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飞来两只鸽子!
——写在儿子十八岁,女儿二十岁生日之前
每当看到我的两个孩子活泼的身影,就会使我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两只鸽子。那是怎么回事呢?
那已经是十八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日本留学。有一天,我从学校回家,妻子对我说,家里阳台上飞来了两只鸽子。其后,这两只鸽子每天都来,那段时间,这两只鸽子成了我们每天的话题。再其后,这两只鸽子,演绎的故事,给我和妻子,上了一堂深刻的生命之课,真是经典而难忘!
妻子当时在读硕士课程,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她问我,要不要这个孩子,我想了想说,“既怀之,则安之。”就这样,妻子基本上就休学在家,专心养胎了。平日我去上学,妻子在家看看书,做做饭,很是清闲。忽一日,阳台上,飞来了两只鸽子。咕咕咕,咕咕咕,两只鸽子关系亲密,应该是夫妻,好像在开会。它们先是站在阳台栏杆上,然后在那儿走来走去,歪着脑袋朝阳台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又透过窗门朝房间里不住地打量。咕咕咕,咕咕咕,又开起会来了。妻子觉得有鸽子来串门,挺吉利,朝两个小可爱友好地微笑着,在暖暖的洒下的春天的阳光里,各自相安无事,妻子继续看起书来。
咕咕咕,咕咕咕,这两只鸽子大概开好会了,于是飞走了。但是,想不到的是,它们不久又飞回来了。嘴里衔着稻草,枝条之类,一次又一次,飞去又飞来。咕咕咕,咕咕咕,过了两天,往阳台角落里一看,很惊讶,一只鸽子窝搭成了。又过了两天,妻子好奇地走近鸽子窝,嗬,鸽子窝里新添了两只小小的鸽子蛋。噢,它们在这里建成了一个临时的家,原来鸽子妈妈要孵小鸽子呢。
妻子许是怕外面阳台上冷,也是逗逗鸽子妈妈,看它不见了鸽子蛋会怎么样。妻子把两只鸽子蛋拿进屋,放进一个用旧衣服垫着的小箩筐里,放在桌上,然后打开通向阳台的门窗。鸽子妈妈回来不见了鸽子蛋急了,不住地在阳台栏杆站台上焦急地走来走去,咕咕,咕咕地叫着。然后又试探着进一步飞到窗台上,又观察了许久,终于鼓起勇气,飞进房间,跳着飞着,发现了小箩筐里的两个小宝宝,鸽子妈妈用焦急的目光执着地盯着小箩筐里的两个小宝宝,不时地咕咕,咕咕地叫着,看着妻子。妻子许是明白了,都是妈妈,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就小心翼翼地把两只鸽子蛋放回了阳台角落的鸽子窝里。真是,金窝银窝,不如鸽子爸爸妈妈做的草窝呀。鸽子妈妈看到鸽子蛋放回了鸽子窝,飕地飞回窝里,用胸脯的温暖牢牢地护住两个宝贝蛋,眼睛里流露出莫大的欢喜。
春风在吹着,空气更加暖和起来。忽然有一日,听到阳台里,除了咕咕咕,咕咕咕的叫声。又多了一种陌生的唧唧唧,唧唧唧小生命的叫声。呵呵,往阳台里一张望,鸽子窝里多了两只探头探脑的小鸽子。鸽子爸爸可忙了,整天飞来飞去,为喂养两只小鸽子,到处觅食。我们也在阳台上放了食物。岁月静好,日子在相安无事地过着,小鸽子不住地吃,一天一个样地长。终于有一天,这一家四口,一溜地站在阳台栏杆站台,又在唧唧咕咕地开着会讨论着什么了。然后,大概是鸽子爸爸吧,振翅飞起来,一圈又一圈地振翅而飞,然后飞落在阳台栏杆站台上,唧唧咕咕地又开起会来。两只小鸽子在阳台栏杆站台上,掀动着翅膀,练习着飞翔。但就是不肯离开这个平台飞向空中。鸽子爸爸不厌其烦地又一次起飞了,一圈又一圈地做着示范。终于,其中的一只小鸽子有力地掀动翅膀冲出了阳台栏杆的站台飞向空中。这只小鸽子飞出去,又飞回来。然后再飞出去,再飞回来。多次循环,这只小鸽子成功了!但是,另一只小鸽子,站在阳台边缘处踮起脚,掀动掀动翅膀,但又缩了回去,反复几次都是这样,就是不敢冲出阳台栏杆站台。鸽子爸爸妈妈无数次地飞来飞去,给他做示范动作。但这只小鸽子就是害怕,欲飞又止,磨磨蹭蹭。这时,经典的一幕出现了,也不知是这只小鸽子的爸爸还是妈妈,在这只小鸽子再次掀动翅膀的时候,在旁边给了这只小鸽子一脚。小鸽子绝对没有想到,这只小鸽子惊慌失措从阳台上掉了下去。我的住房在三楼,小鸽子掉到二楼高度时,鸽子爸爸妈妈咕咕咕,咕咕咕在小鸽子身边飞着惊叫着提醒它飞起来。小鸽子就要掉到一楼到二楼交界点的时候,这只小鸽子大概出于生存本能,一下子从惊慌中惊醒,振作翅膀,拼命掀动起翅膀,艰难却有力地飞了起来!
我们一直在相安无事中,关注着这鸽子一家的命运。眼前的这一幕,真是惊心动魄的生命和生存的生动一课!
这临门一脚,比起中国足球队,也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这临门一脚,有着太多的思量,准确,智慧和力量!
十八年过去了,我们的孩子也已经渐趋长大成人。我们也面临着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展开翅膀,飞向学习,生活,社会这样的生存空间去。我不想具体展开说什么,但我在心里,和这对鸽子爸爸妈妈相比,总怀有一种愧疚。鸽子无语,但做的,却那样精当无瑕。像一个具有大智慧的高人,把深深的爱,浓缩在精干的行动细节上!
春天,阳台上,飞来两只鸽子,春风渐暖之时,飞走的却是四只鸽子。每当有鸽子从蓝天飞过,我就会想起这鸽子四口之家。你们是飞翔之物,在蓝天翱翔俯瞰人间,看得一定比我们更多吧。而我们人类自以为是,恐怕也仅仅是飞不起来的匍匐之物啊。
让我向这些蓝天的飞翔精灵默默祈福吧,你们还好吧,咕咕咕,咕咕咕,这四口之家,飞翔的鸽子,我真想听懂你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2014年11月8日
P11-13
呼吸的文字!
——《海鸣集》《海鸣集——续集》
出版并鸣谢诸博友!
《海鸣集》《海鸣集——续集》终于出版。我就想着,在出版之时,要鸣谢网上诸位博友。曾经遥相呼应,击鼓以励同类。在这灵魂寂寥的暗夜荒野里,一声同类的吆喝,弥足振奋前行的脚步。
思考一下,没有网络的时代,曾有多少君子良人,空对荒漠,狼嚎四野,对影成三,冷寂终生。如今网络纷扰甚多,但网络,——也利于君子之交。
近日,网络上有学者言,“网络正在使中国的‘启蒙运动’走向广泛而深入。”——甚以为是!鲁迅所期盼的“国民精神之改造”“立国之本在于立人”,君不见,如今网络启蒙正在持续发酵发力。网络有利开启民智。只是,各位“正人君子”能说真话的须尽量说真话。不仅仅要“睁了眼看”,更要“睁了眼说”。开化,就是要让国民知真情,说真话。如此,中华民族才能说着地球人听得懂的话,走向复兴。
通过网络,良知正在化而大之。《海鸣集》《海鸣集——续集》正逢其时。既非“奉命文牍”,也非不负责任的“泼皮叫板”,应该是生命之一隅良知的一种记录吧。良知,终是人类的正史。如今,“自媒体”时代,是发出“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声音的好时代。小可不才,唯自知书中良知尚存且聊可自慰耳。
在此,也呼唤更多更高层次的有才有识之士,进入网络时代,发出抱持良知的真的声音。因为只有这样的真的声音,才是活人的声音,才是有呼吸有生命征象的声音,才是复兴中华之必须有的声音!
《海鸣集》《海鸣集——续集》只是在“说真话”,体验“呼吸的文字”这方面做了一点浅近的尝试。自忖还算认真,各方神仙高人,敬勿哂笑为安。
2014年1月末春节前夕,记于《一方天书屋》
2016年2月末春节前夕,再记于《一方天书屋》
海上杂谈
且真且幻庐山行!
相逢一笑也沧桑!——张美丽老师二三事
梧桐深深衡山路!
阳台上,飞来两只鸽子!——写在儿子十八岁,女儿二十岁生日之前
太阳墓葬,大漠悲歌!
孤独的人类!——写于2014年圣诞节前夕
永远拥有青年之心!——退休感言
往哪里去?!——羊年说羊
穹顶之下,沸腾元宵!
李光耀拒绝“插管疗法”!
一方竹片,尽显风流!
龙华塔下哀桃花!
《大宪章》,铁血和理性的丰碑!
从昂山素姬的政治观说起
生如夏花之绚烂!
我与诸君聊“穿越”!
两只小乌龟!
《申报》之殇!
历史的镜子,海派的血脉!——“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先睹记
晚清“江南枪炮局”之沧桑!
一顿饭的罪!
创建一所大学岂不更好?!——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观后感
四行仓库悲歌记!
难忘斯人
香魂何处是乡关?!
独醒的美学,背影的力量!——为高仓健远行而记
百岁智者话开门!
从鲁迅故居到内山书店!
柳色青青柳如是!
张爱玲,——说起鲁迅,唯有赞叹!
三毛啊三毛!
山之上,国有殇!
穿越岁月的思想者!
杨绛,生与死的挣脱和飞翔!
卡斯特罗,远去的背影和“古巴梦”!
时空穿越一夕谈!(一~七)
引子+(一)从仰望星空谈起!
(二)黑洞和后帝国时代
(三)站在文化的废墟上
(四)长城内外,一声叹息
(五)爱美的帝王
(六)一个天空,不同时空
(七)500年来第一人
经典闪回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千年承诺”!(上)——在孤独中生生灭灭的“马孔多”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千年承诺”!(下)——说不尽的,格瓦拉!
中国屏风后面的颤栗!——也谈毛姆20年代的一组中国素描
山城神会,余韵悠悠!——也说1920年毛姆拜会辜鸿铭之轶事
悬浮的回忆,闪光的碎片!——从莫迪亚诺《地平线》谈起
变的是外形,不变的是人性!——重读卡夫卡《变形记》之感想
哪里有真理,哪里才有祖国!——普希金诗《致恰达耶夫》
答案在风中飘荡
希腊归来话西方(一~七)
引子+(一)苏格拉底,哲学意义上的基督!
(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三)酒神精神之威尼斯、佛罗伦萨!
(四)梵蒂冈的天空无限辽阔!
(五)庞贝,火山灰下的快乐和永恒!
(六)少女峰下的拚命三郎!
(七)塞纳河两岸之华丽派对!
欧游印象散记(一~三)
(一)街边,飘香的咖啡座!
(二)老房子,窗台上摇曳的鲜花!
(三)圣托里尼,梦幻的小岛!
丹青如梦风与月
《理想国》之芳草地及马年说马!——赞画家董蕾新作《马年~属马一画马》
从《盲人领路》想到“睁了眼看”!
黑白剪影,形神毕肖!——回味俄罗斯剪影插画
金陵奇才女,丹青寓禅意!
《红富士》狂想曲!
化入风景里的灵魂!——东山魁夷的画
八大山人的画,白眼向天的鱼!
大美西藏天路行
引子+(一)天地大美而不言!
(二)一滴水的力量!
(三)举头三尺有神明!
(四)雪山下盛开的格桑花!——仓央嘉措的爱情和诗
(五)一喜一忧纳木措!
(六)共饮一江水!
呼吸的文字!(后记)
2014年1月,我出版了第一本书《海鸣集》。现在这本《海鸣集——续集》是我出版的第二本书。主要篇什写于羊年,即2015年。羊年,是我的生肖本命年。2015年羊年,也正是我进人一个甲子,满60岁退休之年。退休了,自由了。可以支配的时间多了,主观上是想多写一点。其实,并非易事。大约一年多的时间,写了80多篇杂文(博文),筛选斟酌,终于构成了眼前《海鸣集——续集》这本书。
可以说,《海鸣集——续集》的主要篇什及其文字风格,是《海鸣集》的延续或扩充版。其中,有一部分篇什,反映了我退休以后的生活足迹和心灵感受。但是,作为文章之道,说真话,——没有改变。曾经,鲁迅的那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印象:“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可见,在鲁迅看来,真,是首先的,必须的。假话,终将自绝于真实的世界。
还要说到,西方文化的一位影响巨大的哲人,也给了我说真话,——哲学上的根据和莫大的勇气。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善即智慧”。苏格拉底认为,大自然是不可穷究的,那是神管的事情。而道德应该是人类管的事情。因此,苏格拉底的哲学又被称为“道德哲学”。
2015年,我乘着退休有了足够时间这个东风,说走就走,一一西方取经去也。穿越法兰西、瑞士、意大利、梵蒂冈,终于来到了心中的朝圣之地——希腊雅典,得以寻访西方文化的源头。站在蔚蓝色的爱琴海边,听着海水拍击岸边的涛声,想到苏格拉底也曾站在这蔚蓝色的爱琴海边,产生了“神管大自然,人管道德”的哲学发想,使我当时油然想起了鲁迅提倡的“讲真话”。“讲真话”,通向的正是“人类的道德”。“讲真话”也通向善,而“善即智慧”,又印证了苏格拉底哲学的力量和光辉。
同样,鲁迅的文章也充满了“讲真话”的力量和光辉。鲁迅的文章之道和苏格拉底的哲学之道,穿越东西方时空,发生了如斯美妙合一的共鸣!
在徜徉山水,漫步大海边,触摸真实存在亿斯万年的大自然,感受洋溢生活气息的不同人文空间。多么美好啊,这也是读书和写书的一部分。
2016年夏末秋初,我又一次远足,去了西藏高原。西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的源头。高高耸起的唐古拉山脉,悠悠白云环绕中的巍峨群峰,在阳光下融化的一滴又一滴冰川雪峰之水,像甘露一样,蜿蜒流淌,滋润着华夏大地。长江、黄河“两河文化”的源头,就是那高耸入云的唐古拉山脉高原冰川雪峰。
在长江、黄河的源头,身临其境,登高望远,这是一片处于云端未被污染的纯净空间。这真是让人由衷地发出感叹!两河源头白云悠悠,雪峰皑皑,千万年来,流水不断,不避险阻,滋润中原大地。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脉,如大地脊梁,刚挺奇伟,而流水挟“世界屋脊”之势,奔泻而下,汇人大海。这使我想起中国的先贤哲人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中国幅员广阔的内陆腹地,其地理风物也极大地影响了古人的智慧,云端雪峰,水挟其势,居高而下,百折不回,滋润万物,奔流到海。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至高点,冰川雪峰融化的每一滴水,都以“奔流到海不回头”的使命感无往而不前,水的精神是最能够体现伟大的东方民族精神的象征。
2015年,我一路向西,终于到了蔚蓝色爱琴海边的希腊。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和至高点,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放射出古希腊文化的巨大光芒,成为公认的西方文化共同的母体和源泉。
2016年,我沿着黄土地,也一路向西,终于到了这个地球上的至高点西藏。在这片“离天三尺三”的净土,让我近距离触摸到了滋润长江、黄河“两河文化”的源头。
希腊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和西藏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文化性格和禀赋。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希腊文化乃至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的源头,是生命如浪花进溅一样的个性张扬和冲击。而西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正如其高耸入云的雪山,融化的雪水,涓涓细流,汇聚而下,终于融汇成浩荡的大江大河,成为滋润黄土地生命万象的源泉。
“天地大美而不言”,故先贤圣哲皆敬自然为神明。唯此,向高山致敬!向流水致敬!向大海致敬!
是为序言。
徐海明
2016年9月于上海《一方天书屋》
再次倾力推出《海鸣集——续集》,作者抱持本真之情怀,以广阔之视野,“睁了眼看”。对社会现象、中西文化、古今人物、艺术风格、人文风土等,进行深入思考、价值重估、艺术品赏。鲁迅先生说:“立国先立人!”“立人”,首先是精神上的觉醒。我们对事物怎么看,怎么行动,都受到精神的影响。如今,一面是不断开放世界的美丽风景,一面是历史因袭的沉重现实。在如此美好而又复杂的情势下,以什么价值观来解读社会,并以健康自信的“立人”姿态,面向未来?——“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精彩与困惑同存,思考共自信齐飞。《海鸣集——续集》70多篇杂文,是作者海鸣思考之结晶,愿与读者诸君一起思考、感悟,一起探索健康人生及“立人”之道。
社会现象、历史存疑、人文风土、艺术美感、人间冷暖、生命意义、宗教信仰、东西文化……作者海鸣于广泛之领域,以本真之情怀,从批判之视角,率性介入,与读者诸君一起,思考探讨生存美学及其价值。
《海鸣集——续集》文真图美,相映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