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功的失败者(少帅写真集)/充闾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充闾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的家乡,水土丰美,地广人稀,民众生活并不特别穷困,但它由于处在几县接壤地带,属于“三不管”地区,开发得晚,成为名副其实的荒乡僻壤。这里,历史上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要说有,就数张学良了。他的出生地,与我的故里相距只有十五公里。所以,当地人关于他的传闻可说是“海海的”,信息量比较大。

这一带,当时流行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名日“四大怪”:“白天青纱帐,晚上撸锄杠;老少三辈对面炕;偷个‘鸡鸡’怀里放;孩子生在大车上。”头一句说的是,兵荒马乱,土匪横行,老百姓白天躲进高梁棵里,晚上再回家莳弄园田。第二句,是讲当地的居住习惯:为了冬天屋里暖和,许多人家都搭南北对面炕,小两口住北面,老两口住南面;有的讲究一点,中间挂个幔障。第三句,反映一种可笑的民俗:镇里有座娘娘庙,每逢四月十八娘娘庙会,大姑娘、小媳妇街头云集,看人、看戏、看热闹;而那些结了婚的少妇,还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给“子孙娘娘”上香,“拜佛求子”。到了这里,她们都不再羞涩,变得比较开放,烧香磕头之后,一般都会弯下身去,用手摸摸娘娘脚下泥塑男孩的“小鸡鸡”,有的大胆些,趁势把它偷偷揪下、塞进怀里,带回家去泡水喝——传说这样就会生下男孩。人家远道前来,就是奔着求个儿子;可是,小男孩却把“宝贝儿”丢了,成了“没把的茶壶”,这怎么行!管香火的庙祝只好事先准备很多“配件”,偷走了再安上。最后一句,特指张学良,说他的出生,不在炕头,不在床上,而是“落草”在大马车上,这也算是今古奇闻。

对此,张学良本人是这样说的:

我,实际上不是在地上降生的,我是在车上生的。你看,我的头上都有疤。我们那时正在逃难嘛,我母亲生我在车上。

张作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十八日,遭到辽西巨匪金寿山的突然袭击,狼狈逃窜,率领保险队来到八角台——就是后来的台安县城。所谓“保险队”,还不同于打家劫舍的土匪,而是负责给这个或那个村庄做保险,每月你交付一笔钱,如果有土匪来袭,他们就出面保护,替村里拦截土匪。张作霖就是这么起来的。他从小就在附近的七乡三镇活动,这一带又是他的亲戚窝——他的妻子赵春桂就迎娶自这里。当时正值祸乱丛生,烽烟四起,为了逃难,居无定所又身怀六甲的赵春桂,在旧历四月十七(公历6月4日)这天,带着大女儿首芳,乘坐马车,从桑林子村胡家窝堡赶往张家窝堡她的堂侄赵明德家。路程本不算远,但由于乡村道路坑洼不平,剧烈颠簸,结果孩子生在了马车上。

这个孩子就是张学良。他的生日原本是六月四日,但是,因为后来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炸死在这一天,成了父亲的忌日,张学良便把自己的生日改在六月三日了。  P1-P2

后记

从年轻时,我就对研究历史人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史记》、《汉书》等古书中的人物传记;同伴们聚在一起,也习惯于运用自己有限的见识品评各类历史人物,像古人所说的,“雌黄出自唇吻,朱紫由其月旦”。而张学良将军,由于是同乡,相隔时间不过三四十年,自幼便听到大量关于他的身世、行迹的轶闻,以及一些绘声绘色的传奇故事,因而评论得更多,有时相互争辩得不可开交。也正是从那时起,在心底暗自盘算着,有朝一日,定要以文学纪实的手法,为他立传,为他写真,把属于个人的独到见解穿插到里面去。

实际上,这项运作,20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了。那个期间,我陆续写了一系列关于张学良的散文:《人生几度秋凉》、《将军本色是诗人》、《张学良读明史》、《不能忘记老朋友》、《尴尬的四重奏》、《夕阳山外山》、《良言美语》等,发表在京、津、沪的文学刊物上,而且进入了年度的散文选本,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有些文友看到了,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并且建议能够结集出版。这样,便有了几年前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印行的那本《张学良人格图谱》。

在《题记》中,我写道:“本书为文学作品。文学是人学,它要透过事件、现象,致力于人物特别是心灵的剖析,拓展精神世界的多种可能性空间,发掘出人性、人格、命运抉择、人生价值等深层次的蕴涵。既然是文学作品,自不能以单纯的叙事为满足,还须运用文学的语言,借助形象、细节、场面、心理的刻画,进行审美创造;更需要以史家眼光、哲学思维对事实加以深入的解析,穷原究委,探赜烛微。这样,在强调客观性的同时,作者的主观色彩以及现实期待也就比较鲜明。”其实,这些也正是我多年来创作历史文化散文所一贯奉行的宗旨。

五六年时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审视,感到这部作品也存在一些先天性的不足,集中表现为全书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而且,内容不够全面,存在着重要的缺项。由于半数篇章是多年时间陆续写成的,事先未曾进行统一筹划,结集时由于时间比较迫促,没有来得及做通盘的梳理和整体的关照,致使格调、视角上,不尽协调一致。有些与少帅关系至为密切、甚至举足轻重的人物,像他的父亲张作霖、陪伴终生的至爱赵四小姐等,都没有写进去;包括传主本身有的重要方面也漏掉了,比如他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他的生命历程何以能跨过一个世纪?“长寿经”的根本之点何在?这些为人们所特别关注的问题,都需要做出回答,而当时却统付阙如。

这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增补与修订,努力方向是争取做到内容全面,格调统一。应该说,作为传记文学,“全面”这个概念,只能是相对的,很难设置一个定量的标准。张学良的绚丽多彩的百岁人生,可以浓涂重抹的未必止是二十个方面,篇幅再增加一倍,也还是有话可说。看来,关键还在于是否抓住了本质、突出了要项,是否体现了基本要求。此其一。

其二,这次重新编撰,对于全部书稿做了统一的梳理,力求体现整体性;新增五篇之外,又对原有篇章重新进行改写,斟酌弃取,补苴罅漏,内答方面做了很多调整。

其三,依作者之本衷,“写真”也者,重在一个“真”字。真,不在貌而在心。写真也就是写心,亦即着眼于展现传主及有关人物的个性特征、内在质素、精神风貌。这也就决定了,写法上不可能是须眉毕现,面面俱足,而应是努力追求清人张岱所说的“睛中一画、颊上三毫’’的传神效果。如果叩问:本书何以区别于其他传记?这可视为主要一点吧。当然,这是很难达致的一种文学境界,是一个高标准的愿景。在作者来说,属于一个悬鹄:“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在《人格图谱》题记中,我曾经说过,尽量不与其他传记、访问记、回忆录、口述历史重复。此语,现在我还坚持,但须加以说明,因为重复与否,有个如何看待、怎么认定的问题。喜庆筵席上有一道常见的必备菜——“四喜丸子”,相传是由唐朝名相、著名诗人张九龄始创的。所用原料,当日张相爷的和我们今天的不会有本质不同;但是,由于烹饪技法、作料添加、火候掌握上存在着差异,味道肯定不一样。与此类似,为同一个人立传,叙述的史实、应用的素材互有雷同,是难免的;而视角、立论如何,史观怎样,作者是否有独特发现,所谓“独具只眼”,则决定着传记品位的高下。

不过,有一点必须承认:正是有了这些传记、访问记、回忆录、口述历史,以及当代学人大量的论述、评介文章,宛如身后耸起一列高大的靠山,眼前摊开涵容万汇的大海,给了我的《写真集》创作以有力的支撑、直接的帮助,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为此,我要在这里恭恭敬敬地奉呈一句:“有劳诸位了,请接受我发自肺腑的诚挚谢意!”

限于精力和水平,书中肯定会有许多纰漏与不当之处,切盼广大读者与方家不吝赐正。

目录

第一章 人之初

第二章 一代枭雄

第三章 “大姐”风范

第四章 尴尬的四重奏

第五章 只有为了爱

第六章 两股道上跑的车

第七章 九一八,九一八

第八章 猛回头

第九章 别样恩仇

第十章 道义之交

第十一章 “良”言“美”语

第十二章 史里觅道

第十三章 将军本色是诗人

第十四章 庆生辰

第十五章 情注梨园

第十六章 夕阳山外山

第十七章 鹤有还巢梦

第十八章 “长寿经”

第十九章 人生几度秋凉

第二十章 成功的失败者

后记

内容推荐

《成功的失败者(少帅写真集)/充闾文集》一书是《充闾文集》中的一卷,与普通的传记不同,这部《张学良传》并非从其出生写到死亡。作者王充闾将张学良的许多人生片断拼接到一起,从浅入深,将其一生的作为、追求、奋斗,甚至爱好、家庭、情感完整地融合在一起,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丰满、立体的张学良。可以说,作者对于张学良的评述是客观而又全面的。

编辑推荐

王充闾先生的历史散文创作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其作品曾多次入选中学教材,及高考阅读命题。其文字既唯美又不脱离现实,既传统又与当代文学相融合。

在充闾先生的《成功的失败者(少帅写真集)/充闾文集》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