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近年来国际经济及金融领域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特点作了深入剖析,对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提出看法以及改革思路,并汇集了近年来追踪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撰写的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金融热点探析(形势汇率调控股改及其他)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吴念鲁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对近年来国际经济及金融领域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特点作了深入剖析,对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提出看法以及改革思路,并汇集了近年来追踪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撰写的文章。 内容推荐 该书为作者近年来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及有关热点问题所做的研究和剖析集结而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近年来国际经济及金融领域的发展变化和特点进行了探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剖析了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原因,对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做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并就如何真正回归到有管理的浮动制度提出了建议;针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问题和思路,探讨了金融稳定、外汇管理等问题,提出了自己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看法;追踪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对股改的原因、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以及如何上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精辟的对策建议。 目录 形势篇 1 金融危机及其防范/3 2 21世纪头10年全球经济金融走势及 对策思考/24 3 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否历史发展的必然 ——全球资本流动动因分析/34 4 如何分析与预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48 5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结构与美国金融政策前景分析/57 6 风雨潇潇路难行 --2001年国际金融发展态势与2002年前景/70 7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和思考/79 8 浅谈加人世界贸易组织/89 9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特点及思考/91 10 美元:美国经济的最后一个泡沫?/99 11 中国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力量/106 12 美钞境外流通的“奥秘”/109 13 伊拉克战争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111 14 美元贬值为何愈演愈烈 ——与专家探讨美元贬值及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115 汇率篇 15 论人民币汇率机制及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前景/125 16 给人民币汇率一个说法/141 17 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成因与对策分析/147 18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方针与步骤/157 19 汇率问题讲座/165 调控篇 20 长波周期与经济增长/177 21 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再认识/180 22 重视对外贸依存度的研究/195 23 对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考/197 24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 ——兼论储备是否越多越好/199 25 我国银行业加人世贸组织后的应对策略/208 26 金融监管的制胜一招/2ll 27 对实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思考/218 28 必须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222 29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226 30 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为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而努力/233 31 利率问题讲座/238 股改篇 32 德国商业银行股东和参股状况的启示/253 33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策略之我见/256 34 积极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261 35 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探讨/267 36 大银行改革,小银行怎么办/276 37 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和挑战/283 38 加人世贸组织三年外资银行运营的启示/286 39 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应把握的关键和重点/292 40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银行业的品牌 发展战略/298 41 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讲座/302 其他篇 42 忆陈云同志一篇重要文献的发表/317 43 对青年朋友们的寄语 ——兼祝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成立二十年/320 44 努力不懈辛勤耕耘 ——记为《中国金融》默默奉献的人们/324 45 一桩往事的回忆 ——四万美元假钞的风波/332 46 敬祝张威廉先生百岁诞辰 ——兼忆父亲与威廉先生的交往/334 47 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 ——忆父亲吴朗西/339 48 父亲与鲁迅先生的交往/359 49 怀念大舅柳溥庆/363 50 附:思想之树常青 ——记我国著名的金融理论家吴念鲁教授/370 试读章节 (二)1982年西方金融危机 1982年西方银行倒闭最多的要数美国,全年倒闭近50家,平均每周1家。由于美国银行属于分散性的银行体制,全国有1万多家,因此倒闭一些小银行是常有的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小银行的倒闭导致一些大银行严重损失,如宾尼亚广场银行的倒闭,使排名第6位的伊利诺斯大陆银行吃了2.2亿美元的倒账,震惊了美国金融界。这些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除了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还与美国政府采取的经济金融政策有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高利率的影响。由于美国实行持续的高利率政策,造成借贷成本昂贵;而利率越高,贷款风险也越大,不少银行和企业因利率前景估计错误而亏损和倒闭。(2)能源贷款的影响。1973年后石油价格成倍上涨,能源开发成为热门。银行增大了能源贷款,像宾尼亚广场银行这样的小银行竞放了20亿美元的能源贷款。但在80年代初期,油价下跌,石油公司倒闭增加,这就使一批银行受到冲击。(3)经济危机的影响。由于这次经济危机的持续时间长,企业倒闭空前激增,特别是1982年出现创记录的倒闭数字,许多债务人陷入了困境,这就大大增加了银行的呆账,仅1981年美洲银行的呆账就高达16亿美元。(4)银行资本与资产比例进一步下降。1974年资本与资产比例为6.9%,1981年已下降到3.6%,这表明美国银行风险增大。(5)债务过分集中,截至1982年底,拉丁美洲国家欠债有一半是欠美国银行的。美国银行向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共提供了1129亿美元的贷款,仅花旗银行和汉华银行对上述地区的贷款分别就达182亿美元和86亿美元。 除美国银行外,还有加拿大、西班牙、西德、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国的银行出现亏损和倒闭,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也出现了金融风波。 值得指出的是,1982年的银行风潮虽然不如1974年大,但是在当年的国际金融领域里,许多发展中国家爆发了债务危机,而这些债务危机与西方各国银行关系密切。比如,波兰欠西方的250亿美元外债中,就有50亿美元是欠西德大银行的。另外,除美国外,日本在拉美地区贷款也相当多,一旦拉美国家偿债困难,也将影响美国和日本银行。加之许多贷款是通过国际银团多边借贷的,由于上述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的利害关系,迫使这些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各国大银行结合在一起施行挽救措施,并不得不继续向债务国提供贷款或重新安排偿还期限。这是这次国际银行风潮的一个新特点。P8-9 序言 《金融热点探析——形势、汇率、调控、股改及其他》一书,是我近年来跟踪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及有关热点问题后,进行深入分析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这也是我1997年从卢森堡回国以来编著的第五本书。 长期以来,我一贯主张,经济理论研究必须要紧密联系实际,为现实服务。我认为,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经济的变化作超前的研究,不仅要关注和研究当前的热点问题,而且要关注和研究潜在的热点问题,并对具体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同时作可行性研究。要对政治、经济、金融领域发展变化和已实施的政策措施作比较性、规律性和总结性研究。” 下面我就本书的主要内容作一概括的介绍。 形势篇:主要是我对近年来国际经济及金融领域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特点所作的深入剖析,并提出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比如,《金融危机及其防范》一文,是我于1999年3月在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金融研讨班上的讲稿。文章从历史角度入手,界定了金融危机的特点和种类,分别阐述分析了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状况和规律,着重分析了1997年7月以来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以及防范危机应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我国当时的经济、金融状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又如,《21世纪头10年全球经济金融走势及对策思考》一文,详尽分析预测了21世纪头10年经济金融发展态势,主要对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金融自由化、国际货币体系以及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发展特征和规律作了深入透彻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创新见解和政策性思考。 再如,《金融资本全球化是否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文,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全球资本流动的动因,提出了全球资本流动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收益分配中的不均衡性的论断等,也是一篇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论文。此外,还有文章围绕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元汇率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充分阐述了对此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汇率篇:主要是对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就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和未来前景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如何真正回归到有管理浮动制度”的建议。 本篇虽然只收集了4篇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文章,却能概括地反映当前争论的现实热点。我与陈全庚同志于2002年出版了专著《人民币汇率研究》(修订本)(中国金融出版社),该书详尽阐述了人民币汇率各个时期的演变、汇率制定的依据和方法以及汇率机制改革等方面的问题。本篇的内容和探讨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研究》的进一步延伸。 此外,《汇率问题讲座》一文,是我给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授课的提纲。 调控篇:主要是对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看法以及改革思路。 比如,《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再认识》一文,深入阐述了金融稳定性的含义与金融不稳定的危害,进而阐明了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功能、金融效率以及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并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以金融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结论。 又如,《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研究——兼论储备是否越多越好》一文,论述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概况,明确了确定储备的最佳水平,深入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是否越多越好,并提出了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具体方案。 此外,本篇还对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并就我国外贸依存度问题、金融监管等方面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一文和《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为构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而努力》一文分别是我在北京“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讨会和大连“振兴东北金融高层论坛”会上的发言。鉴于这是两个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热点问题,我将此文也归入此篇。 《利率问题讲座》一文,是我给博士生授课的提纲。 股改篇:主要是追踪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程,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撰写文章的汇集。 收集的几篇文章,都围绕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要实行股份制改造、如何实行股份制改造、如何走金融控股集团的道路、如何选择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如何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特别强调,要谨慎选择战略投资者,其中定价对双方来说都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定价不应局限于净资产的大小,要充分考虑品牌、客户、市场、分支机构,特别是国家支持的因素,要防止恶意压价、获利套现和恶意收购。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不要只盯住50家大银行,可选择某些有专长、业务稳定发展的中上等专业银行,采取投资与相互持股的方式,这样会具有更大的互补性。上述观点和主张以及文章包含的一些西方商业银行的实例有借鉴性,而且具有实用性。 《商业银行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讲座》一文,则是我给博士生授课的提纲。 其他篇:主要收集了近年来我撰写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几篇回忆和纪念文章。 《努力不懈 辛勤耕耘——记为《中国金融》默默奉献的人们》一文,是我为《中国金融》创刊50年举办的《我与中国金融》活动所写的征文。在文章中,我较详细地回忆了1960年以来我与《中国金融》编辑部之间的交往。我认为,《中国金融》是一个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摇篮和大学校。 《敬祝张威廉先生百岁诞辰——兼忆父亲与威廉先生的交往》一文,是祝贺我的老师百岁寿辰以及母校——南京大学百年校庆而作。 《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忆父亲吴朗西》一文,原载于上海鲁迅纪念馆编的《吴朗西先生纪念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10),原稿3万多字。《人物》(2001—9)摘要刊登了此稿,压缩为1万多字。本篇所选为《人物》的压缩稿。 《父亲与鲁迅先生的交往》一文,是为上海鲁迅纪念馆2004年10月举办“吴朗西百年诞辰纪念活动”而作。 《怀念大舅柳溥庆》一文是为纪念大舅的百年诞辰而作。柳溥庆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忠诚战士,杰出的印刷技术专家,新中国印刷业奠基人,他一生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本篇收入的《思想之树常青——记我国著名的金融理论家吴念鲁教授》一文,是我的学生汪明文博士生撰写的。把它附入此书,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我的经历、学习、工作、生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借此书出版之机,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鄂志寰博士,她参与了本书三篇文章的撰写,付出了辛勤劳动。我还要感谢就经济金融热点问题采访我的诸家报刊记者和编辑,他们的采访给了我发表看法的平台。 我的大部分著作都是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在长期的合作中,我与该社的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此书出版得到出版社原总编李守荣、教材图书编辑一部彭元勋主任的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最后,我要表达对妻子虹南的感谢。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她给予我莫大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她不仅是我文章的第一读者和修改者,而且帮助我做了许多烦琐的录入编校等工作。此书也融入了她大量的心血,在此,愿与她分享此书出版的喜悦和欣慰。 此书是我在教学时期的作品,其中许多观点都在授课时与学生进行过交流和探讨。因此,此书也可作为大专财经类师生及经济、金融在职干部学习的参考书。由于时间仓促,在编写过程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吴念鲁 二o o五年二月八日(除夕)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