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中追寻的爱》是一九九五年刘墉应统一企业邀请,在台湾举行十一场巡回演讲的作品。内容经过细密的规划,以最幽默的方式引导听众进入主题,再将人生的爱分为六个阶段。各以生活中的例子深入探讨,最后把人生比喻为由日出至日落,而后夜幕低垂,星子满天。在十分优美的意象中,加上“爱是实实在在行动”的感性结尾。
这场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录音的有声书,后来由刘墉提供版权并捐助资金,给台湾“伊句社会福利基金会”义卖,在短短两个月间就售出两万多套, 净收入台币六百多万。
这卷经典之作,后来由刘墉制作,免费赠送台湾的盲胞,现在能交给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意义更是深长,给人以积极的鼓舞。
天生的自私鬼
前几年有部蛮轰动的美国电影——《异行》 (Alien),相信许多人都看过。
片子里的外太空怪物真是可怕极了,它不但张 牙舞爪、吐出可以把金属融化的毒汁、把人头一口咬 掉,而且会偷偷把卵产在人的身体里。发育到相当大。 了,那“被寄生的人”都没感觉。直到有一天吃饭时 觉得恶心,突然间胸口隆起,钻出个血淋淋的“小怪 物”,嘶嘶尖叫着飞奔而去。
其实在地球上早有这样的生物,从某个角度看, 他们比“异形”更可怕。
当这小东西在身体里发生时,仅仅八个礼拜,他 的长度能增加两百四十倍,重量增加一百万倍。
他伸出一根管子通向“寄主”,吸取寄主的血液,
P3并排出自己的废物。 他使寄主感到恶心、痛 苦;把寄主的内脏挤到一边,甚至不时攻击寄主。他不像 “异形”偷偷地成长,也不像 蛔虫,让寄主没有感觉。他时时刻刻增加“寄主”的负担。 直到有一天,他成熟了。 也像“异形”一样,撕裂寄主 的身体,血淋淋地钻出寄主的身体,且发出“哇”的 哭声。 他,就是人,就是我们! 而那被寄生、受尽痛苦的,则是最疼爱我们的母亲! P4
平凡而真实的爱
虽然由《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生死爱恨 一念间》、《离合悲欢总是缘》到《把握我们有限的 今生》,每年我都会写一本谈情的书,但是从起初, 我就有个理想,希望完成一本“有系统地分析爱情” 的作品。
我也自认为,过去的人生体验使我有条件写这 样一本书。我生长在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家庭,父 亲在我九岁那年就过世了。接着一场火,把房子烧成 平地,也把大家庭拆散,我又一下子跌入了母子二人 的“单亲家庭”。
经常的独处,使我有时间想,也有时间看。我 的邻居有学生变成师母的、姨太太扶正的,还有脾 气火爆的父亲和晨昏定省的孝子。为我家洗衣的妇 人,负责养她的酒鬼丈夫和一群子女,丈夫在她死 后上吊了。
我一边捕鱼、捉虫、玩草,一边听四周的吵架声、 怒吼声、撒娇声和哭喊声。那些在当时没什么感觉的 声音,都成为我日后咀嚼的回忆。
我也有个叛逆的少年时代,带着“家伙”上夜 间部,跟同学用刀片打架,给女生写不是情书的情 书。我的初中时代,可以说一无成就,又都是成就, 它带给我太多值得省思的东西。我后来对儿子许多 叛逆行为的谅解,都是以自己小时候的经验设想而 达成的。
高中,我搬到了一栋小楼上,楼下的屋主把许多
房间租给师大夜间部的女生。我和她们共用一个浴 室和厕所,每天进出都经过她们的房门口。
然后,女生宿舍改成了“女子英文秘书班”,一 大群高中毕业、打算做女秘书的“现代女性”在那里 上英文、学礼仪、跳交际舞和闲扯淡,谈她们的白马 王子和“出国梦”。
正巧我有一年休学。那次肺病,我吐了半盆鲜 血,差点送了命。我待在家里、躺在床上,倒特别能 欣赏楼下女生的“音效”。“喀喀喀喀”是在顶着书, 练走路;“卡答卡答”、“乒乒乓乓”是在跳“吉鲁巴”。 她们也学美容保养,一个个用面粉、蛋黄和黄瓜,和 成一团,贴在脸上。她们很会讨好我的老娘,说:“刘 妈妈,您要出去吗?要不要我们叫刘墉起床,他太懒 了!”然后,一群人闯上楼来。
这些女生给了我太多灵感。因为我看的不是她 们正面,是她们背面;我见到的不是正门,是后窗。 从她们的言谈,使我了解什么是“少女情怀总是诗”; 从许多人的遭遇,我可以知道“只有浪漫的结果”。
离开小楼,使我见到人间的冷暖。在每个父亲的 老朋友虽同情却伸不出手的景况下,我搬进了违章 建筑区。我的卧室后窗,隔三尺,对着别人的后窗, 里面住了许多可怜人。我的前门对着一栋公寓,出来 的常是光鲜的美女。隔两条街,就是台北以夜生活闻 名的林森北路、长安东路;后墙则紧接着铁道,常由 火车里扔出空便当、跳出小动物。
但是我同院的邻居都很可爱,他们或许职位不 高。但是人情味很浓。他们的孩子都很用功,他们的 妻子任劳任怨。我又看到另一种人情,在艰苦中谈不 上一句爱,却真真实实讨生活的人。
我的妻子也跟我一起过苦日子。我们是师大最早斗胆“搂着腰进校门”的。她爱跳土风舞,穗爱演 话剧,许多人猜我们“玩不久”。我们硬是玩过来了! 而且在大学三年级,自己跑去法院,结了婚。
我老婆不是我第一个女朋友,我相信我也不是 她的第一个男朋友。我从不问她的过去,她也不问我 的从前。甚至婚后,她也对我采取宽容的态度。我常 想,要不是她的宽容与谅解,我们的婚姻早吹了。所 以,我衷心感念她的恩情。
大学毕业第二年,我进入“中视”新闻部。为了 跑新闻,我学会作“神仙、老虎、狗”。也由于跑新 闻,看到太多大人先生的龌龊和小市民的天真。我拿 到的第一个“红包”,立刻缴给了公司,获得一纸嘉 奖。但是,后来再收到红包,我学聪明了,不缴上去, 而捐给慈善团体。
新闻工作,使我有了新闻的敏锐度,更知道“冷 眼看人生”,也更看出“人生的真相”。当我了解人性, 反而能对各种奇怪的事“平淡处之”。我知道,那是 人,那是人之常情。我知道,那些看来卑鄙无耻的人, 常是为他们的爱妻、爱子而卑鄙。从某个角度,他们 是人渣;从另一个角度,他们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在新闻部工作五年,我辞了职。一个人带着二三个 大行囊,漂泊到冰天雪地的美国。一直到现在,每次 嗅到洗碗精和洗衣粉的味道,我都会想到那段初到 异乡的岁月。
异乡最见人情。从另一个国家,回头看自己生长 的土地,愈多一分“冷静的眼”与“热切的心”。我 是游子,是故乡妻子的盼望,也是在异乡战斗的小 兵。每一双来自同乡温暖的手,都令我感动得落泪; 每一记来自“内斗社会”的拳头,都让我偷偷地咬牙。
生存是最真实的事。每个人都在求生存,每个人 也都在为自己家乡的妻儿奋斗。我常想,那些一刀子 进了敌人胸膛的人,与临死的敌人心里想的恐怕是 同一个画面——他们的妻儿。
异乡的孤寂和温情,使我更成熟了。人的成熟不 是逃避,不是愤世嫉俗,而是谅解。因为对任何人, 只有在你谅解之后,才会同情;在你同情之后,才能 去爱。爱美的,也爱丑的!爱小的,也爱老的!
我自认比一般人更了解老人。大概因为我母亲 的年岁,足可以做我的祖母,我又是在三代同堂的家 里长大。我似乎天生就对老人有好感,老人也常都喜 欢我。我现在的家里也有三位老人。我的母亲、岳父 和岳母,他们年龄加起来足足两百三十多岁。众星携 月般,同绕着中间六岁的小孙女。我可以一边画画、 写稿,一边控制小丫头在“三老”之间的行动,使每 个老人都不被冷落。
我的小女儿也使我对人生的情爱有了更深的感 动。“中年得女”毕竟与“青年得子”的感觉不同,我 非常感恩,上苍能让我尝到这甜蜜的果实。从她身 上,我再观察了一次童年,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增加 不少体认;也由感恩中,涌现了更多人生的大爱。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人生的大爱”,爱 人群、爱大地、爱宇宙,爱每一个小小的生灵。只是, 当衣食不足、幼子还嗷嗷待哺的时候,又怎么去打开 那扇爱的门呢?可惜的是,有些人即使后来能衣食 无忧,那扇门却打不开了。
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把钥匙,帮助他们打开那 扇门;也像一本地图,指出我们人生必经的山岳与川 流。我能打造这把钥匙,是因为我终于能无虞衣食。 这不是我的能力,是上苍和众多爱护我的人的赐予。
这本书的完成,也有个巧合的际遇——
今年春天,统一企业委托清华广告公司,来邀请 我作全台湾省十一场巡回演讲。他们原希望我以新出版的《迎向开阔的人生》为题。但是,我临时灵机 一动,说:
“既然你们今年活动的主题是‘让爱飞越’,何不 讲‘在生命中追寻的爱’?”
于是讲题定了,我返回纽约准备演讲稿。
由于过去早就想做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多年来, 一直在收集“爱”的资料。当我把资料翻出来,真是 被那厚厚一摞吓到了;甚至犹豫好一阵子,不敢接这 场演讲了。
我还是接了下来,因为我有太多在为青少年谘 商时产生的感慨,要借这十一场演讲说出去。
我开始为资料分类,拟出演讲大纲。只是发现 “爱”是这么复杂,很难在两个小时说清楚。我想: 既然要谈爱,干脆把它写成一本书,作个较完整的 呈现。
这本书就是这样完成的。它的背面虽然有不少 我的个人体验和“统计资料”,但我不打算把它写成 一本心理学的论著。我仍然把握过去写作的原则,用 轻松、说故事的方式表现。我不想说服别人,因为爱 就是爱,无所谓对与错,甚至无所谓正常与不正常。 如人饮水,爱是每个人的感觉,别人无庸置喙。
书里谈的是以一般个案为主,由出生、成长、青 春、成熟、结婚、育子到中年、老年的过程。由于每 个人的发展不同、遭遇也不一样,希望大家能以较开 放的心情来读这本书。
我妻毕薇薇和我子刘轩是这本书的“先睹者”。 所以最起码,这本书的论点,我老婆是同意的,虽然 其问有些争论,总算被我说服。刘轩跟我也有不少论 辩,他是哈佛博士班学心理的所谓专家,常提出一大 堆“天高”的理论。我说:“我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人 生,你看合不合理就好!”他居然非但同意,还十分 喜欢。
于是,书付梓,终于把我的理想实现。我不敢自 认是谈爱的专家,因为我很平凡。但也幸亏这平凡, 使我能从平凡的角度,看平凡人的情爱。这爱可能没 有水晶般透明、玫瑰般芬芳,但它是平凡而真实的。
平凡而真实的爱,才是伟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