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球大变局下的中东与美国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高祖贵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中东大变局的演进

2010年12月17日,中东大变局从北非的突尼斯开始,迅速席卷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然后向西亚的巴林、也门、叙利亚等国蔓延,进而荡涤整个中东地区。尽管起初各国局势的动荡均从民众街头抗议示威和政府强力弹压开始,但之后局势的演变就因有关当事国的历史、民族、教派、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政府的应对之策而呈现不同路径和特点,至今的结局也各有差异。

一、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四国

政权更替

从整个地区范围内来看,经过6年多的演变,这场大变局已经导致四个国家的政权发生更替,但更替的方式却是三种,局势发展也各有特点。

(一)第一种模式:突尼斯和埃及模式

这种模式是政府在全国民众大规模游行抗议示威的巨大压力下垮台,过渡政府组织制定新宪法并进行民主选举,获胜党派组建新政府,开启新的政治进程。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军队的关键作用。军队坚守“中立”,没有参与镇压民众,这是军人出身的“威权”领导人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和平移交权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两国后来的政局演变过程中,军队的政治倾向始终是左右局势发展的重要因素。

1.突尼斯本·阿里政府被更替

突尼斯的变局始于2010年12月17日,西迪布吉德市的失业青年自焚引发全国民众游行抗议示威,示威者与警察发生激烈冲突。29天之后即2011年1月14日,执政长达24年的本·阿里总统(1936年出生,1987年上台)弃国逃往沙特避难,其政府垮台,其本人之后经两次缺席审判共被判处长达51年的监禁。2011年10月23日,“伊斯兰复兴党”在突尼斯制宪议会选举中赢得超过41%的选票,成为第一大党;“保卫共和大会”和“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依次成为第二大党和第三大党。三党达成协议,联合推举“争取工作与自由民主论坛”主席本-加法尔为制宪议会议长候选人、“保卫共和大会”主席马祖吉为总统候选人,“伊斯兰复兴党”总书记哈马迪·杰巴利为政府总理候选人。11月22日,制宪议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加法尔当选议长。12月12日,制宪议会选举“保卫共和大会”主席蒙塞夫·马祖吉为总统。13日马祖吉宣誓就职,“伊斯兰复兴党”总书记哈马迪·杰巴利出任政府总理。突尼斯政权更替完成,转入国家重建进程。从2012年到2014年,整个重建主要围绕三个方I面展开,政治层面通过重新制定宪法,各党派和政治力量实现权力重新分配,确立新的政治运行机制;经济层面重新规划经济发展,促进旅游发展以及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增加就业;社会层面打击恐怖势力和犯罪集团,改善治安状况。在此过程中,反对派领导人、“统一民主爱国党”总书记肖克里·贝莱德(ChokriBelaid)2013年2月6日被伊斯兰极端组织成员杀害,这引起世俗力量对宗教力量的警惕。2014年10月,突尼斯举行本·阿里政府被推翻以来的首次国民代表大会选举,以取代政府更替之后选举产生的制宪议会。由10余个政党组成世俗联盟“呼声运动”赢得议会217个席位中的85席,领先第二位的“伊斯兰复兴运动”16个席位,成为国民代表大会中的第一大政党。美国皮尤中心在选举之前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突尼斯人48%认为民主是最好的执政方式,62%认为不民主但稳定的政府远比不稳定但民主的政府重要得多,59%更倾向于一个强权领导者。2014年12,目,突尼斯总统选举结果揭晓,世俗政党“呼声党”领导人、88岁高龄的埃塞h西赢得选举,成为本·阿里政权被更替之后的首位民选总统。随后,由劳工总联合会、工业贸易手工艺联合会、人权联盟、全国律师协会四个团体组成的“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组织推动全国22个政党,通过对话组成联合政府。为此,2015年10月9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该年度和平奖授予“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由此,突尼斯政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埃及穆巴拉克政府被更迭

埃及大变局始于2011年1月25日青年组织“四·六运动”发起的“警察日游行”。(P1-4)

后记

后记

当本书完稿时,窗外雪花飘落,漫天飞舞。这是2017年初春的第一场雪,久旱盼甘霖,令人惊喜。如此看来,本书的面世还伴随着大自然别样的问候。

这本书是我学习和研究中东问题二十余年又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去的历程,我对中东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起初集中于这个地区本身的国际关系等问题,后来把美国这个最大的外部因素纳入,出版了第一本专著《冷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9·11”事件后,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快速上升,成为影响世界发展和国际格局走向的重大问题,我的研究随之扩展到整个伊斯兰世界,出版了第二本专著《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其间,在2003年小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我和同事们合作推出了一本应景之作《全球变局:美国与伊拉克》,以飨时需。2010年12月,中东新一轮大动荡开始了,至今仍在演进之中。我的中东研究随之步人新的阶段。

在我持续学习和关注中东问题的过程中,中国因素从淡人到凸显、从彼此陌生到紧密相关、从具体细小的利益关联到全球战略层面的互动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而重要。我越来越多地把美国、中东、中国联系起来观察,把美欧所代表的西方、中东所代表的伊斯兰世界、中国所体现的东方放到一起来思考,甚至开始越来越多地从人类文明交流变迁和世界体系互动演变的角度来思考。这种个人研究视角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世界本身的演进使然,在相当程度上更是中国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需求牵引使然。刚刚完成的这部书稿,把新一轮中东大变局放到全球大变局的框架下,从分析新一轮中东大变局的主要进程、影响因素、地区效应开始,进而分析到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亚洲和西太平洋地缘板块的变动、中国与中东关系的发展,正是我的中东研究视角变化的集中体现。

本书中有关美国的内容,其实就是对奥巴马政府八年中东政策的总体分析。特朗普政府就任以来,从其竞选言论、执政团队思想倾向尤其是初期政策表达看,美国的中东政策即将发生新的重要变化。从第一个月的施政情况看,特朗普政府中东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可能超过冷战结束以来的所有前任,这都留待未来研究。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的时间界限大多起于2010年12月,截止到2016年,有的提早至2015年,有的稍近至2017年2月。

本书也是我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项目“大变局下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影响与我国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2BGJ019)的研究成果,谨此致谢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在我完成书稿乃至近些年来所有的研究过程中,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意岷博士和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许启启协助查找了很多资料。本书的参考文献部分,均由周意岷博士搜集梳理。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这项研究恐难如此顺利。在此亦表示衷心感谢。之前两本拙著《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和《全球变局:美国与伊拉克》均由时事出版社出版,此番又得到社长王基建总编辑的热情帮助和认真审校把关,深表谢意。

在拙著的研撰中,始终有家人默默支持陪伴。当我完稿时,十岁的儿子高瑞泽趴在肩头观阅,可谓本书未定稿之第一位读者。

拙著奉上,请各位同行和专家不吝雅正!

高祖贵

于颐和园北大有庄

丁酉年正月二十五

目录

第一章 中东大变局的演进

 一、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四国政权更替

 二、叙利亚陷入全面内战

第二章 中东大变局的影响因素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效应发酵

 二、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急剧恶化发作

 三、互联网“大规模动员武器”作用推波助澜

 四、教派、民族、部落矛盾深刻导致社会容易裂变破碎

 五、城市化过快发展累积严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

第三章 中东大变局的地缘政治格局效应

 一、伊斯兰主义力量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迅速崛起

 二、海湾合作委员会地区影响力上升

 三、地区格局呈现“东升西降”态势

 四、逊尼派与什叶派矛盾持续加剧

 五、地区力量格局牵动力增大

第四章 大变局背景下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

 一、美国在中东具有重大的战略利益

 二、美国重大战略利益遭受挑战

 三、美国对中东有限干预和离岸平衡趋势突出

第五章 中东大变局背景下亚洲的整体性崛起

 一、美国“再平衡”中东与亚太

 二、海湾合作委员会“向东看”拉近西亚与东亚

 三、亚太内部联动持续增强

 四、地区格局盘整错综复杂性显著增加

第六章 大变局背景下中国与中东关系发展

 一、中国与中东相互战略需求上升

 二、中国建设性参与解决中东热点难点问题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东关系新进展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和大调整。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在延续诸多规律性变动的同时,由于人口结构、技术创新、生产方式、信息传播方式、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解构和建构作用,正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特点和新形态。

一、美欧整体下沉趋势凸显,推动多极化

向全新的广度和深度扩展

世界多极化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力量中心从一个中心向多个中心扩散,以及各中心之间的力量对比差距缩小。从百年时段来看,多极化趋势就是近代以来欧美作为世界中心的主导地位相对下降,亚非拉地区的地位持续上升;从冷战后时段看,多极化趋势就是美国“一超独大地位”相对削弱,其他大国及地区强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从近年来世界形势的发展看,不仅美欧整体下沉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而且美国自身的唯一霸权地位也在相对减弱。这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变动。

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演进的一条重要主线就是欧美向全球扩张并逐步确立主导地位。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欧更是借助无孔不入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凭借强大的资本和军事力量,将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整套思想、制度及其实践全方位推广,使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权势盛极一时。这种发展态势被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称之为“历史的终结”,即“人类意识形态演进的终点和作为人类最后的政府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的普遍化”。①(①FrancisFukuyama,“TheEndofHistory?”,NationalInterest,Summer1989,p。4)在美洲,美国推动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并利用20世纪9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全面推广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欧洲,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不断推进,甚至一度要把环地中海周边地区也整合进来。在全球,美欧摇举着保护人权的旗帜,利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这个平台批评指责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发展,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大肆进行人道主义干预。与此同时,美欧文化也裹挟着一股强势向全球广泛传播。在此进程中,世界的动荡和混乱主要集中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或者西方在亚非拉地区所制造的种种危机。

然而,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引发欧洲的债务危机。从那时到现在,美欧不仅还没有完全摆脱金融经济危机,而且由此激发和催化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问题不断发酵和持续累积,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这给美欧内部的发展和治理构成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的衍生和发展同美欧长期奉行的价值观、制度设计、道路选择紧密相关,具有比较明显的系统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短期内难以实现重大改变,除非进行比较全面彻底的变革。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和美国特朗普当选总统作为重大历史事件,尽管是管窥之孔,却已充分体现出问题所在之深刻、克服挑战之艰难、冲击世界之严重。2017年,这一趋势将在英国“脱欧”的谈判和欧洲多国的政局变动以及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施政中更加充分地反映出来,对世界造成更大范围更加深刻的系列冲击。这就使得长期占据国际体系主导地位的美欧的自身发展和稳定问题日益成为加重当今世界失序混乱和不确定性的最重要因素,其消极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将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这已成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世界变革调整大势的一个重要视角。

1。从经济发展态势看,2008年以来,美欧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紧缩性财政政策等,不断刺激经济增长,确实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美、英、德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甚至从2014年以来就都实现了1%以上的增长。但是,总体看,美欧经济整体下沉的态势不仅没有因为经济增速有所提高而发生逆转,相反近年来却在政府债务负担持续加重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进一步加剧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数据,“西方七国”(G7,美、加、英、法、德、意、日)从2007年到2015年底,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巾所占的比例从54。82%下降为台等发挥更大作用,并在2016年9月4-5日主办的杭州峰会上首次全面阐释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首次推动形成全球多边投资规则框架,推动该二十国集团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推动创建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敦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改革治理结构。中国主张“新机构以及未来将成立的机构,要成为国际金融框架的重要贡献者,这些机构将像现有国际金融机构一样,与专业性、透明度、高效率和有效性的原则以及现有环境和治理高标准相一致,进行恰当的设计和运营,同时认识到上述标准是在持续演进和改进的。”①(①“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方成果清单”,新华网,htlp://new。xin-huanet。com/world/2015—09/26/c_1116685035。htm,2015年9月26日。)

在地区层面,中国在金砖国家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中扮演的角色日显举足轻重。中国还决定在未来5年内,向非盟提供总额为l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②(②“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全文)”,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2015-09/29/c_1116703645。htm,2015年9月29日。)总之,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提高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向国际社会阐释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理念,坚持要合作而不要对抗,要双赢、多赢、共赢而不要单赢,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扩大合作面,引导各方形成共识,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①(①“习近平: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28/c_1119641652。htm,2016年9月28日。)

中国发展对世界进步的影响持续扩大这种趋势,决定了中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中国国内的全方位改革发展和自我超越,以及中国在世界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外部因素对中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影响将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这种趋势也给中国带来两大挑战:一是美国日益坚定地把中国作为首要挑战,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等其他同等大国对华关系的竞争面不断上升,这增加了中国运筹大国关系和展开大国博弈的难度;二是世界对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大责任和做出更大贡献的要求大幅上升,这使中国再度面临新形势下如何辩证处理好坚持韬光养晦与积极有所作为关系这个重大问题的考验。

如前面所提到,中东作为地缘战略意义重要的地区,其变局正是在当今全球大变局下展开,本身也是当今全球大变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牵动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和国际格局变化,主要战略力量无论是主观愿意还是被动卷入都无法置身事外。

内容推荐

由高祖贵所著的《全球大变局下的中东与美国》一书中有关美国的内容,其实就是对奥巴马政府八年中东政策的总体分析。特朗普政府就任以来,从其竞选言论、执政团队思想倾向尤其是初期政策表达看,美国的中东政策即将发生新的重要变化。从第一个月的施政情况看,特朗普政府中东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可能超过冷战结束以来的所有前任,这都留待未来研究。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的时间界限大多起于2010年12月,截止到2016年,有的提早至2015年,有的稍近至2017年2月。

编辑推荐

由高祖贵所著的《全球大变局下的中东与美国》一书从世界格局和全球秩序变动的高度,全面系统深入研究2010年以来中东大变局的进展、影响因素、地区格局效应,美国奥巴马政府的相应政策,以及这些变化对亚太格局和中国—中东关系的影响。

本书也是我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项目“大变局下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影响与我国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2BGJ19)的研究成果,谨此致谢国家社科基金规划。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