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朝花夕拾呐喊(青少年必读的100部中外名著)/阅读1+1工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鲁迅
出版社 吉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的结集,生动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呐喊》作品写作于我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期,它们以深广的历史内容和高超的文学技巧相结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座高峰。在《呐喊》中,鲁迅沉痛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从昏睡中入死灭”的不幸者,他怀着极大的同情“哀其不幸”,又怀着急切的心情“怒其不争”。在刻画这些不幸者时,鲁迅不只是着眼于他们物质上的贫穷和落后,更多的是着眼于他们精神上的麻木和愚昧。所以,这些小说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中国人灵魂的伟大拷问。

本书收录的就是上述两部作品集。

内容推荐

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均被《呐喊》收录,包括《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共15篇。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受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旨在刻画“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以此“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的到来“呐喊”助威。作品真切地展现了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的生活画卷,刻画了一批如阿Q、狂人、孔乙己等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深刻而严肃的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及迫切渴望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

《朝花夕拾》共收入了10篇作品。《狗·猫·鼠》是对猫的厌恶和仇恨;《阿长与山海经》是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二十四孝图》旨在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表现了封建家长制的阴影;《无常》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童年之事;《父亲的病》揭露的是庸医误人;《琐记》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的形象;《藤野先生》回忆了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范爱农》写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目录

书路领航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艺术特色

 人物画廊

 阅读指导

 名家点评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读]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呐喊

 《呐喊》自序

 一件小事

 狂人日记[精读]

十一

十二

十三

 鸭的喜剧

 端午节

 故乡[精读]

 孔乙己[精读]

 药[精读]

 阿Q正传[精读]

第一章 序

第二章 优胜记略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第四章 恋爱的悲剧

第五章 生计问题

第六章 从中兴到末路

第七章 革命

第八章 不准革命

第九章 大团圆

 兔和猫

 社戏[精读]

 风波

 头发的故事

 明天

 白光

综合测试

读后感

试读章节

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①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O.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日耳曼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独有这一篇童话却实在不漂亮;结怨也结得没有意思。猫的弓起脊梁,并不是希图冒充,故意摆架子的,其咎却在狗的自己没眼力。然而原因也总可以算作一个原因。我的仇猫,是和这大大两样的。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但这也许是限于天分之故罢,假使它的身材比现在大十倍,那就真不知道它所取的是怎么一种态度。然而,这些口实,仿佛又是现在提起笔来的时候添出来的,虽然也象是当时涌上心来的理由。要说得可靠一点,或者倒不如说不过因为它们配合时候的嗥叫,手续竟有这么繁重,闹得别人心烦,尤其是夜间要看书,睡觉的时候。当这些时候,我便要用长竹竿去攻击它们。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我曾见大勃吕该尔(P.Bruegeld.A)的一张铜版画AllegoriederWollust上,也画着这回事,可见这样的举动,是中外古今一致的。自从那执拗的奥国学者弗罗特(S.Freud)提倡了精神分析说——psychoanalysis,听说章士钊先生是译作“心解”的,虽然简古,可是实在难解得很——以来,我们的名人名教授也颇有隐隐约约,检来应用的了,这些事便不免又要归宿到性欲上去。打狗的事我不管,至于我的打猫,却只因为它们嚷嚷,此外并无恶意,我自信我的嫉妒心还没有这么博大,当现下“动辄获咎”之秋,这是不可不预先声明的。例如人们当配合之前,也很有些手续,新的是写情书,少则一束,多则一捆;旧的是什么“问名”“纳采”,磕头作揖,去年海昌蒋氏在北京举行婚礼,拜来拜去,就十足拜了三天,还印有一本红面子的《婚礼节文》,《序论》里大发议论道:“平心论之,既名为礼,当必繁重。专图简易,何用礼为?……然则世之有志于礼者,可以兴矣!不可退居于礼所不下之庶人矣!”然而我毫不生气,这是因为无须我到场;因此也可见我的仇猫,理由实在简简单单,只为了它们在我的耳朵边尽嚷的缘故。人们的各种礼式,局外人可以不见不闻,我就满不管,但如果当我正要看书或睡觉的时候,有人来勒令朗诵情书,奉陪作揖,那是为自卫起见,还要用长竹竿来抵御的。还有,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但是,这都是近时的话。再一回忆,我的仇猫却远在能够说出这些理由之前,也许是还在十岁上下的时候了。至今还分明记得,那原因是极其简单的:只因为它吃老鼠,——吃了我饲养着的可爱的小小的隐鼠。

P6-8

序言

在始于世纪之交的语文课程改革中,课外阅读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吕叔湘先生说过:“开展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非常重要,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法问题》)不少一线语文教师也认为,一个孩子的语文水平如何,多半源于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如何。

自语文课程标准公布以来,不少优秀的、敬业的语文老师,已经主动担当起了课外阅读教育的重任。有的老师还参与优秀课外阅读资源的编写和推介工作,像北大附中的程翔老师、清华附中的赵谦翔老师等一批著名教师就参与编写了这套名为“阅读1+1工程”的优秀丛书。

这套书由一线教师对经典名著进行批注讲解,一方面,从阅读的角度指出名著的特色,帮助学生解读作品;另一方面,从写作的角度指出名著的亮点,指导学生学习与借鉴。这种编写体例有助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较快地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丰富人文素养。

丛书所选的都是历经时间考验的文学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凝聚着人类的大智慧和高尚情感,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认真阅读这套书,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可以为一生运用语文和做人奠定基础。

愿这套丛书成为学生读者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顾振虎

2010年元月

书评(媒体评论)

北大附中+清华附中名师团队解读名著

以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程翔和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为代表的名师团队,紧扣新课标精神,对近百部经典文学名著进行深入解析,重磅打造“阅读1+1工程”,为莘莘学子提高语文成绩和人文素养,迈进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211工程”院校,助一臂之力。

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全面提升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在解读名著的过程中,从重点字词、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扫清阅读障碍,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引领学生借鉴名家写作技巧,快速掌握写作方法,轻松提高作文成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