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文化读本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涂小马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里、从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只有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只有复活的传统文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传承创新。

这本涂小马编写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介绍了古代科技,是为小学生课外阅读而编写,目的是为小学生提供一些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知识,提高小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兴趣。

内容推荐

这本由涂小马编写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介绍了古代科技,所选作品都加上简单易懂的注释,并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语文。

每篇作品除了注释和译文外,根据作品情况,还列有“背景资料”,使小学生对文章作者、或者科技发明的背景有所了解。

目录

一 指南针

 磁石与指南针

二 火药料

 火药的运用

三 活板

 谷登堡——欧洲活字印刷术的

 发明者

 谷登堡轶事

四 纸料

 书写工具的突破

 ——蔡伦改进造纸术

五 黄道婆

 黄道婆

 黄道婆祠堂

六 华佗治病

 外科始祖华佗

七 张衡造地动仪

 张衡地动仪复活之谜

八 定器

 陶瓷的历史

九 陨石雨

 吉林省降落世界罕见的陨石雨

十 开宝寺塔

 护珠塔

十一 矿物分布

 矿化露头的地质信息研究

十二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

试读章节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一种用来判别方位的简单仪器,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与中国很多其他的发明相似,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劳动实践的产物。在生产劳动中,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对磁性质有所了解。人们首先发现的是磁石能够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通过漫长的试验和研究,终于制成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早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特殊经历被记载下来了。《管子》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关于磁石吸铁的特征,古人也多有记述。《吕氏春秋》:“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磁石在汉代前也被写作慈石。另外民间传说(引者注:见《水经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成阳附近修阿(色)房(p6ng)宫,宫中有一座门就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人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一些磁学知识。

汉代人们虽然不知道磁体有两个极——N极和s极,也不知道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这些科学原理,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却是被观察到了。汉武帝时有个叫栾大的方士,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让两个棋子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很高兴,栾大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指南针是利用了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这一特性制作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的雏形最早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形,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的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些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在以后的岁月里,指南工具一直在被劳动人民进行着改进,东晋时已经有了关于指南鱼的记载。北宋时成书的《武经总要》中记载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通过指南鱼的制作方法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人工磁化的方法。同样,生活于北宋的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也向我们介绍了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选自《我的名字叫中国》,罗炳良、赵海旺著,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P5-8

序言

教育应该是当今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是国家文化建设的根基,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从博物馆里、从文化作品中看到,更要从普通人、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看到。只有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才能使其在当下复活;只有复活的传统文化,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看成几门简单的课程,它首先是理想,是道德,是价值。我们不仅要有匹夫有责的文化自觉,更要有舍我其谁的教育担当。

朱永新

2014年8月8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