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硝烟,一部国共存亡争锋的通史,文韬,武略,一幅斗勇谋智决胜的写照;生命,精神,一座满载将士功勋的丰碑;名将,决策,一曲神州大地解放的凯歌!让我们解读国共生死大较量的历史,重温先辈们激情燃烧的岁月。本书是国共生死大决战希系列之《济南攻坚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济南攻坚战/国共生死大决战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丛正里 |
出版社 | 军事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战事硝烟,一部国共存亡争锋的通史,文韬,武略,一幅斗勇谋智决胜的写照;生命,精神,一座满载将士功勋的丰碑;名将,决策,一曲神州大地解放的凯歌!让我们解读国共生死大较量的历史,重温先辈们激情燃烧的岁月。本书是国共生死大决战希系列之《济南攻坚战》。 内容推荐 1948年秋,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王耀武部10万余人固守济南;在徐州及其附近地区集中重兵17万人伺机北援。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由粟裕统一指挥,发起济南战役。 华东野战军以6个半纵队配属特种兵纵队大部和地方武装共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以8个多纵队(包括中原野战军1个纵队)配属特种兵纵队一部和地方武装共18万人,组成阻援、打援集团。9月16日对济南发起攻击,激战8昼夜,至24日全歼守敌(内1个军起义),俘敌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 济南战役以其辉煌雄壮的胜利乐章,奏响了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序曲。 目录 第一章 西柏坡,南京城 1.王建安西柏坡受命 2.三巨星拟电明析战局 3.蒋介石对王耀武面命耳提 4.放弃与固守之争 第二章 毛泽东点兵蒋介石布阵 1.粟裕的战略己见 2.蒋介石亲飞济南布阵 3.粟裕胸中的宽阔战场 第三章 毛泽东粟裕同展战争韬略 1.毛泽东的韬略飞驰鲁国古都 2.攻济?打援?奥妙无穷 3.为防困兽之斗 4.固守!增兵!各执一词 第四章 南线疾驰北线进军 1.粟裕将战幕拉开 2.醉卧沙场君莫笑 3.南京徐州空喊固守 4.王耀武无奈排兵布阵 第五章 姗姗来迟的许世友 1.长夜梦回抗日光辉 2.许世友为何姗姗来迟 3.王耀武急飞南京搬兵 第六章 大战午夜拉开战幕 1.济南东大门一夜打开 2.王耀武捉襟见肘 3.济南战局 4.蒋介石急令援军北上 5.宋时轮的西线迅速推讲 第七章 东西夹击切断空援 1.聂凤智的东线战斗残酷 2.空运7个连杯水车薪 3.炮轰机场空援绝断 4.攻城部队扑向城区 第八章 吴化文让开一条攻击通道 1.周志坚的伏兵从南路杀过来 2.一个秘密战斗组织在行动 第九章 西路大军与南线援军 1.王耀武的“固守”决心动摇 2.“固守待援”一纸空文 3.西线占领商埠 4.多路进攻逼抵外城 第十章 凌空督战的蒋介石 1.蒋介石飞来为王耀武打气 2.死守与强攻较量在“绥区”大楼 3.王耀武记忆中的惨烈 笫十一章 血染城头 1.许世友下令东西夹击会攻外城 2.硝烟中竖起云梯,登城 3.突破口上的血肉搏杀 4.冠冕堂皇的;麦空督战 第十二章 受挫与奋起 1.王耀武决意不做降将 2.两把攻坚“尖刀”受辱城下 3.在“攻”与“撤”两难中选择 4.亘古未有的城头惨烈拼杀 第十三章 红旗插上内城城头 1.英雄把红旗插上济南城头 2.突破内城的英雄壮举 3.黎明来到一夜无眠的华野指挥部 4.大明湖畔的最后午餐 5.在胜利中收拾残兵败将 6.镌刻在历史上的辉煌 试读章节 1.王建安西柏坡受命 1948年6月的豫东战役刚刚结束,王建安便接到毛泽东主席的调令,秘密来到石家庄西北面的一个小村子——西柏坡。 “主席您好!”王建安见到毛泽东时心情激动,他握住毛泽东的双手,久久不肯放开。 “建安,你来了,快坐,坐!”毛泽东热情地让座并捻亮了桌上的灯。此时的毛泽东身体并不好,身旁还有一名医生守护。不过,我军的节节胜利使他精神振奋,双目炯炯有神。他展开桌上一张地图,指着他用红蓝铅笔画出的地方,给他的爱将王建安分析战争形势: “我们经过第一年的内线作战,粉碎了蒋介石的全面进攻,也基本上打败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全国的军事形势和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大量被歼以后,虽然经过不断补充,但总兵力已由它发动内战之初的430万人降到373万人。正规军虽然还保留248个旅的番号,但人数已由200万减少到150万。由于整师、整旅的被歼和大批高级将领的被击毙或被俘虏,他们官兵当中充满着失败情绪和厌战情绪。” 毛泽东讲话的声音并不高,王建安听来却像每个字都敲在他的心坎上,那么令人振奋。毛泽东讲到这里停下来,点上了一支烟,说:“王建安同志,这次请你来,就是要交给你一个重要的城市攻坚任务,攻下济南!” 王建安为这突然降临的重任所震动,站起来问道:“我不去华北1兵团了?” “是的。经过军委研究,你回山东去,到山东兵团,做好解放济南的准备。许世友任山东兵团司令员,你任副司令员。怎么样?”毛泽东微笑地问。他凝神注意王建安脸上的反应,同时等待着他的回答。 王建安即刻说:“我没有意见。我服从军委的决定!” 毛泽东很高兴,用手示意王建安坐下,然后说:“中央考虑过了,攻克济南的兵基本上是山东人,许世友在胶东部队里很有威望;你在鲁中、鲁南也颇有名气哩!你们是山东“两雄”。人言“两雄难并立”,我则说“孤掌难鸣”。你们二人的手要击得响,同心协力,那我们的战士就会跟随你们去赴汤蹈火!” 王建安静静地听着毛泽东的话,赶忙说:“请毛主席放心,我一定协助许世友同志打好这一仗!” 毛泽东兴奋起来,说:“好!我们来演一出《失空斩》,你就是副将王平。失了街亭,打不下济南,先斩许世友,也要打你40军棍;我则向中央上表,官降三职。行吗?”毛泽东说罢大笑,那声音洪亮而有力。 告别毛泽东后,王建安在警卫员的引导下来到了周恩来副主席的住处。王建安坐定后,周恩来先询问了部队的情况,然后说:“我们决定打下济南。毛主席大概同你谈了,我想先听听你的看法。” “我完全赞同中央关于攻克济南的决策。”王建安说,“全国的形势,毛主席和我讲了,给我的印象是,我们已经把蒋介石的军队压缩在一些大中城市和一些战略要地,交通要点。山东的形势,在打下潍县之后,敌人只有青岛、烟台、长山岛、兖州和济南几个要点了。济南有王耀武的10万重兵防守,它像楔在华东、华北两片土地上的一颗大钉子,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拔掉了它,我们就可占领和巩固广大的地域,有利于我们组织更大的战役。” 周恩来说:“你的意见很好,根据目前的军事、政治形势,有利于我的重大发展,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要求已经具备条件的各野战军,应明确坚定夺取敌坚固设防的战略要点,敢于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决心。” “济南战役的打法,我和毛主席。朱老总几个人是这样考虑的:用攻济,打援两种战术。蒋介石是不会放弃济南的。济南有重兵10万;而徐州左右两翼和南边共有三个兵团近20万人马。我们把部队分为两部分,在徐州以北准备打援,但也要造成围攻徐州的架势;攻城部队则把济南围起来。文章的奥妙就在于,如果你不来增援,我就真攻城。如果你出兵增援,我就可以围而不打,变攻城为打援,是攻城还是打援,视情况及时选定。对于你们山东兵团来说,就是做好坚决打下济南的一切准备。济南战役的意义十分重大,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行动。你已经意识到了,它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打下了济南,便将华北,华东两大战区连成了一片,更有利于我们集中优势兵力组织大的歼灭战。” 这一谈就是一个通宵,周恩来看了下自己的怀表,说:“天快亮了,我们的话真是说不完。原是叫你去打太原的,不去了。你就带着中央的这些精神返回山东。我们也不请张云逸同志、张鼎丞同志、粟裕同志来了。许世友同志在胶东休养,也不请他来了。你好好睡上一觉就动身,随后,我们发个电报去。” 东方放亮了。西柏坡又迎来明朗的一天。 2.三巨星拟电明析战局 张云逸、张鼎丞,粟裕等华野前委领导,在当年齐都不远的一条大河边的树荫下,迎接王建安。西柏坡的电报告诉他们:王建安将带来重大战役决策消息。 王建安的汇报是简要的,执行也是坚决的干脆的,这是真正的战争节奏。前委决定马上给中央军委回电,内容如下: 一、中央决策完全正确,我们坚决拥护;二、立刻行动,成立“前进指挥所”,展开全面攻济准备工作;三、拟请许世友出山;四、成立支前司令部,动员党政军民一切力量投入战役;五、在全面工作铺开后,再召开一次大的会议作最后部署,并请中央指示。 西柏坡。1948年7月14日午夜,毛泽东为攻打济南起草好第一封电报后,请周恩来和朱德来共同商讨。虽是午夜,但周恩来和朱德仍没有休息,华北、华东、中原,东北各个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每天都有数十封电报从各处发来,需要他们分析、判断、研究、批示。他们同毛泽东一样,几乎每时每刻都沉浸在各地大量歼敌捷报的激动中。 毛泽东把墨迹未干的电报稿递给周恩来,说:“你们看一下,有何意见?我看可以动手了。” 朱德总司令点头道:“到了下决心拔掉这颗钉子的时候了。”P3-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