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共产党员,以什么态度对待群众、关心群众,这不是什么方法问题,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纯不纯、战友感情深不深的问题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焦裕禄时时处处想到的总是别人。他心中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赤诚忠心,他常说:“一个共产党员,以什么态度对待群众、关心群众,这不是什么方法问题,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纯不纯、战友感情深不深的问题。”下面分享几个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时先人后己、关心战友、厚爱同事的小故事。
1956年底,焦裕禄即将结束在大连起重机器厂的实习时,洛阳矿山机器厂(以下简称“洛矿”)分给他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此时他想到跟他一起回洛矿的郝师傅,郝师傅是很有经验的老师傅,是焦裕禄极力向大连厂申请带回去支援洛矿的,他的住处没解决,焦裕禄一直挂在心上,于是焦裕禄和爱人徐俊雅商量将房子让给郝师傅夫妇。其实,这时焦裕禄家六个孩子还有岳母一家九口人挤在不满20平方米的房子里,徐俊雅起初是不情愿的。焦裕禄说:“我们现在有房子住,这对夫妇刚到厂里,如果把这套房子让给他们,他们就会安心工作了。”徐俊雅说:“你决定吧,谁让我是焦裕禄的妻子呢。”于是,焦裕禄打电话给厂长纪登奎说把房子让出去,还说:“这份情是记在党的账上,记在洛矿的账上,与我焦裕禄无关。”时隔多年,谈论起焦裕禄无私让房的这段佳话,郝师傅仍会老泪纵横地说:“焦裕禄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电工周学才刚从上海调来时,因水土不服,生病了。焦裕禄听说后,中午一下班,连饭也顾不上吃,就跑去看小周,又给他买来热腾腾的饭菜,可是周学才却说吃不下,焦裕禄便劝他道:“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咋行呢?吃饱了才好跟疾病斗争嘛。”说着便扶他起床吃饭。周学才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你工作这样忙,还要跑来看我。”焦裕禄说:“咱们都是革命同志,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在焦裕禄的关爱下,小周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
1959年9月,邻居张泉生的爱人快要生小孩了,但是他们不会做针线活,孩子衣服没人做。当时徐俊雅也刚生了小孩不久,家里忙得不可开交,但焦裕禄仍然动员爱人和岳母连夜赶工,给张家的孩子做了5件衣服,张泉生一家感激万分。后来张泉生回忆说:“我一个月有59斤粮食,焦主任只有22斤,他家人口多,就那么点粮食怎么吃得饱啊!”他总想给焦家送点粮票,但焦裕禄却从来没要过。
三年困难时期,老工人刘辅臣的爱人生了小孩,想喝点小米稀饭。焦裕禄知道后,马上把自己家仅有的两斤小米送给了老刘。不仅如此,焦裕禄还给同事送钱、送衣、送柴、送温暖。工人刘跃宗因病不能下床,焦裕禄从三楼把他背下去,带他去医院看病,刘跃宗感动得泪水浸湿了焦裕禄的衣服。
在洛矿的9年里,焦裕禄舍己为人、关爱同志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故事和细节仍鲜活地留存于“老洛矿”的记忆深处。“关心群众比关心个人更重要,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这样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焦裕禄的话,也一直被如今中信重工的党员干部代代相传。
2 没有办法,就到群众中去;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到群众中走一走,就会找到
1956年12月,焦裕禄从大连起重机器厂实习结束后,回到洛阳矿山机器厂担任一金工车间主任。一金工车间9米铣床、8米龙门刨、6米立车、5米滚齿机等大型设备,都需要空中行车起吊,可起重达60吨的大行车怎么运进车间,却成了难题。厂长纪登奎安排运输科副科长孙峰负责。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孙峰感到为难,便找焦裕禄商量,焦裕禄笑着说:“这个好办,告诉你一个秘诀,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那就是‘没有办法,就到群众中去’。”
P3-7
习近平点赞焦裕禄
序言 焦守云
公仆情怀
一个共产党员,以什么态度对待群众、关心群众,这不是
什么方法问题,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纯不纯、战友感情
深不深的问题
没有办法,就到群众中去;办法总会比困难多,到群众中走一走,就会找到
真正地深入下去,深入到牛屋、饭场
党把36万兰考人民交给我们,我们没能带领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和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
只要在群众中扎下根来,你们的工作和事业就会像这棵泡
桐树—样,蓬勃发展,充满生机
当一个不坚强的战士,当一个忘了群众的共产党员,多么
危险,多么可耻
新干部不参加劳动就不能明确树立群众观点,老干部长期
不劳动,思想就要起变化,就要变颜色
你们是愚公移山的决心、蚕吃桑叶的办法,县委大力支持你们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
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让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
困难,它其实是个鸡蛋,外面看是硬的,砸开里边是软的。
只要我们相信群众,就不愁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农村工作干部要做到:抬腿就能跑,张嘴就能说,提笔就能写,见饭就能吃,躺倒就能睡
车不是个好东西,隔块玻璃,群众跟你说话,光看见张嘴
听不见声音,双方干着急。还因为它跑得快,步行的群众
跟不上,给咱们拉大了距离,脱离了关系『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我钦佩那些为国建立过功勋的仁人
智者,更爱哺育过无数仁人智者的好山好水
求实作风
团的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党是头颅,团是手足,一个人只有头颅,没有手足怎么能行呢?
十条工作经验总结
不了解人,不首先做好人的工作,其他工作就会走进死胡
同。只抓工作,不抓思想,是亏本生意;先抓思想,带动工
作,是一本万利
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县委这个“班”带好,必须使这“一班人”思想齐,动作齐
学习《为人民服务》,要学会像张思德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学习《纪念白求恩》,要学会像白求恩那样树立爱国
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学习《愚公移山》,要学会像愚公搬
山那样除掉兰考的“三害”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
“十多十少”“五个跟不上”
先顾吃饭,再顾好看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在风雨里走一走,最容易掌握“三害”的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个,才能打败凶恶的敌人
要提倡少开会、多做工作,少讲空话、多办实事,坚决纠正走马观花、一般化的领导方法
在困难当中成就一番革命事业,必须首先联系群众、向群众学习
制止灾民外流,不能靠扬汤止沸,而应是釜底抽薪
圈要跑圆,理要讲全,心平气和,抓紧时间
不蹲下去,看不清蚂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每一项工作都要扎扎实实地抓下去,不能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
国防建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有林就有粮,没林饿断肠
白天要搞调查研究,晚上要“过电影”
干工作,要走上步、看下步,心里想着第三步
干劲不足的时候,就要查思想;思想不通的时候,就要加紧读毛主席的书
奋斗精神
找是个共产党员,只要是党需要我,我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尽力完成
只要钻进去,外行也能变成内行
拉牛尾巴是一门学问,搞工业照样是一门学问,天下没有学不会的技术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会
付出一些代价,但我们心里的这杆旗不能倒
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小鸡凭着一双爪子挠食吃还饿不死,我们有党的领导,有
36万兰考人民,每人都有两只手,还愁治不了灾,养活不了自己吗?
战胜困难,最重要的是“人的革命意志”,是“人的革命品格”,首先是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
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吗?
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
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克服两眼向上、两手向外的思想,要教育群众发扬南泥湾精神,不要向上级要求拨贷款
怕困难,怕革命,不敢斗争,不敢胜利,不是战斗着过,而是得过且过,这是缺乏无产阶级坚定性的表现
干革命就得敢闯!只要敢闯,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我们要做革命的牛、人民的牛,就得有股干劲
越在困难的时候,领导干部越要挺身而出
对待困难,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
有党的领导,有毛主席著作,有几十万人民,只要干,一定能在困难当中闯出一条路来
在胜利面前找缺点,在困难面前找出路
工作的乐趣可以驱散疾病的痛苦,这样对战胜疾病反而有利
一个党员,一个革命者,要有远大理想,绝不能满足现状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困难面前,要干、要革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天灾
道德情操
牙刷旧了可以扔,但节约思想永远不能扔
屁股和凳子结合多了,腿就会软,人就会懒,就会同工人
疏远;只恨自己力量太小,为党做的工作太少
权力是人民给的,我没有理由拿权力为亲友捞好处
身体有病不可怕,可以吃药,可以治疗;可怕的是思想上有了病;思想上有病,就是健康的身体也会垮下去的
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
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喧立个家规:今后,不管谁都不准看“白戏”
干部十不准
宁可自己苦些,也不要随便要国家的救济
一个党员,贪污多占,不深人群众,高高在上,这就是变质
啥是丢人?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才是真正的丢人
孩子们生活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受过旧社会的
罪,不懂得什么叫甜和苦;不懂得种庄稼的艰辛,不知道
爱惜粮食。这样下去,将来就有可能被剥削阶级思想侵
蚀俘虏
鱼塘是集体的,怎么让我一个人尝鲜
疾病是弹簧,你硬它就瓤。兰考是个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
吃这么贵的药,我咽不下去
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疾病就像困难一样,你越怕它,它就越欺负你
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那里边,毛主席会告诉你怎样工作、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朴素的土气,就是革命的正气
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主要参考书目
95年前,父亲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现淄博市博山区)一个名叫北崮山的山村。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太爷爷为父亲取名“裕禄”。旧时的乡村,过上富足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梦想。家乡淄博博山地处鲁中山区,齐鲁文化氛围浓厚,穿城而过的孝妇河娓娓诉说着孝妇颜文姜传承千年的故事,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山城很早就成为一座工业重镇,陶瓷、琉璃产业千百年兴盛传承,父亲从小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长大的。
世道不堪、战乱天灾,随着日军入侵,民族危亡的情势进一步加重。刚踏入舞象之年的父亲,一步步见证了家境的衰落,最终无奈辍学,“在家种地、卖油、下煤窑”,早早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苦难磨砺人生,只有经受住苦难的考验,才能铸就非凡人生。1942年6月,父亲因参加抗日自卫组织“红枪会”,遭到日军抓捕,受尽折磨,12月初被押往辽宁抚顺大山坑煤矿做特殊劳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临近村庄同去的20人,有17人被折磨致死。1943年6月,父亲联合工友从煤矿逃跑,辗转回到了家乡博山,却又面临汉奸和伪军的抓捕,无奈流落到江苏宿迁当了两年长工。1945年秋,父亲看到宿迁解放、人民当家做主的喜庆场面,毅然回乡参加了民兵队伍,并在北崮山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与国民党匪军的边沿斗争、莱芜战役、南麻临朐的战斗,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
1946年6月,24岁的父亲遵照组织安排,离开家乡,去往渤海区参加土改工作,并在此间加入鲁中南下干部大队。1947年1月,父亲所在的南下干部队到达河南省尉氏县,他成功地在当地组织开展了土改工作,后又任尉氏县大营区副区长、区委副书记、区长,先后领导了剿匪反霸斗争,上演了三纵三擒土匪头目黄老三的精彩活剧。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还曾三度任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先后任青年团尉氏县委副书记,青年团陈留地委宣传部长,青年团郑州地委宣传部长、第二副书记。
地方工作的历练,使父亲迅速成长进步。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工业战线急需优秀干部。父亲又被抽调到“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洛阳矿山机器厂。勤奋好学的父亲,刻苦钻研,很快成为业务骨干。任一金工车间主任时,带领同事经过两个月的奋战,试制成功新中国第一台直径两米五双筒卷扬机。1962年6月,父亲叉饮贾鲁水,回到尉氏县任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6日。父亲临危受命进兰考,开始了他与兰考人民战风沙、治盐碱、除内涝的新战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父亲已离开了53年,但他对我们兄弟姐妹们的谆谆教诲我一直铭记在心,不敢辜负父亲对我们的期望。今天,得知家乡汇集了父亲生前的一些话语,并专门编辑成书,看着这些父亲曾经讲过的话,我的脑海中又浮现起与父亲一同度过的那些难忘的日子,想起了那些同父亲倾诉的心声。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的一篇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焦裕禄”的名字连同他的理想、信念、人格、忠诚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人们的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力长盛不衰的先模人物中的一位。“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习近平同志当年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深情赞誉了父亲的为民情怀与英雄本色,也道出了无数人心中优秀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
我们兄妹六人中,我对家乡博山是最为熟悉的。自两岁多我就跟着奶奶在北崮山村老家生活,直到1964年的春节过后,我才随父母一同离开博山去了兰考,民风淳朴、守道重义的家乡博山我一直念念不忘,每次回家我都特别激动,就跟小孩回家过年似的。
今年是父亲诞辰95周年,又恰逢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焦裕禄的80则贴心话》出版发行,让大家从一个新的视角回望父亲光辉的一生,回味父亲闪耀着思想光华的睿语箴言。期待本书的出版,能够给人们提供另一个学习、领悟焦裕禄精神的新切入点,使人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父亲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崇高精神。
父亲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光辉精神是永恒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汇聚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让生生不息的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焦守云
2017年8月3日
焦玉星主编的《焦裕禄的80则贴心话》甄选焦裕禄工作生活中的名言故事80则,诠释了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再现焦裕禄作为优秀的县委书记、党的好干部的光辉形象。
焦玉星主编的《焦裕禄的80则贴心话》甄选焦裕禄的语录80则,分4篇“公仆情怀篇”、“求实作风篇”、“奋斗精神篇”、“道德情操篇”等,介绍了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每一则语录分别介绍了背景,出处,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时代解读。
本书的出版让读者从一个新的视角回望焦裕禄的一生,回味他闪耀着思想光华的睿语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