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孩子要远行/纽带海外华文儿童文学典藏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程玮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套典藏书系作家作品的遴选地域范围框定为:除中国大陆、台湾、港澳以外从事华文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作品。经反复遴选、比较、斟酌,我们最终确定了以下一些作家:木子、孙晴峰、林婷婷、阿浓、夏祖丽、程玮、王哗、江音、年红、爱薇。这些作家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典、瑞士和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作家的创作各有所长,有的专攻小说,有的专攻散文,有的专攻童话,有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行。所收作品的关注点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当下生活,有的侧重内心世界,有的侧重地域文化,有的侧重族裔融合,有的侧重代际关系,有的侧重童年记忆,有的侧重风土人情,有的侧重幻想世界。程玮著的《孩子要远行》是其中一本。

内容推荐

程玮著的《孩子要远行》系汇集了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华人儿童文学作家的原创作品,第一批精选十位,是海内外优秀原创华文儿童文学作品的一次华丽亮相,他们用华文写作,用华文思考,用华文感知这个世界,用华文品味童年的无边魅力。

可以说,华文是他们维系中华族裔根基的纽带。有些作家和作品也出现在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中,深受小读者喜爱。

目录

第一辑 成长的陪伴

 孩子要远行

 巴西小乌龟

 母子私语

 家长会

 换一种方式去学习

 享受经典

 母语的印记

 德国的邻家男孩

 万和千的差异

 毕业歌

 定义成功

 门为谁开

 路遥,日久和三分钟

 谁是圣诞老人

 圣诞节的礼物

 成长的失落

 生命成长中的小游戏

 你就代表中国人

 回家的车票

 大路和小路

 对孩子说‘不’的时候

 妥协

 家是你永久的港湾

第二辑 岁月的温情

 夜莺的歌唱

 清涧

 外敷和内服

 天价爬虫

 玫瑰墙

 白鹳飞去的那边

 鹿舞

 渐近的冰山

 采蘑菇

 疯狂的果酱

 队蓉的香槟

 玫瑰庄园

 拯救曼陀铃

 今年的收成

 岁月静好

 放慢脚步去生活

 天物

 岁月的温情

 母亲节的玫瑰

 绿色的人们

第三辑 岁月的故事

 白色的塔

 今年流行黄裙子

 孩子,老人和雕塑

 贝壳,那白色的贝壳

 奶奶的羊角洼

 淡绿色的小草

 你是一片云

 作家的话

附录

 创作年表要目

 荣誉记录要目

 作家相册

试读章节

孩子要远行

有一年过节放长假的时候,我在国内临时决定坐火车回家。运气还不错,碰巧买到了最后一张软席票。一进候车室,我以为是走错了地方。站着坐着的都是学生模样的人。我不是说软席非得什么什么人坐,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坐,就是当学生的应该少坐或不坐。因为是学生,因为学生还在花父母的钱,所以就应该采用最节约的方式去旅行。起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人们大多数都是这么想的,也都是这么做的。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不这么想,我有点不明白。

在西北旅行的时候,看到很多村子的墙上写着:再穷不能穷了孩子。这是指教育,我同意。但在现在的中国,我还要再加一句话:再富不能富了孩子。

在欧洲火车的软席车厢里,我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即使是在圣诞节,车厢过道都挤满人的时候。有的学生为了省钱,专门乘坐多次转车、站站都停的慢车。他们的父母也赞成这样的做法。

我们早已习惯了用金钱度量一切,但恰恰是父母的爱,在很多时候和金钱没有关系。

在德国有一个传统,一个人过了18岁生日以后,要独自出门旅行一次。要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并且在外面尽可能待很长的时间,以便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独自生存的本领。有句话把这样的旅行概括得很形象:出门时是个孩子,回来就是成人了。

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冒险。多少年以后,每个德国成年人都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向自己的女朋友、向自己的孩子讲述第一次独自旅行的故事,花了如何少的钱,走了如何多的路。受到了什么人的帮助,受了什么人的欺骗。这是可以一生一世讲述的故事,也是可以在家族里世代相传的传奇。如果一个孩子出门没几天就往回走,这将成为他和他父母终生的耻辱。

我认识一个汉堡的有钱人,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有钱人。因为从他父亲辈起,已经不再需要靠工作赚钱了,他家的钱在帮他们赚钱。他18岁那年揣着父亲给他的旅游费出门去游欧洲。他每天可以支配的钱相当于现在的2.5欧元,人民币约25元。即使在那个时代,这也是很少的一个数目。他父亲希望儿子能在外面至少旅行一个月再回家。他在外面旅行了整整40天。有几天,他就吃黑面包,喝自来水。他睡过青年旅馆,睡过人家的客厅、马槽,也在外面露宿过。在他回家以后,家里为他举行了一个大派对,鲜花、香槟和最昂贵的食品铺天盖地。他感慨地想,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桌上任何一杯香槟的钱,就足以让他饱餐一顿了。他把他的感慨告诉了父亲,当然有点谴责的意思。父亲回答说,孩子,我是在花我自己的钱,而你花的是我的钱。他说,那一瞬间,他明白父亲已经把人生最重要的财富赠送给了他。他的父亲让他明白,一个过了18岁的成人,从父母手里得到的钱就像是礼物,不论多少,只应该心存感激,一分钱掰成两半去享用。

他的经历给我的印象极深。我的儿子果果第一次单独出去旅行时,我按常规给了他很少的钱。我没有过问他的旅行线路,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他千万不要因为没有钱而中途返回。临到他出门时,我忍不住说,你真需要钱时,就用卡取吧,不要太节约。话刚说完,我心里就后悔得要死,原来我不由自主又堕落到了中国家庭妇女的境界。不要太节约,难道要让他当败家子才舒坦?过了几天我才想明白,原来我还是一个很愚蠢的母亲啊。爱孩子的最高境界,是一到孩子成人,就把那爱深深地藏起来,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成年人,他要走向世界。他会经受困苦,他会经受磨难,他还要养家糊口,那是他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注定不能守护他一辈子,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放手,让他尽早学会生活。

那天清晨,我把果果送到火车站,看着他背着鼓鼓的背囊,像小骆驼一样消失在了人群中。明知他不会再回头,我还是向他挥了挥手。我心里对这个世界说,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了。我不想宠坏我的孩子,但我希望你在他第一次独自旅行的时候善待他,不要让他对这个世界失望。

果果出去后给我发了几次短信。他说,他运气好,总是碰到好心人。看到他背着沉重的背囊,路过的汽车会停下来,主动带他一程。饿了一天以后半夜到达威尼斯,他去敲一家麦当劳的后门,人家出来,把当天卖剩下来的汉堡包一起送给他。每次他感谢人家,人家都说不用感谢,因为他们年轻时也是这样过来的。他在短信里写:妈妈,帮我一个忙,当背行囊的年轻人向你寻求帮助时,你一定要帮助他。

……

P3-6

序言

呈现

——“纽带.海外华文儿童文学典藏”出版总序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去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首届亚洲华文儿童文学研讨会,那是我第一次在域外近距离感受华文儿童文学的生态状况。

作为来自中国大陆的学人,也作为童书出版人,老实说,我的感受颇为复杂。可以说是既亲切又有些失落。但仔细想想,也挺正常。他乡遇知音,异域听华语,同样的文字连着同样的血脉,当然亲切。失落者,从事华文写作的人数远不如想象多,毕竟不是在中国。

近距离的观察和思考,也有好处,那就是更有真实感和现场感。我感觉,域外的华文儿童文学大抵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各国各地区的华文儿童文学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水平较高,有的地方水平较低,有的地方儿童文学作家多,有的地方甚至找不出一位从事儿童文学写作的华文作家。二是有的国家不重视华文教育。由于不重视华文教育,导致阅读华文儿童文学作品的读者逐年减少。三是有的国家华文文学被边缘化,不重视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华文文学创作,以至不少不错的华文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只能自费印制。四是大部分国家的华文儿童文学作品十分零散,形成不了阵势,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我于是就想,何不尽己之力来助推一下华文儿童文学的发展?

数年之后,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我的这个想法获得了实现。这就是1999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世界华文儿童文学书系”。由于是国内第一套华文儿童文学书系,当时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还比较难,我们的选稿区域也较为宽泛,除中国大陆外,使用华文创作的儿童文学都在遴选之列。台湾、香港地区的作家作品占了近一半。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文化大环境的日益改善、华文愈来愈为世人重视,以及我所供职出版社的快速发展,推出更具规模和代表性的华文儿童文学书系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自然,要做就要做得更好,做得更有特色,做得更有品位。对于这套全新规划的书系,我们是充满期待的。我们期待它能更加全面地呈现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的地域版图、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同时也更准确、更完美地展示世界华文儿童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如今,这套历时三年多时间编辑的”纽带·海外华文儿童文学典藏”,终于摆在了诸位的面前。

这套典藏书系作家作品的遴选地域范围框定为:除中国大陆、台湾、港澳以外从事华文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作品。经反复遴选、比较、斟酌,我们最终确定了以下一些作家:木子、孙晴峰、林婷婷、阿浓、夏祖丽、程玮、王哗、江音、年红、爱薇。这些作家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典、瑞士和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作家的创作各有所长,有的专攻小说,有的专攻散文,有的专攻童话,有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行。所收作品的关注点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当下生活,有的侧重内心世界,有的侧重地域文化,有的侧重族裔融合,有的侧重代际关系,有的侧重童年记忆,有的侧重风土人情,有的侧重幻想世界。作品的体裁涉及小说、童话、散文等。

自然,严格说来,海外华文作家由于所在国文化和自生的生存境况,专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并不多,他们创作所涉及的面向往往都比较广泛。儿童文学只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创作的一个领域。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作为海外儿童文学创作的代表性存在。

书系所选作家自身的境况亦不尽相同,有的祖辈漂泊海外,在海外出生,在海外受教育,家族几代人都生活在海外;有的在国内出生,在国内受教育,近十几年定居至海外。但无论是何种情况,他们的心里都装着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华文。

他们用华文写作,用华文思考,用华文感知这个世界,用华文品味童年的无边魅力。可以说,华文是他们维系中华族裔根基的纽带。

这些侨居国外的作家,他们的语言环境是可想而知的。有些可能回到家里可以说说华语,有些可能一年半载没有机会用华语与人进行对话和交流。然而,他们却一直坚持着用母语写作,而且还写得那么好,很是让人感慨和骄傲。

也许,这就是华文的魅力和华文的力量吧。

华文是这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种之一。用华文进行儿童文学创作,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福分。因为,这意味着你的作品有着数亿潜在人群的读者基础。没有什么比作品有更多的读者阅读而让人欣慰了。

祝福华文。

祝福华文儿童文学。

祝福坚持用华文为儿童进行写作的海外作家们。

孙建江

于中国杭州青春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8: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