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民党教父陈果夫/杨者圣民国人物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杨者圣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近代史上,陈果夫是一位不可忽略的人物。他曾经是国民党“CC”系首脑,历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第三、四、五、六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等一系列高职,长期掌管国民党党务系统,可谓权倾一时。他与其弟陈立夫进入国民党权力中枢,把持人事和组织大权,成为民国时期最有名的一对兄弟,遂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特殊政治格局。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精到恰当地描述了他的出身、人品、个性、学问、心理以及最后的进退荣辱等,简洁而清晰地勾勒出了风云变幻的民国语境下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形象。

本书是对传主人生境界作的最精彩、最权威的诠释。本书初版于1996年,当即引起强烈反响。修订版除全面订正文字外,更补充了四十余幅珍贵历史图片。这样的修订和补充,大大提升了本书的品质。

内容推荐

陈果夫是民国史上一位极具个性与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位不尊显,但政治分量却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他学历未出中等,理财却能七分天下占其五;他体弱多病,然权术有道,开创中统势力。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从多角度拨开笼罩陈果夫一生的重重迷雾,拂去掩盖人物性格魅力的诸多琐屑浮华,简洁而清晰地勾勒出了风云变幻的民国语境下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形象。书中对陈果夫的出身、人品、个性、学问、心理以及最后的进退荣辱等,都作了精到恰当的描述。

目录

第一章 早年岁月/001

家族传奇/001

绰号“姆妈”:少年教父/003

辛亥小子/009

遭“袁皇帝”飞骑追捕/013

渔阳里历险记/017

革命党人的穷途潦倒/021

“恒泰帮”/024

第二章 冲天而起/029

从小商人到中央部长/029

“清党,果夫有办法”/035

第一号清党杀手/040

覆巢之下有完卵/044

幕后100天/049

打回中央组织部/054

赶走“党皇帝”丁惟汾/059

狼烟四起的三全大会代表选举/064

兄弟双问鼎/069

第三章 青年党阀/075

从师门杀起/075

倒垮“浙江王”张静江/079

给“反共先知”送上一顶“红帽子”/082

“还得问问介石的意见”/085

改组派:绝望树上的苦果/090

教父:改组派的克星/095

第四章 开派之祖/100

教父的得意之笔:青白团/100

不是自己人,就是敌人/105

“不懂英文,不知道什么叫CC”/109

“四大金刚”(一)/113

“四大金刚”(二)/117

主帅与副帅/12l

两个“犹大”/124

十大弟子:两大首席“高足”/128

十大弟子:中途加盟的谷家军/131

十大弟子:务实派与民主派/133

十大弟子:司法界的“狮子”与“狐狸”/138

十大弟子:团体两大杀手/140

“两大理论家”与上海“三剑客”/143

第五章 铁三角/147

国师杨永泰教父的克星/147

“融政于党”的渗透活动/152

万炮齐发政学系/157

对政学系头目一掴掌/160

对政学系头目再掴掌/165

“清君侧”/169

“非把他干掉不可”/174

六大“盖世太保”教父的劲敌/179

“非圣智不能用问”/186

军方对党方“马其诺防线”的偷袭/192

硝烟弥漫的刀剑文化/197

看不见的血腥战线/202

第六章 江苏“总督”/208

谋夺江苏省政/208

老狼战术/21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218

铲除“异类”辜仁发/221

江苏“党皇帝”/226

江苏“督军”/229

中国合作运动之父/233

省政革新“八大斧”/238

代理“河督”/245

第七章 从五全大会到临全大会/250

CC军团的“辉煌”/250

扣留陈立夫/254

进军“五院”/259

奋击八方/264

从“鹰派”到“鸽派”/268

打通红色通道/272

在西安事变中/277

帮有帮规、派有派风/280

张厉生打出“山门”/285

蒋介石的新战略:以团制党/291

教父的杀手锏:批亢捣虚/298

“张厉生第二”朱家骅/304

第三个儿子:新CC系/308

第八章 权力的顶峰:侍三处主任/315

蒋介石的“权力之杖”/315

权杖的魔力/321

撰写国民党“圣经”:《党员须知》/326

“标准党人”/333

反共策士的新谋略/338

毛泽东“统战”反共主将/343

死敌戴笠/349

教父三战特工王/355

第九章 教父与“教皇”/361

向“教皇”发难/361

革新运动的旗手/366

力敌政学系五大高手/369

投鼠不忌器/374

黄宇人庐山一炮定乾坤/379

再给蒋经国当头棒喝/386

金融帝国的新霸主/390

第十章 为一个神话的延续而殉葬/397

逃亡台湾/397

承担大陆失败责任/401

CC系全军尽没/406

附:杨者圣和他的“民国人物系列”/梁天明 411

试读章节

家族传奇

1892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初七)下午4时,在浙江省湖州府学前街五昌里,迎来了陈姓家族东林支的第27代孙。男婴十分可爱,哭声不疾不徐,似乎富有节奏而又有力度。老爷、太太们,不!阖家人流露出来的都是那种按捺不住的祈求目光:他们祈祷这孩子能够成为一颗家族的希望之星,重新振兴这个早已衰败不堪的官宦世家。这个强烈的愿望,已经在八代人身上落空了,他们倒霉得太久了!他们需要名望!需要权势!需要光宗耀祖!需要再度辉煌!他们不希望这孩子会像他们一样不争气,默默无闻而老死乡里。不过,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这孩子的哭声显得那样的从容不迫,好像对他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一种“官家”的兆头啊!

这男婴就是陈果夫。果然,他没有使家人失望。40年后,他成为国民党教父式的人物“名垂”国民党史册,声动海内外。

中国的陈姓家族堪称世界一绝,只需略述一二,就可以使西方那些自以为源远流长而自命不凡的贵族世家们自惭浅薄,头上那顶古老姓氏的头盔随之黯然失色。陈果夫的祖系可以上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原始部落有虞氏。有虞氏的始祖叫虞幕,幕的第六代孙叫舜,舜后来成为上古时代中国两大部落炎黄族与东夷族联盟的大酋长,并且由于他对华夏文明所作的巨大贡献,因而被尊称为三皇五帝中的一帝。由此,虞幕成为陈姓家族史载的第一位祖先,舜帝是陈姓公认的血缘亲祖,位于湖南零陵宁远县九嶷山上的舜帝陵也成为陈姓家族现存最早的祖墓。实在是太了不起了,这的确是值得包括陈果夫在内的所有陈姓子孙们引以为自豪的家族起源史。

陈果夫的得姓始祖为陈胡公满,周武王灭商,封舜的第56代孙胡公满于河南宛丘,因为这块土地上曾经是黄帝家族中的陈丰氏部落的定居之地,号为“陈洲之山”,于是胡公满便在陈丰氏的故土上建立起陈国,并且以国为姓,确立了自己的姓氏,陈胡公满成为陈氏得姓的开山祖。有关陈国的记录,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诗经》中的《陈风》十章中读到许多精彩而传神的篇章。

陈姓家族的发展史是一个极具悲壮色彩的过程。陈胡公满的第11代孙陈完因逃避宫廷内乱,亡命齐国,瞒祖改姓,是为田完。田完从最底层干起,历经五代苦干,终成相国,又苦熬四代,才由田和取齐王而代之,这种历经九代而称王的漫长过程,充分说明了陈姓的这一支子孙们在谋取国家权力时,具有的那种残酷而可怕的代代相传的忍耐精神及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后,田氏的这一支子孙又先后出过两代帝王,一位是陈胡公满的第34代孙王莽,于公元8年取西汉而代之,是为新朝;一位是陈胡公满的第45代孙陈霸先,于公元557年代梁而帝,是为陈朝。这两位帝王在位的时间都极为短暂,但是他们在获取权力方面的那种胆略、机敏、狡黠和耐心,进一步展现了这一支陈姓家族中蕴藏着的帝王之风。

由陈果夫亲手创立的国民党CC系,曾经是国民党历史上一个极为封闭而保守的政治派系,人们常常为CC系何以有那种家族性的内部凝聚力和顽固封闭性而困惑不解。其实,只要你稍稍了解一点陈果夫祖先们在中国历史上创造的那种独特的“家族公社”,你就不难理解陈果夫的这种政治性格只不过是从他的祖先那儿作了一点小小的继承而已,还算不得有多大发扬。陈胡公满的第27代孙,亦即陈完的第16代孙田轸复归陈姓,以后,他们的后人在陈朝灭亡之后,几经辗转迁徙,由胡公满的第72代孙陈旺率领一部分族人迁至江西德安县永清村。在这里,他们历经230余年,创造了19代3700余人同炊同饮、聚族而居的世界奇迹,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理想模式,并由唐昭宗下诏赐立义门,因德安县隶属古江州(九江市),故史称江州义门陈氏。这不知能不能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家族公社”制度?对于这样一个庞大家族,实际上就是一个缩小了的国家,加之他们在历史上先后建立过陈国、齐国、张楚国(陈胜)、新朝、陈朝的辉煌业绩,这不能不引起当时宋朝君臣的注意和忧虑。公元1062年,由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大臣领衔上疏,论及江州义门陈氏过于集中,朝野太盛,建议分析之。一语惊醒宋仁宗,于是迅即下旨,派出钦差大臣上门监护分析义门陈氏,以除后患。由是,义门陈氏的田产被分析为大小291庄,由各房支族共155支拈阄分迁各地。

江州义门的这一次大分析,不但“分析”出了陈果夫这一支的直系祖先,而且对后来陈姓家族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使陈姓家族开始了由江州走向全国而走向海外的历史,以至有了“天下陈氏出江州”这一典故。这一派陈氏子孙纪系悠久,支派繁多,曾在漫长的社会沿革中起过扛鼎的作用,以至于贤良辈出,枭雄迭起,各地陈姓族谱都载明他们是江州义门陈氏的后代子孙,陈果夫及其弟陈立夫的祖系也正是江州义门陈氏之后。

江州义门之后的陈果夫祖系是胡公满的第78代孙陈缜(字帮德),陈缜率这一支族人从江州迁至浙江省湖州府归安县东林山,此地距湖州府城东南45公里,故陈缜为陈氏东林支族始祖,传至陈缜的第17代孙陈应恪(字敬山),遂迁至湖州府学前街谷诒堂(后称“五昌里”)。寻根问祖,陈果夫为陈氏东林支的第27代孙,亦为陈胡公满的第105代孙。根据湖南省石门县九渡水陈氏世系表记载,该乡1983年出生的陈艳春,由她上溯135代至舜帝,世世代代均历历可数。通过陈姓家族的传奇,我们可以想象中华民族5 000余年莽莽苍苍、绵绵不绝的悠远空间,竟然是这样的清清楚楚,真切可感,甚至可以用手去触摸感受5 000年历史脉搏的每一次跳动。这实在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世界奇迹,是一个伟大的“龙”的传奇故事。

绰号“姆妈”:少年教父

陈果夫在其一生中,最为不堪的就是他的学业。他五岁开始识字,八岁上学,这都不能算太晚。可是直到1911年20岁时停学,总共三次进小学学习,一次进中学预科班学习,最后在陆军中学学习只有四个月时间。因此,终其一生,陈果夫的学业只能算是小学毕业。陈果夫之所以跻身国民党峰层,成为名动海内外的煊赫人物,不在于他的学业与学识,而在于他的地域与家庭的因素。在国民党大陆统治时期,吴兴的确是个名人辈出之地,且不说辛亥革命时期的铁血勇士陈其美,仅以出任过国民党中央常委以上的要人就有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陈立夫、朱家骅、潘公展等六人,遑论一般的中央执委、监委之类的了,这实在是国民党党史上的一个奇观,难怪在国民党内素有吴兴中委群之说。

……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