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仓编著的《让孩子深受感动的动物故事(青少年百科故事读本)》中所选取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小读者看到,那些貌似平常的动物,在它们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从而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个过去并不了解的动物世界,知道动物的“日常生活”,明白它们的“语言”,了解它们的“习惯”。这样一来,就能激发孩子们爱护动物的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增加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让孩子们意识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就是认识和保护人类自己,并从这些动物身上吸取成长的力量和智慧。同时,每一个故事都添加了启发性文字,有助于小读者们加深理解,提高品鉴能力。
金仓编著的《让孩子深受感动的动物故事(青少年百科故事读本)》从动物的本领故事、动物的互助故事、动物的智慧故事、动物的亲情故事以及动物与人相处的故事等多方面着手,介绍发生在动物身上那些令人感动和令人惊奇的故事。孩子们在阅读这些有趣故事的同时可增加他们对动物知识的了解,而且每个故事之后都有故事启示,提升孩子们对故事的认识并激发他们认识动物、热爱动物和保护动物的热情。
1.老鼠“侦探”
一天,英国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内,突然传出呼救声和枪声。待公司两名警卫赶到时,发现总经理已倒在血泊中不幸身亡。
两名警卫探头朝窗外一看,发现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正匆匆由公司大门向外奔去。两名警卫来不及细想,匆忙下楼追赶。追到火车站时,目标突然消失,狡猾的罪犯把他们给甩掉了。两名警卫一面守候在车站进出口,一面火速向警察局报案。
很快,两名警察赶到了火车站。警卫向他们大致描述了凶手的外形,警察便分头挤进了人群。
“对不起,先生,请跟我们走一趟!”两名警察拦住人群中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男子,并从他身上搜出一支小型手枪,里面少了两颗子弹。经审讯,这个中年人正是凶手,他是被黑社会组织雇用的刺客。
两名警察破案的神速,使公司的人大为惊奇。警察告诉他们,立头功的是老鼠“侦探”!这更令大家不解了。
原来,老鼠的嗅黏膜极为发达,上面分布着密集的嗅神经末梢和丰富的血管,所以嗅觉异常灵敏,超过狗7~8倍。科学家由此想到利用它们来当“侦探”。经过训练的老鼠“侦探”屡立奇功,为警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美国机场通往停机坪的出入口处,排成长龙鱼贯而行的旅客经过时,警察会突然拦住某旅客进行检查,毫无差错地判断出该旅客携带有违禁品,这完全归功于在入口处两侧“警鼠”的严格把关。老鼠由于体积小、动作敏捷、嗅觉灵敏,受到警方的格外青睐。
老鼠侦探“上岗”前一般要经过2~3个月的专职训练。首先,要训练它们的胆量。实验人员通过喂食使老鼠愿意与人接近。然后,带它们到院子里习惯各种模拟交通工具的行驶声和人群的嘈杂声,以便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接着,让它们嗅各种爆炸物和火药气味,同时予以电击,它们就会出现剧烈的骚动和狂叫。当它们的这种条件反射形成和巩固后,一旦嗅到爆炸物或火药气味,不用电击也会骚动和狂叫。罪犯使用的是手枪,老鼠一靠近他的身边嗅到火药味时,就骚动和狂叫起来,从而使凶手很快落网。
故事启示
老鼠天生嗅觉灵敏,这是它们长期应对生存环境的变化形成的。它们的嗅觉辨别能力很强,可以辨别食物,也可以辨别天敌,还可以辨别同类的气味。有了这个能力,就可以了解周围的环境,避免落于天敌手里。如果我们人类充分发挥它们的这个天性,自然能为我所用了。
2.一口吞下一条牛
在巨大的原始森林不远处,有个村落,村里有个叫郎当的孩子。一天,郎当牵着水牛在林边吃草。突然,从丛林里窜出一条十米多长的巨蟒,身子有水桶一般粗。它昂起头,张着的大嘴巴里一条吐动得非常快的舌头,好像喷出一股火焰似的,发出“嗤嗤”的威吓声。
郎当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像被钉在那里。巨蟒下半截身子在草地疾速地摆动着,朝郎当冲游过来。就在这时,郎当身后的水牛呼地冲上前,抬起前蹄向巨蟒的头踏去。巨蟒脑袋一摆,水牛扑了个空。巨蟒被激怒了,蓦地把头扬起老高,身子一扭,长长的尾巴猛扫过来,一下把水牛打翻在地,然后紧紧缠住了水牛。
这时,水牛再有劲也使不上了,它拼命地挣扎着,巨蟒越箍越紧。不一会儿,水牛惨叫一声,渐渐地断气了。巨蟒转过脑袋,张开大嘴,一口咬住水牛的头,开始朝肚里吞。
当郎当回过神来,巨蟒已经把几百斤重的牛吞进了肚子。它的身体胀得又粗又大,皮也变得像一张半透明的玻璃纸,连它肚子里的牛骨牛毛也隐约可见,巨蟒胀得一动不能动。郎当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他抄起地上一根树棍,朝巨蟒身上狠扎。“噗”的一声,巨蟒那薄如纸的皮,被他扎了个大窟窿。郎当不停地猛扎,把巨蟒扎得皮开肉绽。巨蟒呜咽一声,头一歪,一动不动了。
故事启示
一只巨蟒,竟能吞下一头水牛,这条蟒的肚皮要有多大的弹性啊!但是,在生活中,巨蟒的确具有这样的本领,它们可能多日不能找到食物,一旦发现食物,就来者不拒,一口吞下肚子内,此后又有好多日子不用再觅食了。人类之所以日进三餐,是因为我们有充足的食物储备;而动物只能现捕现食,不会讲究饥饿与饱食的平衡。
P2-5
孩子们都喜欢动物,也愿意同动物交朋友。在动物园里,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们零距离观赏动物的热情和他们欢喜的笑脸,许多孩子还会掏出自己的食物,饲喂动物。然而,喜欢动物,未必了解动物。很多时候,孩子们只会把动物当做宠物看待。实际上,每一个动物都是一个生命个体,它们虽然性情不一样,智商和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但它们却有许多共性,那就是友爱、互助、感恩和责任心。它们也有机智、聪明的头脑,也有善良、正直的内心,也懂得亲情、友情和爱情。这些珍贵的品质是与人类相通的。
每一个物种都是大自然的主人,每一种动物都是地球的儿女,每一个生灵都与人类的命运患患相通。而千千万万的动物,则是生物界最活跃、活动范围最大的群体,也是生物界最庞大、最复杂的群体,它们的存在都是经过进化和大自然选择的结果,它们的故事无不充满传奇。很多人之所以小看它们,认为它们无知、愚笨和好欺负,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与它们好好亲近过,没有走进它们的生活,甚至都没有远远地认真观察过。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动物的世界,去亲近动物、了解动物、认识动物,才会从内心里激发尊重、关爱和保护动物生命的热情,自觉投身到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行列中去。
书中所选取的每一个故事都会让小读者看到,那些貌似平常的动物,在它们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从而让孩子们了解到一个过去并不了解的动物世界,知道动物的“日常生活”,明白它们的“语言”,了解它们的“习惯”。这样一来,就能激发孩子们爱护动物的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增加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让孩子们意识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就是认识和保护人类自己,并从这些动物身上吸取成长的力量和智慧。同时,每一个故事都添加了启发性文字,有助于小读者们加深理解,提高品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