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在国内外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实践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适用性、可行性及其发展阶段。通过对4个不同类型典型流域的实地调研与分析,剖析了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机制、标准、驱动力与障碍等,为构建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政策框架和下一步的工作和试点提供了借鉴,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前言
1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提出的背景、内涵及范围
1.1 中国生态服务补偿提出的背景
1.2 生态服务补偿的概念、内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生态补偿政策对中国的适用性及其发展阶段
2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2.1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环境外部性理论
2.2.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
2.2.3 生态资产理论
2.2.4 公共物品理论
2.2 生态服务补偿制度的经济学基础和机制
2.3 建立生态服务补偿制度难易的决定因素
2.4 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分类
2.5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的类型
2.6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分析框架
3 国内外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实践与研究进展
3.1 国外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研究进展和案例分析
3.2 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研究进展和案例分析
3.3 案例评述
4 研究方法
4.1 数据收集方法
4.2 条件价值评估模型方法
4.3 GIS技术方法
4.4 实验经济学方法
4.5 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
5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案例分析
5.1 金华江流域特征
5.2 合理性与可行性
5.3 流域环境服务补偿交易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5.4 金华江流域的补偿模式
5.5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支付意愿
5.6 流域生态服务补偿依据与标准
5.7 驱动力及PES的障碍
5.8 执行评估与经验教训
5.9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市场的形成机制
5.10 小结
6 北京市对水源区的生态补偿模式与区域协调发展
6.1 研究区概况
6.2 主要地表水源地保护和发展的冲突
6.3 北京市地表水源地生态补偿现状
7 密云、官厅水库生态服务补偿案例分析
7.1 研究区概况
7.2 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
7.3 补偿交易中供需方利益的分析
7.4 密云、官厅水库流域生态服务补偿范围和利益主体的研究
7.5 密云、官厅水库流域共建共享的生态补偿要素
7.6 生态补偿项目实施效果
7.7 密云、官厅水库流域生态补偿框架
7.8 经验教训和政策建议
8 千岛湖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案例分析
8.1 合理性与可行性分析
8.2 补偿交易中供需方利益的分析
8.3 支付机制和制度安排
8.4 驱动力和障碍
8.5 执行评估和经验教训
9 晋江、洛阳江流域水质控制与生态补偿机制
9.1 合理性与可行性
9.2 流域环境服务补偿交易的供需分析
8.3 补偿机制及制度安排
9.4 驱动力及PES的障碍
9.5 执行评估与经验教训
10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11 结论性评述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支付意愿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