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江南感动推荐!
感动和泪水是这本书留给我的全部。——蔡骏
泪水轻轻地落下,不为悲伤,感动和幸福充盈着我。——江南
一个失败大叔,一个孤独男孩,和一次人生的治愈旅程。
哥舒意创作的《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这本残忍又柔软的小说,弄哭了每个读到它的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哥舒意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蔡骏、江南感动推荐! 感动和泪水是这本书留给我的全部。——蔡骏 泪水轻轻地落下,不为悲伤,感动和幸福充盈着我。——江南 一个失败大叔,一个孤独男孩,和一次人生的治愈旅程。 哥舒意创作的《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这本残忍又柔软的小说,弄哭了每个读到它的人。 内容推荐 哥舒意创作的《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讲述了:末日地震之后,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毁灭了,上海变成了一座孤岛,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两个人还活着。三十岁的男人秀哉和六岁的男孩小树。一个是普通的上班族宅男,一个是缺失父爱又失去母亲的孤独男孩儿。 两人非亲非故,从别扭的相处到相依为命。单身男人秀哉渐渐把男孩小树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像爸爸那样爱他,照顾他。给他做饭洗衣,带他住在海边,和他吵架,一起看小电影,一起对着外滩撒尿。让小男孩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夏天。 秀哉一直守护小树到希望来临,但是城市即将沉没了。最后秀哉选择让小树代替自己活下去。然后告诉小男孩不要哭泣,微笑着和他告别。 秀哉一个人留下面对着沉没的城市。在知道男孩安全的消息后,海水涌了上来,和幸福感一起覆盖了他。 这个讲述爱与守护的感人故事。受到作家、媒体人广泛好评,蔡骏、江南、张悦然、颜歌、周嘉宁感动推荐,并且江南亲自作序。小说将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凡提升至对现代都市人群孤独生态的人性关照,真情实意,感人至深,仿佛让阅读它的人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不可多得的情感治愈作品。 目录 序 第1章 孤岛 第2章 拖油瓶 第3章 妖怪来了 第4章 第一天 第5章 出租车 第6章 幸存 第7章 病人 第8章 大海 第9章 寻宝 第10章 生日 第11章 游泳 第12章 撤尿 第13章 看电影 第14章 说谎 第15章 下雨 第16章 离家出走 第17章 郊游 第18章 撤退 第19章 拯救 第20章 姑娘 第21章 一个男人的梦想 后记 试读章节 “秀哉,你写完了没有啊?”小家伙问。 “没看见我在收衣服吗?”秀哉说。 他把晾干的T恤从晾衣绳上拿了下来,大的是他的,小的是男孩的。几件汗衫刚晾上去不久,八月的天气,衣服干得很快。他收一件,叠一件,叠好了就放在男孩的怀里。 “先说说晚上想吃什么。” “今天有什么?” “让我想一想……今天发现了新口味的方便面,辣白菜和凉拌裙边菜。” “还是方便面?”男孩有点失望。 “可以加午餐肉。” “可是我想吃蔬菜。”男孩想了想,很响亮地咽了口唾沫。“我想吃油汪汪的炒青菜,我想吃嫩嫩的蘑菇。” “蘑菇?你还马里奥呢。” “我也想玩游戏机,可是游戏机没电开不起来了。你不能做个发电机么?” “你不如把插头插在我鼻孔里,也许就来电了。” “骗人,你当我几岁啊。”小家伙愤愤不平地说,“我试过的,没用。” “好啦,那饭后我加个水果沙拉可以了吧?苹果番茄加菠萝丁。” “好啊,那我要来两份。” 收完了衣服,秀哉趴在星巴克的咖啡桌上写信,男孩陪在一边写暑假作业。 “你怎么还在写暑假作业?”秀哉问,“……你在哪个小学读书?” “世界外国语小学。我学习很好的,每门都能拿A.” “很厉害的么。” “学费很贵的,一年要一万多呢。”男孩心疼地说。 “你妈妈很舍得为你花钱的么。” “她赚钱养我很不容易的。学得不好会对不起妈妈。””男孩说,“我已经写完作业了,你也写完了吗?” “写完了。”他说,“等吃过晚饭,我们就去海边。” 晚饭他们吃了辣白菜方便面,加午餐肉,饭后还有水果沙拉。男孩一个人吃了两份沙拉。吃过晚饭,天色还很早,他们就沿着南京路步行街,慢慢向外滩那里走去,男孩手里拿着一瓶可口可乐,边走边喝。 “喂,小树,”秀哉说,“我记得你家是在虹口足球场那里,是吧。” “是啊,你去过我们家啊?” “没有去过,只是路过。有一次送你妈妈回家。” “哦。” “你想回家看看吗?哪一天有空,我们可以去虹口足球场那边看一看的。” 男孩踢着拖鞋走在路上,想了半天,说,“不怎么想。” “为什么?” “妈妈不在那里。有妈妈在的地方才感觉像是家。妈妈不在那里,那里就不是我的家了。回不回去看无所谓。” “这倒是。” 不久,他们走到了海边。男孩喝完剩下的一点可乐,然后把可乐瓶交给秀哉。秀哉将可乐瓶甩干,从沙滩裤裤兜里拿出那封信。他怕信上哪里写得不对,还特意读了一遍给男孩听。 信是这么写的。 我是秀哉。我和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在一起,他的名字叫小树。 我们还活着。 如果你收到了漂流瓶,看到了这张纸条。请来救我们。 我们在外滩。 如果你也是孤身一人,也需要帮助,那么,请到我们这里来,和我们在一起吧。我们有水和食物,还有干净的床单。我们可以互相帮助。 我的名字叫秀哉。 我和小男孩在上海。 我们也许是这个城市活下来的最后两个人。 上海欢迎你,我的朋友。我们等待着你的到来。 welcome to shanghai,my friends. 最后是他和小家伙的签名。P5-7 序言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当你老了》,爱尔兰诗人William Butler Yeats(叶芝)的诗。有许多不同的翻译,最喜爱的还是袁可嘉的译文,没有华丽的语句和晦涩的辞藻,像极了睡梦中神祗们温柔的臂弯,把孩子们拥进怀里,融进心里,温暖甜美。 心中的孤寂和悲伤渐渐清晰起来,但又慢慢地消散不见。情感的宝盒被打开,最后唤醒的是我们心底沉睡的温柔,是对他人,是对世界,是对自己。此刻此地如同现实与梦幻的交汇处,世界的那头似乎有另一个我,微笑、沉静、温柔。现实停下了脚步,让一切美好静静流淌。此时的我又如同站在高处窥探着现实中的我,挣扎、徘徊、干枯地生活着。 一个世纪前。爱尔兰某个乡村的小镇里,在不知名的酒吧里,诗人叶芝笔下的文字像泉水一样注入了我的胸膛,似血液一样流淌在我的身体里。一个漫长的世纪后,我的灵魂泛起了波澜,是他投下的石子,拨动了我的心弦。 美好的文字与情感是神赐给我们的神器,让我们有能力目睹世间沧桑,体悟人生百味。如今,我们心中的美好如同埋藏的宝石一样难以被挖掘。现实挥动着长鞭驱赶我们前进,我们无法停下来,因为我们宁愿如行尸走肉般地攫取神赐的人生。有时我不禁想问问自己,问问身边的人们,为何不能让珍惜的情感在现实的长鞭下闪闪发光呢?我们总有选择。 朋友给我电邮了《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的稿件,文件停留在我的信箱里许久许久。我似乎都没有时间和气力去阅读。偶然上了MsN,看见朋友的MsN签名换成了“唤醒温柔,看见另一个我”,我好奇询问。朋友说难道你不知道每个人的心底都住着另一个我吗?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终于读完了《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作者是哥舒意,我们在北京见过一面,印象中俊秀文弱的男生。 我想说由于太多太多的琐事,我差点错过了一次美好的旅程。也差点错过发现内心深处另一我的机会。 “当我们不为他人斗争时,就是我们失去人性的时候。”这是电影《2012》中的经典台词。2009年11月,《2012》席卷了整个世界的电影票房。精良的特效、震人心魄的画面,让每个观众都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毁灭之力。感受到世界尽头离我们如此之近。好菜坞的电影从来都不掩饰天然所具有的商业特质,导演、演员以及编剧们也不会费心去描绘电影本身的艺术性。但是在电影结尾时,科学家在方舟的舰桥上与世界领袖们的一段对白却着实让人感动,当方舟的大门为那些本被抛弃的人们所打开,当那些无助的人涌入世上最后的方舟时,我也不禁喝彩。好莱坞又赢了,美国佬们又赢了,用浅显而珍贵的人性,用略显粗糙的手法,用他们的商业智慧。 当电影散场,我不禁在想,我们周遭的生活,我们生活中的文学作品,由文学作品而不断被强化的文化本身,由我们的文化而赋予我们的精神特质……不可否认,我们离这些美好越来越远了。我们正在和继续忽视本应最重要的一些东西。是在支撑着这个物质化世界的精神,是忽隐忽现的我们的心。是世界那头另一个自己。 亲爱的读者们,今天我想让你们一起来阅读这本书,看一看秀哉和一个孩子的夏天。我的心如此的迫切,就如同当初我看完之后给作者和编辑打电话,希望我能为这本书写序一样。看看中国现代文学中少有的佳作,看看中国人心中的关怀和爱。看看当世界上只有小树和秀哉后的故事,看看可以被我们的孩子所牢记的童话。 当我老了,孩子们在身边,如果可以,我至少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最后的爱与守望的故事,一个可以从我们现在林林总总浮躁和迷失中寻找到的故事。一个让我对文学和人性有更多冀望的故事。当我为我的孩子们念起时,如此美好。 眼泪轻轻地落下,不为悲伤,感动和幸福充盈着我。 后记 开始写这本《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的时候,是在北京奥运会的夏天,是突然做出的决定,本来没有写这个小说的计划。一般来说我写作都有长期规划,可能因为正好经历了汶川地震,有一天,我忽然就想写这个故事了,于是暂停了手上正在写的一本书,开始投入创作这个和世界末日有关的小说。 附带提一下,暂停写作的那本《沉睡的女儿》,也是“爱的三部曲”其中一本。而《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是三部曲的第一部。没有它的话,就没有这个系列。 那一年我整个的状态是很糟糕的,生活上和精神上都是。我刚过三十岁,虽然已经出了两本书,但并没有什么收获,总体感觉自己是走在一事无成的下坡路上。我能感到自己的无力和虚弱,仿佛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加失败。而且我没有办法把我的困境告诉任何一个人。我不觉得一个人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理解或者安慰。认真考虑过自杀,没有去死还是因为不甘吧,还有些想写的故事没有写完。至少应该先完成手上的书稿。 从出版社领了最后一笔稿费,大概是两千多元,差不多是身上全部的财产了。第二天就用这笔钱办了一张健身馆的会员卡。因为我感觉身体已经快要垮了。 第一次上跑步机,从机器上滚下来,连一分钟都跑不了,趴在地上喘气和冒冷汗。杠铃的空杠也举不动,直到旁边有人帮我从身上挪开。就像是人生要重启了,总得遭受些什么,从锻炼自己的身体开始。 我精神上的压力是秀哉帮我搬开的。小说对有的作者来说是出IZI,是验证自己存在的东西,用以抵抗虚无。故事本来是不存在的,它依托于写作者,因为某些契机而创造了出来。秀哉这个人物就是这样。刚开始,他和我任何一个小说里的人物没有什么区别,就好像只是被我拽过来演出这个角色。 我让他重复他的人生,他每天的生活,他面对的问题。创作者必须和自己的人物对话。这种对话不只是在每天的写作中,而且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空闲时间。在我不写作时,秀哉好像也处于停工状态,然后他就无所事事地呆在一边,一开始有些拘谨,后来就放松了。他问,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接下来,我们怎么办? 这是只有朋友才能和你说的话。 我用大段的时间和他独处。一个作者在写作时不可能不进入隔绝状态。因为他必须抽离或逃离日常生活,以全身心思考放空和体验。这个过程里,有时秀哉是安静地呆在我的附近,有时他会走远一些,我只能看见他在远处的背影。我们会交流很多事情,交换各自的看法,比方说,在故事进展到某个情节,我们会问对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不过每一次都是按秀哉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因为这是属于他的小说,他的故事和他的人生。某种程度上,我只是把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给记录下来。 从那个夏天开始到之后的半年时间里,我重复着写作、健身、跑步的简单生活,没有出门和任何认识的人见面。身体机能渐渐恢复中。我喜欢在中午去健身房,因为夏天的中午,整个场馆里只有我一个人。流很多的汗,跑步机对着落地玻璃窗,外面是炽热的阳光,房间里只能听到机器运转的声音。这个时候连秀哉都不在身边了,因为他正和小树一起在海边度假。我觉得他陪小树玩的时候,会真的很快乐。 但是我心里会觉得难过,因为我从一开始就知道,秀哉是会死的。我想他也知道这一点。并不是说我有意识地把这个小说处理成悲剧,而是只有这个结果才是符合他的,这是他的出口,正如写作是我的出口。很多次我在跑步机上跑着跑着眼泪就流下来了。如果有人在旁边看到一定会觉得很奇怪,以为我情绪不正常。但我只是很伤感。 写到了最后部分,不想再往下写了。最后一章只有他一个人。雅尼的钢琴曲《一个男人的梦想》我听了无数次,每次我听到的时候,好像都能看见秀哉站在海滩上。那首曲子有一部分就像海水,能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涌来。 你在想什么?我想问他。 他说,让我们结束它吧。让我们结束这一切吧。来吧。 于是我写完了这个小说。 他带来的远比带走的多。从这一点出发,我没有觉得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尽管悲伤对于每个人有不同的定义。 《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以前的名字是《秀哉的夏天》,曾经想用迪伦·托马斯的诗句《我看见男孩毁灭在夏天》,不开玩笑地说,这本书起了一百多个书名,总感觉哪个名字都没有完全衬合这个小说。我自己知道我最喜欢哪一个。 写完秀哉以后,我曾经认真考虑过写个续集,写后来发生的事。 当然第二本的主角不可能再是他了。因为他的故事在这一本里已经结束,他已经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我不能确定的是,活下去的小树,他是怎么看待秀哉的?在他眼里,秀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接下来应该是男孩小树的故事。不过后来我取消了这个写作计划。现在我把这个关于小树的故事简单地写在这里。故事的背景是近未来的,带点幻想般的科幻感。这本书的名字是《南极树》。 《南极树》 男孩小树跟随着开吉普车的姑娘,登上了一艘很大的船,这艘船比 “泰坦尼克号”还要大,船上有人类和动物,有大象和长颈鹿,有男人和女人,有大人和孩子,有中国人和外国人,它没有像“泰坦尼克号”那样沉没,而是经过漫长的航行和漂流,最终抵达了南极。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沉入了海底,只有南极这里形成了新的陆地。剩下来的人类差不多都来到了新南极洲,在这儿定居下来。小树也留在了这里。 他和姐姐住在一起,他的姐姐就是《如果》一书里,最后出场的那个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姑娘,带小树离开秀哉后,她就成为了小树的监护人,是小树失去妈妈和秀哉后,唯一亲近的人。他对姐姐怀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知道是姐姐救了自己,另一方面他还是觉得如果她没有出现,也许秀哉就不会抛下自己,他们可能仍旧快乐地生活在逐渐沉没的上海。 他们住在一个类似世界村的地方。村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本来这辈子压根就不会成为邻居。世界村的人们说着不同的话,有汉语、日语、哈萨克斯坦语、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大凡你能想到的语种甚而各种方言都会有人说。这样交流起来就很困难,后来世界村的人们逐渐学会了共通语,由于中国人占了相当一部分,汉语也逐渐成为了主流语言。因为说的人少,一些小语种在渐渐消失,有的村民自发记下这些消失的语言,用自己的头脑来学习和记忆它们。 姐姐后来和一个香港大学生有了感情。但一年后他们就分手了。之后她和不同的人谈过恋爱,这些男人肤色和面貌各不相同,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沉着理智,有一两个还带小树去冰川那里打过猎。但他们并没有在小树心里留下多少印象。因为他们都不是秀哉。 虽然来到世界村的孩子多少都带着伤感的回忆,但是他比一般的男孩都要孤独一些。他甚至都没有同龄的朋友,只养了一条南极猎犬(其实和中华田园犬差不多,或者可以说是南极田园犬),在没有人在旁边的时候,他会叫它“秀哉”,并且和它说话。通常话的开头都是这样的:“秀哉啊,你这个笨蛋……” 一直到万能知识少女来找他为止。 万能知识少女是姐姐新男友的女儿,她和小树一样大,是个人体语言收集器。她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爱斯基摩语、非洲土语。在世界村的学校里,小树偶尔用上海话爆了句粗口,她以为这是某个消失的小语种,于是请他教自己。于是他们成了最后两个能听懂上海话骂人的人。 小树曾经以为自己不会告诉任何人曾经发生的事,但是极夜到来的那天,南极田园犬在冰原上跑丢了。他和万能知识少女去寻找“秀哉”时也迷路了,那天晚上他们两人交换了各自的秘密,小树把秀哉的故事告诉了万能知识少女。最后,南极田园犬带着一条小狗,自己跑了回来。万能知识少女开心地亲吻了小树。 他们回到了世界村的宿营地。姐姐正在等着他们。 我本来还想写下去,写姐姐的怀孕和生产。小树是怎样学会一个人生活下去,写他怎样进入困惑的青春期,写那些让他快乐的时刻,写进入他生命的女孩,就像一个标准的成长小说那样。但是后来我什么都没写,这个故事根本不用去写出来。有些故事应该写出来,有些故事不用写出来。 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又陆续完成了几本书。有的出版了,有的还没有。我继续写小说。从本质上说,《如果世界只有我和你》以及其他两本“爱的三部曲”,在文学作品里都算是成长小说的范畴(这一点是后来在鲁迅文学院读书弄明白的,以前我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别人介绍自己的小说类型)。因为学会爱,本身就是一种成长。秀哉和小树,都让自身变得更完整了。我想我也是,即便活到了现在,仍然有磕磕绊绊、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可是这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活在几十亿人的世界,但我们每个人都孤独而来孤独而去。简直和孤独的岛屿一样。 而你必须感受到孤独,才能体会到爱,才能去爱。 这是秀哉告诉我的。 感谢作家出版社,谢谢郭汉睿老师和朱燕老师,感谢我的好友蔡骏,还有悬疑世界文库的各位同事,谢谢你们的帮助,这本书才能够和大家见面。 祝所有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幸福。 哥舒意 2014.8.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