参考示例
序言
我一直认为,批评孩子
绝对需要大智慧。换言之
,批评孩子是一门大学问
,需要很多技巧。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非常
著名的理论,叫作挫折一
侵犯理论(frustration-
aggression theory)。挫折
一侵犯理论讲的是当人们
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却得不
到时就会感觉遭受挫折,
而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
的侵犯行为。简单一点说
,就是当人们的某种欲求
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攻
击”他人。
想必各位父母都曾有过
这样的经历:当自己受到
批评时,通常无法做到心
平气和。因为受到批评往
往意味着我们想做某些事
情,他人却从中作梗,我
们自然会产生逆反情绪,
有时甚至火冒三丈。
因此,当批评他人时,
如何有效地化解对方的逆
反和愤怒情绪就显得尤为
重要。
批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对
方的态度和言行有所改变
,变成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但如果批评最终换来的
是对方的抵触,那么批评
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所以
,父母应当学会正确地批
评孩子。
本书将为父母介绍批评
孩子的各种技巧:父母如
何不着痕迹地批评可以避
免孩子产生逆反和愤怒的
情绪,从而得到比直接斥
责更好的效果;在某些情
况下不得不批评孩子时,
父母又该如何做,等等。
希望本书能够给各位父
母带来启发,引导父母在
育儿过程中找到更多适合
自家孩子的、有效的批评
方法。
导语
错误的批评会使孩子悲观、叛逆,正确的批评让孩子乐观、自律!批评孩子需要很多技巧,用对了方法才能让孩子主动反省,改正错误。
世界六大著名教育法之一“实践教育法”的提出者、日本著名教育家多湖辉教会父母正确批评,让孩子主动做出改变!
本书中详细介绍了96个正确批评的方法,立足行为习惯、独立意识、规则意识、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行动力等多个方面,还有不同场景下的批评话术供父母参考。
批评的目的是激励孩子不断进步,应该让孩子看到希望,而不是感到备受打击。父母正确批评,才能养出乐观、自律的孩子!
精彩页
命令孩子“必须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我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在某所小学上学。有一次快到敬老日1时,生活课的老师决定上一节校外课,带学生们到养老院慰问老人。老师们打算让全体学生给老人们准备一件能让他们开怀一笑的礼物。于是,任课老师在年级大会上向学生们征求意见,问他们送什么好。当时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表自己的想法,最后是一位老师提议:“我们一起给养老院的爷爷奶奶们唱首歌怎么样?”学生们才纷纷对这位老师的提议表示赞同。
在慰问养老院之前的几天里,学生们每天放学后都认真地排练。到了慰问当天,他们用生气蓬勃的歌声给老人们带去了不少欢声笑语。
很多人像这些孩子一样,接到命令会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没接到命令自己就无法主动采取行动,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待命族”。“待命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成年人中也普遍存在。
越来越多的孩子有“待命族”的倾向,源头就在家庭教育之中。可以说,从孩子幼年开始,父母经常命令孩子做这个、做那个,这样的育儿方式就是罪魁祸首。
父母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知道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理,因此总想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来教育孩子。正因如此,父母往往会直接忽视孩子的判断力,总是习惯用命令的口吻训斥孩子“你必须这样做”“你不许那样做”。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的某个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关于团队领导力的小组研究。研究人员将团队领导分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个类型,并对在这三种类型领导的带领下的团队成员分别采取的行动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专制型”领导带领的团队中,领导会给每个成员逐一下达命令,成员必须服从命令。成员会心存不满,渐渐失去干劲,团队的工作效率很低下。相反,“民主型”领导只明确工作目标,并未给出具体的命令,需要成员自行分担工作职责和推进工作进程。在“民主型”领导的带领下,其团队的工作效率要高于“专制型”领导带领的团队。“放任型”领导带领的团队工作效率最低。
通过这个研究结果,我想告诉各位父母:想让孩子主动地采取行动,父母就要避免用命令的口吻与孩子沟通,而应询问孩子“你觉得怎样做比较好”,从而引导孩子自己进行判断。希望各位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不着痕迹地批评孩子的技巧,这样一来,父母不需要过多地批评孩子,孩子的自主判断力也会明显提高。
用“我讯息(i-message)”的沟通方式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
听到老师反映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饭时经常剩饭,想必不少父母一回到家就会忍不住用强硬的语气训斥孩子:“以后不许剩饭!”结果往往是孩子越来越抗拒学校的午饭,可能还会因此不再喜欢吃某类食物。 其实孩子并不是不知道要把午饭全部吃掉,很多时候他们只是不明白到底为什么不能剩饭。父母或老师强制要求孩子吃光饭菜,这种高压政策只会让孩子对学校的午饭心生反感。
因此,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当先跟孩子聊一聊自己的想法,比如对孩子说:“学校的午饭营养均衡,你应该把饭菜吃完,这样对身体有好处。”然后让孩子自己想一想不能剩饭的原因。
父母向孩子提出建议,可达到和批评孩子一样的目的。而且,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孩子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地把饭吃完。
这种将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的方式,在阿德勒心理学中被称为“我讯息(i-message)”。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