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牙·兰阿洪诺夫著,惠继东译的《金黄秋天--中亚东干族著名诗人黑牙·兰阿洪诺夫诗集》是东干文—汉文的双文对照转写。每首诗的后面是注释,便于读者理解和研究者查对参证。转写使用的汉字是我国西北方言常用字和近代汉语词语。书中以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灵活的艺术形式,集中体现了东干文学的鲜明特色,展现的是140年前我国晚清西北民间文学原貌的特点。
《金黄秋天》给我们真实地展示了东干语言的全貌,提供了研究“东干语”不可多得的可靠语言材料。东干文转写对我国近代汉语研究,西北方言历时的和比较的研究,海外汉语方言研究,汉语发展史研究,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等诸多语言学研究领域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干语一旦消亡,东干文转写的学术成果将会成为历史语言学中的珍贵文献。
《金黄秋天》(诗集)是哈萨克斯坦著名东干族诗人黑牙·兰阿洪诺夫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东干文学的鲜明特色,展现的是140年前我国晚清西北民间文学原貌的特点。
黑牙·兰阿洪诺夫著,惠继东译的《金黄秋天--中亚东干族著名诗人黑牙·兰阿洪诺夫诗集》内容上,从中国到苏联境内,从历史人物到普通百姓,从战争年代到和平生活,从天山山脉到楚河平原,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湖泊,从明月耀阳到宇宙星空,从人文社会到自然景观……无一不是作者涉猎的范围。诗集以叙事和抒情的笔触完整地勾勒出中亚楚河平原壮丽优美的山川风物、东干人的光阴过活及其质朴、勤劳、聪明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伟人和东干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生活中丑恶现象的抨击针砭,可以看作是作者心路历程和爱憎情感的艺术再现。形式上,全部228首诗,以八行诗节、四行诗节和不分诗节的形式出现。具有一种内容衔接合理,形式疏朗清晰的特点:诵读音调上符合语言韵律的抑扬顿挫规律;情节线索上切合情绪起伏的轻重缓急规律;时间顺序上合乎从早到晚的自然排列规律;空间布局上适应四季分明的交替变化规律……
不仅如此,《金黄秋天》还给我们真实地展示了东干语言的全貌,提供了研究“东干语”不可多得的可靠语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