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别逗了费曼先生/周读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理查德·费曼//拉夫·莱顿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人的一辈子,竟然能发生这么多奇妙而发疯的事情!

理查德·费曼,美国著名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对原子弹发展贡献卓绝。《别逗了费曼先生》中的这些故事,是科学怪才理查德·费曼和拉夫·莱顿高高兴兴打鼓的七年之间,零散而随意地积累起来的。每段故事,各有异趣,连掇成集,竟成大观。

内容推荐

《别逗了费曼先生》中的这些故事,是科学怪才理查德·费曼和拉夫·莱顿高高兴兴打鼓的七年之间,零散而随意地积累起来的。每段故事,各有异趣,连掇成集,竟成大观。一个人的一辈子,竟然能发生这么多奇妙而发疯的事情!本书仅仅是稍微触及了他的人生根本:科学。作为背景材料,科学只是一笔带过;但他的学生和同事都知道科学在他的生活中的分量:挑战与挫折,得到慧见时的兴奋,科学的理解带来的深深的喜悦,这才是他的人生快乐之源。

目录

导言

第1部分 从法洛克维到麻省理工学院

 他动动脑袋瓜子就能修好收音机!

 菜豆

 谁偷了门?

 拉丁语还是意大利语?

 总想逃避

 米特普拉斯特公司的首席化学家

第2部分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岁月

 “别逗了,费曼先生!”

 我————!

 猫地图?

 魔鬼头脑

 搅和油漆

 别具一格的工具箱

 测心术

 业余科学家

第3部分 费曼,炸弹和军队

 嘶嘶的信管

 考验猎犬

 从低处看洛斯阿拉莫斯

 撬锁贼碰到了撬锁贼

 山姆大叔不要你了!

第4部分 从康奈尔大学到加州工学院,接触巴西

 讲派头的教授

 有问题吗?

 我要我的一块钱!

 你就这样问她们?

 幸运数字

 又是这个美国人!

 什么话都会说

 照您吩咐的,老大!

 盛情难承

第5部分 一个物理学家的世界

 你解迪拉克方程吗?

 百分之七的答案

 十三次

 “鸡母牛,鸡母牛!”

 但那是艺术吗?

 电是火吗?

 书好书坏,看看封面

 诺贝尔的另一个错误

 把文化带给物理学家

 巴黎见分晓

 另类状态

 野狐禅科学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第1部分从法洛克维到麻省理工学院

他动动脑袋瓜子就能修好收音机!

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家里搞了个实验室。它由一个旧木头包装箱构成,我在里头加了搁板。我有个加热器,我平时把肥油放里边做法国炸土豆。我还有个蓄电池和一个电灯排。

为了做这个电灯排,我上小杂货店,弄了些插座,用螺丝钉固定在木座上,然后用电铃线把它们串起来。通过把开关以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串联的和并联的——我知道我能够得到不同的电压。但我没意识到灯泡儿的电阻决定于它的温度,因此我计算的结果和这个电路弄出来的东西不一样。但不妨事儿的,灯泡儿串联起来的时候,都半亮着,它们都发发发发发光,很漂亮——棒!

我在系统里装了保险丝,所以哪儿一短路,保险丝就烧了。现在我必须弄到比我家里的保险丝弱一点的那种,我就自己造保险丝,方法是把锡纸包在一段儿烧坏了的保险丝上。我在保险丝的那头安了个五瓦的灯泡儿;保险丝烧了的时候,总在给蓄电池充电的点滴式充电器出来的电,会把灯泡儿点亮。灯泡儿在配电盘上,在一片褐色的糖果纸后面(后面的灯一亮,糖果纸就发红)——因此,如果哪儿出了娄子,我就会看配电盘,撑不住劲的保险丝那儿就会有一个大红点儿。好玩儿哦!

我喜欢玩儿收音机。我先是从商店里买了个矿石收音机,在夜里,我在床上将睡未睡的时候,用耳机听。父母晚上出去要很晚才回来的时候,他们就来我房间,把耳机拿开——担心我在睡着的时候,别有什么玩意儿在我脑袋里闹腾。

大约是在那个时候,我发明了一个防盗铃,一个简单的傻玩意儿:那不过是一个大电池,用电线连着一个铃儿。我房间的门一开,门就把电线推到电池上接通了电路,那铃就响了。

有天晚上,我妈妈和爸爸夜出回来,蹑手蹑脚的没一点儿声音,怕吵着孩子啊,开了我房间的门,好拿开耳机。突然之间,那个巨大的铃儿震天价地响起来——乓乓乓乓乓!!!我大叫着从床上跳了下来,“管用啊!管用啊!”

我有个福特线圈——从一辆汽车上卸下来的打火线圈——我把打火端弄在我的配电盘上头。我打算在打火端装个RathenonRH电子管,里头是氩气,火花会在真空里产生紫色的亮光——那可真叫棒!

有一天,我正在玩那个福特线圈,用火花在纸上打窟窿,把纸给点着了。我很快就拿不住那纸了,因为快烧到我手指了,我就把它扔在装满报纸的字纸篓里。你知道,报纸烧得很快,在屋子里,火苗儿显得挺大。我关了门,那样我妈妈就发现不了我房间里起火了——她跟朋友在客厅里打桥牌呢,我从近旁抓了一本杂志,盖在字纸篓上想把火闷死。

火灭了之后,我拿开杂志,但现在房间里都是烟。字纸篓还是烫得没法儿动,我就用钳子把拖它过房间,把它弄到窗户外散烟。

可是外面刮着小风儿,又把火吹着了,而现在我也够不到那本杂志了。所以我又从窗口把字纸篓拖了回来,好去拿杂志。我注意到窗户上有帘子——非常危险啊!

还好,我拿到了杂志,又把火扑灭了,这次我抓着杂志不放,我把字纸篓里发红的火炭抖落到两、三层底下的街上。然后,我出了屋子,随手把门带上,对我妈妈说,“我去玩儿了,”烟慢慢从窗子里冒着。

我还用电动机干了一些事情,还为我买的一个光电池造了一个放大器;当我把手放在这个电池前面的时候,这个光电池能把一个铃儿弄响。我想做的事很多,但没能都做到,因为我妈总不让我在家呆着。但我常常在家里,摆弄我的实验室。

我从清仓大甩卖那儿买了几个收音机。我没什么钱,但东西不贵——都是旧收音机,坏了的。我买来,想修好。毛病通常不大——一眼就看到有电线松了,线圈断了,或者有些地方没缠紧——因此,我还真能让几个收音机响起来。有一晚上,我从一台收音机里听到了在得克萨斯州韦科(Waco)市的“韦科广播电台”——这可太刺激了!

在我的实验室里,用的还是这同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我听到了施奈克忒底(Schenectady)市的一家叫WGA的电台。现在,我们这些小孩子——我的两个堂兄弟、我妹妹,还有邻居家的小孩儿——都在楼下听收音机,听一个叫“伊诺犯罪俱乐部”的节目——伊诺泡腾盐赞助的——就这玩意儿!我发现,在楼上我的实验室里,我能提早一小时听到在纽约播出的这个WGA的节目!因此,我知道什么事儿将会发生,然后,当我们大家都在楼下围着收音机坐成一圈儿听“伊诺犯罪俱乐部”的时候,我会说,“你们大家知道,我们好久没听到什么什么人的声音了。我敢打赌,他会来,来挽回局势。”

两分钟后,嘀嗒,他来了!大家果然欢呼雀跃,我还预言了另外几件事。于是他们才意识到这里头一定有什么门道——不知怎么,我必定知道这个门道。因此,我也就爽快地承认了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在楼上提前一小时听这个节目。

很自然,你知道这会有什么结果。现在,这一个钟头,他们是等不得了。他们都到楼上,在我的实验室里,守着这台叽叽嘎嘎的收音机守上半个钟头,听施奈克忒底市的“伊诺犯罪俱乐部”。P3-6

序言

本书中的这些故事,是雷顿在和理查德·费曼高高兴兴打鼓的七年之间,零散而随意地积累起来的。每段故事,各有异趣,连缀成集,竟成大观。一个人的一辈子,竟然能发生这么多奇妙而疯狂的事情,有时令人难以置信。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能发明这么多本出无心的恶作剧,亦足可启愚化钝!

拉夫·莱顿

后记

《“别逗了,费曼先生!”》,现在翻译完了。我在想象,亲爱的读者,在你掩卷之际,我们是否会有相似的感受。

由于真能算在我们中国名下的诺贝尔奖得主一个也没有,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最想知道的是,这个人是如何努力工作才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可是,费曼或许早就料到了这一点,而他偏偏不喜欢做你能够预料到的事情,所以他就没有在这个方面花费太多的笔墨,却对他的那些恶作剧啊、打鼓啊、在赌城的荒唐事儿啊,讲个不亦乐乎。仔细想来,他仍然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起码他这个诺贝尔奖,是玩儿出来的。

我甚至认为,全部的诺贝尔奖奖金得主,以及其他一切创造了伟业的人,或许都是玩儿出来的吧。你想必还听说过牛顿曾经把怀表当鸡蛋煮了,爱迪生曾经忘记了婚礼。只有那些在外头玩儿得流连忘返的儿童,才有可能犯下这种错误。这些作为玩家的大科学家和我们这些贪玩的人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他们的玩意儿碰巧对文明发展有益,而我们却是空玩一场。

许多人相信像费曼这样的大科学家都是一些非常古板的人,是最能够忍受命令和规矩的好孩子,对枯燥乏味有免疫力。费曼的故事证明这种看法刚好与事实相反。头脑正如你的宠物狗,渴望充足的活动。并不出于现实目的地使用你的头脑,它就会成为一条活蹦乱跳的狗,那就是一种玩儿。许多人误以为无所事事、闲着发呆是一种福分,而不曾意识到那是一种扼杀生命力的苦刑。在一定程度之内,成就一件事情可能获得的快乐,与我们必须克服的困难大小成正比。由于科学是一件需要花费巨大脑力的事情,那么它可能带来的快乐也同样巨大。

我们天生具有费曼的资质。我们本来对书本和自然天生具有大科学家的那种好奇心。如若不信,你就观察那些才来人世不久的小孩儿。他们喜欢图画和书本,瞪着好奇的大眼,专注地观察这个新奇的世界。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儿童怎么可能如此迅速地就掌握一门语言。一旦听说了“为什么”这个词儿,他们就不停地问“为什么”。他们的问题,只有最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才能够提得出来,把他们无知的父母问得恼羞成怒。

可是,一旦我们进了学校,这种蔑视一切成见的好奇心,很快就消失殆尽。学校,本来应该是一个教人喜欢书本的地方,一个鼓励好奇心的地方。可是,我们的学校把书本用做刑具,以羞辱和惩罚来“鞭策”学生,它要求我们像计算机那样记住东西,它以刁钻古怪的考题打击我们的自信,它敌视独立思考,结果它变成了一个消灭好奇心的屠宰场。那些讨厌教育的教育家,还要把许多可怕的色彩涂抹在学习这件本为乐事的事情上,好像有的女人把辣椒或墨水涂在乳头上迫使孩子断奶似的。他们说,你必须“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好像他们不把学生吓晕,就心有不甘似的。在他们看来,教育和科学研究本身是苦差事,其价值在于它可能带来的实际利益,(这种卑琐的市侩习气!)因此使学生受苦,就理所当然,却不相信爱因斯坦的话:“学习是一种难得的乐事。”呜呼,这种短视的实用主义,至今仍然是统治我们的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指针。

如何重建我们的教育哲学和制度,需要我们好好思考。这本书将为教育工作者和研究家提供一个生动的案例。费曼甚至专门谈到了教育的问题。他在书中对巴西教育的描绘和批评,要是放在中国教育体制的名下,不也很合适吗?

或许你觉得费曼这个人太过散漫,有时荒唐——但这是一种错觉。他实际上是一束激光。我们在书里看到的许多故事,不过是这束激光在燃烧钢板时飞溅出的火花。他在评审课本的时候,必得一本一本亲自看。他在参加一个会议的时候,如此不肯通融地与俗见作对。他对科学的正直品格提出的要求,使人肃然起敬。在此,你将会发现真人和俗人之间有什么不同。俗人的正经事,在真人的眼中,是荒唐的闹剧;俗人认为可以马虎通融的事情,真人挺直了脊梁骨,分毫不让。费曼之所以毫无顾忌地讲述那些荒唐事,明显地是对伪君子们的嘲弄。他无意要你认可他做的一切事情;他仅仅是以极端的方式,要求你正直而真实。他对皇家不恭敬,不意味着他认为诺贝尔奖本身没有价值。他难以忍受的是附着在这个奖金之上的许许多多俗人俗事。这是一种神人般的高傲姿态。你会发现,他对自己的人格和事业尊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与此相比,皇帝何足挂齿!你想必也能意识到,使他的生命如此灿烂的,是他最喜欢玩儿的一个东西,那就是科学。费曼这个人,有名士风度——不对,他是个英雄!却又是这么个可爱的英雄!

这是一本好书,它使我神思飞扬,它是一场精神的狂欢节。我真希望自己能像费曼这样,活得如此愉快,如此自由,如此饱满!年轻的读者,尽情吸收费曼的精神和灵性吧!为了成就一个伟大的人格,找一件真有意思的玩具,比方说科学,尽情玩儿吧!

我必须感谢我的朋友,山东大学外语学院的李绍明教授,一个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翻译家,他阅读了全部的译稿,指出了若干处败笔!本书当中必定仍然存在不少缺憾,那要归咎于我自己的冥顽不灵。

王祖哲

2005年3月5日

济南山东大学文艺关学研究中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