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尊重表演艺术(修订版)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美)乌塔·哈根//哈斯克尔·弗兰克尔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尊重表演艺术(修订版)》由乌塔·哈根、哈斯克尔·弗兰克尔所著,是表演学的经典作品,学习表演必读之书。胡因梦的翻译多年来是繁体文读者的标准版本,现在要出简体版,很高兴这本书能够以正确而深刻的观念带领任何有兴趣的人进入表演艺术的正轨。本书提供了演技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使演员们的理想可以变成落在地上的现实,使演员变成行动者。

内容推荐

《尊重表演艺术(修订版)》由乌塔·哈根、哈斯克尔·弗兰克尔所著,本书被纽约H·B工作室的学员奉为《圣经》,是有志献身戏剧工作、对表演心存虔诚的表演爱好者和演员们的实用手册。《尊重表演艺术(修订版)》作者以60年的表演与教学经验,告诉您即使没有较好的容貌与过人的天赋,通过严格科学的训练也可以成为优秀的演员,她从点滴的生活细节入手,教您如何培养演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品格,训练肢体、声音、语言,分析角色,对角色及其处境建立信念,最终融入角色,靠自己释放角色之生机,进而与观众建立无间的交流。以还原演员应有的生活状态,还表演应有的艺术尊严。

目录

推荐序

译者序

致 谢

第一部分 演 员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二章 正 身

第三章 替 换

第四章 情绪记忆

第五章 感官记忆

第六章 五种感官

第七章 思 考

第八章 走动和说话

第九章 即兴排演

第十章 真 相

第二部分 目标训练

第十一章 基本的目标训练

第十二章 三种登场方式

第十三章 直接性

第十四章 第四面墙

第十五章 赋 予

第十六章 自言自语

第十七章 户 外

第十八章 多重的支配力量

第十九章 历 史

第二十章 剧中人的行动

第三部分 剧本与角色

第二十一章 初次接触一出戏

第二十二章 剧中人物

第二十三章 情 况

第二十四章 关 系

第二十五章 目 标

第二十六章 障 碍

第二十七章 行 动

第二十八章 排 练

第二十九章 实际问题

第三十章 沟 通

第三十一章 风 格

结语

出版后记

试读章节

如果你有机会参观纽约“现代美术馆”所放映的《伟大女演员》(Great Actresses)系列影片,你会看到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ht)和爱丽娜拉·杜斯(Eleanora Duse)的演出。两位女士在同一个时代演戏,都被公认为伟大的演员,虽然表演的方法有所不同。伯恩哈特是一位华丽的、表象的、形式主义的女演员,反映了属于她那个时代的潮流。杜斯则只是舞台上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今日,伯恩哈特的独特风格令人发噱,杜斯却令人感动,她比未来还要现代。

我在书中提起过去历史上的这两位女士,对现代演员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她们代表了近百年来剧场一直争议的两种表演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名称时常困扰我,但既然你们会一再听到它们,不妨让我现在就为它们命名,但愿从此可以摆脱掉它们带来的困惑。一是表现主义的演出方式,另一种则是直觉主义的演出方式。

“表现主义”的演员刻意模仿或说明其角色的言行;“直觉主义”的演员则尝试利用自身去剖露人类的行为,从对自己的了解去理解他所要诠释的角色。“表现主义”的演员一向从客观效果中寻找角色的表现方式,当他们演出时,仍然小心地审视着自己;“直觉主义”的演员则相信表演应该确立于对角色的认同以及对角色行为的发掘,然后直接在舞台上发展每一个瞬间的感受。

让我再次引用伯恩哈特和杜斯的例子来阐明上述事实。她们各自用母语演出过当时最受欢迎的通俗剧,剧中高潮是妻子被丈夫指控与人有染,她为自己辩白着:“我发誓!我发誓!我发誓!”伯恩哈特以高八度激动的颤音声明着,她的观众起立尖叫以示赞赏。杜斯则轻轻地说了两声,并没有说出第三句誓言,只是将手放在小儿子的头上,眼睛直视着丈夫。杜斯的观众流泪了。

有一晚接受了观众至高的赞赏后,十九世纪的法国演员哥格兰(Coquelin)召集他的演出伙伴到后台,他说:“我今晚在台上真的哭了,很抱歉,这种事绝不会再发生。”他处理演技的方式显然是表现主义式的。对他来说,舞台上真诚的演出经验是应该排除的,因为他认为那会混淆演出。

我相信去除自身的心灵体验来说明一个角色的行为,不论演出结果有多么出色,还是制造了观众和演员问的距离。观众也许会大叫“好极了”,甚至可能站起来喝彩,但是他们对一个表演特技者或走钢丝的人也反映了同样的态度——他们在为肉眼看得见的技巧喝彩,他们在为神奇的技艺鼓掌。但是表演与人类行为最神似的部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情绪联结,将因此而欠缺。

形式化的由外向里(表现主义)的演法,有一种追随潮流的倾向。由里向外(直觉主义)的演法则排斥潮流,和人类的经验一样不受时间限制。

我想你现在知道我的立场了。当然我是和杜斯站在一块儿的,她曾经被认为每次的演出过分相似,她的答辩也是:艺术家唯一能贡献的只有她赤裸的灵魂。但即使我认同杜斯以及直觉主义的演法,也并不表示我“完全”否定表现主义的演法,如果我否定了它,也就否定了在此法中找到自己途径的杰出演员。不过身为一名演员和老师,我个人是排除了表现主义的演法。我只能在对我生效的方法上下工夫。身为老师,我只能教授我所信仰的法则。

如果你愿意成为演员的话,事先必备的条件就是才华。你只能盼望上天赋予你这份异禀了。才华是高度的敏感性、易受伤的心灵、性能极好的知觉器官(视、听、嗅、触、味——强烈的)、活泼的想象力、对现实的领悟力、想传达自身经验与感触的强烈欲望、想让自己的一切被人耳闻目睹的冲动等等的混合体。

只有才华还不够。品格和道德、对于你身处世界的看法以及教育基础,你都必须具备与发展。

最理想的年轻演员,应该具备或求取历史、文学、语言学(加上外国语言则更佳)、戏剧史,以及剧场与演员的关系的知识,还有其他艺术形式(音乐、绘画、舞蹈等等)的熏陶。

训练和改进外在的工具,对于认真的演员而言是最重要的事——包括他的身体、声音和语言能力。这项工具就像他所要演奏的小提琴一样,他应该明白它等同于史特拉弟裴里亚斯名琴,而且必须使它变得和名琴一样好用,懂得善待它。

既然声音、语言能力和肢体训练都不在我身为人师的职责范围内,我只能假设任何一位认真到阅读本书的演员,都应该愿意永不休止地借由舞蹈、剑术、体操、声量控制以及标准发音,去拓展肢体的能力。当一位演员在舞台上用他的肢体和语言从事演出时,他的每一项工具都应当足够敏捷地反映出他的心理与情绪变化。

一位年轻的演员演罗密欧失败了——不管他的内在技艺有多高——只因为不能舍弃布鲁克林口音或内八字步态,那只有怪他自己太懒了。

外表的美并不是成为好演员的先决条件。从旧有的观点来看,现在的演员很少能称得上美丽。但最好的演员,不论男女,都能为观众带来美感。如果你想到一个漂亮的孩子,你会想起他如何优雅地接纳别人主动送上的赞美。不漂亮的孩子往往必须打动别人,并且得很快地学会扮演小丑,或者做一百件事去赢得别人的注意。不漂亮的孩子学会了演员在表演艺术中必须说的“我在这里,快看着我!”外表美丽的演员则经常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观众,这样的被动性往往是一种诅咒。他相信也预期别人会来接近他,而不知道如何去打动别人。

P8-10

序言

在乌塔·哈根女士去世前的几年中,我曾和她在双人剧中有过合作,这样的经历足以改变我的一生。能够与这样一位传奇的女演员和老师合作,我感到非常兴奋,同时又为自己是舞台上唯一一个与她合作的演员而对她感到敬畏,所以我重新读了她的书,既为我的角色做准备,也为与她合作做准备。

然而,面对哈根女士,你无从准备。我们见她的时候她已进入耄耋之年,却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她端庄迷人,热情惊人,富有魅力,不知疲倦,甚至有些夸张。对于我这个阅读其著作的学生来说,能见到她就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她所做的一切都真实而扎实,深及人性,并采用大胆的手势、肢体动作和声音来抒发感情,这些都是她早期打下的坚实基础。

她的确如其在书中主张的一样去熟悉角色的生活,在排练室里,她坚持要我们使用精心安排的真实道具,甚至包括真实的厨房电器。没有硬纸箱,她就说,“在登上舞台之前,我要上百次地开关冰箱门”。整个排练过程中,我们用一个旧的不透明塑料外卖盒来装第二幕中她招待我的饼干。等到进入剧场的时候,设计师用一个奇异的金属饼干盒替换了排练用的外卖盒,那个饼干盒的每一处细节都与她所饰角色的厨房十分相衬。哈根女士拿起饼干盒看了看,叫出了盒子名字,然后将其丢到了舞台边厢。之后的演出中我们一直用此前那个塑料盒子。

她对细节的坚持既非无聊也非自私,她是一个慷慨大方的演员,其在舞台上创造的真实感具有十足的感染力,因而和她一起表演你会感到安全、自由。记得有一场戏中,面对因老年痴呆症而离世的母亲我有一段台词,我觉得这段话需要饱含情感地表达,因为我自己的母亲也过世了,老年痴呆症让我失去了家庭,所以连情感置换都用不着,我深谙那种失去母亲的情感。但是,有一晚当我开始那段演说的时候,才发现那种感觉并没有到来,或许是我恐慌了,太过强迫自己了,太虚假了,我只是坐在那里对哈根女士说我不愿也不需要虚假,我想起了她在书中第33页《情绪记忆》的建议,不去尝试查明情感到来的时间和方式,我知道不管我怎样表现哈根女士都能接受,于是继续像行尸走肉一样干巴巴地念完了台词。然后站在那里,开始下一句台词(类似于“您要喝杯水吗?”),希望彻底破灭了。那一场结束后,当我们离开舞台的时候,她对我使了个眼色,说“那很有趣”。

你该知道哈根女士在《尊重表演艺术》一书后并未搁笔。写完那本书以后,她参观了全国很多表演课堂,并为自己的所见而吃惊。她向老师们问道:“他们在干什么?”你们的练习是最好的回答。所以哈根女士就写了另外一本书:《演员的挑战》(Challenge for the Actor),比本书更详细,更清晰,可以和本书结合起来读。她曾经希望《演员的挑战》可以取代本书,但事实证明未能取代,我认为本书之所以经典耐读,就在于它集合了哈根女士对其所钟爱的指导和培养艺术家一事之最初的、慷慨的、强烈的热情。

阅读本书,你将可以一窥哈根女士的音容笑貌。她希望我们做演员的能够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抱以应有的尊重,而非满足于安逸、肤浅和儿戏。事实上,她希望我们在场景中、剧目中、自己的表演事业中,永远都要定期静下心来探索深挖,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本书并不厚,如果有幸,它将值得你用余生去品读。

大卫·海德·皮尔斯

美国著名演员、编剧

后记

还表演应有的艺术尊严

莱辛曾经在《汉堡演技学派》一书中形容他的时代的剧场状况:“我们有许多演员,但是没有表演艺术。”这句话放在3个世纪后的我国,仍然有其警示作用。40多年前,作者乌塔·哈根女士撰写本书正是有感于“人们对于演戏比其他表演艺术更缺乏尊重”,以百老汇为代表的美国商业剧场为有志献身戏剧工作、自视为艺术家的演员们造成了无穷困扰,那些对表演抱有殉道式理想的演员们很难在现实中找到“拥有自己的特色、能够表达自己的世界观、透过艺术去剖露自己灵魂的‘家’”。而近30年前胡因梦女士决心翻译此书,同样是是鉴于当时的台湾演艺界娱乐过甚,观众对演员私生活的兴趣远远大于作品本身,演员经常被冠以“卖淫、自大、虚荣、无情、伪善、逢迎拍马”等罪名,媒体则终日挖空心思制造“床戏、脱戏”等噱头。如今,这样的“盛况”依然空前,演员不是被过度偶像化就是被过度妖魔化,演艺圈变得异常喧嚣浮躁,也让很多原本对表演抱有严肃态度的观众与演员困惑、愤懑、无奈。

鉴于此,我们出版本书的初衷与作者和译者一样,希望可以剥去浮华,还表演应有的艺术尊严,还那些对表演虔诚的演员应有的职业尊严,包括演员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因为演员的工作原本就是十分严肃的,是“在观众面前展露人类的失败与抱负、梦想与渴望、正面与反面的现实”。

哈根女士有着60多年的表演与教学经验,其3次托尼奖的荣膺以及满天下的桃李,足以证明她在表演领域的高深造诣。而此杰出的成就正源于其对表演事业殉道式的毕生探索,本书则是其探索追求的仅有硕果之一。无论是准备过程中演员应有的职业素养、道德品格,排练过程中对身体、声音、语言的训练技巧,还是分析剧本与角色阶段对角色与作品的把握方法,甚至正式演出中的注意事项,作者皆事无巨细地以其自身的生活和排演经验来一一详解,包括如何与导演、对手合作,假如合演的演员迟到或是抢词怎么办、如何缓解入场时的紧张、入场后眼睛又该往哪里放等细节,而这些又源于作者对人类生理、心理奥秘的谙熟。如此生动的现身说法,既让对表演感兴趣的初学者不觉艰涩难解,又让对表演有着一定经验和见解的演员们觉得丰富受用,这也是本书最大的特点。

本书是胡因梦老师翻译的处女作,也是其30多本译著中仅有的关于表演的书。当年她因为对台湾戏剧环境和对自己的强烈不满而阅读、翻译了此书,只为与国内演艺同仁以及有志成为演员的同好分享这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而她对自己译文的严格把关,不过是为了让原书的精髓不致外流。如今她虽早已淡出演艺界近30年,听闻此书要出简体版,还是一丝不苟地在繁体版上精修了两遍,字斟句酌,连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极其谨慎,可见她对本书、对表演的尊重。

此外,在推荐本书上胡老师不遗余力,邀请了李安导演、赖声川导演和田沁鑫导演撰写推荐语,史航先生也热心支持此书出版,如此“劳师动众”,只愿让好书有缘遇上更多懂欣赏的读者,让对表演心存敬畏的演员和表演爱好者们在追求艺术理想的道路上有好书相伴。

编辑过程中,考虑到两岸观众对很多人名、剧名的不同译法,我们在尊重译文的前提下与胡因梦老师商量,尽量将其改成大陆常用的译法,同时又保留了原来的英文,以方便读者查阅。而对于很多译者贴心加上的注解,我们也一并保留,让读者对书中所言之事有更清晰的理解。

本书是后浪出版的第一本关于表演的书,此后将计划引进更多理念先进、内容实用、语言生动的表演类书,包括哈根女士的第二本书:《演员的挑战》。莎士比亚曾说过,“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而演员的表演,无疑是实现这一目的最直接的介质。我们之所以筹划出版该系列书,也正是希望可以将读者的目光引回到表演本身,希望演员和观众都从尊重表演开始,在表演中探得时代与人生的意义。

“后浪电影学院”编辑部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拍电影网(www.pmovie.com)

2014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乌塔·哈根的这本《尊重表演艺术》是表演方法丛书中非常经典的一部——简要实用。对潜台词的掌握与动机的分析,有非常精到的解说。虽然我认为所谓“方法”就是要学来“忘记”的,但这本书的方法我自学生时代到现在都常常在用。胡因梦小姐在台湾对“表演方法论”还接触不多的年代里,就决定翻译此书,真是独具慧眼。  ——李安  《尊重表演艺术》是表演学的经典作品,学习表演必读之书。胡因梦的翻译多年来是繁体文读者的标准版本,现在要出简体版,很高兴这本书能够以正确而深刻的观念带领任何有兴趣的人进入表演艺术的正轨。  ——赖声川  《尊重表演艺术》一书,胡小姐译得细腻情真。如果按照书中练习去做,应该可以避免虚假的表演倾向,你会由此热爱上表演艺术;我觉得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教授演员如何摆正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书名所说,而且提供了方法;本书提供了演技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使演员们的理想可以变成落在地上的现实,使演员变成行动者。  ——田沁鑫  表演理论书,也分好几种:有的陪你到大学毕业走出校门,有的陪你走进剧场来到后台,而这一本,可能始终在台上陪着你。  ——史航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