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国内外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我们看到,对邓小平政治哲学进行系统的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基于此,全燕黎编写的这本《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拟在明确邓小平政治哲学的学科研究规范的基础上,着力于建构一种学理意义上的邓小平政治哲学体系。
全燕黎编写的《邓小平的政治哲学》是一部从学理层面探讨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的学术专著。全书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分析框架,上篇深度阐释了邓小平政治哲学中的社会正义、平等自由、人民民主等基本政治价值规范,指出邓小平从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出发,建构了以社会正义为核心、以自由和平等为两翼、以人民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构成其政治哲学主题的价值维度;下篇创新性地论述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制度设计、制度生成、制度评价等思想,指出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强调政治理想和价值取向依赖于完备的制度精神和制度安排。《邓小平的政治哲学》对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展开了自成体系的研究,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政治哲学的学科性质及本质特征
第四节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研究规范和研究内容
上篇 政治价值论
第一章 社会正义:邓小平政治哲学的价值核心
第一节 现实的人:邓小平社会正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应得、需求、平等:邓小平社会正义理论的三个原则
第三节 共同富裕:邓小平社会正义理论的目标诉求
第二章 自由与平等:邓小平政治哲学的价值向度
第一节 自由: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纵向之维
第二节 平等:邓小平政治哲学的横向之维
第三节 自由与平等的统一: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经纬之交
第三章 人民民主:邓小平政治哲学的价值旨归
第一节 在现实中实现理想的民主模式:邓小平人民民主的科学界定
第二节 基于自由与平等的自治:邓小平人民民主的内涵界定
第三节 规范性与经验性的融贯:邓小平人民民主的根本特征
下篇 政治制度论
第四章 政治制度:邓小平政治哲学的价值载体
第一节 何为政治制度:一个需要厘清的概念
第二节 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邓小平政治制度建构的逻辑基础
第三节 抑恶·扬善:邓小平政治制度建构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理性选择与自我演进的联袂:邓小平政治哲学的制度生成
第一节 理性选择与自我演进:制度生成的思维路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制度自我演进的必然结果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理性选择的有效尝试
第六章 秩序·权威·发展:邓小平政治哲学的制度评价
第一节 秩序:邓小平政治制度评价的合利性维度
第二节 权威:邓小平政治制度评价的合法性维度
第三节 发展:邓小平政治制度评价的合规律性维度
结语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