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溯源集》,清代钱潢著,共10卷,22篇,成书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是后世“按法类证”注释《伤寒论》的重要代表著作。
本书在内容上删去世传《伤寒论》中“伤寒例”、“可与不可”诸篇。在编次上首先列“阴阳发病六经统论”一篇,将仲景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列于六经之首,作为总纲。然后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排列六经,每经皆按先正治法、后变法的顺序编排,以法类证统方,对各篇原文详予注释,释文遵从《灵》、《素》之旨,选取成无已以来历代注家之精微,本着“合者择之,谬者摘之,疑者释之,混者晰之”的原则,有所补阐、辨正,每方均有方论、析义、辨误、论治,务使读者能明立法之意、用药之因,从中领悟仲景理法制方之妙,体现了钱氏“以法类证统方”的治伤寒的学术特点。书末“附录”,列述“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辨论”、“动气臆说”、“铢两升合古今不同辨论”、“权量考”、“大斗大两”、“长沙无朱雀汤说”等六篇短文,体现了钱氏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