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撇开领导学带共性的、普遍性的学理研究和常识介绍,立足于副职领导这个极重要的领导群体的工作需要、情感需求和现实困惑设题,力求使有关副职领导研究彰显个性,变得丰满和实用,且从一味崇尚“厚黑”、倡导“圆通”的误区中走出来,探索副职成功之道,强化副职领导魅力,激活副职这一重要的领导资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怎样当好副职/管理者岗位培训系列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作者 | 宁超群 |
出版社 | 中国人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撇开领导学带共性的、普遍性的学理研究和常识介绍,立足于副职领导这个极重要的领导群体的工作需要、情感需求和现实困惑设题,力求使有关副职领导研究彰显个性,变得丰满和实用,且从一味崇尚“厚黑”、倡导“圆通”的误区中走出来,探索副职成功之道,强化副职领导魅力,激活副职这一重要的领导资源。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领导学方面的通俗读物,是管理者岗位培训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供副职领导人阅读。全书共分5章,内容涉及:副职角色解读,副职履职原则,副职领导艺术,副职德才养成,副职礼仪规范。 目录 第1章 副职角色解读/1 (一)“一把手”的参谋和助手/2 1.在“一把手”无法分身时/4 2.在“一把手”不便出面时/4 3.在“一把手”不必出面时/5 (二)分管工作的“主帅”/8 1.要独当一面但不能独断专行/8 2.要用心谋事但不能投机处事/9 3.要当好配角但不能消极“守摊”/10 (三)班子成员的合作者/10 1.不为分管工作讲“特殊”/12 2.不让分管工作拖后腿/12 3.不使分管工作越了界/13 (四)群众心目中的领导者/13 第2章 副职履职原则/16 (一)分工不分心/17 1.分合得宜/18 2.分合一体/18 (二)到位不越位/20 1.讲责任/21 2.讲胸襟/21 3.讲创新/22 4.讲大局/23 (三)成事不误事/23 1.避免“坏事”/24 2.避免“误事”/25 3.避免“多事”/25 (四)负责不专断/26 1.敢于任事/27 2.勇于亮短/28 3.乐于谦让/28 4.善于放权/30 (五)服从不盲从/31 1.寓服从于局部修正中/33 2.寓服从于善意的质疑中/33 3.寓服从于灵活处置中/35 (六)尊重不谄媚/36 第3章 副职领导艺术/40 (一)决策艺术/41 1.授权决策/4l 2.参与决策/43 3.建言献策/54 附:避免决策三陷阱/58 (二)相处艺术/60 1.与“一把手”相处的艺术/60 2.与其他副职相处的艺术/64 3.与下属相处的艺术/69 附:化解相处五难题/75 (三)语言艺术/83 1.追求三种语言美感/84 2运用四种语言艺术手法/86 3.提高五种常用文稿写作技巧/9l (四)批评艺术/102 1.德行要佳/103 2.火候要准/103 3.使用要慎/104 4.先扬后抑/104 5.抓“小”放“大”/105 6.宽严有别/106 (五)用人艺术/107 1J用人的三个原则/108 2.用人的三重境界/111 3.用人的五个“非常之举”/113 第4章 副职德才养成/119 (一)提高学习力/120 1.坚持“四不”/122 2.练成“两功”/124 3.三段推进/124 (二)提高感悟力/127 1.体认实践/128 2.练达人情/129 3.捕捉“顿悟”/130 (三)提高创新力(创新领导观)/133 1.全局观/133 2.发展观/137 3.法治观/139 4诚信观/141 5.和谐观/142 6.人长观/143 (四)提高决断力(解读政策)/143 {研究政策背景/145 2.分析政策走势/146 3.链接政策信息/147 (五)提高执行力/148 1.借力成事/149 2.照章处事/149 3.亲和行事/151 (六)提高自控力/153 1.情绪自控/154 2.贪欲自控/161 3.情感自控/162 第5章 副职礼仪规范/167 (一)副职礼仪的特殊要求/169 1.跑好“龙套”/170 2.维护集体/170 3.礼贤下士/171 4.活学活用/172 (二)仪表礼仪/172 1.仪容要整洁、朴实和精神/173 2.谈吐要谦恭、质朴和机变/173 3.服饰要得体、收敛和自然/175 (三)会议礼仪/177 1.主持正式会议/178 2.主持非正式会议/181 (四)接待礼仪/184 1.迎接/184 2.会见介绍、排座/184 3.汇报、交流和联谊安排/184 4.宴请/185 5.礼品赠送/185 6.送别/186 附:常用且易被忽视或出错的礼仪要点/186 后记/199 主要参考文献/200 试读章节 2.运用四种语言艺术手法 领导语言的权威性、影响力、感染力,不是取决于说教如何高明,口气如何强硬,权势如何强大,而是取决于在一种开放、和谐、平等、互动的氛围中,达成情感相融,事理共识,思想相通。那种“我说你听”的强制性、说教式的语言方式,是越来越行不通了。 因此,现代领导语言艺术,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巧与艺术问题,而是领导情感、领导观念、领导作风的综合反映。 要提高领导语言艺术,必须从纯“艺术”的误区中走出来。 (1)融情。人是感情动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情感是语言的灵魂。作为领导者的语言,不仅要感情真挚,而且要富有激情,用感情感染人,用激情鼓动人。领导者的语言,充满真情,饱含实感,就是最高的艺术,就是最真的艺术,就是最为群众和部属看重和喜爱的艺术。言不由衷,言行不 ,巧言令色,偶尔为之,也许能博得读者、听众一时的欢心,但紧随而来的可能是群众的反感和不信任。领导者说话作文,一定要融入真情实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你的所喜所爱、所求所盼、所思所想,使听众先接受你这个人,尊敬和信任你这个人,然后自然就会接受你的思想,你的教导。1796年4月,举世闻名的军事家拿破仑,决定挥师征服意大利,但当时他的部队在经历连续征战后,显得疲惫不堪,土气低落,拿破仑为此发表了著名的《蒙特诺特战役的演说》。在这次战地演说中,他就是运用情感的自然点缀来激活现场气氛,鼓舞士气的。演说一开始,他用极精炼的语言和具体的数据列举指战员们在15天内创造的辉煌战绩:“你们在十五天内赢得了六次胜利,缴获了二二十一面旗子和五十五门大炮……”字字充满感激之情而没有直接用一个“情”字,几句话就把死寂、悲观的现场气氛激活了——这样能征善战的军队,没有什么打不赢的战役!把士兵们的情绪调动起来后,拿破仑才直接抒情,“有功必赏的祖国正以自己的繁荣昌盛来感谢你们”。最后,拿破仑不是以元帅的姿态和口气要求部队怎么办,而是把自己的号召用战士们的共同心愿表现出来——“蒙特诺特、米莱西莫、迭戈和芒多等战役的胜利者们,正满怀着把法国人民的光荣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的热烈的愿望”。一篇儿百字的演讲,使战士们从元帅情真意切、充满自信的语调中重振了进军的信心。 融情必须有心和有情。仔细洞察和揣摩听众、读者的心理和情绪,用心说话,用心沟通,用心作文。这样就能说出群众想说想听的话,抓住群众所想所盼的事。这样就能达到融情的境界。 (2)设景。所谓设景,就是通过营造一种场景,一种有利于提高语言效果的现场氛围,来拉近与听众、与读者的心理或物理距离,通过一些细节来展示领导者胆识、睿智和人格魅力。这也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在领导语言艺术中的体现。 设景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向特定情境借题。说活作文的一些特殊的时间、地点和气候变化,特别是适逢重要的纪念日、纪念地、节假日等,都是领导者借题发挥,充分展示领导者亲情、友情、见识与智慧的最佳场景。很自然、巧妙地运用上述情景来营造、渲染现场氛围,能一下拉近与听众、读者的距离,赢得意想不到的好感。如节假日的一声问候和祝愿,遇上气候变化的一声关切与感谢,都能达到这种效果。 ——从现场提问切入。讲话、演说,设计必要的现场提问,作文运用必要的反问、诘问语句,能起到拉近听众和读者,活跃现场气氛或减轻听觉、视觉疲劳,调动和启发听众、读者思想等积极的作用。 ——用真切“体语”感人。体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更是传递和反馈语言主体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操的真实语言。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胜过千言万语。在建国初期,由于美苏等国的封锁和打压,中国在与世界许多国家的交往中还是“弱国外交”,争取国际社会更快更多地承认新中国,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成为当时最大的政治和战略任务。1957年,周恩来总理利用斯里兰卡独立九周年纪念日,代表中国政府到斯里兰卡祝贺和访问。在发表演说时,恰逢天下大雨,台下的听众都撑起了雨伞,工作人员赶紧撑伞为总理遮雨,被总理谢绝,坚持冒雨把演说作完。总理的这一举动,不仅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和官员,而且通过新闻媒体,把中国总理敬重他人、刚毅沉稳的风采,展示在世界人民的面前。第二天,斯里兰卡就与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使这一进程变得意想不到的顺畅与快捷。 (3)明理。明辨道理,富有哲理,以理服人,给人教益与启迪,这是语言艺术的核心价值。 仔细洞察和揣摩听众、读者的心理和情绪,用心说话,用心沟通,用心作文。这样就能说出群众想说想听的话,抓住群众所想所盼的事。 ——据理而言。一个讲话,一场演说,一篇文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怎么做,不能怎么办,要理直气壮,旗帜鲜明。通篇围绕“理”来筛选内容、确立主旨和调动语言艺术。理不直气难壮,旗不树理难申,自己心无底气,就不能说服人,感化人,打动人。 ——明白晓畅。领导者说话作文,一般不宜绕弯子,要直入主题,直入主旨,越是重大、严肃的问题和情急的情况越要这样。这是领导语言特有的风采和气势。周恩来总理非常著名的“万隆讲话”,就是一个获得巨大成功的范例。1955年,亚非29个新兴独立国家首脑聚集印尼万隆召开会议,周总理率团赴会并积极倡导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原则”,但帝国主义者却趁机对新中国造谣中伤。针对这一情况,周总理在这个会议上作了一次补充发言。这个发言紧紧围绕“团结”这个大会主题和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在旗帜鲜明地表明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撇开国际问思想意识和政治制度的争论,用“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即坚持“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呼吁亚非各国“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一举粉碎了帝国主义企图孤立和中伤中国的阴谋,对促进亚非国家的团结、对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巧用比喻。比喻这种语言艺术有四大好处。第一,贴近群众。比喻一般都源于群众,源于生活,乐于为群众理解和接受。第二,浅显易懂,比喻用大家熟知的事实来说明尚不明了的道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第三,生动鲜活。比喻是对实践的提炼与升华,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能使枯燥的道理、机械的说教变得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第四,揭示哲理。一个好的比喻,往往蕴含着精妙的构思和深刻的哲理,使人在诙谐幽默的语言美感中得到愉悦,受到教育和启迪。在这方面,毛泽东不愧是天才的语言大师。在延安整风时期,为了批评和制止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他不是板起面孔训人,而是用很诙谐幽默的语言,巧用“有的放矢”这个成语来做比喻,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但有些同志,只是“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日‘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 (4)开明。开放是发展大势,是时代潮流,现代领导活动必须具有开放的禀赋。这种禀赋体现在领导语言中,就是开明。 所谓开明,就是要去掉官气官腔,以平等的态度待人、说话;说道理,辨是非,谈主张,提要求,要有情有义,有理有据,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要以开放的思维和胸怀论事、析事和处事,给自己说的话留下修正、补充、完善的余地,为别人说话、办事留下足够的空间,做到不封闭,不主观,不武断,不绝对。 开明在语言艺术上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尽量使语言生动和有趣。板起面孔说教,或者训人,只能把人的心扉紧闭,把人拒之千里之外。用必要的典故、笑话、趣闻、轶事来点缀语言,寓说理、劝导或者批评于风趣、轻松的语境中。 P86-91 序言 副职是各级、各类领导班子的主体和中坚,是各类人才提拔、重用后形成的一个庞大的领导团队,也是锻炼、培养“一把手”的重要台阶。 正因为绝大多数领导班子正副职之间精诚团结、配合默契、进取有为,才促成和保障了工作的开展、事业的辉煌,也使得正职、副职的领导艺术与成功,成为极富生命力、吸引力,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尽管在理论上、制度上,正副职之间的关系把握和角色定位,从总体上讲是比较科学和明确的,但一涉及实际,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正副职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定位,就显得比较微妙,甚至不太和谐,轻则影响正常的决策和工作,重则导致班子的矛盾冲突。且这些问题很难用简单的是非对错标准来评判与调解,需要领导者源自内心的多层面的修炼和多种领导艺术的灵活运用。这对副职领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撇开领导学带共性的、普遍性的学理研究和常识介绍,立足于副职领导这个极重要的领导群体的工作需要、情感需求和现实困惑设题,力求使有关副职领导研究彰显个性,变得丰满和实用,且从一味崇尚“厚黑”、倡导“圆通”的误区中走出来,探索副职成功之道,强化副职领导魅力,激活副职这一重要的领导资源。 后记 这本姑且叫书的集子就要付梓出版了。但忐忑不安几乎替代了成书的喜悦。 因为尽管对本书的写作,我始终怀有一颗真诚、负责的心,也力求在副职领导研究上向纵深推进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但由于副职领导这个话题太复杂、太敏感,而且很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加上本人学识浅陋,致使写作过程中,思维似乎总是在黑夜的羊肠小道上摸爬,时而被岔路迷惑,时而被峭壁挡道。庆幸的是,历经周折,总算有过一丝丝“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快感,但是否到了自己设定的终点,依然是没有方向感,没有自信心,只得由行家评说,请读者海涵。 许多老师、同事和朋友,更是对本书给予了直接的关注和支持。中国人事出版社领导和众多编辑,为本书的修改定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提出的许多修改意见不仅令本书增色不少,而且使我终生受益。周步春女士、彭湘波先生在我心力与才力不济的时候,主动参与了“副职礼仪规范”一章的大量工作。刘顶夫先生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书稿校改工作。以各种方式为本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领导、同事、朋友还有很多,难以一一列举。 在此一并致谢。 宁超群 2008年12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