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所在单位开展了电子信息系统仿真以及仿真的可信度评估研究工作。针对前辈们所研究提出的各种仿真可信度评估方法,结合我们的应用经验,修正、改进了原有方法中的一些问题和瑕疵;结合实践工作中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陆续整理、总结了一系列工程上实用的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理论方法,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电子信息系统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方法的规范和流程;针对系统级仿真可信度评估,在分析总结原有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虚拟属性划分的仿真可信度评估理论方法,并能够根据仿真可信度评估结果和工程应用需求,快速准确定位待改进模型节点。戚宗锋、李林、刘文钊、符淑芹和蒙洁专著的《电子信息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理论方法(精)》是在作者多年研究和广泛工程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对上述的仿真可信度评估方法(包括模型和系统两个层次)进行总结、整理而成。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理论方法(精)》是仿真可信度评估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主要介绍仿真系统与模型可信度评估的相关内容,全书共6章,第1章综述了仿真可信度评估的发展历程、现状、难点以及研究意义;第2章总结整理了一些实用的仿真模型的可信度评估方法;第3章定义了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特征的概念,并建立了基于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特征的仿真模型可信度评估方法分类;第4章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虚拟属性集划分的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方法;第5章总结整理了与仿真可信度评估相关的一些数据预处理方法;第6章介绍了所开发的仿真可信度评估软件系统以及一个雷达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的实例。
戚宗锋、李林、刘文钊、符淑芹和蒙洁专著的《电子信息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理论方法(精)》适合仿真系统开发、仿真系统测试、VV&A以及武器装备研发、试验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使用,也可做为电子系统仿真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