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铭先著的《赵抃(铁面御史)/衢州文库》是一部描写北宋衢州籍名臣赵抃的传记读物。全书赵抃行略、赵抃年谱、赵抃奏章、赵抃诗作、先贤述评五个部分,完整叙述了赵抃的一生事迹,并辑录并赏析了与传主相关的历史文献。全书体为完善,所引史料翔实,通过此书,读者可以对赵抃一生事迹有全面的了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赵抃(铁面御史)/衢州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崔铭先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崔铭先著的《赵抃(铁面御史)/衢州文库》是一部描写北宋衢州籍名臣赵抃的传记读物。全书赵抃行略、赵抃年谱、赵抃奏章、赵抃诗作、先贤述评五个部分,完整叙述了赵抃的一生事迹,并辑录并赏析了与传主相关的历史文献。全书体为完善,所引史料翔实,通过此书,读者可以对赵抃一生事迹有全面的了解。 内容推荐 由崔铭先著的《赵抃(铁面御史)/衢州文库》是赵抃的传记作品。赵抃(1008~1084),字阅道,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北宋名臣。景祐元年(1034)进士,赵抃一生,经历了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三个皇帝,足迹涉及浙江、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江苏、山东、河北,四川等地,任殿中侍御史,他敢于抨击官场邪恶势力,弹劾敢于抨击官场邪恶势力,弹劾贪腐贪腐官员,被称之为“铁面御史”,《宋史》有传。全书共分五篇:赵抃其人,赵抃年谱,赵抃奏章,赵抃诗作,评说赵抃。既是全面介绍赵抃的著作,又收录其奏章、诗作,可资研究之用。 目录 赵抃行略 一 身世家庭 二 读书入仕 三 初任朝官 四 铁面御史 五 仗义执言 六 尽心尽职 七 秉公安民 八 助正驱邪 九 抨击国公 十 诤谏有道 十一 不平则鸣 十二 任职睦州 十三 远赴西蜀 十四 二任朝官 十五 铁面依旧 十六 弹劾陈旭 十七 南适虔州 十八 又赴西蜀 十九 还任朝官 二十 再赴西蜀 廿一 知越牧杭 廿二 亲朋故旧 廿三 终老桑梓 赵抃年谱 一 赵抃年谱简编 二 赵抃履历简表 赵抃奏章 一 赵抃奏章之章句 二 赵抃奏章之篇目 三 充御试官日记 赵抃诗作 先贤述评 宋史·赵抃传 赵清献公神道碑 贺赵少保启 南阳赵氏世谱序 送赵大资再任成都府诗序 赣州重修清献赵公祠堂记 题赵清献事实后 赵清献公文集序 赵清献公文集序 重编赵清献公文集序 试读章节 要说赵抃,就得先了解赵抃的家世。 赵抃的祖上并不是衢州人。据宋代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载:“公讳抃,字阅道。其先京兆奉天人。唐德宗世,植为岭南节度使;植生隐,为中书侍郎;隐生光逢、光裔,并掌内外判。皆为唐闻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这位赵清献公姓赵名抃字阅道,他的先祖是京兆奉天(今天的陕西西安乾县)人。唐德宗的时候,赵抃的先人赵植担任岭南节度使。赵植生子赵隐,赵隐在朝中任职中书侍郎。赵隐生了赵光逢、赵光裔两个儿子,在朝中分别担任内外判官的职务。他们一家都是唐代有名的人物。 苏轼和赵扑是同时代人。苏轼走上仕途之后与赵抃有着深厚的交情。按照常理,苏轼的叙述是不会有误的。然而《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的记载却与之略有不同。以上四部史书均载赵植为赵隐的祖父,赵植的儿子叫赵存约。而苏轼这儿却写道“植生隐”,没有提到赵存约,不知何故,暂且存疑。 根据正史记载,唐德宗建中四年(783)九月,德宗携百官离开京城,驻跸奉天(陕西乾县)。朱泚反唐,带兵包围了奉天城。赵植率领家人参加了守城的队伍,并献出家财慰劳保卫奉天的军队。唐德宗十分赞赏赵植的行为,在平定朱泚叛乱之后的贞元二年(786)前后,提拔赵植为郑州刺史。郑滑节度使李融经德宗同意,请赵植为自己的副使。李融因病,将指挥权交给了赵植。后来,赵植因平乱有功,入京为卫副少卿,后又升任工部侍郎。贞元十七年(801),又升任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不久死于任上。 赵植的儿子名存约。赵存约在大和三年(829)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推官。因与节度使李绛共同抵御叛军,同时遇害。 赵存约生子二人,即赵隐、赵隙。赵隐、赵隙兄弟二人,因父存约死于乱军之中,悲痛万分。两兄弟结庐守墓十余年,常闭门诵书,而不愿接受唐朝皇室的封赏。众亲友竭力劝勉赵氏两兄弟出仕,却多被婉言谢绝。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赵隐中进士,历任郡守、尚书郎、给事中、河南尹、户部侍郎、兵部侍郎领盐铁转运使。唐懿宗咸通末年(873),进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封天水伯,食邑七百户。赵隐性格温厚,从不以权贵自视。回到家里,仍换上布衣侍奉于长辈之左右。唐僖宗乾符初年(874),罢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刺史、浙西观察使。广明元年(880),任吏部尚书、左仆射。同年,母亲亡故。赵隐悲伤过度,不久也去世了。赵隐的弟弟赵隙也随兄长入朝为官,最后当到宣歙观察使。 赵隐有三个儿子,即赵光逢、赵光裔、赵光胤。与赵抃有嫡亲血脉关系的是赵光逢。 赵光逢,字延吉。自幼嗜好经典之章,恪守祖训之规。少年时,即以文学德行而知名于奉天。唐僖宗乾符五年(878),赵光逢登进士第,先任凤翔推官,后入朝任监察御史。赴父丧归朝后,任太常博士、礼部司勋、吏部员外郎、集贤殿学士转礼部郎中。唐昭宗景福年间(892—893),担任兵部侍郎、尚书左丞。乾宁三年(896)为御史中丞后,即告疾弃官居住在洛阳。后来因五代之乱,赵光逢仕于后梁,官至宰相,封齐国公。赵光逢为人端正廉洁、清净寡欲。曾有一女道士,因处于离乱之中,寄存在赵光逢处黄金二十两。后,该女道士死于异处。二十年后,赵光逢仍未见女道士来取,即将这包黄金交给了河南尹张全义。张全义将此金送至道观,使之归道家所用。黄金依然包装在原来的封套里,可见赵光逢并未拆开看过。后唐明宗天成初年(926),赵光逢死于洛阳。 P4-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