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慢生活主义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王德有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了《庄子》中的内涵与智慧。不但思想洞彻深邃,而且手法生动形象,很多至理包蕴在了“庄周梦蝶”、“鼓盆而歌”等故事之内,许多智慧展现了精要的语言之外;不但语词简洁优美,而且文风豪放洒脱,似在着意雕琢,又似无意瓷肆。那种神韵,那种意境,两千多年来的文人墨客为之倾倒;那种滋味,那种淳美,越是咀嚼,越是感到无穷无尽。

内容推荐

庄子,战国时期的隐士,曾为官府守过漆园,之后就隐居不出。庄子很有学问,在精神上很富有,列国君主都知道他的大名,楚国的楚威王还曾派大员送去厚礼,并许以很高的俸禄想请他出山做宰相,但此举却遭到了庄子的嘲笑,在庄子看来,千金和相位虽然利重位尊,但与将要用来做牺牲的牛羊是一样的,都是国君为宰割而喂养,全然没有享受自由的快乐,他说他宁愿做一条泥鳅自由自在地在污泥之中穿行,也不愿做一头牺牛去披锦挂彩。就宇宙与人的关系方面而言,庄子哲学也是一种生命哲学,他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认为万物都是虚而不实,人生犹如烟云过眼,说到根本上都是一致不二的。天地与我,同生同死;万物与我,同为一体,所以人要有通达的生命观。

本书探讨了《庄子》中的内涵与智慧,书中洞彻深邃的思想和豪放洒脱的文风,几千年来一直令人为之折服。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篇 无舟无楫神游

 1.大梦初醒后

 2.无来又无去

 3.善吾生与死

 4.万物本一体

 5.宛如水中珠

第二篇 凡人凿死混沌

 1.内与外兼修

 2.天然与人为

 3.相忘于江湖

 4.真人才逍遥

第三篇 小雀安知鲲鹏

 1.鲲鹏展翅

 2.小雀跳梁

 3.河伯望洋

 4.井里之蛙

第四篇 是才无不有用

 1.大瓢有用

 2.不材之木

 3.狲猴逞能

 4.一龙一蛇

第五篇 重养生尽天年

 1.庖丁解牛

 2.祝肾养生

 3.桓公见鬼

 4.黄帝求道

第六篇 正而后行是治

 1.自在宽松

 2.孔子西游

 3.在朝在野

 4.黄帝问童

第七篇 不为官不为王

 1.随从自然

 2.为王害己

 3.贵身养生

 4.不受封赏

第八篇 假仁义假礼教

 1.盗跖斥丘

 2.骈拇枝指

 3.虎狼有仁

 4.圣人与盗

 5.舍仁弃义

第九篇 真人才有真知

 1.绝圣弃智

 2.真知非真

 3.道者无言

 4.真人真知

第十篇 时时扫净心境

 1.坐忘

 2.心斋

 3.悬解

 4.见独

第十一篇 无忧乐德之至

 1.无忧无乐

 2.天乐至乐

 3.无乐之乐

 4.穷通皆乐

第十二篇 若愚并非真愚

 1.知鱼之乐

 2.察人观心

 3.浊水清渊

 4.庖与尸祝

 5.卤莽灭裂

 6.神龟不神

试读章节

1.大梦初醒后

既然方外一无所有,那么游于方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到那里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得不到。

庄子可不这么看,他认为游于方外不但有意义,而且对人来说,这是一次升华。因为这里虽然什么也没有,但却有方内一切事物的根,有方内一切形象的本。只有来到方外,只有站在方外,才能看清方内人世的本来面目,才能洞彻方内人世的来龙去脉,才能跳出人世的纷扰,才能回归人的本性,就像大梦醒后才知大梦一样。

为了说明这种思想,庄子在《齐物论》(本书所列篇名,不做注解的,都出自《庄子》)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他说:

中国古代有一个叫瞿鹊子的人请教朋友长梧子说:“我听孔老夫子说:‘有人认为圣人不从事琐事,不追求利益,不回避祸害,不喜欢妄求,不探索道理,无所谓也就是有所谓,有所谓也就是无所谓,而闲游于尘世之外。这是无稽之谈。’我认为他说得不对,这正是圣人体悟到妙道的表现嘛!为什么不可能呢?你认为谁的看法对呢?”

长梧子说:“像这样的事情连黄帝听了都会迷惑不解,孔丘那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你也想得过分简单了一些,听了这么几句话,就以为这是圣人体悟到妙道的表现,就好像见到了鸡蛋就想让它与公鸡一样报晓,见到了弹丸就想吃到用它打下的鸟肉一样。其实比你听到的这些更为稀奇的事情还有的是呢,我来给你胡说一通,你也就胡乱听听,你看怎么样?

“要说起圣人,那可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倚靠着日月,挟持着宇宙,把它们吻合为一体;摆脱琐事纷扰,把贵贱视为同一。众人忙忙碌碌,圣人无知昏愚,糅合万年的变化,把它团弄成一个没有差别的一。万物都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涵,融为一体。

“既然没有差别,既然都是一体,你怎么知道喜欢活着不是一种迷惑呢?你怎么知道厌恶死亡不是一种忘归呢?

“一个戍守艾地边关的将士有一个女儿,名叫丽姬。当晋国攻下艾地将她俘获的时候,她哭得泪沾满襟。可是后来她被带到王宫,与君王同床共寝,吃那美味馔肴,悔不该当初被俘的时候那样哭泣。你怎么知道死了的人不会后悔当初求生之心切呢?

“一个人晚上梦见饮酒作乐,愉悦欢快,而到天明起床后却可能得忍饥挨饿,受苦悲泣;一个人晚上梦见忍饥挨饿,受苦悲泣,而到天明起床后却可能骑马打猎,享受快乐。所以说,一切都没有一个准性。一个人正在做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有的时候,梦中还在解梦,等到梦醒之后才知道是在做梦。

“除了一般的梦外还有一种大梦,只有在大醒之后才能知此大梦,不过愚蠢的人在做大梦的时候却自以为是醒着,自以为自己很明白。生活在世上的人们大都是这个样子,什么君王呀,什么奴仆呀,真是不开窍。这些都是在做梦。孔丘是在做梦,你也是在做梦,我说你在做梦,这也是在做梦。我说的这些话,听起来很荒诞,也可能在一万年之后会遇到一位大圣人能理解它,不过那是很难得的呀,就好像是早上与晚上相遇那么难。

“如果你听不懂我的话,我可以再给你打个比方。比如我与你辩论,你胜了我,我输给了你。即使是这样,难道你就真是正确吗?难道我就真是错了吗?又比如我胜了你,你输给了我。即使这样,难道我就真是正确吗?难道你就真是错了吗?或许确实有一个人对,有一个人错;或许两个人都对,或许两个人都错。这一切你与我都是无法知道的,因为人本来就是糊里糊涂的。不仅是你与我糊涂,世上没有不糊涂的。这个事情谁也说不清楚,谁也无法确定。假如请一个人来评判,他也无法评判。因为假如他认为你正确,那么他就与你的意见一致。既然与你的意见一致,他的意见怎么能算数呢?假如他认为我正确,那么他就与我的意见一致。既然与我的意见一致,他的意见怎么能算数呢?假如他与你我的意见都不一致,那么他就是另有一种独自的第三种意见了。既然另有一种意见,那怎么能够评判我们的意见呢?他要评判我们的意见,首先就要确定他的意见是否正确,这样一来他的意见也就像我们的意见一样,陷入未知正确与否的处境,无法用它衡量我们的意见谁对谁错。假如他与你我的意见都一致,既然与你我的意见都一致,那怎么能评判我们的意见呢?我们的意见还处在未知正确与否的处境,而他的意见与我们的相同,也就与我们的意见一样陷入了不知正确与否的境地,因此也就不能用来评判我们的意见了。由此可见,你我与第三者都无法判定谁的意见正确。以此相推,可见是没有人能判断人间是非的了,难道还用再请出第四个人来吗?有鉴于此,所以古代的圣人劝告人们将自己的精神与天然的分际弥合在一起。

“什么是与天然的分际弥合在一起?那就是将正确的东西也看做不正确,将这样的东西也看做不是这样。假如正确的东西果真是正确的,那么,正确与不正确的区别也是无法判定的;假如这样的东西果然是这样的,那么,这样的东西与非这样的东西之间,界限也是难以判定的。用语言去判别它们,与不去判别它们没有什么区别。既然如此,那也就用不着去判别它们了。它们有区别就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有区别好了,它们没区别就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没区别好了,与它们的天然区别及天然的无区别吻合在一起,任随它们有区别和无区别,让我们在这种境界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吧。忘掉年月的流逝吧!忘掉道义的操守吧!在什么物件也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的境界里翱翔,在什么物件也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的境界里安居。这就是圣人的境界,这就是圣人说的与天然的分际弥合在一起。”

P2-4

序言

在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以外,还有一块精神沃土值得我们留恋。有那么几个人,他们是老聃、庄周、列御寇等。他们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以自然为宗”,最后的归宿是心游于物外、不为世俗所累。他们的超然、洒脱,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他们崇尚恬淡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矣”,懂得了这些道理,无疑会让那些心比天高、事事强求,以致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的人去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他们反对约束,提倡恢复本性,“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这些让那些带着面具生活却又向往率性人生的人找到了隔代知音;他们甚至主张离群索居,回到那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至德之世”,在那里“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缘而窥”,而这也让那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

假如浑浑噩噩,则人同于兽;倘仅巧取豪夺,则人不如兽。任科技如何发达、物质如何丰裕,这些都不能解决人的精神需求。贫穷未必痛苦,富贵未必开心,因为人的一生,除了需要物质以外还需要有精神慰藉、心灵寄托。为此,主张“慢生活主义”的人越来越多,“慢生活主义”不是懒惰,不是拖延时间,而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调节方式,更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快的时代让我们得到了太多,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很多很多,我们的情致、爱好、自由以及坦然都让快的时代带走了,“慢生活主义”主张者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不妨找个时间将脚步稍作停留,来关注一下自己的心灵和身边环境。

基于此,我们出版了这套“慢生活主义”丛书。虽然我们习惯将“老庄”作为道家的代名词,实际上先秦道家创始于老子,发展于列子,而大成于庄子,魏晋时期又发展出了玄学,所以我们这套丛书分别有《老子智慧》、《庄子神游》、《列子御风》和《魏晋玄学》。在心为形役、物欲横流、世道冷漠的时候,尤其需要这些素朴的、本真的、恬淡的思想甘泉来滋润心田,阅读这些经典,相信除了能让你找到不快乐的原因和要快乐的理由,还能让你汲取先哲的智慧,用更超然的心态更乐观的心境对待你的事业和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