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最佳原创少年文学读本之童话卷,收录童话34篇。
在这本书中,金波、周锐、郑允钦、北董、董恒波等童话大家将带你一起畅游梦想王国,感受一个充满爱心和想像力的奇幻世界!
本书是提高阅读写作水平的最佳选择,是感动孩子的最佳原创童话精选,是师长送给孩子最好的贴心礼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偷梦的妖精/中华原创儿童文学网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杨实诚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最佳原创少年文学读本之童话卷,收录童话34篇。 在这本书中,金波、周锐、郑允钦、北董、董恒波等童话大家将带你一起畅游梦想王国,感受一个充满爱心和想像力的奇幻世界! 本书是提高阅读写作水平的最佳选择,是感动孩子的最佳原创童话精选,是师长送给孩子最好的贴心礼物。 内容推荐 最佳原创少年文学读本汇集了当今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包括阳光姐姐伍美珍、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中国科幻巨擘叶永烈等著名作家,旨在为少年儿童打造一套经典的原创读本。本丛书共8卷,其中童话2卷、小说2卷、散文2卷、科幻1卷、寓言1卷。在品读名家精品之外,我们还特别聘请专家撰写“写作点睛”,告诉小学生和初中生写作的诀窍和想象力的来源,让写作文从此不再是难题!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目录 两棵树/1 一片海,两片海/15 线条学校/20 偷梦的妖精/32 看不见的油/37 绣球花田/44 米兰的风车/56 好警察/72 红狐狸模特/79 火狐狸玛洛金/85 魔桌/93 恰恰的13次历险/101 野蜂别动队/112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119 雨人/125 蜃帆/130 咔!咔!咔!咔!/140 老牧羊人的梦/149 “绿皮皮”脱险记/164 小飞猴与歪嘴狼/168 额头痣/173 比梦/181 好蛇索索米/186 丁小小和他的香飞儿/194 再来一段噪音SOLO/206 魔箱卡卡/215 三个旅行家/220 最后一片绿叶/226 红桃K/234 黄黄的杏果黄黄的裙/237 无名老师进城/247 神奇的美术课/250 两只相距四点五厘米的蚂蚁/255 像青蛙一样长大/259 后记:培养审美主体的文学/265 试读章节 在一个叫伊斯特的地方,两棵树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景点。每到蜂飞蝶舞的季节,那里游人如织,尤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画家。诗人是为写诗而来,画家是为作画而来。 到伊斯特而不去看两棵树,那就不算真正到过伊斯特。 两棵树,既是一个地名,又实指两棵树。地名因树而得名。 那是奇特的两棵树,他们的奇特不是他们的古老和高大,而是他们紧紧地长在一起,就像一对恋人或一对朋友那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繁密的枝叶,那粗壮的茎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许多人在第一眼看见树时,都觉得是一棵树。 然而,他们确实是两棵树,长着不一样的叶子,开着不一样的花。一棵树的叶子是狭长的,另一棵树的叶子是椭圆的。叶片狭长的树开的是白花,叶片椭圆的树开的是红花。因为白花,那红的花便更红了,红得如火,树因此得名叫“火凤凰”;又因为红花,那白的花便更白了,白得似雪,树因此得名叫“雪地莲”。可有谁见过火与雪如此和谐、如此融洽、如此密不可分地在一起? 没有!唯有两棵树做到了,多么不可思议啊!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方圆百里,再也没有这两棵树了,也就是说作为树的种类,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两棵树来自什么地方?他们为什么长在一起? 见了两棵树,很多人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两棵树的故乡在威思忒。 伊斯特与威思忒,东西相对。他们之间的距离是那么遥远,曾有一匹年轻的马在春暖花开时节从伊斯特出发,除了吃草睡觉,便是不停奔跑。到达威斯忒时,已经是冰天雪地。 如此遥远的距离,两棵树是怎样走到这里的呢? 说来话长了。 1 威斯忒风调雨顺,是草木的乐园,在这里有许多叶片狭长开白花的雪地莲,也有许多叶片椭圆开红花的火凤凰。 在春天,长途旅行的小乌,飞累了,便在东岸的火凤凰上休息一会儿,然后又飞到西岸的雪地莲休息一会儿。每当小鸟离开时,小鸟会对两棵树说:“谢谢你们带给我新的力量!” 白花开了,人们说:“看,多美的白花呀,白得那么纯净!” 红花开了,人们说:“瞧,多美的红花呀,红得那么热烈!” 在夏天,太阳有时把火凤凰与雪地莲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放到河里,小鱼儿便在他们的影子里嬉戏。小鱼儿常对两棵树说:“谢谢你们带给我凉爽!” 但两棵树,从不同对方讲一句话,而且都没有好好看一眼对方。 火凤凰心里说:“如果没有雪地莲,我获得的赞美会比我身上的叶子还多!” 雪地莲心里说:“如果没有火凤凰,我得到的赞誉会比小河两岸的青草还多!” “你看那花,白得多么单调,再透点绿色才好看!”火凤凰一直这么想。 “你瞧那花,红得多么俗气,再透点金色才漂亮!”雪地莲一直这么以为。 火凤凰的枝叶从不长向雪地莲那边,雪地莲的枝叶也从不伸向火凤凰那边。他们的中间空着,很奇怪地空着。 2 在火凤凰与雪地莲之间,还有一条小船,那是供行人往来渡河用的。小船把东岸和西岸连接了起来。没有人的时候,小船就像一只大水鸟,要么栖息在火凤凰的树荫下,要么栖息在雪地莲的树荫下。 小船爱听火凤凰讲的故事,小船也爱听雪地莲讲的故事。 小船里有时落了火凤凰的叶子,有时也落了雪地莲的叶子,在春天里他们的叶子都是绿色的,在秋天他们的叶子都是黄色的。因为一样的颜色,叶子叠在一起,几乎很难分清他们。 有了小船,火凤凰与雪地莲之间几乎不存在距离了。 但两棵树就像隔着万水千山。 …… P1-3 后记 培养审美主体的文学 儿童文学作为审美艺术,审美主体是儿童。离了儿童,儿童文学这个审美客体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作为主编,考虑到这套书是面向9—15岁的儿童,在选取作品时,十分尊重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十分尊重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如何去把握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呢?过去我们一谈到年龄特点,说得最多的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已有能力,诸如他们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哪些基本观念,有哪些兴趣爱好,从家庭到学校,他们一般能够做些什么等等,这些认识和能力其实是儿童在这个年龄段身心成长所达到的水准。已经达到的水准固然要重视、要尊重,因为不重视、不尊重,作品就无法为他们所接受。但仅仅看到孩子的已有水准,仅仅照顾他们一些十分幼稚的认识和快感还是不够的。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儿童时时刻刻在成长,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都蕴育着那个年龄段的潜在能力,潜在能力随时可能变显在能力。从儿童潜在心理来讲,成长是他们最强烈的渴望,不管他们自己意识到没有,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不由自主地模仿大人,向大人学习,盼望自己快快长大。过去由于对儿童特点把握上的偏差,导致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上出现失误。人们往往以为儿童文学就是追随儿童已经获得的能力和一些幼稚的情趣,只要满足了儿童的需要,就算是好作品了。殊不知,把儿童每时每刻在成长给忘记了,不去理会儿童成长在知识、能力、观念、情感上的要求,不去理会儿童成长对艺术的需求,不去挖掘、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不把适合儿童接受,同时适合他们提高的艺术拿出来,作品必然是低水准的。那么,一个有眼光、有责任心的作家,在儿童的眼光面前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应该充当儿童攀登艺术高峰的向导者的角色。这套丛书在选取作品时就是为了充当这一角色,避免全然服从于儿童已有的认识、欣赏水平,而是既考虑儿童已有的认识、欣赏水平,也考虑如何让儿童得到提高,让儿童服从于作家的艺术旨意,装上审美翅膀,飞向高格的艺术王国,在高格的艺术王国中得到熏陶,得到培育。因此,这套书的作品必然在儿童文学的百花园中显得出类拔萃,能以它较高的艺术品位,培育儿童,提高儿童的欣赏水平,还可以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经得起他们去反复品读,显示作品有留之久远的价值。 为了使这套书符合以上要求,在选取作品上主编做了如下工作: 1.注意通过作品要有新的东西给予儿童,使儿童每阅读一篇作品都有新的感觉,都能得到新的收获。这里的新,就如知识的增长一样,是相对于已知而言,是强调作家的给予要大大多于已知。如果没有丰富的信息,永远是等量输入,儿童通过作品就谈不上增长见识了。至于儿童已经显现的艺术感知,作家当然不能排斥它,要十分尊重它、用心表现它。因为这既是作家创作目的之一,又是创作手段之一,作家只有在儿童获取已有感知的同时,又善于把握儿童内在能力,发现儿童的好奇心、求知点,去恰到好处地表现儿童从未感受过的感知,新的感知才能在不经意之中为儿童所接受。诸如对科幻小说的选取,王晋康的《龙的传人》、叶永烈的《腐蚀》、刘慈欣的《圆圆的肥皂泡》、刘兴诗的《悲歌》、星河的《朝圣》、韩松的《宇宙墓碑》等对未来科学、未来世界都有着自己新的见解、新的观念,而且在艺术构思、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方面,丝毫不亚于主流文学,值得孩子们好好品读。 2.注意要有比儿童的艺术感知高一筹的作品献给儿童。这里所说的高一筹,是相对于通俗浅白而言,是指艺术的高水准、高质量。比如讲故事,作品要善于把握自然法则、逻辑规律,要精通变化三味,能巧妙设置悬念与释疑;塑造人物,要能将作家的人生体验、学识人格、描写性格与典型方面的招数,表现得生动活脱而又内涵深刻;对那充满幻想的艺术画面,似幻犹真也好,前后呼应也好,左右逢源也好,能给人以和谐一体、自成一格、韵味无穷的感觉;文字上不是白开水一杯,而是反复锤炼、贴切精妙、生动传神等等。就好比熔炉,作家能将一些艺术手法创造性地熔铸成一个高格的意境,那么它们给儿童的就绝非只是一时快感,而是经得起反复咀嚼、持久享受,甚至是能滋润终身的。如沈石溪的《天命》、李丽萍的《选一个人进天国》、薛涛的《绿山谷》、常新港的《长夜难眠》、张品成的《摘下帽子》等,无论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内涵的揭示、语言的锤炼,其艺术功力都是很高的。 3.注意要以社会化的情感打动儿童。作家如果仅仅是表现一些孩子随意而发的情绪,而不是表达人类共同的有意义的情感,虽然也能博得儿童读者一笑,但却是一笑了之的事。这里所说的共同的有意义的情感,是饱含人生的真理,饱含大多数人的利益。如果作品传达的是伟大的爱,比之狭隘的爱,比之私仇小怨,其感染人的程度,其引起共鸣的广度,其陶冶心灵的深度,都会远远超出随意型、情绪型、私利型情感对儿童的深远影响。也许有人要说,就儿童而言,情感问题用得着提到这个高度吗?我认为不是提到什么高度的问题,往往人性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就能从儿童身上得到强烈反映。创作中的形象思维活动,个别与一般、感性与理性的把握在儿童文学中同样是哪方面都离不了的。离了一般大众,离了理性认识,情感谈不上社会化,就找不到更多知音,无法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当然,离了个别形象,离了艺术感知,作品就不像是艺术,就会使读者感到索然无味,也同样找不到更多知音,引不起更多读者的共鸣。所以在选取作品时两方面都没有忽略。如金波的《雨人》将雨拟人化,对造福于人类的雨饱含深情,给予颂扬,既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又使孩子的情感得到升华。又如周锐的《咔!咔!咔!咔!》、黄蓓佳的《欢喜河娃》等,或爱,或恨,或悲,或喜,或郁,或欢,都可见人类共同的、基本的、有价值的情感反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带来内心的感动。 4.注意思想观念的正确处理。儿童刚来到这世上,经历少,见识少,受教育少,许多看法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如果作家们一味强调形象,排斥观念,或单纯地收集儿童认识上的幼稚、错误作为笑料,这对儿童的成长是极不负责任的。也许有的作家要说儿童文学嘛,还是多给予一些形象,少来点说教。这不是说教的问题,观念是人们对事物、对人生的认识和看法。只要你是个成人,凡事都有自己的观念。一个善于思维,擅长描写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必定会把对人生、世事的认识寓于形象中,让形象与思想融于一体,使形象变得沉甸甸的,给儿童以成长的指导和对未来的启示。如洪烛的《国风悠悠》、陈启文的《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毛云尔的《木鱼》、海东升的《1983年的哲人》、杜文娟的《歌唱每座高山、每条河》等,无论描绘社会环境、自然风光、日常生活,那别具一格的意境,形散而神不散所蕴含的旨意,都有着对生活的独到发现,能给孩子们带来许多新的感受和思想启迪。 总之,真心为了儿童,真心为了儿童的成长,儿童文学就应该以培育审美主体为目的,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较高要求。我就是根据这一较高要求,对作品优中选优,组成了这套“最佳原创少年文学读本”。丛书共8本,包括小说2本、童话2本、散文2本、科幻1本、寓言1本,欢迎大家品读。 杨实诚 2010年1月1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